林於灝(卅五)
首先我們要說明,為什麼不從其他角度,而要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靜坐。一個人置身於陌生的環境中,會處於比較警覺的狀態;而在熟悉的環境中,則會因習慣而放鬆。
靜坐初期的重點在於,能夠養成「耐著性子坐的住」的習慣。能夠耐的住坐下去之後,身體的外貌雖然安靜不動,可是身體的內在,就可能逐漸活躍起來,而發生種種現象。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處於非靜坐狀態的時間,遠比在靜坐狀態的時間長;因此相對而言,對靜坐中的狀態也就比較不熟悉。所以有些人,在未習慣於靜坐之前,還是會處於警覺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由非靜坐狀態進入靜坐狀態時,因為處於警覺狀態,所以人體的感官會特別敏感,讓神經細胞仍處於興奮狀態,因此在靜坐中會出現種種現象。
由於一般人未能深入瞭解,所以這些現象就被披上神秘的面紗;再加上一些有關「走火入魔」的傳聞,就更讓人產生疑惑與困擾,而對靜坐的進展形成障礙。
這就是一般人談論靜坐的方式以及焦點所在。
但是,所有的種種現象,又是只有靜坐者自己才「真正明確」地瞭解發生了什麼事;也就是說,這種種的內在經驗,都和意識有關。
再進一步說,如果只用現象的方式來談論靜坐,那麼離開靜坐狀態而現象消失,又對下一次的靜坐有何助益。而且,如果著迷於將現象代表「境界」,更是步入歧途了。
但是,如果對意識有所瞭解,然後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靜坐,就可以找到完全不同的視野。
因為有過濾作用,所以越是表層、越是上層的意識,其涵蓋的層面越有限,能引動的神經細胞也相對減少,所以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也就相對受限。相對而言,越是下層、越是深層的意識,其涵蓋的層面越廣,能引動的神經細胞也就越多,所以產生的作用大、影響大,對人體的改變也更大。
一般人對於感知不到的東西,就無法運用,因此只能運用相對較為粗顯的表層、淺層意識。但是在這既有、既存的意識表層,再怎麼去努力、掙扎、奮鬥,也無濟於事並不能從中超脫出來。只有從意識的角度,才能明白,應該要向意識的深層、底層前進,這才是找到靜坐的發展方向。
另外,越是接近深層、底層的意識層面,也就越接近改變意識狀態的「根源」。只有找到問題的本源,才能徹底解決相關的意識問題。
如果上一層的意識不起波瀾,下一層的意識就會「自然」浮現。繼續發展的結果,原本模糊的意識層面,也就變得比較清淨。隱晦的深層意識逐漸呈現的結果,會讓我們清明的意識領域逐漸擴大。到最後,就可以看到意識的整體。這時候的意識就已被整合成統一的結構,這時候的意識也才完成淨化的過程而徹底安靜下來。
像這樣,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靜坐,就可對靜坐的過程先有一個梗概的觀念或印象,而容易把持前進的方向。這是從「現象」的角度所得不到的視野。
除了「方向」之外,根據對意識的瞭解,我們也可衍伸出對靜坐「方法」的基本認識,那就是有關「靜」的問題。
「靜」當然是靜坐的目標之一,但是如何得到靜的「方法」卻值得探討。
從意識的角度來看就很容易明白,在表層意識層面的任何作為,不但不可能「入靜」,反而是對「入靜」的一種干擾。只有在表層意識不作為的「原則」下,靜的程度才會逐漸運化、增加,最後終於「得」靜。而個深化、增加的過程,則是「自然漸進」發生的。
如果從現象的角度來看靜坐,「靜」當然也可能被認為目標之一,因為「靜」也是一種現象。可是,有現象才代表有境界,而有現象又代表「不靜」,但「靜」又是目標,邏輯上就有問題,所以「重現象」的靜坐「學派」,就只能用障眼法、拖延法來轉移焦點。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如果單從現象的角度是看不懂意識的。
但是,從意識的角度就可以看得懂現象嗎?
另外,所謂讓「靜的程度逐漸深化、增加」,也請探索在靜坐「實務」上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