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感悟(下)

Bess Chen

  寫作日期:2017年02月01日
  在這篇我想分享靜坐的洞察點與一些在靜坐過程中常見的疑惑。首先,關於靜坐的洞察點,因為自己相對於其他覺友較少生理性上的現象(氣的流動之類的),主要是對自己於生活中情緒反應的內外省察,慢慢了解「覺」的概念。所謂的「內外的省察」,對內為觀察自己情緒的波動因何而起、會有怎樣的反應,對外去觀察別人的情緒反應。從這個過程中,會發現每個人面對外在環境的衝擊所產生的反應差異甚大。據我觀察,一般人只能感受到情緒,而非情緒的本質,也就是從何而起。自己從靜坐的過程中才發現,情緒不過是一種「現象」,而大部分的人都會被現象所干擾與迷惑。在了解這層關係後,我似乎能將生活與靜坐結合,當我對自己對外的覺知反應有更深的體悟時,我的靜坐進程也會同時進步。而靜坐的進步又會再次帶動對於身心靈的感知能力,形成良性循環。接下來是我自己製作的3個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
  一般常見的問題:
每天坐多久才好?
  靜坐重質不重量,我每天坐15分鐘,後來加長到25分鐘(道心班後),效果比父親每天坐1小時還好。當然可能是我比較年輕也有關係,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有沒有正確切入。切入的關鍵,我認為在於是否有「直接進入」,又扣回上個問題中所提到的損之又損的概念,靜坐像是去化心靈的毒素,而這是我們在面對外在環境不斷吸收下所造成的,靜坐就是回歸自然態。所以靜坐的學習步驟中很多其實都是在養成「直接面對生命」的態度,像是剛開始閉上眼睛的「是怎樣就怎樣」、「不動意,不用意」、「習閒」,這些都是幫助我們能夠直接面對生命體。如果發現都在與雜念奮戰,或是被現象吸引,可能要重新調整靜坐的方式,找回正確的方向。
怎麼去除雜念?
  回溯到前上篇,利用整覺與被覺的概念,凡所有被感知到的都是被覺,對於整覺就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小波浪。所以不是消滅雜念,因為消滅的過程其實是動意用意,實際是一種共存,但不互相干擾,這跟情緒的產生原理是類似的,事情本身並無意義,而是因為我們在意,產生情緒而對我們人產生干擾,因此對雜念就是「不動意、用意」,漸漸的雜念的聲音就會消退了。如果無法在靜坐中直接掌握到這個感覺,建議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對自己遇事的情緒反應去觀察,我想會比較容易掌握。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剛開始學習靜坐都是由老師或師母引導,學習者會發現每堂課好像都沒教很多東西,然後師母或老師的描述基本上都不會太多,但學習者往往會很疑惑,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我剛開始學也很疑惑,尤其是坐了幾週以後都沒什麼變化或進步時就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悟性不夠。而這樣的情況從現在回想,反而影響我在靜坐時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心智無法純一,而這也是使用語言溝通所會帶來的副作用,腦對語言進行解讀時反而對心靈產生的干擾。而我自己穿越這個問題點倒還不是在靜坐時發現的,而是日常生活中不斷對自己心智活動反思的結果,發現自己在面對外在困境時會有一些反應,而從中追本溯源思考情緒的來源,並在靜坐過程中去發現感知的起源。大家可以試看看這個方法,我想靜坐的方向正確,身心靈一定會逐漸強壯,而有一種穩定的幸福感產生。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