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與智能活動

林於灝(廿二)

  現在我們知道,在靜坐中覺察到智能的活動時,不要將注意力投入到智能活動的內容之中。就像你在看書,你和書是不同的個體,你是主體,書是客體,但是只有在覺知的狀態下,你才會明白這種狀況。如果失去了覺知就會主客不分,於是喧賓奪主的現象便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說,你使用頭腦來思考,實際上卻是頭腦在使用你。如果跟著頭腦走,主導權就會被奪走,能量也會被帶走。所以在覺知時,不須判斷也不要批評,只要做個沈默的旁觀者就好。
  智能的活動包含想像、思惟、討論……等等,只要默默地看著這些活動,你就會發現,每一個念頭都會在出現後就消失。
  一旦你觀察念頭的經驗多了,你還會發現,念頭總是能夠「排好隊」,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後再消失;絕對不會在同一個時間點,出現兩個不同的念頭。
  筆者在體驗到這種情況後,有一次在靜坐時,腦中浮現一個問題,這些念頭的源頭在那裡?於是更加專心去看念頭的出處。居然發現,每個念頭,每次,都是從同一個「位置」出現;當念頭尚未從那個「點」冒出來之前,完全察覺不到念頭的蹤影。而當念頭出現時,竟是經由那個點,一個字一個字的呈現。後來去請教老師,才知道那就是「意念中心」,它並不是靜坐的目標,只能算是靜坐過程中的一個「景點」罷了。
  隨著觀察念頭的經驗累積,在某一個時刻,你會親身體驗並發現,在念頭和念頭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個間隙。這個間隙就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就在「前一個念頭已消失,後一個念頭未出現」的這個間隙,還有一種「東西」存在。那個東西,你既可以察「覺」它的存在,又「知」道在它存在的那個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個「東西」就是「覺知」。
  事實上,它也不能被稱為「東西」,因為覺知是不具形象的,它並不屬於「具象」的世界。
  當你初次體驗到覺知存在的狀態時,可能只維持幾秒,隨即又會失去覺知。經驗多了,你就會深刻地體認,你是如何容易地失去覺知。
  可是,一旦你「發覺」失去覺知的同時,表示你又「發」現「覺」知了,你又回到覺知的狀態了。這種經驗多了,於是你才會深深地體認,原來要返回覺知其實並不難。
  於是,你會驚訝於這個事實,覺知的狀態是如此容易失去,但是又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在瞬間返回,這真是個奇妙的體認!不是嗎?
  (是的!經驗多了之後,你就會知道,失去覺知,不難!返回覺知,也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覺知的狀態持續存在。)
  因此,就會有一段時間,讓你在覺知與失去覺知之間,來回擺盪。不過,隨著經驗的增加,每次回復到覺知狀態的時間就可以拉長一點;一次多一點,一次長一點,慢慢養成習慣後,覺知才會成為你存在的主要狀態。
  禪宗在指導靜坐時,有些老師會讓學生「參話頭」。「話」指的就是腦中的語言,也就是雜念。「頭」有「前」的意思,而「話頭」就是「兩個雜念之間的空隙」。參話頭的目的無非就是,設法讓人進入這個空隙,進入這種覺知的狀態。但是,在靜坐中發現這個空隙之後,如何讓覺知的狀態持續存在,是後續的一個難題。
  在全程靜坐的設計中,就利用兩個階段的教程,在開啟覺知的狀態之後,一方面讓覺知的狀態持續,一方面又開展覺知的「運用空間」。本文雖可對「初習覺知者」作個前導,對於上過初級班及養成班課程的覺友,應該也會有畫龍點睛之助力,可以把進度做的更為自然,希望多加玩味其中的內涵。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