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四十五)
靜坐要進步,需要兩件工具,一是理論,二是經驗。理論可以做為靜坐的前導,而經驗則是對理論的檢討。通過經驗檢討後還能成立的理論,才有存在或利用的價值。理論經過經驗的檢討後,還可以讓理論再進一步的深化與提升。在靜坐初期,人體可能出現癢或熱的感覺,但也有些人反而會在這個階段出現「涼」的感覺,只是這種情形比較少見。因為少見而又不明白發生什麼事,所以習靜者才會反應有這種現象發生。
只是,通常靜坐指導者會給的多半是,「天降甘霖」或「證入清涼境界」之類的答案。於是,有清涼感的人感到高興,沒有清涼感的人暗自羨慕,並期待自己也有一樣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問題解決,大家高興,也就沒人再追究或探討;這就是代代相傳的常見模式。
雖然我們已經說明,癢或熱都是初期發生在體表的現象,有沒有發生,不必太在意。但是對「涼」的現象,我們覺得可以深入探討。
基本上,在兩種情況下,會出現涼的感覺。
第一種是,在某些部位體溫上升後又恢復正常,於是感到涼。這是在「相同」部位,發生溫度變化後感到涼。
另一種情況是,在某部位體溫升高的同時,相鄰部位的體溫就「比較」低而感到涼。這是在發生溫度變化的同時,在「相鄰」的不同部位感到涼。
因此,發生涼感的部位是必須分辨的第一個要點。
此外,熱與涼的感覺,其實是在「比較」的情況下「同時」發生的。那麼,「為什麼只感到涼沒感到熱」,就是值得探討的第二個要點。
習靜者之所以提出涼的問題,就是因為不明白;不但不明白發生的原因,更不明白要注意「部位」的區別。指導者在未辨別部位之前就給答案,就代表指導者也沒有注意或者重視這個問題點。習靜者不明白是可瞭解的,但指導者為什麼沒注意或不重視這點,是值得探討的第三個問題。
我們談過,在「初期」比較容易發現癢或熱(包含涼)的現象,而習靜者「初期」在靜坐中打瞌睡也是常見的情形,所以「精神不繼」是習靜者未能分辨部位的可能原因之一。想要「改善」這一點,就應要求習靜者在精神好的狀態下靜坐。
但是,如果習靜者表示自己是在精神很好的情形下靜坐,又做如何解釋?
就實而言,發覺涼感部位的問題,和「只感到涼沒感到熱」的本質是一樣的。而且,事實上在「初期」,「只感到涼沒感到熱」和「只感到熱沒感到涼」,在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這三者的本質都和「覺」有關。
就相同部位的情形來看,體溫上升時未察覺,體溫下降時才察覺,這是「覺」的出現太慢。為什麼慢?可能是注意力仍被外在的事物吸引,或者還周旋在情緒與智能的糾結中。
就相鄰的不同部位而言,不管先察覺熱或先察覺涼,都顯示在體內現象出現時,注意力只偏重某一方,這便是覺尚未開展,覺的「整體觀」尚未建立,所以只能看到一部份的現象。
從涼的現象切入,可讓習靜者明白靜坐的方向以及覺的發展可能性。但是,如果對涼的現象不做上述的探討,反而轉向認為「清涼是好現象」,這就顯示指導者根本沒有「覺」的概念,更不用談後續有關覺的開展以及整體觀的相關課題。這種轉向就將習靜者帶向歧途,偏離了正軌,不但妨礙靜坐的進步,更從根本上扼殺了覺的發展。
自己不懂覺知或者沒有開展覺知的經驗,就不易指導他人走上覺知的道路。而不懂覺知的人,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更容易在靜坐的過程中,不「覺」地走進歧路。所以說,理論可以做為靜坐的前導。
對於覺知的理論,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經驗可以用來檢討理論。在經驗中,如果發現理論未曾考慮的部份,就應進行探討。而在探討之後的心得,就可以拿來深化理論。
我們從靜坐中可能發現癢、熱、疾、痛現象做為基本,牽引出「涼」的現象;再由涼逐層檢討,深化我們對「覺知」的理論,就可以做為一個例證。
自己有了開展覺知的經驗之後,不但可以「善用其所以然」,讓覺知在自己的身心發揮作用,更可以「善大其所用」,能夠正確指導他人靜坐。
深化有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從而產生理論的廣度。為了說明,且讓我們再思考一些和「涼」相關的問題。
不管先熱後涼,先涼後熱,或者在熱後才覺知到涼,在前文討論的範圍中,只有快慢先後的區別,但熱的感覺都會出現。(覺友您發現到這一點了嗎?!)
那麼,在確定覺知存在的情況下,只有涼的感覺而沒有熱的感覺,又是怎麼一回事?涼發生在皮膚的層面是一種情形,如果「涼」發生在體內的組織,甚至發生在骨骼之內,又是如何?
像這樣的探討就會讓我們的考慮更周全,思維更縝密,從而增加了廣度。
因此我們認為,在靜坐中並不存在「境界」的問題,只有覺知開展「層面」的問題,只有沿著發展覺知的主軸前進才是正途。而在沿著覺的主軸前進的同時,整體觀的拼圖也能一片一片地拼湊完整。這才是靜坐發展或前進的正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