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卅九)
能量的集結,可以形成盔甲。能量的釋放,可以表現情緒。情緒如果被壓抑會怎樣?
嬰兒在生活中,也會遭遇不順遂的事件,例如肚子餓、尿布溼、孤單寂寞、身體不舒服……等等而產生壓力。這時的嬰兒,不會說話,不會打架,不會逃跑,不能改變環境,只能將聚集的能量,用哭泣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等到嬰兒長大一點,有些父母會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為理由,放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間一個人睡。關燈後的黑暗空間給孩子帶來的恐懼感與失落感,會讓孩子哭泣。但父母會說「你已經長大了,要勇敢,不要哭」而堅持讓孩子自己睡。因此孩子只能在黑暗中,無助地暗自飲泣,等到哭累了才入睡。父母就認為,孩子終於習慣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所有的父母更會要求孩子壓抑某些情緒能量的釋放。例如在跌倒時,在看病時,在打針時,孩子若哭,父母就說「羞羞臉,愛哭鬼」,「不准哭,否則我就打的讓你哭個夠」……,孩子除了原本承受的壓力之外,又增加被羞辱、被威脅的打擊。
即使在孩子的歡樂時光,有時也難免遭受壓力。例如父母會說,「不要跑」,「不要跳沙發」,「不要叫」,「給我閉嘴」,「給我停下來」,「我數到三,一、二、…」。不聽話的結果,就可能換來更嚴厲的責罵或是被揍一頓。
面對這些情境,孩子為了生存必須得到父母的接納,於是孩子慢慢習慣去壓抑或限制情緒能量的流動,將這些能量壓縮在身體裏面。
年紀越大,我們被要求的理由,也就變的「似乎」越正當,越冠冕堂皇。「男人要像個男人,不能哭泣軟弱」,「女人要像個女人,不可大聲咆哮」。
像這樣,從小到大,我們不允許有過度的激情行為,我們壓抑歡樂或情慾的表現。於是在每個成人的身體,就塞滿了過去被壓抑的情緒能量。
以上所談的只是,一般人在成長歷程中,情緒能量的堆積模式。但如果是,成長在長期戰亂的環境,相處的是酗酒或吸毒的親友,接受的是暴力嘲貶的教導,遭逢過天災地變的災難,經歷了至親至愛的生離死別……的這些人,在沒有經驗或能力(特別是孩童時期),或者缺乏外在的支援(例如善心人士或安全的疪護場所)的情況下,那種恐懼、無助、徬徨、打擊的能量堆積,就必定比一般人更多。
能量的集結可以形成盔甲,能量的釋放可以用來產生「打或逃」的動作行為,也可以用來產生「情緒」的表現。但在現代的生活環境中,有太多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做出「打或逃」的行為,還有更多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充分表現」情緒。於是能量持續堆積,而肉體的盔甲也就越趨堅實而厚重。
要壓抑想要釋放的能量,必須使用更強更大的能量。而從孩童開始,因為難過委曲想哭,但可能面臨羞辱或威脅的進一步打擊,就更須增強用來壓抑的能量,於是便會拉緊肌肉,甚至改變呼吸頻率。
像這樣,想壓抑情緒時,就會壓縮、拉緊身體的某些部位。一旦這種習慣養成之後,身體的某些部位便會持續在緊繃的狀態。時間久了,就會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特殊的樣貌,例如眉頭或嘴角的紋路,或者駝背的身軀。
「習慣」於壓抑情緒能量的釋放後,就會產生後續的情況。在初期,情緒一來就自然「轉換」到身體的層面。這種「轉換」的過程越「流暢」之後,生理上的緊張也會習慣成自然。因此,一生氣就咬牙,一煩惱就頭痛,一憂鬱就胸悶。因而也就將情緒層面的問題,誤認為是身體層面的問題,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為生理症狀的對治而到不同科去求醫。
因為這種方式,並不能將情緒的能量完全釋放,而且生理藥物的治療方式,往往就是壓抑症狀的出現,結果能量的釋放再度受到壓抑。所以,日子久了,頭痛到嚴重就會影響睡眠,胸悶則引發心悸或是呼吸不順。
至於嚴重的壓力事件,例如暴力、性侵等所引起的恐懼、無助、徬徨,會讓當事人感到不願再去面對這些情緒。所以,在引發類似的情緒時,就用「事不關己」的態度來「隔離」情緒的傷害。這種方式,因為切斷了情緒與身體的連結,就可能造成自閉甚至自殘而不覺傷痛的情形。
不管是「直接」隔離情緒,或是將情緒轉換到身體的層面,終就還是無法解決能量的堆積。所以說,創傷形成的主因,並非那些「觸發事件」;能量的堆積,才是真正應該探討的所在。
頭痛、胸悶、肌肉緊繃,都是生理的症狀,從現象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但是,會看到三種「個別」的現象,彼此之間,毫無關連。
焦慮、徬徨、無助,是心理的感受,這些情緒只有當事者自己明白詳情,因為這是意識層面的問題。從現象的角度來看,外人最多只能從當事者的眼神略窺一二。
如果生理有症狀就找生理醫生,心理有毛病就找心理醫生,這是落在「現象」的角度看問題,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就可發現情緒和身體的互動,並將情緒和身體的個別「現象」,化繁為簡,看出共同的根源。
從孩童到成人,我們可以看到能量堆積所衍生的情緒問題。因為情緒屬於意識層面,所以在意識的整體觀方面,我們又可經由歲月時間的向度,對「整體」的觀念,得到深一層的啟發。
由此可見整體觀和現象觀的不同,也可以明白整體觀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
嬰兒在生活中,也會遭遇不順遂的事件,例如肚子餓、尿布溼、孤單寂寞、身體不舒服……等等而產生壓力。這時的嬰兒,不會說話,不會打架,不會逃跑,不能改變環境,只能將聚集的能量,用哭泣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等到嬰兒長大一點,有些父母會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為理由,放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間一個人睡。關燈後的黑暗空間給孩子帶來的恐懼感與失落感,會讓孩子哭泣。但父母會說「你已經長大了,要勇敢,不要哭」而堅持讓孩子自己睡。因此孩子只能在黑暗中,無助地暗自飲泣,等到哭累了才入睡。父母就認為,孩子終於習慣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所有的父母更會要求孩子壓抑某些情緒能量的釋放。例如在跌倒時,在看病時,在打針時,孩子若哭,父母就說「羞羞臉,愛哭鬼」,「不准哭,否則我就打的讓你哭個夠」……,孩子除了原本承受的壓力之外,又增加被羞辱、被威脅的打擊。
即使在孩子的歡樂時光,有時也難免遭受壓力。例如父母會說,「不要跑」,「不要跳沙發」,「不要叫」,「給我閉嘴」,「給我停下來」,「我數到三,一、二、…」。不聽話的結果,就可能換來更嚴厲的責罵或是被揍一頓。
面對這些情境,孩子為了生存必須得到父母的接納,於是孩子慢慢習慣去壓抑或限制情緒能量的流動,將這些能量壓縮在身體裏面。
年紀越大,我們被要求的理由,也就變的「似乎」越正當,越冠冕堂皇。「男人要像個男人,不能哭泣軟弱」,「女人要像個女人,不可大聲咆哮」。
像這樣,從小到大,我們不允許有過度的激情行為,我們壓抑歡樂或情慾的表現。於是在每個成人的身體,就塞滿了過去被壓抑的情緒能量。
以上所談的只是,一般人在成長歷程中,情緒能量的堆積模式。但如果是,成長在長期戰亂的環境,相處的是酗酒或吸毒的親友,接受的是暴力嘲貶的教導,遭逢過天災地變的災難,經歷了至親至愛的生離死別……的這些人,在沒有經驗或能力(特別是孩童時期),或者缺乏外在的支援(例如善心人士或安全的疪護場所)的情況下,那種恐懼、無助、徬徨、打擊的能量堆積,就必定比一般人更多。
能量的集結可以形成盔甲,能量的釋放可以用來產生「打或逃」的動作行為,也可以用來產生「情緒」的表現。但在現代的生活環境中,有太多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做出「打或逃」的行為,還有更多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充分表現」情緒。於是能量持續堆積,而肉體的盔甲也就越趨堅實而厚重。
要壓抑想要釋放的能量,必須使用更強更大的能量。而從孩童開始,因為難過委曲想哭,但可能面臨羞辱或威脅的進一步打擊,就更須增強用來壓抑的能量,於是便會拉緊肌肉,甚至改變呼吸頻率。
像這樣,想壓抑情緒時,就會壓縮、拉緊身體的某些部位。一旦這種習慣養成之後,身體的某些部位便會持續在緊繃的狀態。時間久了,就會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特殊的樣貌,例如眉頭或嘴角的紋路,或者駝背的身軀。
「習慣」於壓抑情緒能量的釋放後,就會產生後續的情況。在初期,情緒一來就自然「轉換」到身體的層面。這種「轉換」的過程越「流暢」之後,生理上的緊張也會習慣成自然。因此,一生氣就咬牙,一煩惱就頭痛,一憂鬱就胸悶。因而也就將情緒層面的問題,誤認為是身體層面的問題,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為生理症狀的對治而到不同科去求醫。
因為這種方式,並不能將情緒的能量完全釋放,而且生理藥物的治療方式,往往就是壓抑症狀的出現,結果能量的釋放再度受到壓抑。所以,日子久了,頭痛到嚴重就會影響睡眠,胸悶則引發心悸或是呼吸不順。
至於嚴重的壓力事件,例如暴力、性侵等所引起的恐懼、無助、徬徨,會讓當事人感到不願再去面對這些情緒。所以,在引發類似的情緒時,就用「事不關己」的態度來「隔離」情緒的傷害。這種方式,因為切斷了情緒與身體的連結,就可能造成自閉甚至自殘而不覺傷痛的情形。
不管是「直接」隔離情緒,或是將情緒轉換到身體的層面,終就還是無法解決能量的堆積。所以說,創傷形成的主因,並非那些「觸發事件」;能量的堆積,才是真正應該探討的所在。
頭痛、胸悶、肌肉緊繃,都是生理的症狀,從現象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但是,會看到三種「個別」的現象,彼此之間,毫無關連。
焦慮、徬徨、無助,是心理的感受,這些情緒只有當事者自己明白詳情,因為這是意識層面的問題。從現象的角度來看,外人最多只能從當事者的眼神略窺一二。
如果生理有症狀就找生理醫生,心理有毛病就找心理醫生,這是落在「現象」的角度看問題,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就可發現情緒和身體的互動,並將情緒和身體的個別「現象」,化繁為簡,看出共同的根源。
從孩童到成人,我們可以看到能量堆積所衍生的情緒問題。因為情緒屬於意識層面,所以在意識的整體觀方面,我們又可經由歲月時間的向度,對「整體」的觀念,得到深一層的啟發。
由此可見整體觀和現象觀的不同,也可以明白整體觀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