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十九)
現代人與外界環境的互動日越頻仍而密切,但對於體內環境的互動較不重視而不熟悉,其主要原因就是,人體是以求生存為首要目標,所以比較注重外在環境的風吹草動。因此,即使在沒有生存威脅的靜坐時段,我們的意念系統還是靜不下來。另外,多數人是以盤坐的方式進行靜坐,在入座三、五分鐘後就會發現雜念的存在,時間一久,慢慢就會感到困擾。然後隨之而來的是,因盤腿而產生的痠麻脹痛,於是注意力轉移到腿部產生的痛苦,無瑕再管雜念,雜念的困擾自然消失,就不會深入去思索後續的發展問題。因為每次的靜坐都被困在這些現象之中,所以我們不注重也不建議以盤坐的方式來靜坐,這樣一來就可解除腿部的困擾,讓人更快來正視所面臨的雜念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假設一個情況,當我們靜坐時,沒有腿部的痠麻脹痛問題,而且對於雜念的困擾也已克服。在這種情況下,請考慮這個問題,這就是靜坐的終極目標了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下一步又該何去何從?這就是所謂「靜坐方向」的問題,這才是真正須要重視的問題,不是嗎?!
接著我們回到雜念的議題。會對雜念感到困擾的主因是,將自己投入於雜念之中,而使主體和客體黏合在一起。一旦主體覺知到「主體是主體,客體是客體」的狀況後,就可以產生變化。只要主體不再投入於雜念之中而維持不動,等待念頭變動的「瞬間」,主體不再跟隨念頭的變動,二者就可脫鈎而不再黏合。(這裏所謂的變動是指,由前一個念頭轉移注意力到第二個念頭)。從這裏可以延伸出幾個問題讓我們進行探討。
第一,脫鈎的關鍵在於「覺知」的出現。覺知出現「前」,主客二者仍是處於黏合狀態。覺知出現「後」,才有脫鈎的可能。因此,覺知的出現就可視為脫鈎的契機。
第二,念頭的變動只在「瞬間」,而能進行脫鈎的惟一時間點也就在這個「瞬間」,這個「瞬間」稍縱即逝。
第三,主客體要脫鈎必須先「覺知」,然後在這「瞬間」進行脫鈎。所謂的脫鈎,就是不再黏合,就「方法」上而言,並沒有「做什麼」。因為念頭出現後就會消失,「不須」做什麼,主客體自然就會脫鈎了。
第四,要讓念頭出現後消失,雖然不須做什麼也沒有做什麼,還是要靠覺知的存在才辦的到。對初習者而言,不能保持覺知,主客體馬上又會黏合。所以,覺知的出現與隨後的維持是個重點。
由上可見覺知的重要性,有了覺知才能在靜坐中找到一個基準點,可以先把身心安頓在此。然後可以把這個基準點作為一個起點,再向前推展。所謂的推展,簡單來說,在初期就包含了三個面向,分別是向智能區、本能區及情緒區的運作推展覺知,在推展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體驗例如開頂、開竅、打通氣脈等等,另文再談。就正因為可向這三個方向來推展覺知,也就符合上述第四點所提到的「覺知的維持」的要求。經過這些階段的「歷練」,才算對「覺知」的把持有點把握,於是可以向下個階段前進,那就是返求覺知的來源。
因此,我們可以說,靜坐不是方法,而是一個歷程,是一個向「內」探索,向「上」提升的歷程,是一個宏大的生命學工程。我們從一開始就提出這種觀點,也在靜坐方法的設計中一貫地維持這個原則。
最後要提醒的是,上述種種只能算是一種思想的導引,對於靜坐的歷程作個簡略的說明。真正要上路,還是要有經驗的嚮導或領航者從旁協助,才不會走入崎途,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全程靜坐先在基礎班建立雜念的處理原則,然後將多數人視為困擾的雜念,轉換成發現覺知的利器,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設計。然後在初級班之後的教程就進入覺知的開展,這更是一種極為「自然」的銜接方式,希望各位覺友深思玩味其中的微妙之處,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