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卅一)
在談論「三無法門」時,惠能說「無住者,人之本性」。在定慧品中還有幾段文字也值得注意。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相為本。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我們先考慮一個問題,惠能在說明了無念與無相的法門之後,就可讓人明白,這「無」的精髓,其實就是一個「離」字。而明白了「離」就是不黏合,就是「無住」,應該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可是,為什麼還要有後續的論述?
這就牽引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無念、無相?是因為解決了念與相的困擾後,才可能進入另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是這些文字中所謂的自性或真如本性的呈現。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鼻舌當時即壞。
嚴格來說,繼生性念頭才是「修行人」須要克服的一大困擾。換句話說,在「見性」之前,就必須先通過繼生性念頭這關。因此在這些文字中探討的主題是自性,但還是會提到眼耳鼻舌。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三無法門的精髓,也還是「離」。離什麼?離念!離相!離了又如何?才有可能進入真如本性的狀態。因此,這就說明,與念或相黏合是一種方向,見自本性是另一種方向,這兩種修行方向完全是背道而馳,而這也正是頓、漸法門的主要區別。
因此,在行由品中才會提到,當五祖為惠能說金剛經,在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惠能是因為「無所住」而有所悟,而其所悟則是「萬法不離自性」。由此可見,惠能由此得法,而他所傳之法,也正是此法。
只要能夠「離」而「不染萬境」,真性就會「自」然存「在」;持續保持在這種狀態,就是「真性常自在」。而只要真性常自在,就是「於第一義而不動」!
惠能出身,為山中獦獠(引五祖之言)。未經傳法之前,就對五祖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可見其根性之利。經五祖傳法之後,又隱避於獵人隊之中並隨宜說法,經過十五年之後,才正式對外弘法。
根據壇經所載,我們可以發現,五祖並非親傳此三無法門,因此我們合理認為這是由惠能所創。而我們切勿輕忽,這十五年的隱避生活;此期間惠能必然多次親身經歷種種「修行」過程,並反覆推敲才會產生自己的心得。
我們細看這三無法門,自無念、無相而無住,次第分明而又前後一貫,立論嚴謹,令人贊嘆!惠能真不愧是一代祖師!
年輕時初讀壇經,好像在看章回小說,完全沒有感受。中年再讀壇經,對那三個特別的「相」所呈現的「境界」感到好奇,為什麼惠能會說出這些意境不俗的語言。明白覺知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又讀壇經,這才對其中的「味道」有些感受。我想,這種改變或許和覺知體驗的深淺有關。(惠能的十五年隱避生涯,應該也是這樣)。
體驗的深淺,和「習慣」特別有關,而如何養成正確的習慣,正是全程靜坐基礎的重點。你注意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