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四十七)
漢醫將人體先分成陰與陽兩面,對於循行於體表或背部的經脈稱為「陽」經,循行於體內或腹部的經脈稱為「陰」經。對於藏精氣而不瀉者稱為「臟」,包含肝、心、心包、脾、肺、腎,臟可滿而不能實。對於傳化物而不藏者稱為「腑」,包含膽、小腸、三焦、胃、大腸、膀胱,腑可實而不能滿。
因為臟與腑相較,位於身體的更深層,因此「陰」經與「臟」相關,「陽」經與「腑」相關。
然後進一步,再將陰經分成太陰、厥陰、少陰三種陰經,而將陽經再細分成陽明、少陽、太陽等三種陽經。
對於行走於上肢的經脈,稱為「手」經,行走於下肢的經脈,稱為「足」經。於是,上肢掌側有手三陰經,上肢背側有手三陽經。同樣,下肢內側有足三陰經,下肢外側有足三陽經。
因為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合共十二條經脈,統稱十二經脈。
手三陰經,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
手三陽經,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
足三陽經,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
足三陰經,從足走腹,交手三陰經。
像這樣就構成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環路徑。
原先大家並不明白,在現存古代醫學中所出現的經脈路線,究竟是在什麼情形下被發現?而又根據什麼來繪製?
1949年,日本人長濱善夫在病人身上,系統地針對經脈進行觀察與記錄,並發表了《經絡之研究》一書,而在書中用43張照片展示經脈的循行路線圖,圖中顯示的並非針刺點的連線,而是「循經感傳」的「路線」圖。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以及《陰陽十一脈灸經》,也顯示在以「灸」進行治療時,會以灸療的「熱」,引發出「循經感傳」的現象。
後來在1972-1978年之間,大陸約有三十個不同單位,針對循經感傳現象,對六萬多人做過普查。
所謂的「循經感傳」是指,病患在接受灸療時,身體會出現類似螞蟻爬行或流體在流動的感覺,其路線呈現線狀或條狀,而粗細約如棉線大小,並隨部位的不同,會有寬窄及深淺的差異。
因為在靜坐中,「初」期所體驗到的氣感,多在人體「表」層,和這種「循經感傳」的情形,頗為相似,所以引起筆者的注意,可是卻沒想到在隨後就開啟了一條新的探討方向而多所斬獲,例如下述的「氣至病所」。其餘相關的議題,伺機再作分享。
在灸療感覺循行時,有時也會發現「氣至病所」的現象,表示氣會趨向病兆之所在。這也許是常見的化膿腫瘤出現時,常會干擾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古人發現在割破腫瘤去除膿湯之後,灸療的循感又可繼續前行。這種情形古人稱為「啟脈」。
在靜坐出現氣感之後,慢慢就能體會出氣行的方向感。然後,除了方向感、還有速度感、深淺感,以及不同的氣流軌道感……等等,都會隨著「覺知」的開展而被體驗;這也是全程靜坐的一大特點,現在我們先談點有關方向的問題。
在靜坐產生氣感的「中、後」期,就可能在身體深層的某個部位,發現氣行受阻的現象,這種現象就和「氣至病所」有點類似。
在受阻時,有時會發現氣流在受阻點不斷衝撞,有時則會避開受阻點,而另闢路徑繞道而行。
由於受阻的原因不一,解決的方法也就各異。最好找到有經驗者探究原因,尋求指導,比較安全。如果貿然行事,易對身體產生傷害,有時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覺友請注意,這絕非危言聳聽!)
正因為在靜坐中,也會出現類似循經感傳或氣至病所的現象,所以我們要提出說明,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氣的循行在靜坐的「這個階段」中,可以協助我們瞭解自己體內的另一種系統或結構,可以成為我們進行內觀、內察、內視、內覺的「輔助工具」,氣可以作為身體的語言,所以才要在談靜坐時提到氣的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