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學與內在經驗

林於灝(五十三)

  靜坐是探討生命之學,而靜坐的首要目標是恢復健康,所以我們需要多方瞭解生命的相關問題。因而我們必須以生理學、心理學、經絡氣脈乃至於胚胎的發育學為基礎,並引入一些治療學的相關學理來助闡釋靜坐的相關理論。只是,光有這些理論還不夠,靜坐要進步,還有須要加強的地方,那就是實務,根據理論加以實踐後的體悟。
  在靜坐中,初期體驗到氣的流佈時,往往會出現熱、癢、脹、痛、痠、麻等現象,這些現象我們在談氣的初體驗時就探討過。透過探討後,可以解除一些神秘感並避免被誤導,但無法讓靜坐進步。想要再進步,就須再深入探討。
  如果分析這些現象,可以發現兩點不同。第一,熱、癢出現的部位,位於身體的皮層;而脹、痛、痠、麻出現的部位,比皮層深入而在肌肉層。第二,熱、癢表示體驗到的是,氣的流動;但脹、痛、痠、麻則表示體驗到的是,氣的流動受阻。
  一般的靜坐教學,很難看到從這種角度指引學生,更不用提後續的深入探討。
  在靜坐中體驗到氣的流動是好事,表示開始將對外的感知轉向朝內,開始內在經驗之旅。只是,此時所觀察到的,還只是表層。
  在體驗到肌肉層時,就比皮層深入一點。不過,體驗到氣的流動受阻,就會變成一種困擾,也使深入體內之旅受阻,這時的應變方法因人而異,特別是瞭解覺知理論的人。筆者認為最好、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受阻部位與皮層相距多遠。
  觀察是訓練覺知的一個方法。利用覺知去觀察,把覺知帶入靜坐中,把學知由皮層帶到肌肉層。體驗到這點就表示進步,因為體驗到「深入自己身體」這回事,這是自己實踐後的體悟。
  不要小看這點,如果真能做到「觀察受阻處與皮層的距離」時,就會發現內在和外在的距離感並不相同。而體驗到這種距離感後,就可能再體驗到受阻那條氣脈的寬窄,這時就會明白李時珍所謂內景「隧道」的意涵。隨著這種內在經驗的累積,內在的「身體」就會逐漸顯現,這便是內觀、內視的成果。
  以上的這種說明,只能說給瞭解覺知理論的人聽,只有覺友才聽得懂。但是,也要有這種內在經驗的人才說得出來。所以,生命之學與內在經驗有關,而內在經驗須由實踐而來!不實踐就不會進步!
  體驗到的氣感,由熱、癢而到脹、痛、痠、麻,就表示氣的流行,由皮層轉入到肌肉層;如果體驗到氣行入骨,就表示更加深入而到骨骼。
  發現氣行入骨時,通常會感到有(一)股氣流在脊骨之內流動。只是,並不容易馬上就能體驗到一氣暢流的現象。常見的情形是,在脊骨尾端就會遭逢阻礙。隨著靜坐經驗的累積,氣阻的部位會逐漸由下而上移動。對於這種現象,一般合理的解釋是,生命的能量之流,會在受阻處堆積。一旦累積的能量夠多、夠強,便可通過阻礙,繼續前行。
  到這裏,如果我們提出「氣行入骨後的發展又如何」這個問題,出現的答案就不會只有一個。答案不同,又有什麼意涵?代表自此以後,各自分道揚鑣;而那走錯路的,就可說是步入歧途。其間的區別,影響之大,不可不慎。
  就靜坐而言,能夠體驗到氣由尾端上行入頭時,就代表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這時可再考慮一個問題,體驗到氣在脊骨內循流的當下,有什麼發現?或者直接明確地說,在骨內有幾道氣流,是一股、二股,還是……。而,這又有什麼意涵?
  如果未將覺知帶入靜坐中,通常只能感受到氣的流動,而根本就不分清楚有幾股氣流。如果沿循將覺知帶入靜坐的習慣,將覺知由皮層帶入股肉層而後骨層,才有可能覺察到脊骨之內,到底出現幾股氣的流動。這便是基本的不同,也是最大的不同。
  如果未將覺知帶進靜坐中,在好不容易讓氣由脊骨入腦後,因不知後續的發展,往往就會想要將氣導入任脈,練起所謂的「小周天」。
  這時便會引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督脈因包埋在脊骨之內,所以可以依循脊骨而行氣。但因任脈不在脊骨之內,而是在體內腹側的軟質組織或空腔內前行。在任脈未通之前,對於正確的氣行軌跡並無概念,在這種情形下,冒然導氣前行,難免誤入歧途,不可不慎。
  要做到在靜坐中,可以覺知到「出現幾股氣流」的這件事,必須在「心細專注」的狀態下,才能分辨出其間的區別。而要「心細專注」又必須在內心平靜的狀態下才做的到。由此我們知道,在靜坐中發展「覺」,自然就會得「靜」。不須想盡辦法「求」靜,自然就會「得」靜。也由此我們可以發現,覺知在靜坐上的重要以及功效。
  文末想要說明兩點。第一,我們並不否認氣行小周天這種現象的存在,只是不認同「練」小周天的方法,全程靜坐有更理想的方法。第二,本文僅藉因緣,順勢說明一些覺知的功效,更多更大的功效,留待後文再說。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