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卅六)
因為意識是由多個層面,層層堆疊而成的「隱」性整體結構,如果就感覺來看,就有視覺、味覺、嗅覺以及觸覺等等,許多不同感覺的區別。但如果從神經細胞這種「顯」性結構來看,種種的神經就會彼此交織而形成一個立體的網狀結構。所以,只要任何一種感覺神經細胞被興奮,就很可能引發另一種感覺細胞被興奮。因為是意識引發神經細胞的作用,而又因為意識是一個整體,所以在意識狀態改變時,並不只是引動某一種感覺細胞,而是會在彼此交織的神經網絡間,引起一陣騷動。
例如,當我們看到母親的照片時,可能念頭一轉,回想起年少時,母親烹調拿手好菜的身影,以及自己品嘗這些美味的場景,這時相關的視覺、聽覺、味覺……都可能湧現,彷彿又回到童年時光,這就是意識「整體性」的呈現。
在我們做分析時,雖然會個別談論視覺、聽覺……,但是實際上,不管是那一種感覺,或者是多種感覺的結合出現,也都「只」是意識的表現,也都「全」因意識的作用。因為,意識是一個整體。
也就是說,當我們說「意識是一個整體」,我們是指
──包含視覺、聽覺、味覺……等,各種與感覺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除了感覺之外,還包含各種與運動神經、自主神經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包含了頭部、軀幹、四肢,從頭到腳,與運動、感覺、自主神經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包含了從出生到現在,全身有關感覺、運動、自主神經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如果不懂意識,只在現象的角度看靜坐,就會對各種現象感到好奇或迷惑,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更無法深入。
如果從意識有層次的角度看靜坐,那就不難發現前進的方向。
如果從「意識是一個整體」的角度看靜坐,視野就大不相同,除了看到意識的深度(由表層到深層),也可發現意識涵蓋的廣度(包含感覺、運動、自主神經相關的意識),更可以增加有關年齡歲月(自出生到現在)的這種向度;這種向度和壓力以及靜坐中的一些與「視」覺有關的現象有重要的關連,後文詳述。
現在讓我們考慮一個問題,想要找到發現「意識是一個整體」的「觀景台」,它的位置到底在那裡?當然不會在現象中或表淺的意識層面上,只能向意識的深層、內部去找。
席老師曾經對此做過比喻,一般人對意識的認識就像在「山洞」外看了一看,只能見到一些外表的現象;可是並沒有進入那山洞的經驗,所以再怎麼講也不能「體會」那意識本身是怎麼一回事。
因此,只有真正進入山洞之後,才能開始瞭解意識。然後在洞中前進時的歷程中,才逐漸發現一層又一層的不同意識層面。因此席老師也說,靜坐是意識的解剖學。另外,只有走到洞的盡頭,才能明白意識的「整體」,而在山洞內前進的過程中,越深入的能見度也會越差,這時如果能夠找到有經驗的響導,才能放心前進,安全抵達目的地。
上文僅對「意識解剖學」略做「書面」簡介,有心者必須進入山洞,才能親身體會。要找資深響導,請來全程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