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周流的身體觀

林於灝(四十三)

  根據現存的一些圖譜,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在古代也曾將人死後的屍體,予以解剖來進行觀察和研究。
  但是屍體畢竟是死的人體,體內的活動是停止的。為了進一步瞭解在生命還存活狀態下的身體,經過對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的深入探討後,於是放棄從單純解剖結構的角度來探討人體。
  古人因為深切體認到人體是一個整體,而在這個整體之內的各種結構之間,彼此都互有關聯,於是就用「一氣周流」的原則,來建構傳統醫學有關人體的理論。
  氣是推動人體生理活動的基本能量,雖然看不到、摸不著,卻又能覺察到它的存在。因此古人經過觀察與探討後認為,雖然其組成既「精」巧又細「微」,但其來源不外有三,一是先天的精微,二是自飲食所得的水穀精微,三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的清新精微。
  當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之後,人體才開始發育。啟動發育的這股能量,也只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那一殺那,才開始釋放而表現作用。對於受精卵自身而言,這股「開天闢地」的能量,就被認為是「先天」的精微。這股能量,含藏基因的訊息,所以能在受精卵著床之後,繼續推動後續的發育與成長。也因為這股能量,每個人才能保有其物種的特性,並將家族的形態、結構、特質等等,遺傳給下一代。對於這種精微,內經稱為「真氣」,難經稱為「原氣」。
  受精卵在著床之後,就必須開始攝取其他的精微,一方面進行發育和生長,另一方面補充先天精微之不足。這種精微,在胎兒時期可從母體經由臍帶取得;但在出生之後,便須自行攝取、提鍊或轉化。相對於原氣或真氣的「先」天特質,必須等發育「後」才形成的臟腑,在發揮作用「後」,才能提鍊或轉化的精微,就被認為是「後」天的精微。
  人體出生後,源自飲水及食物,而經消化作用後所取得的水穀精微,稱為「谷氣」。人體可將先天的遺傳精微和後天的飲食精微,進一步再轉化提鍊成「元氣」,然後沿著組織間隙或經絡系統,循行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到肌膚腠理,作用於人體的各個部位。
  在元氣的推動下,人體也可將飲食精微和呼吸精微,進一步轉化提鍊成「宗氣」。宗氣形成之後,便以經絡為通道流佈到臟腑、肢體、五官九竅,行於脈「中」者稱「營」氣,行於脈「外」者稱「衛」氣,分佈於臟腑者稱臟腑之氣,流佈於經絡者為經絡之氣。
  因為能量無形無象,只能以其作用方式來命名,例如光能、電能;同樣地,氣也只能用原氣、谷氣、宗氣等來分別命名。這種說明的模式,固然表現出「一氣周行」的中心思想,但也讓人眼花撩亂,因此我們不妨做個整理如下。
  從氣的來源看,先天的來源是遺傳精微的原氣、真氣,後天的來源包含,飲食精微的谷氣和呼吸精微的清氣,這些精微都是「原料」。
  雖是「原料」,卻也要經過呼吸、消化等作用的精鍊轉化,才能得到其中的精微,這就是「練精化氣」思想的濫殤。
  得到這些先、後天的精微之後,人體又經另一番轉化形成的元氣和宗氣,送到五臟之後,才可讓五臟發揮功能,而且臟表現出來的能量,就稱為五臟之氣。
  只是,要將元氣或宗氣送到五臟,還須經過特定的輸送通路,這種通路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合稱,脈是通道,經脈是主流,絡脈是支流。
  如果再從循行的路徑來看,走在脈「中」的氣主要是營養,稱為「營」氣,走在脈「外」的氣則具有免疫防衛功能,稱為「衛」氣。
  從靜坐的觀點而言,合成氣的精微並不是我們主要關心的部份。而五臟之氣為維生所需,屬於身體的本能,與自主神經相關,因此我們也不宜介入干擾。只有經絡之氣的流佈與循行方式,是在靜坐中可被察覺到的體內現象,所以就值得重視並加探討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