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廿五)
因為情緒位於智能的下位,所以如果無法處理智能的活動,就無法處理情緒的活動。而身體又居於情緒的下位,如果無法處理情緒的活動,就無法處理身體層面的活動。最原始的情緒活動,僅限於哭、叫、笑、發抖等表現於身體層面的活動,我們稱之為「原」生性情緒。隨著智能的介入,會有語言的參與,例如埋怨或罵人等,我們就稱之為「繼」生性情緒。
當繼生性情緒發生時,因智能區和情緒區都在活動,就會引動多股的能量在同時發生作用,這時能量的流動和分佈狀態就比較複雜。所以,首先要設法切斷智能和情緒之間的連結,減少二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然後,剩下的問題就和原生性情緒一樣,屬於單純的情緒活動。
在處理智能的問題時,就像處理雜念一般,當智能的活動在懊惱、悔恨時,利用覺知來切斷每個念頭之間的連結,一旦這些念頭不再對自己造成困擾後,智能與情緒間的連結也同時被切斷了。
不懂覺知的人,在智能活動時只能被念頭帶著走。同樣,不懂覺知的人,在情緒活動時,也就只能隨情緒起舞。可是,一旦我們能夠瞭解並掌握覺知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就可在情緒形成的流程中找到切入點。
在說明之前,我們簡略回顧一下情緒產生的流程。身體對刺激產生體驗之後就會有感覺;針對感覺的不同,身體會引動能量,而形成開放或封閉的狀態,此時也是(原生性)情緒開始外顯的時候。
例如,人在覺知未現的狀態下生氣,便會感到面紅耳赤,然後開口罵人或動手打人,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
如果,在動口或出手(情緒外顯)的當下,覺知出現,語氣就可能變緩和,手勁也可能減弱。
如果,在面紅耳赤(能量變化)的當下,覺知出現,就可能不會有出口動手的行為發生。
如果,在生氣之前感到不悅(感覺出現)的當下,覺知出現,就可能抑制生氣的強度。
要提醒的是,這些流程說起來耗時費言,可是其運作的速度有如電光石火,僅在彈指之間就已完成。如果我們延用處理智能的「覺知」,就可以在不同的「流程點」進行切入。而這些點的不同,就代表覺知出現的快與慢。覺知越早出現,改變就越大,作用的效果也就越好。
至於快慢的差別,就和經驗有關。對覺知越有經驗的人,越能掌握覺知,出現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對於覺知,光說不練是沒用的。覺知,是每天都要練習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