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雜念

林於灝(十八)

  在靜坐中發現雜念的存在,是極為普遍的情形,一般人也多認為雜念是靜坐中的一種困擾,想要予以排除,因此也就產生許多對治的方法,例如數息、觀想、持咒、唸佛……等等。如果認真探究就會發現,這些方法都只是轉移焦點的障眼法,一旦不做這些對治法,雜念還是存在。而有些靜坐的指導人員,還會傳輸一種觀念,在進行這些對治法門時,如果出現雜念就表「用功不力」。因此在靜坐時,就會緊緊張張防念如防賊。可是,雜念被「消減」了嗎?對不起,一不留神,雜念又跑出來對你扮鬼臉。
  在消滅念頭之前,不妨回想一個問題,靜坐的首要目的何在?如果你也同意答案是追求健康。那麼,我們不妨再考慮另一個問題,健康的狀態就是沒有念頭嗎?或者沒有念頭後就可得到健康嗎?
  由前文我們知道,人體的「意念系統」隨時都在照護人體的生存,如果想要滅絕念頭,就等於要讓意念系統的運作停止,讓人體撤除一道重要的防護牆。因此面臨的阻力,當然不易克服。所以我們認為,如果將消除雜念視為靜坐的首要目標,是不智的行為,不但不易解決問題,反而浪費時間,妨礙進步。
  在此順便一提,靜坐開始就要求盤腿也是不智之舉。因為可以長時間盤腿並不代表健康,而長時間盤腿也不能得到健康。在盤腿之前應先瞭解盤腿的目的為何?靜坐是一回事,盤腿是另一回事,不但不須將靜坐與盤腿綁在一起處理,而且分開處理才容易在靜坐上有進展。盤坐可讓身體穩定,因此在靜坐時身體會產生劇烈動作的人才須盤坐。(身體會動的原因還須做進一步的探討)。對於那些在靜坐中身體不會產生劇烈動作的人,如果腿比較粗壯或者膝蓋有問題的人,根本就不須也不「可」盤坐。因為盲目講求盤坐,然後忍受不了痠痛而下座,這是捨本逐末的行為。
  如果你曾在靜坐中和雜念「直接面戰」,就一定可以發現,不管你聽或不聽,它就是說個不停,即使論點前後無關或矛盾,它也不管,說個不停。忍耐了許久,終於按耐不住了,你對它怒吼「住嘴!不要再講了」,它不理你,繼續說它的。你和它「交戰」的次數越多,你的挫折感也就越重。於是你向它投降,跟它拜託,給你片刻的安靜,它還是來個相應不理,照說不誤。怎麼辦?終於你說,受夠了,我不玩總可以吧?!於是,下座!
  常此以往,靜坐當然不易有所進展。於是你問我,應該如何面對雜念的干擾,而我說「不要理它在說什麼,靜靜地看著它,慢慢離開」。你會不會說,這是什麼狗屁方法?!
  想想看,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瘋子對你說個不停,你會不會感覺受到干擾?那你說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干擾?罵他一頓讓他閉嘴?(小心他回敬你一拳!)還是聽清楚他在說什麼,然後跟他解釋清楚?你當然會說「那怎麼可能!」。所以你的對策是什麼?是不是「不要理他在說什麼,靜靜地看著他,慢慢離開」?!
  對於這種說明,我知道你還是不會滿意,所以讓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你在看書,你看到了書,但你會說,你不是書,書不是你,你是你。
  你在聽音樂,你聽到了音樂,但你會說,你不是音樂,音樂不是你,你是你。
  同樣,你看到、聽到了腦中的對話,所以你不是那些對話,那些對話也不是你,你是你。
  你可能還弄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主」體在覺知不同「客」體的情形。
  雜念會變動,不停地改變,只是腦中的過客,稱為「客」體。而你一直都在那裡,所以你是主人,稱為「主」體。
  你是「主」體,而被你看到、聽到的是「客」體,當你「主」「客」不分時,你就和客體「黏合」在一起而脫不了身。
  當你覺察到主體是主體,客體是客體時,你就可以也才可以決定要不要再和客體黏合在一起。如果不想再黏合在一起,就等客體在「變動」時,不再隨之起舞;這樣一來,客體要動,你這個主體不動,二者才有可能脫鈎。
  因此,在面對雜念時,不要聽它看它在說什麼,(不要和雜念黏合在一起),先靜靜地看著它,於是你一定會發現,每一個念頭出現後就會消失,(念頭一直都是如此,出現後就消失,只是個過客)。當它出現時不要將你自己投入其中,在它變動時不要跟著念頭走。這樣一來,你才能慢慢地離開(雜念的糾纏)。
  當然,為了減少干擾,在靜坐前最好先將重要的事安排妥當,避免在靜坐中掛念。然後確認可以給自己一段時間後,再開始靜坐,而在靜坐中,一旦相關的念頭浮現,就告訴自己已有安排,就可將相關的念頭立即排除。
  因此,在靜坐中發現雜念時,不須也不要把它視為敵人,反而可以利用雜念來進行更重要的功課。詳情請待後文說明。
--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