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廿八)
在中國佛教的宗派中,禪宗是比較重視靜坐的宗派;而在禪宗的傳世經典中,六祖壇經就記載了惠能法師的種種宏法事誼,我們對於其中有關靜坐的部份,特別感到興趣。(以下粗體紅字表壇經原文。)在行由品中就說明了惠能法師得法、傳法的事由。
(一)(五祖)為(六祖)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因為惠能所悟是萬法不離自性,所以接著,(六祖)遂啟(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聽了這番語,(五)祖知(惠能已)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惠能得法之後,恐遭不測,於是逃離五祖的東禪寺。但是後來還是被惠明追上,而惠明也就成為惠能第一次說法的對象。
(二)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個場景。惠能要說法前,先讓惠明靜坐了一陣子(良久)才開始說法。在這一陣子中,惠明必然體驗到念頭起伏的歷程。然後惠能才告訴惠明,在不思善與不思惡的念頭之間,有一個空隙,從那個空隙可以瞭解、進入本性(本來面目)、自性的存在狀態。於是惠明聽後,言下大悟。
從(一)的文字中可見,惠能所悟的是自性。從(二)的文字可見,惠明所悟到的也是自性。不管惠能或惠明,所悟到的都只是自性的存在,只有惟一那個覺知的意識狀態。
另外,根據文中所述,兩人都在「言下」大悟,這就表示轉換的速度很快。因為這種「教法」和當時流行的方法大不相同,所以在般若品中就進一步提出說明如下。
(三)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我於(弘)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令學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
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元有般若之智亦無大小,(只)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在定慧品中還有一段文字作為補充。
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在(三)的文字中,說明了頓、漸之別。迷人漸修,悟人頓契。只是,雖有頓、漸之別,卻也只是個「假名」。「漸」者是因為迷失而向「外」覓佛修行,「頓」者不執外修而於「自(內)」心常起正見(指覺知)。向「外」和向「內」是截然不同的方向,方向對了自然就有直接而快的效應。因此迷人若自不悟,就應找大善知識「教法」直示正路。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那麼,大善知識之教法為何?下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