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二十)
人生於世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生存,為了生存就必須對生存環境中的事物保持警覺,特別是當環境中出現了新奇事物的時候。新奇的事物,就是未知的,不明瞭的,不熟悉的事物,這些事物帶有「不確定性」。從生存的角度來看,不確定性就意味著自己不能完全掌控情勢,存在著隱伏的危險;這種危險如果超過自己的經驗或解決能力,而不知如何對應時,就會在智能區、情緒區或身體的層面引發騷動。
要對環境中的新奇事物起反應,主要就靠各種感覺器官,而人體的感官是由受精卵經過發育的過程才能慢慢形成。而且胎兒在出生之前的生存環境,就只是在母體的子宮之內,因為母體的保護與屏障,所以在出生前,胎兒就無法也不太須要利用感官來接受母體以外的環境資訊,這時的胎兒所能利用的就只有「覺知」。
早在感官形成之前,覺知就已存在。但在感官完全形成之前,覺知的對象也僅止於自己。出生之後才開始慢慢學習利用感官去接觸母體以外的生活環境,對感官的運用也日越成熟,但對覺知的運用則是日漸生疏,於是對自己也越來越不瞭解。
有人會說,這是我的車子,這是我的房子,而且對於車子的配備或者房內的裝潢都能詳盡描述;但是對於自己最親密的「我的身體」,可能連肝臟、脾臟在那裡都不知道,可見這種感官向「外」性作為的氾濫程度。如果對覺知有過深刻體悟,就會發現,正因為感官向外的作用過度膨脹,才讓人體日漸衰老。
人體最初是以目測所看不到的受精卵,經過十個月的發育過程,成為胎兒之後才出生。因為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牽涉到每一個組織與器官的形成,這是一個從無而有,而又極為精密龐雜的構建工程,所以我們也就特別重視在這十個月之中所發生的一些「特殊情況」。
第一,在發育的初期,感官並未形成,因此感官無法對「外」產生作用。
第二,在發育的初期,大腦也還未形成,因此意念系統的運作也無從產生。換句話說,沒有雜念的問題。
第三,在感官及意念系統的作用極微的情況下,惟一僅存的就只有覺知。而且在母體的屏障和保護之下,覺知就在自己的體內產生作用。相對於感官的對「外」作用,覺知是一種在「內」的作用。
第四,由前文我們知道,感官及意念系統都是由神經系統以電流的方式產生作用。有電流就會形成「電場」,而電場不但會產生熱能之外,也會形成「磁場」。電、熱、磁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在感官及意念系統未形成之前,就不會有能量外馳耗損的情形發生,可供人體內部使用的能量也就相對地增加。
身體發育的這種成長模式,在出生之後就不復再見。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出生前是由覺知在體內作用,出生後是透過感官向體外接觸。感官和覺知是不同的「工具」,覺知在感官形成之前就已存在,覺知的作用不須依賴感官的協助。而向「外」和向「內」則是截然不同的方向,向「內」發展可讓身體發育成長,向「外」發展則讓人耗損能量。
因此,我們在靜坐時,就可將重建「在胎中的環境」作為發展的方向。丟棄感官而改用覺知作為「工具」,以便讓外馳的能量再度返用於自身之內,而達到恢復身體健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