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與靜坐(二)無念為宗

林於灝(廿九)

  在定慧品中有一段文字,說明六祖的教法。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在這段文字中,惠能說明其一脈相傳的法門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並對無念、無相、無住這三「無」作了扼要的說明。這裡有幾點值得我們作進一步的探討。
  「念」指的就是雜念,而「相」是什麼?俗語說「相貌堂堂」代表儀表不凡,因此「相」指的是外貌,是被觀察到的對象,因此「相」也可引伸為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修行」人所重視的是,修行的方法、模式及其產生的效應,所以對這些修行後的效應、境界或狀態,也就可以視為是另一類的「相」。
  對靜坐有相當體驗的人就會同意,這念、相、住三者確實是靜坐中的重要問題。事實上,這三者就暗含三個不同階段的問題。
  在靜坐的歷程中,首先要解決「念」的問題。只有在沒有「念」的困擾之下,才有能力,才有資格去探討種種的修行方法,以及修行「後」的效應、境界、狀態,這就是「相」的問題。
  「相」是修行後才產生的效應、境界或狀態,因為是在修行之「後」才產生或才被發現,所以讓人感到新奇。因為新奇,所以會吸引人的注意。可是,一旦被這些「相」所吸引,就很容易再度離開「覺知」的狀態。所以說,「相」是靜坐中必須面對的第二個問題。
  開始靜坐不久時所出現的念頭,多半是自發性而與靜坐無關的純「雜」念,可稱為「原」生性念頭。在開始靜坐一陣子之後,效應產生,身體的狀態改變,這時出現的念頭多半與靜坐有關。對於這些攀附在狀態、境界之上,與「相」有關的念頭,可稱為「繼」生性念頭。
  嚴格說起來,「相」的本身沒有問題,由「相」所衍生的繼生性念頭和原生性念頭都一樣,不能好好處理,都會影響靜坐的開展與前進,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念」的本身並沒有問題,迷「念」而失去「覺知」才是問題。
  「相」的本身也沒有問題,迷「相」而失去「覺知」才是問題。
  迷「相」而失去「覺知」是個問題,因「相」又生「念」,相、念糾結是個更為複雜的問題。所以我們說,「相」是靜坐中必須面對的第二個問題。
  有了以上這些基本認識,我們透過壇經中其他的文字,進一步來瞭解惠能的法門是什麼。我們先看「念」的部份。
  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般若品: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定慧品: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盡,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定慧品: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體)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定慧品: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因上可見,因為雜念是首先就須面對的問題,所以在惠能的當代,也有人傳授各式的「止」念法門,以便解決雜念產生的困擾。而值得注意的是,身為佛門中人的惠能,並不教人「唸」佛或「(默)念」佛以「止」念,他教的是於念而「無」念。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