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七十六)
道德經與易經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兩大奇書,這是廣為人知的事。道心雖是靜坐史上重要的偉大發現,然而卻因「微而不顯」,而且「難得易失」,導致歷來有關道心的說明與描述,並不多見。全程靜坐中的「道心」,其命名的由來是《尚書‧大禹謨》上所謂的「道心惟微」,而不是源自道德經。但是在道德經中,卻又可發現有關道心的說明,有助於覺友對道心的瞭解,分述於後。
道心存在於人體之外,卻又無形無象,經過全程靜坐所設計的一系列進度之後,才能發現它的存在。只是,在初期,對道心首先會出現一種感覺,只依稀能夠感到道心的存在。發現這種存在時,就只能覺察一種模模糊糊的存在,只知「有物混成」,但不知道它的微細組成,不知如何稱謂,只能根據《尚書》所謂的「道心惟微」而加以命名。
隨著經驗的累積就可發現,道心高懸在天空之中,只要找到它,「馬上」就可體驗到它對人體氣血的影響。道心一直都「獨立」地存在,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體驗到它的存在。
在《道德經》第五章中,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正可用來映證上文所述。
對於存在於人體之外的東西,我們習慣經由耳、目或手、足來進行認知。但是對於人體之外的道心,如果用眼去看卻看不到,如果用耳去聽也聽不見,如果用手去抓取卻也觸碰不到。想用這三種「工具」去探究道心,皆不可得。只能利用覺知而感知到一種混混糊糊的「存在」。在道心上方並不顯得光亮,在道心下方也不顯得陰暗,想要迎著面對它但看不到它的前端,想要跟隨著它卻又看不到它的尾端;只覺得它綿綿不絕,最後又回歸於無物的狀態。這種情形很難說明,是沒有形狀的形狀,這種不見實物的形象,就被稱為惚恍。
在《道德經》第十四章提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便做了類似的描述。
道心的「心」,除了有腦或意識的含義之外,也包含「中心點」的意味,就好像我們說圓形的圓心,指的也是一個點。
隨著經驗的累積,對道心會在模模糊糊的感覺中,逐漸發展,漸次改變。然後,道心的「中心點」便會慢慢明顯,乃至於清清楚楚地呈現出一個點,那就是道心的中心。
道心並不能夠利用某種方法去製造形成,它是本來的獨立存在,先天地而生。它只能利用「覺」才能發現它的存在。所以,在疲憊、倦怠、嗜睡的狀態下,就不可能覺察到它的存在。因此,在進行道心相關進度時,保持清醒的心智是先決條件。也因此,我們會要求覺友,養成在清醒下靜坐的習慣,而不要讓靜坐成為入眠的催化劑。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提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是說,道心這東西,就是如此這般,先表現出不具實體的形象,然後在這沒有形狀的形狀中,又會有某種意象,某種東西會呈現出來。
為什麼道德經會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因為這是一個過程,一個漸進的歷程。一開始只覺得像雲層一般的存在,但是又看不到雲層的形狀。然後在這無形無在的存在中發現了什麼,才讓老子在「其中有象」後跟著說「其中有物」?就因為在那無形之中居然會出現一個明顯的中心點;在無形體的「抽象」中,浮現了「具象」的中心點。
現在我們知道,在見道之前,確實存在一個必須經過的歷程,而在見道之後,又有一段歷程才能發現道心的中心點。然後,在中心點顯現後,又是另一個階段的歷程。這是過來人才說得出來的歷程,老子就是一個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