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廿六)
在靜坐中,常見的困擾是雜念。不能處理雜念,就會影響靜坐的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困擾是情緒。不能處理情緒,就會影響生活的品質。而會影響生活品質的情緒,多數是寄生性情緒。
如果探究雜念與寄生性情緒,就可發現,二者都和過去或未來有關。後悔、抑鬱、愧疚的念頭或情緒和過去有關。焦慮、恐慌、報復的念頭或情緒和未來有關。
如果把心思放在過去,過去一直以來都已過去,永遠是錯「過」而「去」。如果把心思寄託於未來,未來一直還在未來,永遠是尚「未」到「來」。
會把心思放在過去或未來的主因是,智能區的活動速度慢,永遠無法解決出現問題的「現在」,所以只能追念過去或寄望未來。
因此,投入智能的活動中,就會創造出過去與未來,可是沒有「現在」。過去和未來是透過「現在」的缺席,才得以存在。如果將心思投注於念頭或情緒,就會生「活」於過去或未來,但是卻錯失了現在的生「命」。
被念頭或被情緒所困,都表示失去了生命的主導權,而處於無覺知的狀態,這種狀態的特點就是,深陷痛苦而無法自拔。要從這種狀態超脫出來,就要靠覺知才能切斷和它們的黏合。因為覺知的出現就在當下的現在,當覺知取回主導權之後,才能不再沉淪於過去或者寄望於未來。
每一個過去,都曾經是當時的現在。每一個未來,終究也將以現在的形態到來。所以,只要能夠持續處於覺知的狀態,就可以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三種時態。
雖然說可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事實上在覺知的狀態只有一種時態,那就是「現在」。而當覺知出現在每一個當下的現在,時間的觀念也就不復再存在。
生命如果存在,就應該是持續存在,而不會一下子存在,一下子不存在。
在念頭和念頭之間有一個空隙,念頭並不存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念頭一下子存在,一下子又不存在,所以念頭不是生命。
情緒和情緒之間的空隙更大,所以情緒也不是生命。
覺知則不然,覺知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未被掩蓋,另一種是被念頭或情緒所掩蓋。被掩蓋並不代表不存在,覺知它一直都在,不管過去、現在或未來。
覺知存在於每一個當下的現在,生命也存在於每一個當下的現在。所以覺知來自於生命,覺知就是生命的本性。活在覺知的狀態下,才算是活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