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三十)
接著我們來看「相」的部份。什麼是修行人的「相」?壇經中記錄了三個比較特別的例子。行由品:(六祖)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行由品:(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機緣品: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惠能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靜坐有沒有「相」的問題,當然有!「相」是靜坐後所進入的狀態,特別是精神、意識狀態。而這些狀態的不同,就是「修行人」所謂「境界」高低的指標。從上述的三個例子前後作對比,就顯示惠能的「境界」確實比其他人高。因此,接著讓我們從定慧品中的幾段文字,來看惠能如何處理「相」的問題。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本。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然後,我們再看一些引自般若品的文字。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根)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這裡提到的六識指眼耳鼻舌身意,表示不僅是腦中的雜念,而在身體的層面也發生了效應,所以這裡提到的念,是與「相」相關的「繼」生性念頭,請細玩味。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靜坐過程中最早出現的是「原」生性雜念,排除了原生性雜念的困擾之後,接著才會面臨「相」的問題。因為「相」的出現,會讓「念」以更為隱密的方式躲在「相」的背後,而產生「繼」生性念頭,再度磨鍊「修行人」的「功夫」。只有在能夠處理「繼」生性念頭之後,才算真正根除了「念」的困擾,到此才算真正了悟無念法門。
現在我們先對惠能有關念和相的論述作個歸納。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相者,於相而離相。我們可以發現,這二者之間有一個共通的精髓,那就是一個「離」字。也就是說,只要離開念或相,不要和念或相黏合,這就是基本的方法。
探討完「三無法門」中的前兩無之後,接著我們要探討第三無──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