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於灝(六十八)
在行周天功法時,如何防危慮險是重要的機密,前人往往秘而不說,即便提到也是含糊其詞,或語焉不詳,摘錄數則如下。白玉蟾說,溫養之時,用心不謹,不防其危,不覺汞走鉛飛。
崔希範說,火候足,莫傷丹。
鍾離權說,丹熟不須行火候,更行火候必傷丹。
張紫陽說,煉了還須止足,若也持行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陳泥丸說,采取有法,運用有度,斤兩有則,水火有等,與夫抽添進退之妙,沐浴交結之奧,無不防危慮險。
這就表示,行周天功法必非全無風險。
到了明代的伍守陽在仙佛合宗語錄中,首度提出十大危險之說,特錄於下。
藥生有時,不知其生之真時而當面錯過,此危險(1)也。
采藥有候,失其當采之候而不得其真精、真氣,此危險(2)也。
火候之行周天,法然於黃赤二道之外(即離開任督二脈),茫然不見其循由,此危險(3)也。
進火不至于進之當止之地,亦不至進之所當添者之分數;退不知退所當抽減者之程限,不合于多寡之仙機,此危險(4)也。
火足而不知止火者,有傷丹之危險(5)也。
得藥沖關,而竅不能真通,有藥敗之危險(6)也。
關竅初通而不能升三關聚者,而或倏退,是危險(7)也。
三關過矣,而危險(8)在鵲橋。(鵲橋即指任督交會處)。
鵲橋渡矣,而危險(9)在服食歸黃庭。步步向竿頭,進一步無著腳處。虛空著一腳,大有危險者也。
煉陽神而微陰未絕,神胎就而魔障百出,大有危險(10)者也。
但觀伍氏之文,如上所示,僅條列出危險之所在,並未說明產生危險之前因後果,不免令人感到不足。
清代的柳華陽著有金仙論證一書,書中的危險說一文,則進一步說明了危險的成因與後果,茲錄二則為例。
「或者聞其性命之門戶,正理不明,根源不透,入于旁門,執于一邊,雖曰歸道,奈性命不合,神炁不交,縱自修為,真元暗耗,終歸於無所成也」。
「或有夙緣,言語相投,知乎調法,未能徹乎精微,煉己之生浮(生疏浮躁),行功之沈睡,及至陽生時,迷而不自靈覺,炁薰形起,昧卻採工,炁之極動,變而外施。既無主,則無所留。拱關一旦泄去,安有藥之可調、可煉乎?」
此外,在《危險說》一文,以更大的篇幅,談論更多的危險,要之如下:百日關之險、神氣不交與真元暗耗之險、不達於精微則昧卻采工之險、氣無主則外走之險、不明火候次第與調節之道的危險、不能煉去陰氣之險、不避身心疲勞之險、不明武文為命寶之險、真氣與精共同耗散之險、不明陰蹻一脈之險、不知回風煉法之險、陽復生時之險、藥產熏爐之際昧卻采工之險、真種不歸爐之險、失卻神息之險、誤食香辣、勞其身心或時迫爐而出等諸危險、止火時之危險、丹成而不超脫之險……等。
以上種種,無非想要提醒覺友,周天功法並非只要單純聚氣打通任督二脈而已,其間每個環節都隱伏諸多危險,不可不慎。因為如此,歷來必然有難以計數的人被險所害。也正因如此,才會引起這些丹道名家的注意。
所以,對靜坐者而言,在無人指導下,根本就不宜逕行操練周天功法。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人指導,也應在操作之前,詳細弄懂全程每個環節的危險所在,以及發生危險時的徵候與對策。在聽過指導者的說明之後,自己還要思惟這些說明的內容是否完備而又合理,能夠確保平安無害。最後,自己再決定要不要操作周天功法。
只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對策嗎?
有!不要冒然直接操練周天功法,就可避除上述危險。
不過,不練周天功法,如何才能開通氣在體內的通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