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狀態的探討

林於灝(卅三)

  靜坐是一種內在經驗,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所謂的「知道」,是發生在「意識」的層面。所以步上靜坐之途,不懂意識,不僅不容易進步,還可能走入岐路而不知。可是,因為意識既看不到又摸不著,所以並不容易表達或讓人瞭解。因而我們只能先從意識的活動,意識的表現方式──意識狀態來切入。
  對一般人而言,最常見的意識狀態就是睡與醒。對研習靜坐者而言,則是雜念紛飛或昏昏沈沈。我們要從這裏切入,做進一步的探討。
  睡與醒是一種範圍較大,層面較廣的一種分類,而雜念與昏沉則是,從醒的狀態中再做進一步的分類。現在先考慮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在雜念和昏沉中,再做進一步的分類?答案可能是,雜念的多或少。那麼再考慮一個問題,那裏多?那裏少?多又多到什麼程度?像這樣就無法再做進一步的探討了。
  但是,這個問題,如果從生理的層面,就比較容易瞭解。雜念表示腦部的細胞在興奮狀態;而昏沉則「相對」表示在不興奮的狀態。至於位置與數量多少的問題,就要看是在那個區域,有多少腦細胞是在興奮狀態。
  加拿大的腦外科醫師,潘菲爾德(Wilder Graves Penfield),在對腦部損傷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以電流通過患者的運動區,發現身體的相關部位會有所反應,於是展開後續的研究。這些研究的成果,後來稱為潘菲爾德對應圖,由圖可見,處於不同區域的腦細胞,分別負責不同的生理功能。
  因為腦細胞興奮就會放電,所以腦波圖可以用來觀察腦部細胞的活動狀態。新型的腦波圖可以呈現3D的影像,從這種影像不但可以看到處於興奮態細胞的位置與數量,還可以看出興奮的程度。
  有了腦波圖就就可以根據腦波的頻率和相對的意識狀態,予以分類,例如在思考或緊張時會出現β波(13-29Hz),在清醒而放鬆時會出現的α波(8-12Hz),在呈現睡意時出現的θ波(5-7Hz)以及深度睡眠時出現的δ波(1-4Hz)。
  許多的研究報告顯示,正常人的腦波圖,大都會在枕葉出現α波,但靜坐經驗比較多的人,首先會集中在枕葉出現α波,然後陸續移轉到頂葉再到額葉出現α波,有些人還會在額葉出現θ波。
  在此附帶一提的是,由枕葉到頂葉再到額葉的進程,又與氣在「督脈」的行進方向相符。相關的問題,我們在後文談到氣時,再作探討。
  如上所述,從生理的層面來看,在不同的時段,腦細胞在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而從心理的層面來看,就是意識狀態的不同。
  於是,我們瞭解,意識與神經有關。但是,是神經先興奮後,才改變意識狀態;還是,意識狀態改變後才讓神經興奮?
  稍有靜坐經驗的人,很容易借改變意識狀態而讓手掌心變紅,如果讓他和另一位沒有靜坐經驗的人,兩人手掌心相對靠近而不接觸,沒有靜坐經驗者很容易在掌心感受到對方傳來的熱氣;如果面對更有靜坐經驗的人,傳來的就可能不是熱,而是像靜電般的麻刺感。其中的區別就在於放電或放熱者意識狀態的改變。這就說明,神經細胞不會自動興奮,而是意識狀態的改變在先,才會讓神經細胞興奮。
  從上文不難發現,我們是以生理、心理交互穿叉的方式來進行探討;所謂的「探討」是,我們深入地考慮了許多問題,除了問題之外,我們又用實務上的經驗佐證加以說明。我們認為,在現代的環境談靜坐,這才是正確的「王道」,而這也是全程靜坐一貫的主張。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