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經別裁(上)
林於灝(七十八)
  胎息經全文只有八十三個字,但是必須將全文從頭到尾將文意連貫之後,才會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涵。為了便於說明,我們先將全文分成幾個段落如下:
  (一)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二)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
  (三)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四)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
  (五)故欲長生,神氣相住。
  (六)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七)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我們先看一下全文,特別是第二段到第五段,很明顯地就可瞭解,是在探討「神」與「氣」。而在承接第五段的第六段,雖未明指,卻也不難瞭解,仍然是和神、氣相關。因此,我們合理的認為,第一段理應也是談論神、氣之文。
  只是,從第一段的字面來看,除了有「氣」無「神」之外,還出現了「胎」與「息」兩個字。請注意,原文是說「氣從有胎中息」,「胎」與「息」兩個字,並未連用。
  不知從何時開始,傳統上常見的是將「胎息」二字連用來解釋。例如《抱朴子》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而在《攝生三要》也說,「不用口鼻,但以臍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但是如果我們還原原文,胎歸胎,息歸息,二字分開來解釋,反而能夠發現另一種文義。
  伍守陽在《天仙正理》曾說,「胎息之論,密指胎其神而息其氣,此又合神氣而歸其妙化於神而虛者也」。而文中所謂的「密指」,又有什麼意涵?
  人始之初,是由(胚)胎開始,所以如果將「胎」視為最初的存在狀態,「胎其神」就表示將神識回復到最初、最單純的狀態。
  另外,第一段的「伏氣」二字,傳統上解釋成「降伏其氣」。但是,在什麼狀態下可稱為「降伏其氣」?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伏其氣,多無解釋或說明。
  如果從緊接在第一段之後的「氣入身來為之生」,我們就可以得到啟示。既言氣「入」身來,顯指此氣並非在體「內」流行之氣;只因此氣是體「外」之氣,才會說氣「入」身來。
  那麼,這種體「外」之氣是何形貌,胎息經就以「伏氣」二字來表示,這是一種隱「伏」之「氣」,以隱伏不顯的形式,存在於體外的氣。那麼「胎從伏氣中結」就可以看成,胎從隱伏之氣所在之處結。
  因為「結」有「匯集為一」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承襲前述「胎歸胎,息歸息」的前提,參酌伍守陽「胎其神」的說法,並根據我們的靜坐經驗來說明,那麼「胎從伏氣中結」就表示,將神識匯集而回復到最初、最純一的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道心。道心會出現在那裏?就在那隱伏之氣所在的「體外」。
  現在,我們再看第一段的第二句「氣從有胎中息」。此氣指的當然是體外之氣,但「息」又是什麼意思?傳統上多將「息」視為呼吸的「鼻息」,停止呼吸的「止息」。但筆者認為,將「息」視為進、出的「出、入息」,又有另一種寓意,更能與下文呼應,而使胎息經全文旨義一貫。也就是說,「氣從有胎中息」應被視為,在覺察到那純一的神識後,體外隱伏之氣,便會進出人體,所以才會在緊接著的第二段,出現「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的文句。
  現在,我們先將第一段的文義做個歸納。「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的意思就是說,伏氣隱伏存在於人體之外,而純一的神識也在人體之外。原本隱伏不顯的體外之氣,在覺察到體外的神識(道心)之後,就會呈顯在人體進出的現象。
 
Copyright © 2014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