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

2024年9月16日
 [全程靜坐]乃是由創始人席長安老師所始創,其特點可令習者在不動意、不用意、不作為下自內改變:改善身心健康、改變氣質、改變整個的人。這[全程靜坐]不是任何的功法與修煉,而是真實的自內改變個人,使人經由內在意識狀態的改變,和對「腦—「意念系統」的「解」( 化解),而使人改變體質和氣質,獲得「再進化」的效果。
 
席老師於一九八一年創立[中國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發展[全程靜坐〕、 推廣「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運動及「生命自主再進化運動」, 並且出版了十多冊「中國靜坐叢書」,將靜坐和健康的真正道理闡明紙上,以傳後世。
 
當今通訊科技發展進步,時有人來電查詢我們有否在線上或網上傳授。我們特此聲明:[全程靜坐]是一個非一般的靜坐,[ 教]與[習]授、受之間彼此存在感應,必須當面親授,是故我們作為負責任的推廣者/導師,不會作線上或網上的教習。如有人在線上或網上以「全程靜坐」、「 意識自覺」、「 生命自覺」、「 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運動」、「 生命自主再進化運動」等屬於我們[全程靜坐]的名詞作為宣傳及招萊口號去招納學員及/或會員,並可能利用AI人工智能非法攫取及模擬他人聲音、形象製作音、影視頻在線上及/或網上作虛假傳授或作其他詐騙用途,這絕非我們的[全程靜坐],希望大眾注意,免受他人愚惑及遭受損失。
 
郭麗卿 
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
意識自覺學會暨研究推廣中心
 
繼續閱讀

焦慮與不自信該怎麼辦? 靜坐增強自我覺察能力,讓我從根本解決問題

陳宜萱2024年7月14日

靜坐起源
我有一個特別的爸爸,從小不要求我認真讀書,只有靜坐他再三囑咐,但背骨的我直到20歲我才開始認真坐,因為當時的我遇到人生第一個大的低潮。
看著周圍的同學都很厲害的樣子,我對自己很沒自信,因為在可以比較的成就項目中,我顯得很普通,成績普通、社團當幹部也普通。
這個沒自信讓我陷入了一個滿長的負面情緒,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後面也影響我沒自信去爭取當時人人搶著去的實習、交換學生的學校。
記得當時腦裡常常雜念叢生,為了讓自己可以靜下來,我開始認真靜坐。
然而,內心混亂的時候,靜坐只會感覺到雜念叢生,整個靜坐過程就像是跟雜念在拔河,進不去所謂"靜"的狀態。
學習靜坐的過程
我所學習的靜坐體系叫"全程靜坐",是一套跟宗教無關,不講究外在的術,像是吐納、觀察呼吸、盤腿…等。
學習上比較多引用的相關理論多來自中國哲學體系(儒釋道為主),其中我覺得最接近的應該是禪宗,禪宗要旨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邊的引用比較是作為輔助理解,但不是指體系的承襲)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講的是「覺的過程」,是我學習全程靜坐中覺得最特別,但也是最困難的地方。深深讓我感覺到越簡單,越是不容易掌握。
可能大家會想,沒有外在可見的步驟依循,到底怎麼坐,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 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
光是剛開始要進入老師說的意識狀態-沒有做什麼,是什麼就是什麼,真的就想破頭,而且越想狀態越糟糕。
直到我不再緊抓著念頭,跟雜念共存,到後面隨風而逝,我才懂什麼是好的意識狀態。
靜坐是學習的反向=
靜坐跟學習不一樣,學習是不斷吸收外部資訊,並內化到自己的腦中與行為面。靜坐是"解",把學習的過程中被制約的東西化解。
就像小時候講話常常亂講,然後被大人說沒有禮貌,而所謂的禮貌是一種社會秩序,但同時也是制約的框架,這個框架會隨時代與文化體系而有不同。
像是在華人的文化體系中,晚輩如果直接稱呼長輩姓名,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事,但西方文化是很正常的事。
制約背後所隱含的是社會秩序和大眾主流看法,但它不是絕對的,但人往往被這些制約壓得喘不過氣,許多的負面想法從此而生。
這時,靜坐提供了一個好的途徑,讓我們得以釋放被制約的心靈。
從靜坐中獲得的體悟
現在我對靜坐的看法是,它是一個可以讓人看到生命本體的方法,很像小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時,內心其實是澄澈乾淨的,那時候的我們對什麼都充滿好奇心,天不怕,地不怕。
只是隨著我們長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了這個世界與社會運作的方式,無形之中也加了很多的束縛。
而我們需要讓混濁的雜念得以沉澱,唯有沉澱後,我們才會看到底層最真實的模樣,而這就是靜坐的最大好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
當焦慮再度來襲
雖然學習了靜坐好多年了,但心情還是會因為際遇而起起伏伏,像是先前寫作的當下(2024/1/22),其實我的心情滿低落的,我問自己為什麼會感到焦慮害怕
原因一 : 工作上的東西,像是各種產業報告讀不太下去,找不太到著力點
原因二 : 好像對財金的興趣普通,但已經花了大把時間在這個上面
原因三 : 擔心無法回到半導體業
詭異的是,如果別人來問我問題,我幾乎都可以輕易地解決,但我卻無法處理好自身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會讓我生活非常沒有動力
嚴重的時候甚至擔心自己會沒有工作,生計會有問題,但明明自己也不過30歲,而且存款也非常足夠,保險該有的也都有,為什麼還是這麼害怕?
當下的我變得很不喜歡跟別人互動,討厭回Line訊息
20歲的不同之處
記得我這次跟靜坐老師對談時(4月底),她說如果20歲的狀況是十分不好,那現在應該只有3分不好吧! 因為你很清楚自己的內在狀態,只是個性比較急,所以容易引發焦慮。
後來大概在5月中整個人恢復到滿好的狀態,而且把20歲時候的心態問題也一併解決了,這次還有搭配自信教練的文章,去思考過去的內在心智設定,反思自己在接收外部資訊時,我心裡怎麼去解讀這些東西,而這些又如何影響我的判斷。
現在我回想整個過程,如果沒有靜坐讓我的自我覺察夠強大,可能我一輩子都在這個輪迴中打轉。靜坐讓我知道
1.工作上適合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我,讓我不會逼自己去做不適合自己的事,反而去思考什麼方法才是可以發揮我天賦的。
2.知道現在狀態不好,那就周末給自己多一點獨處的時間。
3.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而不是隨波逐流,盲從社會主流價值觀對自己靜坐的期許
全程靜坐把靜坐共分成6個學習進程(基礎、初級、養成、道心、高級、研究班),我自己目前的學習進度在研究班,靜坐狀況大約在高級班。
學習靜坐有趣的地方在於覺會隨著靜坐的進程往後走,會越來越明顯,讀者到這邊可能有點難理解我在說什麼,覺最適合的英文單字應該是awareness,但我認為awareness是包含於覺之中,覺包含對潛意識的感知,而這部分是在道心班後比較能覺察的,我自己的靜坐內在經驗是道心班之後,很像說陸九淵說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感覺,因為意識寬廣,對自己的洞察與對外在的洞察會更加細膩,也會有種氣度自生的感覺。
目前高級班這個進度,我大概已經停滯了3年左右吧! 希望隨著這次內在心智設定的調整,讓內在思慮更為開闊,我的靜坐也可以向研究班邁進。

繼續閱讀

--

  Susan  2023年7月7日

一個人,不論他有多忙,是真的忙或假的忙,像這樣從根本改造自己的事(靜坐),是每天都應該做的,對個人來說,這是最實在最重要的事。
——席長安(摘錄自「大眾靜坐健身法」p137)
 
 
想進一步了解(學習)全程靜坐
歡迎電話聯絡
團體、個人均可諮詢上課相關資訊
 
全程靜坐台北中心 提供單人指導或團體授課 歡迎電話諮詢開課相關資訊
繼續閱讀

初級班學後心得-悟

CH  2023年2月10日
    111年8月至112年2月
    完成基礎班後,再往下個階段的第一堂課,郭老師觀察我的靜坐後,面容嚴肅的說明,要“避免干擾”,剛開始不明白,原來是我意識中,太在乎原來肺部舊疾,於靜坐時沉浸在氣機引發時,心肺部分不舒服的感受,好奇的想內觀不舒服的原因。郭老師提醒,應該要把這些當成被覺,只要看看,經過這感受就好,不要專注在這個點上,嘗試全然的無念,身體自行修復效果更好,奇妙的事發生了,當天課後遵行郭老師的提醒,從容入坐及下坐,旁觀意識,隔日反而原本不舒服的部分獲得解除,精神也較好了,只要每日定時靜坐,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繼續閱讀

基礎班學後心得-平靜

 CH   2022年8月5日
   111年2月至7月(基礎班)
  自111年2月開始,與郭老師麗卿學習全程靜坐,由基礎班開始,依老師進度實踐靜坐,靜坐時變化及對生活影響是細微而深遠的。
    一、靜坐時變化:伴隨著工作及日常家務,每日有閒時靜坐,時間長短不一,有1個多小時,有30到40分鐘,有5到10分鐘,有時心情是放鬆的,有時仍有日常的煩擾,初始靜坐時雜念不斷,但不去管,很像是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跑馬燈,一個念頭又接著一個念頭,也跟著內心的小劇場,雖有情緒,但不是劇中人,就這樣到了七月,內心劇場於每次靜坐時,會突然中斷,就像落下黑幕,感覺前所未有的平靜,不久,好像看到渺無光線的樹林中,在樹枝葉縫中透下隱約的月光,又好像在黑暗中,看到透著微光的彎曲管道,這時身體感覺下落,肚臍下方處陣陣暖意,直到下坐,這暖意仍陪伴著我,好像穩穩的放著溫水袋。
    二、對生活影響:我常會笑自己,出生時忘了耐心,但這半年疫情嚴峻,生活瑣事不少,反而喜怒焦慮等情緒平淡,卻感覺神志清明,這影響是逐步、自然形成的。
 
繼續閱讀

靜坐心得

莊生2022年2月6日
 靜坐於我而言,有多方面的意義。於身體的狀況來說,經歷了許多摸索,開始察覺到內在的壓力與不諧調,是誠實地去看到自己的一個開始。而開啟覺知,則是逐漸找回本來自己的路。
 我也是在經歷了一場疾病之後,才意識到人生短暫與茫然。發現自己的人生在日復一日地消磨之中消逝,忽然之間生了病,隱約看到了終點在前。儘管想振作起來,四處尋找卻好像無頭蒼蠅一般沒有方向。
 剛開始和老師學靜坐時,因為疾病的關係,身體狀況不佳。肩頸,腰背或腳總是出現各種僵硬疼痛。內臟器官亦倍感不適。又或是心煩氣躁,情緒忽起驟落,十分氣餒,無法同想像中修行者般,平穩長坐。
 初學靜坐,入坐之後,內心不斷出現期待止痛和能平靜的想法,亦希望能打開治癒身體的路。想到老師的叮嚀又生起放下這些的想法, 充滿了矛盾。內心各種期待與想法不停的出現,疑惑同時一層一層的生起又消失,再加上想要安靜或想要追求什麼現象,結果是網中織網。念頭不斷糾纏而深陷其中。靜坐的結果只剩一堆想法,完全迷失。
 覺知身體與心理的疼痛是面對自己的開始。謝謝老師不斷的引導,僅管各種身體的或心理的障礙,每次入坐都會出現。仍堅持每天靜坐。入坐後試著放鬆,只覺知發生的一切。也覺知心裡的變化,不用理他。自然而然的坐著。累了就休息。漸漸地,看到不停歇的念頭,看到心的造作。各種概念,期望,記憶,感覺,情绪,生滅,現象…交錯出現。我就在其中,隨著念頭起伏,這才知道是因分辨不出念頭與本我,才會讓自己沉陷在不良的惡性循環中。
 每日靜坐的好處,使我漸漸看到了自己的心性,便不再隨境起舞。在這種種的變化中能安心的坐著,即使浪濤出現,亦旋即如幻影消失。這才開始瞭解老師的教導,不用理他的意思。
 初學靜坐時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身體的狀況也會影響靜坐的品質。因此便開注意飲食均衡和睡眠品質,每天都會固定出門散步,規律的作息和靜坐。並將習閒帶入生活之中,保持心境平和穏定。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身體健康與心理穩定都有很大的進步。覺知自己的能力由靜坐而生,日常習閒則幫助覺知當下的生命。謝謝老師的無私教導,讓我找到生命的方向。
繼續閱讀

乙形肝炎(HepatitisB)與靜坐

楊洪2021年12月1日
[我曾是乙形肝炎帶菌者!],以上我這個說法,一般人會視為天方夜譚,匪夷所思,感到被調侃,因為以目前的醫療技術與水平,任何人一旦感染到乙形肝炎病毒,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必須注意生活起居,維持最佳健康水平,不令惡化,施用藥物,亦只不過是去壓抑肝細胞內病毒基因的自我複制,如自身免疫未能將情況改變,大多數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如病情惡化,慢性乙形肝炎可以導致肝硬化及肝癌。要乙形肝炎病毒徹底消失及根治,基本上是不可能(註:與乙形肝炎有關知識及資料,在互聯網多不勝數,可登入搜尋,在此不贅)。
 本文是記述我多年前的一個靜坐經歷,見證我如何由一個乙形肝炎帶菌者轉變成一個帶抗體者,體證[全程靜坐]的宏大效益及[生命本能]的力量,該個案對吾人的靜坐態度極有啟示作用,是故有必要將之記錄在案,為靜坐的研究作參考。
 我出生於香港。香港社會,沒有像加拿大般的醫療制度及政策,向市民提供定期無區別的身體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疾病,防範於未然;所以港人每每是患了病才往求醫,甚少人會無原無故自費做體檢,如果有人問我是在何時感染乙形肝炎病毒,我真的答不上來;然則我是如何得知自己是乙形肝炎帶菌者?就是在我申請移民時要提供加拿大政府規定的驗身報告。尤記當年為此做了一個全面性的身體檢查,看報告時醫生指出我是乙形肝炎帶菌者,當時有若“晴天霹靂”,一則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二則恐怕移民簽證會被拒,但醫生隨之又再指出,可幸我的肝功能正常,雖然帶菌,對簽證並不影響,聽後鬆了一口氣,直有“如獲大赦”之感,隨後醫生雖有一連串講解,亦壓不住當前心中的驚恐與慌亂,什麼也聽不進耳內(一笑);只記得我曾問醫生可否立即打針服藥治理,醫生解釋說,是可以注射疫苗令自身產生抗體,但疫苗主要是針對沒有感染的人,如果已經感染病毒再注射疫苗是沒有效用的,而我只能夠做的就是要保持健康,注意起居飲食,不抽煙、不喝酒、不過勞、不捱夜、多休息……,要定期抽血化驗,監察肝功能變化情況。但畢竟人是生活在動態的社會中,生活仍得繼續,為生活、社交、呼朋喚友尋開心,少不了煙、酒、酬酢、夜生活……,醫生的說話,亦漸漸淡忘矣!
 自1995年移民加拿大後,每年的驗血報告,都指出我是帶菌者。我心想過去憑著靜坐,生命本能發生的作用多番對我的健康作了神奇的調整與改變,但因何對乙形肝炎此病還是無甚幫助,內心雖然感覺納悶,但亦明白除了靜坐之外,別無他法。
 時光怱怱,不覺到了2012年,沒想到該年的體檢報告,指出我已非肝炎帶菌者(見圖一),其中原因醫生也答不上來,謂醫學紀錄上也有乙形肝炎自行消失的例子,可能由於某些原因令免疫系統改變云云;翌年,即2013年,報告竟指出我帶有乙形肝炎抗體(antibody)(見圖二),這次兩年的體檢報告,解除了我多年來的困惑與疑問。後來回想多年來發生過的事,令我恍然大悟。
 回憶十多年前的某天,大便完事之後發覺有鮮血排出,其量不多,大約十數滴左右,連續排了兩三天,之後完全停止;為此,家庭醫生轉介腸臟專科作詳細檢查,包括照X光及直腸內窺鏡,但奇怪地化驗報告顯示一切正常,沒有發現任何狀況,醫生亦說不上出血原因,只說是偶然的事,知道身體沒有問題便好。此後每年均有三數次同樣的排血情況發生,因先前已作檢查,而自已亦無任何不妥當感覺,心感這可能是靜坐後引發的現象,所以就以研究的心態面對,靜觀其變,不再為此作跟進;想不到其結果是那麼的出人意表。
 身為[全程靜坐]導師及[意識自覺]運動之推廣者,從研究靜坐的角度去看此事的始末,我作出以下的分析與推斷:
 1.根據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相信我在孩提時已感染得乙形肝炎病毒,投身社會後,工作有壓力,生活上不知檢點,抽煙、劈酒、夜生活……等等,健康敗壞非常,但幸運地接觸到[全程靜坐],生命得以挽救。(可參閱我在2015年1月上載的[開頂前後──我的再進化]一文,便可了解我當年接觸[全程靜坐]後天翻地覆的變化);
 2.當年威脅生命的的健康問題雖則化解了,唯是慢性乙形肝炎仍是影響健康的大問題;
 3.為維護及健全個體的健康,[生命本能]啟動[自療]機制,製造健康細胞,取代帶病毒基因細胞,將病毒血液收集後從肝臟運送到直腸,隨大便排出;
 4.上述[自療]過程並非一蹴而就,乃透過冗長的時間處理,所以從開始至驗證到有抗體出現,為時幾近二十年;
以上我的分析與推斷,使我們認知到[生命本能]是吾人健康的守護者,因靜坐而令之發生作用,而並非憑任何[外力]可引致。[全程靜坐]與其他動意、用意,以[現象]取向的功、法,不同;[全程靜坐]是真實的,唯一的,無可比擬的。覺友們可能修習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沒有任何[進展],便失去靜坐的信心,不再堅持下去,殊為可惜;在這個案中,說明靜坐一定要持之以恆,一旦開始了靜坐,我們的身心健康,會逐漸的邁向進步,也許表面上感覺不到有任何明顯的轉變,但靜坐的效益已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作用,將健康改善。席老師常說:[只要有靜坐,身體便會一天一天好起來……],真乃至理名言,希望覺友們互勉。
 
 
(圖一)
 

 
(圖二)
 
—楊洪(2021年11月19日)
 
 (聲明:上文乃記述本人身為[全程靜坐]導師及[意識自覺]運動之推廣者,基於對靜坐道理的了解及對生命的認知,選擇以文中所述態度面對及處理疾病,其可能不合乎傳統醫療治理方式或有所偏差,如此選擇,純是我個人決定,以期探討及研究健康與疾病問題與靜坐道理,亦只對自己的選擇及健康負責。本人絕無意圖去指示、暗示、鼓勵、教唆或影響任何人去仿效做法。靜坐効益及對抗疾病的能力視乎每一個人靜坐修為之高低和成就,並非人人可以達至如此,楊老師不鼓勵覺友或任何人放棄傳統治療。—楊洪)
 
繼續閱讀

[耳水不平衡自療]後記

楊洪2021年12月1日
 我在2020年11月3日發表了一則[耳水不平衡自療]續記,記述我左邊耳朵排出污血之情況;在2021年10月4日又再發表另一則[耳水不平衡自療]跟進篇,起述我右邊耳朵排出污血之情況,文中提及我的[耳水不平衡]病症乃由於左右兩耳都存在[原因],而兩耳排血時間相隔幾近一年。我重新探索整個事件,醒覺原來在兩耳先後[自療]期間,在我身上發生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所以有必要用本篇記錄在案,以供日後的推廣及研究作參考,亦期望大眾對[生命本能]的認知。
 就在我左耳排血後不久,某天涵洗時發覺右耳上方耳廓之處竟黏附一小塊已凝固乾硬的血痂,心中嘀咕。自知在該處從未有過任何傷損,亦無受到蟲叮蚊咬,奇怪怎會有結痂的情況,可幸並無任何疼痛、痕癢或不適感覺;曾嘗試將血痂撕掉,但其黏著力太強,擔心強行撕開會令該處受損,可能會因之而[借傷成毒];又曾嘗試在沐浴後趁血痂濕潤時將之括除,非但不成功,還令血痂受損,滲出血水,如是之故,便決定不處理,祇間中塗抹消毒藥膏;其後發覺那血痂漸漸的加厚加大,說明在不自覺中,不時有污血在該位置排出、凝固並積聚,使血痂續漸增大;那一塊灰啡色的血痴黏附在耳廓上,殊不雅觀,但卻又無奈何!有感其對健康及作息上並無影響,便不作理會,唯一可做的是繼續觀察其變化而已。
  在2021年10月4日從右邊耳排出了污血後,已忽略那血痂的存在;十多天之後,早上涵洗,著意審視時,發覺黏付在耳廓處那塊灰啡色血痂幾乎不存在,只餘下少許殘餘物(見圖)。
 就此宗個案,我作了如下的分析與判斷:
 1.在首次出現[耳水不平衡]的徵狀時,我那天旋地轉、失去重心、作悶作嘔的反應非常強烈,必須立時處理,否則健康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生命本能]於是啟動了[自療]機制,迅即從左耳排出污血,快速處理了左耳造成的問題;
 2.鑑於右耳仍然存在原因,然而對身體並未構成即時影響,[生命本能]繼續發生作用,以另一種方式排出耳內污血,選擇了耳廓比較隱蔽之處,既可積聚排出之物,卻又能減低或避免對個體造成不便或影响;經過了多月的污血排出,將[耳水不平衡]將對身體的影響減至最低,是以在2021年9月29日,當病徵發作時,身體的不適反應甚為輕微;最終右耳污血排走,[耳水不平衡]問題已被處理;
 3.上述[生命本能]對左、右兩耳毛病的處理方式,前者我稱之為[急性處理],後者則為[慢性處理],但辜無論經由什麼方式的處理,這[自療]似乎已將[耳水不平衡]問題解決,然而,是否已將病症徹底根除呢?這問題還是交給[生命本能]去解答吧!
  從事件的始末,又一再引證席老師在著作中述及的靜坐道理:[……我們不去干擾生命,生命自會有適當的安排……],希望覺友們共勉之,努力靜坐,邁向健康快樂的人生!

(2021年10月18日拍攝)
―楊洪(2021年10月28日)
 
 (聲明:有關文章乃記述楊老師個人的靜坐體驗與靜坐成就,其效果視乎個人的靜坐修為之高低,並非人人可達至如此。楊老師並不鼓勵覺友或任何人放棄傳統治療。―楊洪)
 
繼續閱讀

公告

2021年9月6日
內文:
 
      靜坐中心將於9月7日後,不再使用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7號7樓場地。
      往後授課採取預先登記人數,另租場所上課。
 
聯絡或報名請電
繼續閱讀

公告

2021年4月7日
星光出版社再版靜坐叢書:
1、靜坐與健康
2、老子內外全解(原名:老子內外雙解)
 
如有需要者請電洽(02)23034812
星光出版社或三民書局購書。
繼續閱讀

[耳水不平衡自療] 續記

楊洪2020年11月3日
    繼我在2020年10月21日寫出靜坐的體驗〔耳水不平衡自療記〕 一文,記述了生命本能因靜坐而發生作用,怎樣維護身心健康的過程。但原來當日的〔自療〕,並非唯一及最後的,而是往後一連串的過程。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將這次〔自療〕過程記錄下來,以供日後的推廣及研究作參考。
    自10月21日靜坐自療之後,身體狀況及生活起居一如既往,並無異樣。每日皆有靜坐,亦以過去習慣的坐姿〔盤膝坐〕去做。但奇妙者,有數次開始靜坐,不自覺地選擇用〔吉祥臥〕姿勢去做,為什麼說是〔不自覺〕 呢?就是在內心好像有什麼在驅使,必須要以〔吉祥臥〕 方式去做靜坐,我祗可以用〔心血來潮〕來形容。記得其中有一次〔吉祥臥〕,手掌力壓左耳,聽得心脈跳動聲及內耳發熱,稍頃便聽到耳內有排氣似的聲音,正如上日文章中所描述一樣,唯聲音較前次輕微,且時間較長,大約有一分鐘之久,跟著便一切靜下來直至下坐;兩三天後再作了一次〔吉祥臥〕,這次聽到的聲音與之前的不一樣,好像是將汽車呔內空氣一下一下〔噗... 噗... 噗…〕的釋出,聲音極輕微,大約維持了20多秒鐘,之後沉寂下來直至下坐。到了10月30日,亦再以〔吉祥臥〕方式進行,但這次過程十分奇特,以左掌力壓左耳,聽得心跳及感覺發熱,但稍頃,下意識地將緊貼左耳的掌心,以逆時針方向慢慢打圈多次,然後再以順時針方向打圈,之後停了下來,感覺內耳發燙,頃刻,內耳突感刺痛,彷彿耳內有尖物在錐刺,痛楚之感覺十分強烈,持續了約30秒鐘,之後痛楚慢慢消退,下坐後再無什麼特別感覺。之後數天,靜坐時再無特殊現象出現。
    在11月3日早上,左耳耳道內感覺痕癢,我便取綿花棒搔癢及清理,當綿花棒抽出,只見綿花球上沾上了已乾涸的血塊(見圖片)。我明白這是日前內耳發生痛楚的結果,即在〔自療〕的過程中,耳內致病原因被處理,不應留存在體內的東西被排出。在我靜坐經驗中,這個從體內排出物質的情況並非首見。大約30年前,在我的靜坐過程中亦曾有從耳內排出膿和血的情況。(請參閱我在1991年寫的標題為“〔開頂〕前後 ― 我的〔再進化  〕 ”文章內所引述的第二篇記敍“〔脫胎換骨 — 靜坐自療首日記〕”) 。
    這一次特殊的體驗,又再一次見證生命本能因靜坐而顯現之能力,亦驗證了席老師在其著作中述及之〔生命〕、〔靜坐〕與〔健康〕之相關道理!

   
     (聲明:上文乃記述楊老師個人的靜坐體驗與靜坐成就,其效果視乎個人的靜坐修為之高低,並非人人可達至如此。而〔吉祥臥] 方式的靜坐,楊老師從未在課堂上傳授,並不鼓勵覺友嘗試。)    
 
繼續閱讀

[耳 水不平 衡]自療記

楊洪2020年10月21日
    2020年10月21日早上4時半許,起床往溲,在張目時已覺少許頭暈目眩,站立間竟覺天旋地轉,起步之際,步伐不能保持直線,身體倒向一邊,難以平衡, 胃部有作悶欲吐之感覺。此際心中納悶,知道這可能是俗稱[耳水不平衡]之病徵,這是我生平首次經驗此徵狀。上厠後我隨即上網搜尋[耳水不平衡]資料,網上 資訊真的很多。根據我的情況,這正與網上描述Meniere's disease  (中文譯作[梅尼艾氏病] ,又名[耳病性眩暈]、[耳性眩暈病] 等 ,即[耳水不平衡] )  的病徵相符。傳統中醫說此病乃陰虛腎虛形成、西醫說的什麼中耳發炎、內耳液壓不平衡、內耳軟骨移位……等;有介紹用西藥、中藥、食療湯方等;亦有教做運 動,其中教做sit up 動作……,真的資料繽紛。但孰真孰假,如何判斷,則貴客自理。我知道必須處理眼前情況,立時躺回床上,天旋地轉及胃部作悶感覺依然。故而姑且學做sit up 動作,將頭側向45度然後慢慢坐起,做了多下,目眩情況似乎減輕,便再盤膝靜坐,坐後起來試走幾步,天旋地轉及作悶欲吐感覺依舊,於是躺回床上思考下一步 應如何做。後來決定以[吉祥臥]姿勢試做靜坐,即時以掌心壓貼耳朵托著頭,腦中保持覺知狀態;先是右邊側臥,掌心從耳內可聽到心脈跳動聲音,內耳感覺發 熱,但並無其他情況出現。十多分鐘後轉身向左側臥,左手掌心緊壓左耳,亦感覺內耳發熱,稍後忽然聽得內耳有聲音發出,是細長的(咇…..) 聲,像是空氣從某處空間擠泄到另一個空間的聲音,那聲音分兩段發出,頭一段發出十多秒之後停了下來,隔了三至四秒後聲音再繼續發出十多秒,之後一切沉寂下 來,打後我便繼續以吉祥臥靜坐,直至落坐後閉目靜躺,先前那種天旋地轉及作悶欲吐的感覺沒有了。我隨即下床走動,那耳水不平衡的病徵盡皆消失,身體已然回 復正常。 以上之經歷,使我對[耳水不平衡] 這徵狀有親歷之體驗,亦體驗到生命本能如何在我們身上產生之全面性及根本性的維護作用,也進一步引證[全程靜坐] 對我們身心健康維護的裨益。
 
    (聲明:上文乃記述楊老師個人的靜坐體驗與成就,其效果視乎個人靜坐修為之高低,並非人人可達至如此。而「吉祥臥」方式的靜坐,楊老師從未在課堂傳授,並不鼓勵覺友自行嘗試。)
 
繼續閱讀

靜坐心得-道心與覺知

陳宜萱2020年4月5日

  在全程靜坐中,老師一直強調道心是全程靜坐的起點,這對非常多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門檻,因為道心班是第四個班次(前面三個分別是入門班、初級班、養成班),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前面三個班要能做到位就非常不容易,更何況感知道道心。我的狀況也和大家差不多,在成功完成前面三個班次的進度大概就花了2年,而道心顯現又花了大約1.5年,而現在回想起來,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走到,其實是因為對道心有誤解所致,因此本篇分享會放在對道心狀態的說明與道心顯現後,對覺知的強化之於身心的影響。


對道心的誤解

  之前聽到很多覺友的分享,很多人說道心是在離本體很遠的地方有一個點在照印本體。而我在靜坐的過程中,多少會去想像這樣的狀態,而最大的誤解就是在"遠",但其實重點是印照本體。道心在全程靜坐的定義應是存在於本體外的意識,可與本體意識相互呼應,在這個進度之前會由環境意識與天空意識這兩個進度做打底。環境意識與天空意識強調對周圍的感知,感知範圍逐步向外擴大,而逐漸讓道心顯現。但我在過程中可能過度著重於天空這個名詞,再加上別人的經驗分享,自己方向並沒有很正確,導致從天空意識到真正道心顯現花了1.5年。而等到道心顯現後往回推才發現過度拘泥於名詞的表象意義,其實對靜坐是很大的阻礙。


確立道心

  如今道心顯現,我才明白前面基礎的學習進度(入門班、初級班)與銜接進度(養成班、道心班)與道心的關係是什麼。前面基礎進度是對本體覺的培養。一般人對於意識的了解多從心理學研究而來,而心理學目前也大致將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但對潛意識幾乎沒有了解,也幾乎無從驗證,最多的說法都是對夢的解析,但似乎並沒有看到根本的原理。而靈性、靈魂...又是更玄的說法,我們只知道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似乎比別的動物有多了靈性? 但這個到底是什麼,專家也說不清楚。目前我還不敢說對潛意識有多深的了解,但我認為從覺切入是正確的方向,靜坐基礎部分讓我知道我們本體如何對外覺知,外在又如何與我們本體意識作互動,這已經是對意識相當程度的了解。

  銜接進度主要是強化本體覺的感知,其實我們平常對外求生存就一直在使用這塊,但如果有跟別人互動過就會知道,感知結果差很多,所以常常有各種奇怪的事情發生。我認為靜坐對於感知的提升,背後原理是來自於對內在深層的淨化,而覺因此顯現。顯現並不是說本來沒有,而是本來就有,只是淨化後,我們會知道覺的存在,進而知道覺如何與外在(被覺)互動。銜接進度就是在做深層淨化和引導覺與感知。

  而道心顯現又會向意識更深層邁進,以前我完全無法想像本體外還有意識可以根本體內的意識做呼應,更不知道呼應要做什麼,但現在覺得這樣的力量是強大的,也能理解古人所說天地一心、吾心即宇宙的概念,因為內與外的意識相互呼應,覺會更加的穩定。這裡的強大不是指體力上的,而是類似於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更多是精神層面上的力量。這個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尤為可貴。


覺知強化

  這大概是我靜坐從以前到現在最大的收穫,尤其是道心顯現後,覺知力更加的強大。可能因為我還滿年輕的,對於身體的改善沒那麼大的感受,但覺知強化對我非常有幫助,尤其是面對外在事物,可以讓我的判斷能力更佳準確,並提升自省能力。記得有次部門尾牙,老闆因身兼台灣辦公室的後勤主管,因此也要擔任人資的角色去面試應徵者,他說他都會問一個問題來檢視應徵者對自我的認知,所以部門的人當下也一起測了一輪,結果老闆說我的最準XD 我心想: 因為我很清楚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我認為覺知的強化在生涯發展或商業決策上的幫助是了解自己的定位,這個是所有策略的起始點,也是市面商管書上無法教的事。如果有翻過這些書都知道,他們提供的不過是種思考的方向,但究竟你或公司目前身處何處,該往哪裡去,只有自己清楚,而自覺是定位最重要的事。非常慶幸自己在年輕時就接觸到靜坐,除了心理的穩定度提高,更讓我看得清楚自己,而在風雨飄搖的時候依然穩穩前行。


繼續閱讀

探索靜坐的本質

黃基榮2019年10月12日

  閉目養神,本身也就是一種靜坐,因為它不需要身體的動作。有別於一般觀念,它沒有要導氣,也沒有任何的練功、運氣、禪坐,不需要數羊,不需要盤腿等等,更不是要身心寧靜了才能做,因為身心的寧靜,是一種果,而不是因。
  換句話說,「閉目養神」或是「無視但覺」的簡單意義,只是把大腦中關於視覺的能量釋出、不去主動思考或動意用念,讓生命(覺性)有機會療癒自己身心而已,這樣的身體狀狀態,就是靜坐。
  在整個身心療癒的過程中,當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大腦組織結構與身心狀態都不同,意念結構不同,生理方面也都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經歷。
  在身體方面:有的人會身體動,從輕微的身體晃動拍打,到劇烈的地上翻滾都有可能。有的人則會感到身體內部氣血的運行、開竅開頂、臟腑調整、肌肉拉扯、骨骼清理等等。
  心理方面:過去的傷痛與各種情緒的糾葛都有可能引起放聲大哭或大笑大叫,這是一種內在的清洗過程。情緒影響生理,很多生理方面的疾病,有可能透過這樣的清洗過程而迅速康復。
  感官覺知方面:可能見見到各種山水、恐怖影像及各種聲音。我就有時會聽到來來自身旁的聲音,即使是旁邊無人。
  面對這種種一切,寬心,繼續你的閉目養神就好,因為那都是本身生命對外在的一種覺知,也可能是自己身心過去累積太多問題,因為目前的釋放過程而造成。
  隨著靜坐習慣的養成與內在改變能量的累積,伴隨著也會有很多大腦及身體各方面的種種反應與現象。
  當我們眼睛閉上,對大腦本身及周遭一切所呈現出來的影像、所覺知到的林林總總、甚至是身體一切的感覺,這些現象我們應該能理解到都是「被生命所覺知」到的。
  例如:身體動,或是內部氣血的改變,你可以感覺到這都是「被」某種來自更後層(或更深層)的力量——或是氣、或是場所引導,而這些氣或是場的形成,其實也是來自它更後層的某意識在主導,就這樣一層又一層推導到最後,那最後的主導者是何物,我們是無從得知的,所以只能概略地說:那就是你自己的生命在主導。
  生命是無形無質的,在哪裡,怎麼支配,我們都不知道,但我們可以這樣籠統的面對:
  對於靜坐中發生的一切,就像是看電影一樣,螢幕上的任何情節,都不是觀看者本身。觀看者在哪裡?不知道,也不必去管。當你很投入於電影情節當中,感覺雖然好像置身其中,但其實你也只是個觀看者而已。
  也就是對於靜坐當中呈現出來或所發生的一切,如果我們能知道,這不過就是你所有腦細胞、腦意識、身心及周遭環境等所共同創造出來的現象,反映出你目前身心的狀狀態。
  而且,此時靜坐者本身如果也能意識到自己的意念系統並不是這個現象的主導者(也就是靜坐時不是你的意念、你的想法在下指導棋),那麼靜坐就不會有任何危險。因為那是你的生命在靜坐,而不是你的意念在靜坐。
  換句句話說,就是要靜坐時所呈現的一切現象與內外在身心的反應,把它們都當成對象,而感覺自己是超然處於這一切的後面,用一種輕鬆好奇而沒有參與的態度來面對這一切的變化。這時的自己,生命是這一切的覺知主體,是無形的存在。生命對這一切的現象,彷彿是由廬山之外來看廬山。
  當然,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也需要時間來來養成習慣。
  如果我們從全方位角度來看整個大腦,它是具有多種功能與組織的區塊,有腦幹、內分泌系統、免疫系、體溫調節系統、臟腑系統,也具有各種各類的意識區、意念區等等,非常之多。除此之外,它也時時刻刻在改變。換句話說,它是極具複雜性,同時又深具變化性的特殊組織。
  因此,如果你要透過想像去改變大腦,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硬著去做,例如:守竅、守丹田、控制呼吸等等,無異是緣木求魚,甚至還可能傷害到大腦,導致大腦失衡。
  也就是任何一種專注式、有為的練功或打坐,只是會讓腦意識處於收斂、緊張狀態,這對腦神經、腦意識的運作與發展、腦中氣血的循環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這些方式,很容易讓人陷入「走火入魔」的狀狀況。
  就像一團棉絮,如果用手緊握,每一條個別棉絮就無法正常伸展,體積也會縮小。可是,當你把手鬆開,每條棉絮就會慢慢回復它的原狀,整團棉絮體積也會慢慢變大。我們的腦神經、腦意識,如果你把它看成是這團棉絮,你認為什麼狀態才是它最健康的狀狀態呢?當然是讓它鬆放自然的狀態是比較好。
  所以,我們必須要跳脫過去所謂的守竅、守丹田、或是用腦意識來來控制任何生理運作等思維模式,以創造身上的氣感。因為這是危險的作為。
  那麼,什麼才是安全又有效益的方式?
  首先,不要企圖用意念來來干預身體,靜坐時,只是生命處於覺知狀態,一切隨緣而生、隨緣而解。
  當你處在這樣的自然覺知狀態,沒有對大腦有任何企圖或希望,大腦本身就會自動化解本身內部的衝突,自動整理出最佳狀態。然後隨著進展,覺知本身也會愈來來愈清澈、愈擴展;慢慢發展下來,也能自然地和大環境建立起互動,吸取大自然中的能量,為自己生命添加能量。
  中國道家思想所謂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個「生」,不就是「生生不息地賜予能量」的意思嗎?
  「胎息經」中所謂的「固守虛無,以養神氣」,就是教人不要用意念去作為,只要能安於生命的覺知狀態,就能吸收到大宇宙、大自然的能量,身心自然就能獲得滋養。所以,簡單來講,你只要能超然地、很自然、很直接的享受「所覺知到的一切」就好。對於過程中所呈現的內容,不分析、不聯想、不評斷。十分鐘、二十分鐘,或是更長、更短的時間都無所謂,何時、何地也都沒關係。至於女人懷孕時能這樣靜坐,不僅能讓懷孕更順利,對於產婦本身、胎兒,有都有莫大的助益。
  剛開始靜坐,我們難免會心煩,會覺得有很多事要做,會覺得…,然後站起來,於是就放棄了這次的靜坐。或是認為自己不是這塊料,或是…,然後放棄了了。
  記得不久前,政府為了財政上的問題,削減很多原本的優惠措施,目的是讓這個國家財政可以持續下去。大家也都知道不這麼做的後果會怎樣,但是集會遊行與抗爭的熱潮卻層出不窮。
  這是為什麼呢?
  人總是自私的,一旦侵犯到自己的權益時,就會想要抗拒。自己一個人沒力力量,就會找一群有關無關的人,一起對抗政府的措施,而不管這政策到底是好還是壞。
  其實,腦裡面的世界也是如此。
  當你決定用靜坐來讓整個有機體維持正常運作之時,大腦裡面許多內在抗拒的聲音便此起彼落,找盡各種的理由來反對,這一切無非是想繼續霸占大腦的資源。簡單來講,你的那個意念系統的某些部分,那個霸佔了一輩子的「自我」,就會起來反抗。
  譬如:你現在有某種的嗜好、行為或是習慣,那些相關的腦細胞因此長期獲得關注,獲取許多的資源,慢慢主宰了腦中的大部分決定權,如此一來也導致許多其它系統因失去資源而逐漸萎縮。
  現在,你突然想要去改變這一切,想均衡一下腦裡面的資源,好讓整個個體能夠活得下去,這時那些相關的既得利益者、那些腦細胞團體,你想它們會願意嗎?
  我們的意念系統裡,就是那個「後天的自我」裡面,其實存在著不少這種「既得利益」的腦細胞團體,這些都會是阻止你踏入「靜坐」的反抗者,所以會有許多「聲音」,告訴你許多許多的理由,要你放棄。
  因此,剛開始靜坐時,不能急,也沒法子急,而是慢慢改,並且堅持下去,告訴自己的那個自我「這是有好處的」。今天坐了,明天就不一樣;明天繼續,後天就更不同。每天這樣勉勵自己,很快就能有成效。可能幾個月後就會有「開竅」、「開頂」的大改造,可以經歷到大腦及各種身心轉變的有趣體驗,或者是身體自動動作的奇妙感覺。
  當然,如果靜坐過程中腦裡面亂得實在受不了,連三分鐘都很難熬,這時不妨張開眼,靜待一下,然後重新開始。就像電腦當機了,就按個重置(reset)鍵,讓一切重新開始。這樣慢慢去培養耐心,一次改變一些,幾天之後,就比較不會心煩意亂了。
  做飯、煮菜,你總是需要時間,它才能熟、才能吃。靜坐,是改變腦部的結構,更需要時間。
  當一個人在黑暗無光的山洞裡待上一個月後出來,稍微適應一下,就可以正常生活。但是如果待個一年呢?可能就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但如果是二、三十年呢?可能接受外界光線的視神經都萎縮了,再也不能重見光明了,但這個人可能也有其它特殊能力發展出來。
  這說明什麼呢?人的大腦是可以隨環境而改變的,藉著腦中神經元的改變來來改變自己。
  當你閉上眼幾分鐘後,腦中不需要的連結便會開始清理。這些連結,原本在那邊無謂地消耗大腦的能量、在那邊乾燒,占著茅坑不拉屎,不但大大降低了大腦運作的效率,也浪費大腦的資源。所以靜坐時有幾分的清理,就能有幾分的收穫。
  慢慢地,在彼消此長的情況下,腦內部狀狀態有了改進,幾年下來你就能發現,大腦變得比較清淨。所以,千萬別認為雜念太多而放棄,那是大量在清理腦裡面的無用廢物所造成的現象。
  當你的腦比較清淨了,代表那些無謂耗費資源的連結已經消除了大半,可以運用在身心調理的資源就無形中增加了,加上腦的運作效率提升了,身心健康也就開始在加速中。
  在這些改變過程中或改變之後,你可能會逐漸覺知到腦裡面有許多系統是和身體有許多的聯繫,包括中醫所說的脈道通了與穴竅的開啟、甚至是腦殼改變了。
  大腦細胞組織因為所處環境的循環改變了,營養與能量能夠獲得,本身體積因而增大了,最後因頭殼容積太小而順理成章地在頭頂接縫處撐開一點小縫(古時稱之為「開頂」),許許多多美妙的體驗與改變,就逐漸在腦海中展開來。
  就像一池水,水底下原本充滿活潑的生態,過去因為外來的落葉或塵埃所遮蔽而逐漸失去生機,才會讓我們只看到汙穢不堪的表層。如今只要用點心、花點時間,讓那表層重新回到清澈自然的狀態,那麼這失去生機的小生態、小環境,也會有再展生機的機會。
  所以我們絕對可以期待原本美好情景的復現,這不是不可能的,只在於一個人要不要下定決心去做。
  靜坐,是全方位的在改變自己,主要是讓生命來主宰,而不是用意念的想像、修煉或作為能夠做到的。
  套用《老子.道德經》十六章裡的一段話:「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套用」,是我們不知老子的本意(可能有更深的含義),「暫且」就引用他的這句話來說明靜坐的歷程,從開始、過程到最後的目的。各位可以細細體會。
繼續閱讀

心得分享坐談交流

加拿大楊洪教師夫婦9/24日來台北,將在9/28日下午2:30在台北靜坐中心
與覺友們心得分享坐談交流。
歡迎各位覺友們參加!
繼續閱讀

全程靜坐對我的幫助

林克穎 2019年7月6日

  在接觸全程靜坐之前,我是個離不開咖啡的人,這並不代表我對咖啡的芳香有多麼的迷戀,而是沒有咖啡,我的腦筋就無法靈活運轉,甚而無法良好的完成我的工作。
  長年在高強度的金融業服務,工作壓力大,加班早已見怪不怪,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喝咖啡似乎就無法正常思考,更遑論把工作準時如期完成。用咖啡開啟一天已是常態,下午精神不濟再來一杯也屬正常,更有一次,為應付臨時交辦的任務,在無比疲勞的情形下,從晚上六點到晚上十二點連續喝了六杯咖啡,才勉強完成工作。這種情形持續數年,已經出現心悸的現象,我的中醫師也善意提醒我,咖啡的作用好似從人體儲備的能量中提前加以透支,長期大量飲用不是好事,但我只能苦笑,因為這是我能唯一用來維持我工作效率的方法。
  一直到開始全程靜坐以後,由於我平時送小孩上學時間較早,能提前到辦公室,因此往往在早上找個安靜的會議室進行靜坐,大概練習了幾個月之後,有天上午忙到沒時間泡咖啡,到下午才發現今天沒喝咖啡,腦筋也一樣清醒,工作效率沒有降低,反而似乎比以前更好。自此之後我刻意減低喝咖啡的次數,到現在已經完全不喝咖啡半年了,我發現只要當天開始工作前能有時間靜坐15分鐘以上,那15分鐘的靜坐為我帶來的好處,就是能讓我思慮清晰,情緒平和。英文有句話叫"pull yourself together",是個很具象化的說法,不管是迷迷糊糊魂不守舍,還是心力不濟精神無法集中,全程靜坐給我的第一個好處,就是"pull myself together",我像是回到更為年輕的時候,有更好的腦力來處理面對我的工作!也因此,我非常感謝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更是樂意將這麼對人有益的靜坐推薦給我的朋友。在推薦的過程中,又有了一點心得,期待在下一篇心得分享中,說說我所知道的全程靜坐與其他對人有益的鍛鍊方法,有何不同。

繼續閱讀

靜坐心得

林萬菘

  我是一個頸椎受傷已四年的靜坐學習者。剛受傷時,全身癱瘓連坐都坐不好,隨著時間進展,慢慢地手腳有些動作,身軀的肌力也慢慢發展,雖然還沒有辦法有功能性的動作,但是已經可以端坐在輪椅上面。復健的進步很慢,自己的心情也不知不覺地變得毛躁,對人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懷疑與消極,對在身旁照顧我的親人,反而容易用不好的語氣說話,到最後連自己都討厭自己起來了。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好朋友跟我談到「全程靜坐」,上網站發現正好有基礎班的課程開班,於是就報名參加了。
  第一堂課老師說到環境、生理以及心理的互相影響,老師鼓勵我說,只要好好學習,至少我可以改變我自己的心理健康,讓身旁照顧我的人感受到我的改變後,他們也會更以歡喜心陪伴我!就這樣10個月的時間,從基礎班、初級班、到今天養成班結業了。
  10個月的時間我坐在輪椅上學靜坐,每天早晚各坐一次,漸漸的練習靜坐的時間變成我每天最平靜最喜悅的時候了!若說十個月來的心得,我覺得學靜坐首在恆心與毅力。學習本身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習慣」於「不作為」!再者,如果沒辦法很快地習慣於不作為,也切莫灰心,因為老師說了,可以「漸次」達到目標!所以恆心與毅力在初始學習靜坐就很重要了,隨著練習的次數與時間,我們就會習慣於不作為了!
  10個月來我的心理轉變很大。以前我對家人以及照顧我的外傭看護的溝通,常會因為急躁而語氣不耐,現在我的心中平靜很多,說話自然就有禮貌了。慢慢地我居然發現家人以及外佣看護對我也有說有笑了!正向互動循環正在我身邊發生!
  再者我的睡眠改善很多,以前半夜外佣看護幫我導尿翻身後,我都很難再入睡。現在已經不是我的困擾了。我想心理平靜是主要的功臣。
  心理也會影響生理,今年冬天感覺比往年沒那麼冷,那麼難熬。
  剛開始練習靜坐時心中的雜念頻生,差一點讓我打退堂鼓,現在靜坐卻像冬天早上賴床一樣,捨不得起來了!
繼續閱讀

道心惟微

林於灝(八十一)

  《胎息經》全文共計八十三個字,文字極其簡練,微言大意,是一篇非常獨特的傳世名著。只有八十三個字,談的卻是長生大事。
  《胎息經》之為文,就邏輯而言,上下互為因果;就文義而言,前後彼此相貫。這種情形,在文中隨處可見。
  談的是長生大事,卻只用了八十三個字。正因行文過於簡練,後人在解讀時就有困擾。如果僅就字面註解,為文再華麗,篇幅再大,終是無能了卻長生大事。但真要瞭解其中深意,卻也並不容易。
  欲想長生,身心須作轉化。轉化是一個歷程,絕非口述即得,一蹴可及。
  轉化必須發生在身、心之上,身、心的轉化,是一種經驗。沒有經驗,就無法轉化。
  經驗的獲得,源自實際操作。經驗的綜合,就是歷程。
  「氣」的作用在「身」,「神」的作用於「心」,《胎息經》的作者,根據自身經驗,藉談「神」論「氣」來說明轉化「身」、「心」的歷程。沒有類似的經歷,就無能解讀。
  《胎息經》不談口鼻呼吸,未提奇經八脈;所談的神與氣,又都位於不可見、不可聞的體「外」。但從我們的靜坐經驗來看,便能明白文中所談的神與氣,都與道心相關。(參閱胎息經別裁)
  《胎息經》的作者,不但發現道心的存在,更在見道之後,又前進了好長一段歷程,然後將他的經驗,濃縮成全文八十三個字,並把對道心的體悟,寓藏在神、氣兩字之中。作者是誰,署名幻真先生。這樣的人,留下這樣的文字,其經歷甚深遠。其寓意極微妙。
  《道德經》一書共八十一章,而「道」這個字,總共在其中的三十七章中,前後就出現了七十三次。但「道」在《道德經》一書中所代表的意義,並不盡相同。有時指的是指標或準則,有時指的是­­「形而上」的「存在」。
  不管是規律也好,指標或準則也好,都是老子根據對道這種「存在」的經歷,所做的是申論或發揮,因而和道的「存在」相關的章節,便是《道德經》全書的核心所在。換句話說,老子是根據對道的這種「存在」所產生的體悟,才完成了《道德經》一書的全文。
  由拙文:從道德經談道心可知,老子必然走過道心的歷程。但是因為道心「微而不顯、難得易失」,擁有道心經驗的人並不多見,為了描述常人不易有的經驗,老子也面對了一個窘境,那就是如何對他人描述其經驗,特別是如何稱呼這種「存在」。
  《道德經》在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而在二十一章也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說明了這種情形。於是,老子以「恍、惚」來描述這種不常見的「存在」,並稱之為「道」。
  春秋時代的《尚書》,說出「道心惟微」的「事實」,但是未有其他的相關論述。戰國時代的《道德經》,描述了見道的體驗,卻也將恍惚之物稱之為「道」。唐代的《胎息經》,藉談神論氣,而進一步談明了道心對人體的轉化。
  縱使道心惟微是個事實,但在不同的年代,還是有少數人擁有對道心的經歷。只因年代不同,文筆不同,對道心的稱呼也不同。但根據經驗來看就可明白,各自所談論的內容,卻也大同小異。現在,全程靜坐,繼往聖之絕學,導引後人見證道心。撫往觀今,令人感嘆,道心惟微!道心之學難遭遇!不禁想引用《聖經》中的一段文意,「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尚希覺友珍視之。
繼續閱讀

胎息經別裁(下)

林於灝(八十)
  第五段說「故欲長生,神氣相住」。把「神氣相住」解釋成神與氣都停止不動,當然不可能「長生」;即使解釋成,讓神「一直」帶著氣走才能長生,也不合理。只能說,神在氣在,氣在神也在,神與氣相互並存,這才合理。
  所以第四段的意思便是說,隨著經驗的累積,體會就越深刻而發現,神識一動,氣也就跟著動;神「在」那裏,氣也就「在」那裏。
在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為什麼胎息經要說「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而不是「神住即氣住,神行即氣行」?
  事實上,這一段就寓含了兩層不同的旨意。「神行氣行」是一層,「神住氣住」又是另一層。
  因為伏氣在「外」時,因呈隱伏狀態而不易感知,只有當氣入身來後,在體內循行時才易覺察。因此神、氣之「行」,所根據的是體「內」的經驗。
  相對而言,神、氣之「住」的重點在於,必須先將「神」移住於體「外」的虛無之中。因此,神氣之「住」,所根據的是體「外」的經驗。
  體「內」的經驗,容易感知而常見。移住體「外」的經驗,一般須經多次反復練習,才有可能出現。這就顯示,這兩類不同的經驗,在發生上有次第性,會隨著歲月或經驗的累積,才會依序先出現神、氣之「行」,然後再出現神、氣之「住」。因此胎息經也就依序而說「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
  但是,不管從體「內」經驗或體「外」經驗來看,都顯示神「先」氣「後」,是「神」在主導「氣」的動向。但這並不代表「氣」不重要,因為對形體起作用的直接因素是「氣」而不是「神」,氣是「神」與「形」(身體)之間的介質。所以第 五段說「若欲長生,神氣相住」,神與氣必須相互並存,才能使形體長生。
  這種做法一但養成習慣而越來越自然後,不再將神識在形體和虛無之間移來移去,體外之氣就會源源不斷地注入形體。一旦形體充滿體外注入之氣後,體內之氣和體外之氣並無不同。注入之氣達到飽和狀態後,從整體來看,也就沒有出入的區別。在這種狀態下,「神」無來去,「氣」不出入,神與氣就從「相住」並存的狀態,自然轉化成「常住」的狀態。從「相住」到「常住」,又再次隱寓次第性的經驗。第六段「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的內涵,就在於此。
  由上述可見,胎息經所說的內容,都是根據經驗的累積,而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層又一層堆疊而成。這種靜坐的歷程,有其隱存的次第。其間的順序,必須按步就班,循序前進,才能體會。所以在第七段說「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主旨就在勉人身體力行,才是正途。
繼續閱讀

胎息經別裁(中)

林於灝(七十九)
  接著我們看第二段「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如果從字面看,「吸了一口氣進入人體稱為生,神識離開人體稱為死」,這種解釋是稀鬆平常的常識,看不出文中的深義。可是在接下來的第三段,一開始就說「知神氣可以長生」,可見這是在探討長生的大事,就表示要長生,必須對神、氣有深度的瞭解。
  神去離形為之死,但是氣入身來又為之生。死而後又生,這是重生。神去離形之後,氣入身來又可重生。所以這裏所謂的死,不是指神識消逝的人體死亡,而是將神識從身形中移出;所謂的生,也不是指再經母體而後出生,是指讓外氣進入體內。因此,死而不死,生而不生。此「生」是新生、是重生。要重生、要新生,必須讓「氣」能夠入得身來。因而,此氣不是指呼吸的空氣,胎息經的主旨在神與氣,並不談與呼吸空氣相關之事。
  要生、要重生、要新生,必須先「死」。如何死?神去離形為之死。如何神去離形,且看第三段的第二句,「固守虛無以養神氣」。什麼東西要固守虛無,當然是「神」而不是「氣」。以固守虛無的方式來養神,養神之後才能入氣。
因此,第二段「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就是說,當隱伏的外氣在人體出現進出的現象後,就能體會到,受到外氣的滋潤,獲得外來能量的充填,人體彷彿重生一般。而這種情形則是在將神識移出體外之後,才會出現。
  有了足夠的體驗之後,才會對「神」與「氣」的互動模式,獲得深切的體會。因為將「神識」自形體移出之後,就會引動原本隱伏不顯的體外之氣,進入人體。神去離形之後,換到的是氣入身來。氣入身來,可讓形體重生。因此,這種重生的方式,是內在的一種轉化。這種轉化,不是退化,而是進化(改進的變化)。進化的結果,可以使人長生。能讓人重生、新生而長生的是,體外的隱伏之氣,而不是重生之前就有的口鼻呼吸。由此,我們再次確信,「息」指的是體外之氣的「出入息」,而不是停止口鼻呼吸的「止息」。
只有這種深切的體會出現後,才能讓人確信並力行,將神識移出形體,而固守於伏氣所在的虛無之處,以便產生氣入身來而長生的效果。這便是蓄養神氣的方法,也就是第三段「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的內涵。
  因為在傳統上認為,胎息是口鼻呼吸的停止,所以第四段文中的「住」,就被解讀成停止、停住。但是筆者認為,把「住」解釋成「在」較佳。
  有氣感的覺友就有經驗,如果將意識停止在手掌不久,手掌就會變紅。也就是說,意識移動到那裏,氣也會跟著移動到那裏。所以,據此經驗而解讀「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當然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考慮文義與下文的連續性,便可知這種解釋,有待商確。


繼續閱讀

胎息經別裁(上)

林於灝(七十八)
  胎息經全文只有八十三個字,但是必須將全文從頭到尾將文意連貫之後,才會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涵。為了便於說明,我們先將全文分成幾個段落如下:
  (一)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二)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
  (三)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四)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
  (五)故欲長生,神氣相住。
  (六)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七)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我們先看一下全文,特別是第二段到第五段,很明顯地就可瞭解,是在探討「神」與「氣」。而在承接第五段的第六段,雖未明指,卻也不難瞭解,仍然是和神、氣相關。因此,我們合理的認為,第一段理應也是談論神、氣之文。
  只是,從第一段的字面來看,除了有「氣」無「神」之外,還出現了「胎」與「息」兩個字。請注意,原文是說「氣從有胎中息」,「胎」與「息」兩個字,並未連用。
  不知從何時開始,傳統上常見的是將「胎息」二字連用來解釋。例如《抱朴子》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而在《攝生三要》也說,「不用口鼻,但以臍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但是如果我們還原原文,胎歸胎,息歸息,二字分開來解釋,反而能夠發現另一種文義。
  伍守陽在《天仙正理》曾說,「胎息之論,密指胎其神而息其氣,此又合神氣而歸其妙化於神而虛者也」。而文中所謂的「密指」,又有什麼意涵?
  人始之初,是由(胚)胎開始,所以如果將「胎」視為最初的存在狀態,「胎其神」就表示將神識回復到最初、最單純的狀態。
  另外,第一段的「伏氣」二字,傳統上解釋成「降伏其氣」。但是,在什麼狀態下可稱為「降伏其氣」?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伏其氣,多無解釋或說明。
  如果從緊接在第一段之後的「氣入身來為之生」,我們就可以得到啟示。既言氣「入」身來,顯指此氣並非在體「內」流行之氣;只因此氣是體「外」之氣,才會說氣「入」身來。
  那麼,這種體「外」之氣是何形貌,胎息經就以「伏氣」二字來表示,這是一種隱「伏」之「氣」,以隱伏不顯的形式,存在於體外的氣。那麼「胎從伏氣中結」就可以看成,胎從隱伏之氣所在之處結。
  因為「結」有「匯集為一」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承襲前述「胎歸胎,息歸息」的前提,參酌伍守陽「胎其神」的說法,並根據我們的靜坐經驗來說明,那麼「胎從伏氣中結」就表示,將神識匯集而回復到最初、最純一的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道心。道心會出現在那裏?就在那隱伏之氣所在的「體外」。
  現在,我們再看第一段的第二句「氣從有胎中息」。此氣指的當然是體外之氣,但「息」又是什麼意思?傳統上多將「息」視為呼吸的「鼻息」,停止呼吸的「止息」。但筆者認為,將「息」視為進、出的「出、入息」,又有另一種寓意,更能與下文呼應,而使胎息經全文旨義一貫。也就是說,「氣從有胎中息」應被視為,在覺察到那純一的神識後,體外隱伏之氣,便會進出人體,所以才會在緊接著的第二段,出現「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的文句。
  現在,我們先將第一段的文義做個歸納。「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的意思就是說,伏氣隱伏存在於人體之外,而純一的神識也在人體之外。原本隱伏不顯的體外之氣,在覺察到體外的神識(道心)之後,就會呈顯在人體進出的現象。
 
繼續閱讀

課程心得

林家德
  自己在工作餘暇,即對相關養生(氣功、武術)…等存有極大興趣,惟在以前多方的探求及尋師訪友,看似接觸廣泛,時間日久卻有根基不深的感嘆,亦被宗派門閥的概念所束縛;在全程靜坐課程裡,席老師以淺顯概念,積極促發我們對自身意識與生命健康的關照,誠如席老師所強調的「從容人坐」、「腦意識不下頭」…等基礎架構,直至可具體操作的「不作什麼」、「不動意、不用意」、「自然有覺」……等方法的解說,明確示範理論與實務的配搭,讓自己可以回歸至以前所學習相關功法及技術其最原始源頭的思惟,舉例而言自己曾經學習過某派氣功(強調呼吸及冥想作用),相關招式已學畢,原理書籍亦閱讀,卻無法透徹理解而一知半解,但試著以上述全程靜坐課程的學習心得代人,漸有茅塞頓開之覺察,亦即能逐漸體會其所蘊含讓人身心達到內外協調的義理。
  另外課程的幫助是協助釐清自己對「靜坐」的誤解;從前的認知以為靜坐不過是用作「修身養性」,或許是咒語的念誦,呼吸的調節以及冥想的作為…等,後透過課程漸了解靜坐除根源於中國本土的文化,甚至是更著重個人經驗的體悟與領會,不諱言坊間對於「靜坐」效果的誇大,加上商業操作、利益所趨以致背離原始初衷,透過課程學習,其獨特的意識與生命觀點卻讓我得以初窺靜坐的堂奧,尤其是讓自己可以反思自身(身心靈)及與天地(自然)的關係聯結。
  事實上對於無甚精進的自己而言,本身在實作上的體悟不是很多,惟從學全程靜坐後,觸動來自內心對靜坐根源的追求和探索、期待自己作個真正對“意識”有覺知的人,並相對明白讓我們“無法覺知”的因素究竟為何?是自己受困的慾望,違背自然,心神外放…等皆不利於養生修德,延續性命,這是迄目前最為珍貴的收獲之一,最後,設想學習全程靜坐後「老實做工夫」且有恆心地「靜坐」,是自己當前最需勉勵的方向,否則給予自己太多藉口而不做努力,一天捕魚三天曬網,只是過靜坐之門而不入,將空留遺憾。
繼續閱讀

靜坐記述

林東輝
  剛開始學習靜坐時,五、六分鐘,都覺得坐的勉強坐不住。
  但經過時間反覆的練習,坐的時間長了,漸漸的無形中日常生活與耐性,都有成長,尤其是脾氣,不如往日暴燥慢慢有事就會“頓一下”。
  之前小孩臨時說校方需要一些資料辦理證件,由於有時間上的急迫,抓緊時間照著清單上的備齊後寄出,臨出門時總覺的那裡不對!檢查後又沒發現問題,站在門口一下再檢查一次,原來拿錯印章,寄出往返的時間就超過時效,如果這事是在以前就不會“頓一下”東西備齊定是馬上寄出…好險!
  又如前幾天返家時門口停了一輛機車擋住,此時心中突然有個不好的念頭要不要移動它,雙手不由自主去移動它,就在此時那機車腳架壓到我的腳趾旁去了我一塊皮,還好我反應快我從看到那車就覺得要小心,真是好險不然俺的腳趾頭就糟了!
  以上說的二件事,不是神通也不是未卜先知!
  只是覺得這是學習靜坐後身心靈的改變。
  黑白人生也有機會變彩色!
繼續閱讀

靜坐日誌

 甘治華
日誌(一)
  本來寫靜坐心得報告時是想要每次設定一個題目的,但是說起心得來總覺得零零碎碎的不成系統,實在沒辦法下一個標題,何況是定一個有主題思想的題目,後來在看靜坐啟蒙的時候發現席老師有建議說要寫靜坐日記,就在靜坐前先想想,這次的靜坐要怎麼坐,是不是要試試什麼方法,在靜坐中要關注什麼重點,總之在腦子先把靜坐的步驟先想想清楚了,然後才開始靜坐。靜坐結束後再把這次靜坐過程實際的狀況記錄下來,看看與設想的有沒有什麼出入,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有沒有什麼新的想法,在下次的靜坐可以嘗試,這樣的靜坐記錄累積下來,可以供以後查考。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所以乾脆就把靜坐心得報告的題目訂為靜坐日誌,這樣就不用每次想新題目了,希望老師不要認為我偷懶啊!
  其實練習靜坐以來,一直感覺沒有什麼進展,我想除了練習的時間太短以外,最主要就是書看得太少,對靜坐的思考太少,每次靜坐就很單純得去坐,並沒有花太多心思去想,該怎麼進行的問題,縱然偶有所得,也沒有記錄下來,搞得每次都好像重新開始一樣,唉!我真是永遠的基礎班啊!希望藉著寫靜坐日誌的機會,能強迫自己多用心,記錄靜坐的實驗過程與結果,希望開始像條水帳似的記錄,可以凝結出有重點的靜坐心得。
日誌(二)
  最近在閱讀靜坐啟蒙,有一段提及席老師說他「靜坐時唯一的座右銘,就是自己問自己難道靜坐是在騙自己嗎?如果是又何必要做」,這段話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因為自己接觸靜坐也有很長的時間了,幾乎從小學四年級差不多十歲左右,跟隨家人到道院聽講經開始,到現在五十幾歲了,還是在摸索,這中間也跟隨各式各樣的老師學習靜坐或氣功等等的練習,這些練習多多少少對身體有些幫助,但是與教者所描述的境界,總是有很大的差距,讓我總覺得自己實在是太駑頓了,怎麼都學不會,但是同修的同學們,又好像很有領會的樣子,最後只能歸咎慧根等等神秘的原因。
  一直到上席老師的課,終於讓我找到說的通的道理,老師常常要我們不要被現象所迷惑,他說現象不代表什麼,也不能說明什麼,甚至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會用這些現象搞神祕或個人崇拜,悲哀的是,人生在世總有這個那個的不圓滿或是不滿足,總是希望在心靈上、精神上能有依靠,就像老師說的想要有人來騙騙自己,說穿了就是麻醉自己,怪不得馬克思會說了一句「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所以在上席老師的課時,他總是排斥一切宗教的說法,強調靜坐是人體自我復健的本能,只是藉由靜坐來解除一切的干擾,讓人來恢復這個本能,老師甚至認為,沒有輪迴這回事,也沒有鬼神,這讓我這個不太虔誠的佛教徒有點小糾結,不曉得如何來揉合這兩種思想,最後想到一個拆衷的說法,就是輪迴及鬼神也是一種現象,是變幻不定的,如同意識的變化。
日誌(三)
  前一些時候,家德同學傳來訊息,要大家研究一下覺與意識的差別,腦海裏回想課堂提到,覺與意識的大概,就是「覺行意解,本來自然」到底什麼是覺行意解呢?實在是不太明白,我們先把他分開來研究,先看意識之前,有說意識是整體的,意識是有層次的,我們可以覺察的都是表層意識,如同海面上的浪花,是最容易觀察到的,但是只有透視潛入海中才能覺察海洋的流動,那如何才能覺察到深層的意識呢?我嘗試借用六識的觀念來試試看,所謂六識,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個排列很有意思,我感覺他的排列,正好表達由淺至深的覺察層次,我們睡覺作夢的情境,通常是以影像的方式來呈現,鮮少以其他識的形態來呈現,最起碼回想夢境也很難記憶其他識的活動。靜坐的情況也很相像,我們閉上眼睛最容易出現的也是影像,課堂上我們也聽到過「空間意識」、「環境意識」,這些是不是跟眼識的關係比較近,我們如何在靜坐中運用這六識呢?假設我們的意識大海的層次,就是六識活動遺留的堆積,我們在靜坐的過程中,可以像看電影一樣,觀察這些六識活動的湧現,先從影像開始,漸次進入到聲音,漸漸的進入到深層的意識,當我們可以把深層的意識,視同海面的浪花,再下去是不是就可以發現「覺」了呢?我不知道這個想法對不對,或者覺本來就在那裏的,發現覺的時候,這些紛紛擾擾的意識,就再也不是障礙了。

 
繼續閱讀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陶承漢

  學生在全程靜坐意識自覺的學習中能有更進一步體會,感謝老師們念茲在茲的提醒不要畫地自限,只是傻傻的在腦袋裡面追尋意念,那將永遠不知意識的真面目。然而一般人自始自終,並未認知“覺”的存在,只是單純的過日子,食色性也,每個人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中,也兢兢業業的過一生。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山裡生活也愜意。
  然而恰巧有一小撮人來到山邊遊玩。雲裡霧間也剛好看到矇矓的山外景,驚訝之餘也好奇的詢問那是什麼?是海市蜃樓?是桃源仙境?還是山外還有世界!
  然後,見山是山,知道有個山外山,原來我困在山裡。
  然後,見山不是山,不知還有山外山,原來可以離開原本山。
  然後,見山又是山,原來我還在山裡徘迴。
  如是大山,是我身軀。如是生人,是我靈覺。
  群山峻嶺,斷崖橫陳,凡人絕行,因難渡。
  朗朗晴空,春風秋意,大鵬展翅,盡遨遊。
  渙我心防,鬆我自縛,涵精蓄銳,山外行。
  接下來呢,老師導遊,學生自勵,齊暢遊。
繼續閱讀

藏寶圖

陶承漢 

  意念的傳達需要共同參考點的建立,否則雞同鴨講無法溝通。而自我信念系統的發展也需要有連續性的參考點才得以建構完備。否則前後無法相應,更何況要談“吾道一以貫之”。前人之經驗就像巨人的肩膀,讓我們有機會看得更遠,以有限的生命突破到無限的意識。
  所以感謝林老師不吝教誨,提供了他耗費多年心血繪製的立體藏寶圖,讓後輩得以更有機會探尋到尊貴的席老師所為人類指引的寶藏,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意識的寶藏更是唯有自知之明者才得以明知。故要謹記只有自我實踐,尋跡直往才有機會達到目標,不能妄想有神仙可以平白把寶藏從山中帶出來放在我們手上,然而怠惰妄想者多,只有兄弟登山好自為之了。
   “談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就好像在站在銀行保險箱外面猜保險箱裡面有什麼?站一輩子也不會有真相出現。那該怎麼做呢?輸入密碼按照操作程序打開,我想用過保險箱的人都知道。但是若密碼忘了怎麼辦?
  1.沒有密碼亂按一通。或暴力破壞。我想不要多久保全就來關照了。
  2.沒有帶身分證卻咆嘯要求開門密碼,我想不久大堂經理也要來關照了。
  以上皆不可行,只有徒增困擾與困境。
  只有重新申請啦。拿身分證跟銀行專員重新申請密碼。就這樣即可。
  然而意識與生命自覺的保險箱如何打開呢?
  密碼還記得嗎?
  身分證有帶嗎?
  這問題可大了…
  基礎班/初級班/養成班/我把這三班課程擬為身分證編碼。
  道心班/高級班/研究班/我把這三班課程擬為保險箱三段式密碼。
  意識為本身分證“得”隨身帶著,忘了號碼就再複習一下。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道心密碼太玄妙,不容易記誦與輸入,所以先得習慣“閒以待之”。
  才能在“恍兮忽兮”中正確輸入之。
  總之感恩老師先人指路。
 
繼續閱讀

靜坐分享

蔡宗育 2017年8月

  最初接觸全程靜坐是因為舒張壓的關係,這幾年來中醫調了也一直降不下來,期間也接觸了一些功法,最終也不了了之,醫生建議這可能與壓力、情緒有關建議不妨試試靜坐,上了網,看了書,最後選了全程靜坐,我想從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沒有靠外力靠自己,沒有偶像崇拜,怪力亂神是重要的原因。
  記得第一堂課老師有針對為什麼學習靜坐問了大家,而我舒張壓高的問題,老師有說這不是問題,就開始了全程靜坐,可能當時是因身體關係,也許是個性使然,既然參加了就會努力去嘗試,看看有無效果,除了一天保持二次以外,有時間便會坐一下。
  第一個意外收獲是偏頭痛,一直以來身體感覺累,覺的壓力大就會有偏頭痛,在大約經過三個月後,忽然自覺偏頭痛已經不見,到現在偶有發生,但只要坐一下就能恢復,舒張壓的問題也大約在半年後回到正常值,當初靜坐前想要改善的健康問題獲得解決,可見全程靜坐對恢復健康確實有大效果且相當快,這讓我感到十分神奇。
  或許當初的目的是放在身體,雖然期間上完了整個進度,對於理論有一定的認知,但對於意識自覺始終無法真正體會,也一直停留在剛開始的沒有做什麼,腦意識不下頭、不追逐現象、不求靜、與雜念共存、不對身心有干擾,身心自然運作好的狀態,而對於意識的覺知則是不知不覺,還在眼皮下靜坐的狀態,更談不上內景,內在經驗。
  轉眼間快二年了,靜坐也成了日常的習慣,也期得自己在下一階段對覺知能逐步深入,體驗生命,而沒有入寶山而空手回的遺憾。
繼續閱讀

從道德經談道心(下)

林於灝(七十七)

  發現道心的存在之後,隨著經驗的累積,就能發現,道心一直都孤懸於高空之中而獨立地存在。這就顯示,道心是一種「純」意識,沒有腦和神經系統的夾雜,這是靜坐應該追求的「首要」目標。只有在見道之後,才算在靜坐上取得初步的成就。也只有在見道之後,才算進入玄關,但是還未能登堂入室。全程靜坐在教程的設計上,從第一堂課的進度開始,一直到道心班結束,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見道。為什麼見道如此重要?
  許多人在練習靜坐後產生氣感,於是「沿俗循習」,想方設法,聚氣沖關,想要挑戰小周天,視打通任督為首務。但在《道德經》五十五章提到,「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意思是說,利用意識操弄體內之氣,這是一種「勉力強行」而不自然的行為,這是揠苗助長,因為物壯則老,盛極轉衰,與道不合,謂之不道,這樣是無法見道的!另外,《道德經》也在四十章,從反面提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看法。
  值得補充說明的是,如果在體內「用心使氣」,最多就只能讓氣在體內循環,我們稱為氣的「體內路徑」。但人體想要恢復健康再進化,就必須另闢氣的「體外路徑」,讓體內之氣和體外之氣有所交流。「體內路徑」的氣,本來就存在體內,總量並無增減。如果能夠找到氣的「體外路徑」,除了促進新陳代謝之外,還能引入更多、更強、更新鮮的外在之氣。只有見道之後,才能打開氣的「體外路徑」。而向「上」見道之後,便能「自然」引氣「下」灌入體內,就是所謂的「反者道之動」。
  有關這種體外之氣與道心的關係,在《道德經》中也可找到相關的說明。第四章提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若存。」意思是說,道起而作用並不窮竭,勢如深淵而似萬物的宗主,貌則幽隱似無而又實存。
  另外,在第六章又提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谷」形容虛空,「谷神」便是虛空中的神識,就是道心。「谷神不死」是說,道心一直都存在。「玄」表幽深難測,「牝」與母性生殖有關,「玄牝」引伸為微妙的母性生殖機能,可以生化萬物,所以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道心生化萬物的機能,以似綿如雲般的無象形式存在,持續發揮其功能而不倦怠。
經由上文所述,我們就可明白見道的重要性何在。因為只有在見道之後,才能真正開闢氣的「體外路徑」,讓外氣入注體內。而且由於體外之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除了有助於新陳代謝之外,還可補充體能,促進人體的再進化。
  在研習全程靜坐的教程中,經由開頂、開竅所形成的竅道系統,便是氣的「體外路徑」,可讓外氣入內。
  《道德經》二十一章,有一小段文字「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在說明這八個字之前,我們先看《黃庭經》中的一段文字。在道家的諸多經典中,黃庭經是少數以漢醫人體生理學為骨幹而論述修行的書。黃庭經一書分成黃庭外景、中景、內景三部份。
  黃庭中景經有段文字是這麼描述的,「念吾頭頂載天神,髮為星辰萬餘綸,紆長槃屈光若玄,孔德之容大如錢,天星和氣從此間,養人骨髓浸靈根,下和六府紹五宮,消除惡氣出臍門。」
  一看就知,這些文句都是描寫的詩詞,所以不能如實直譯,但其所描繪的意境,就值得我們的探究。從髮、綸及紆長槃屈這些字,不難連想出一種絲縷般的飄渺形狀,這種形象有點像血管或神經在人體之內的分佈情形。但是,髮是細長之狀,星辰則是點狀,所以說「髮為星辰」就殊難理觧。惟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體外的絲縷狀結構,會和人體頭上的數個點做接觸,這些點就是我們所說竅道的開口。玄表陰暗或不明顯,光若玄是說其光不亮,不亮的光則又隱指某種暗隱的存在,就是體外之氣。
因此從中景經的文字,可以描繪出一種意象:覺知到天上的神識(道心),就可體驗到貌似絲縷呈網狀分佈的體外之氣,和頭上的許多竅孔相接觸,而在有如銅錢大小的孔洞(頂門),天上的和氣(體外之氣)會由此注入人體,滋養人身的骨髓和大腦,向下調和五臟六腑等器官的運作,並將濁氣自臍門排出。
  《道德經》二十一章所說的「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如果解釋成「最大的德(得),是由道而且只能由道來確定」,並不能讓人有太大的感觸或提示。如果透過《中景經》的補充,就不難瞭解,老子在二十一章,除了說惚恍中有象、有物之外,還要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外,我們還可從「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這八個字發現「頂門」和「道心」的闗係。
明白頂門、道心二者關係的最大目的在於,將之運用在靜坐之中,以便有助於靜坐的進步和發展。但要如何運用,就只有過來人才明白,只有全程靜坐合格的教師,才會在上課時做相關的提點。I 
繼續閱讀

從道德經談道心(上)

林於灝(七十六)

  道德經與易經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兩大奇書,這是廣為人知的事。道心雖是靜坐史上重要的偉大發現,然而卻因「微而不顯」,而且「難得易失」,導致歷來有關道心的說明與描述,並不多見。
  全程靜坐中的「道心」,其命名的由來是《尚書‧大禹謨》上所謂的「道心惟微」,而不是源自道德經。但是在道德經中,卻又可發現有關道心的說明,有助於覺友對道心的瞭解,分述於後。
  道心存在於人體之外,卻又無形無象,經過全程靜坐所設計的一系列進度之後,才能發現它的存在。只是,在初期,對道心首先會出現一種感覺,只依稀能夠感到道心的存在。發現這種存在時,就只能覺察一種模模糊糊的存在,只知「有物混成」,但不知道它的微細組成,不知如何稱謂,只能根據《尚書》所謂的「道心惟微」而加以命名。
  隨著經驗的累積就可發現,道心高懸在天空之中,只要找到它,「馬上」就可體驗到它對人體氣血的影響。道心一直都「獨立」地存在,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體驗到它的存在。
  在《道德經》第五章中,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正可用來映證上文所述。
  對於存在於人體之外的東西,我們習慣經由耳、目或手、足來進行認知。但是對於人體之外的道心,如果用眼去看卻看不到,如果用耳去聽也聽不見,如果用手去抓取卻也觸碰不到。想用這三種「工具」去探究道心,皆不可得。只能利用覺知而感知到一種混混糊糊的「存在」。在道心上方並不顯得光亮,在道心下方也不顯得陰暗,想要迎著面對它但看不到它的前端,想要跟隨著它卻又看不到它的尾端;只覺得它綿綿不絕,最後又回歸於無物的狀態。這種情形很難說明,是沒有形狀的形狀,這種不見實物的形象,就被稱為惚恍。
  在《道德經》第十四章提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便做了類似的描述。
  道心的「心」,除了有腦或意識的含義之外,也包含「中心點」的意味,就好像我們說圓形的圓心,指的也是一個點。
  隨著經驗的累積,對道心會在模模糊糊的感覺中,逐漸發展,漸次改變。然後,道心的「中心點」便會慢慢明顯,乃至於清清楚楚地呈現出一個點,那就是道心的中心。
  道心並不能夠利用某種方法去製造形成,它是本來的獨立存在,先天地而生。它只能利用「覺」才能發現它的存在。所以,在疲憊、倦怠、嗜睡的狀態下,就不可能覺察到它的存在。因此,在進行道心相關進度時,保持清醒的心智是先決條件。也因此,我們會要求覺友,養成在清醒下靜坐的習慣,而不要讓靜坐成為入眠的催化劑。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提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是說,道心這東西,就是如此這般,先表現出不具實體的形象,然後在這沒有形狀的形狀中,又會有某種意象,某種東西會呈現出來。
  為什麼道德經會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因為這是一個過程,一個漸進的歷程。一開始只覺得像雲層一般的存在,但是又看不到雲層的形狀。然後在這無形無在的存在中發現了什麼,才讓老子在「其中有象」後跟著說「其中有物」?就因為在那無形之中居然會出現一個明顯的中心點;在無形體的「抽象」中,浮現了「具象」的中心點。
  現在我們知道,在見道之前,確實存在一個必須經過的歷程,而在見道之後,又有一段歷程才能發現道心的中心點。然後,在中心點顯現後,又是另一個階段的歷程。這是過來人才說得出來的歷程,老子就是一個過來人。
繼續閱讀

從人心到道心

林於灝(七十五)

  靜坐是內在經驗,每個人的意識都屬於內在經驗的範疇,所以靜坐和意識的關係最大。
  佛洛伊德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和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有關;儘管後人對這種分類的方法和內容有所異議,但是這種分類、分層的概念,的確有助於我們對意識的瞭解和說明。
  從現代生理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神經系統包含中樞神經和自主神經等系統,是操控人體生理活動的中樞。
  全程靜坐將生理與心理的角度統合,分成人心、道心和天心三種層面,用以說明並處理靜坐的相關議題。
  「心」是指能夠發生意識作用的主體,「人心」指我們的意識,特別是和大腦神經系統相關的意識。對靜坐而言,如果只是動用「人心」這個層面的意識系統,效果有限,進步也慢。
  全程靜坐對身心的發展,可分成幾個階段,其中一個階段便是開通身體的竅道。在這個階段,如果再動用到「人心」系統,想要加速竅道的開通,反而會倒過來干擾竅道的開展,有時還會產生危險。
  由靜坐中所見,念頭不斷湧現的現象就顯示,大腦神經系統的不安定,這就是所謂的「人心惟危」。
  但是,對於初習靜坐的人,卻也無從選擇,只能由「人心」入手。所以全程靜坐在第一階段的教程中,就要讓研習者,養成在靜坐中不會心煩的習慣,讓「人心」的干擾降低。
  「道心」是全程靜坐的一大特點,在未能體驗到「道心」之前,靜坐的進展到某種程度,便會遇到阻限。但是運用「道心」這種意識,不但不會引動人心系統,而且還能對身心引發作用。因此,全程靜坐在處理過「人心」的問題之後,便要引導研習靜坐者,發現、體驗到這種意識的存在狀態以及產生的效應。
  「道心」是獨立於人體腦和神經系統之外的意識,因為它「獨立」存在,而且存在於「人體之外」的這種特點,我們便可將之視為一種「純意識」。只有在發現「道心」這種「純意識」之後,才沒有或不會受到其他意識的干擾。這樣,靜坐才能進入一種新的境界。
  可是「道心」在初期,不但「微而不顯」,而且「難得易失」,這就是所謂的「道心惟微」。因此,「道心」絕對是靜坐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偉大的發現。
  如果把發現、體驗到「道心」的存在稱為「見道」,那麼在「見道」之前,就存在一個必須經過的歷程。不曾親身體驗到「道心」的人,就表示沒有走完這個過程的經歷和經驗。沒有這個經歷,沒有這些經驗,就「絕對」無法指導他人進步。研習靜坐者,豈可不慎於擇師!
繼續閱讀

開竅與開頂

林於灝(七十四)

  人生可概分成幾個階段,由出生而衰老,然後因生病而死亡,生、老、病、死就是人生歷程的四個分段點。
  死亡就是人生的結束,而在現代人的諸多疾病中,有一類被稱為慢性疾病,例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這些慢性疾病,如果不加治療,就會日趨嚴重而導致死亡;如果服藥得宜,就可延緩病情的惡化,這是因為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
  在生、老、病、死的歷程中,「病」介於「老」與「死」之間,相對而言,在「生」與「老」之間,也有一個被省略的歷程稱為「成長」。因而「老」可視為生命歷程的轉捩點,從「老」開始,生與長的歷程結束,人開始經病而邁向死亡。
  一般人將老化視為自然的歷程,可是事實上我們知道,同樣年齡的人,其老化的程度不盡相同。因此,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把老化也視為一種疾病,也是一種慢性疾病。
  對於疾病的防治,依照病情嚴重的不同,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延緩疾病的惡化,以期拉長存活的時間。第二種是阻止疾病的發展,以免病情繼續惡化。第三種是防止疾病的發生,就可防患於未然。
  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老化現象,而其防治模式也就不外延緩老化、阻止老化以及預防老化三種模式。只是,就「延緩」老化而言,老化現象的這種慢性疾病仍然存在,只是緩慢而持續進行中。而「阻止」老化現象,就表示維持現況,但並沒有改善既已成形的狀態。
  因而真正有效防治老化的模式,就是要讓身體維持在生或長的階段,特別是這個階段的初期,生長速率快,生命力旺盛的嬰兒期。
  嬰兒期的身體,有許多部位與成人不同;例如囪門尚未封閉,而且囪門附近可見與心搏類似的跳動,這些表徵在長大之後,就會消失不見。因而對成人而言,如果身體再度出現這些表徵,應該就可視為是返老還童了吧。而所謂的開頂,指的就是在原先封閉的前囪部位,又再度出現孔隙。
  人的頭骨是由額骨、枕骨……等數塊骨頭組合而成。這些骨塊就像遊戲用的拼圖版塊一樣,每片骨塊都有著不規則的鋸齒狀邊緣。這些版塊結合後,就會出現犬牙交錯般的縫合線,而前囪就在數條縫合線的交會點上。
  因此,從結構上來看,在成年之後,要再將前囪開啟,難度確實不小,這也是為何藏密會將開頂視為修行上一大成就的原因。
  在我們瞭解頭骨的結構之後,自然也就能夠明白,由於牽涉到頭骨骨塊的移動與重整,開頂就不可能在一次或一天之內完成。換句話說,開頂是一段連續的過程。
  通常在開頂之前,會先開少數的竅,這些竅往往就位在頭骨的縫合線上。然後在前囪處,會出現稍微下凹的感覺。如果用指腹的肉去接觸這個部位,就會發現,相對於囪門週圍堅硬的頭骨,下陷處是軟軟的結構。如果細心觀察下陷處,還會察覺到氣的出入。
  然後就會進入開頂、開竅交互作用的階段。開的竅越來越多,囪門的直徑也越開越大,凹陷的情形也越來越明顯。
  前面我們之所以提到,嬰兒的頭部,除了囪門尚未封閉之外,在囪門周圍也會出現與心搏類似的跳動現象,這是因為這個跳動現象也與開頂息息相關。
  在經歷開頂、開竅時,如果把握機會,仔細觀察氣的運行就會發現,第一次開竅時,氣是由體外進入頭內。氣在同一個竅進入的次數越多,因氣的推進所產生的通道──竅道,就會越向體內深入。開竅的部位不同,產生的竅道也就不同。這些不同的竅道,彼此交會、交互作用的結果,可讓氣的運行更為流暢,而竅道內的氣經過聚合後,又可使氣的流量增加而更為粗壯。經過進一步的發展,氣不僅可由頭頂的竅進入人體,氣也可從人體經由頭頂的竅向體外流出。因此,在囪門附近所發現的跳動現象,實際上就是由於氣的衝撞所造成。
  開竅如此,開頂亦復如此。奇經中的任、督二脈可以這種模式開通,而正經中的十二經絡,乃至於奇經正經之外的中脈,也都可以用這種模式開通。而開頂、開竅就正式開通了氣這種能量,在人體與體外之間的交流通道系統。這正是開頂、開竅的效用所在。
  因為以全程靜坐模式所產的開頂現象,並非經由他人、藉用外力所造成;而是一種由內而外,自然漸進的連續過程。在現階段,我們以氣為主軸來加以說明。但在以後瞭解胎息之後,就會明白,在氣之後,還有一個主導的來源,詳情在此先行按下不談。
繼續閱讀

中脈

林於灝(七十三)

  氣沿督脈由下而上運行,有三個難以通過的地方,分別被稱為尾閭關、夾脊關以及玉枕關。歷代又依通關之難易程度,分成三段歷程:由尾閭到夾脊,細步慎行,如羊駕車之輕柔。由夾脊到玉枕,巨步急行,如鹿駕車之迅捷。由玉枕到泥丸(頭頂),因玉枕關極其細微狹隘,須如牛駕車之奮猛才能過關,綜合上述而有「載金三車,直上崑崙」之說。
  此外,如何開通起點(有人說從腹部,也有人說從陰蹻),又如何連結任督交界,也都被認為是「仙家秘要」而不輕易外傳。
  因為西藏密宗注重身體的鍛練,自然也會對人體內部的結構進行深入的研究。藏密的成就者,從實務的經驗中,察覺到人體之內,不同於督脈之迂迴曲折而又狹窄多隘,另有一條比督脈寬敞且筆直的氣道。因而在一些藏密的名著中,例如《大乘要道密集》或《密宗道次第廣論》,都提到這一條Avadhuti(中脈)的存在,它豎立在人體百會到會陰區之間,認為這是人體攝取宇宙能量的最佳通道。
  從紅教(寧瑪派)的《大圓滿禪定休息要門密記》或白教(噶舉派)的《無上瑜珈六成就法》的論述,都說明這條中脈確實存在,但這條中脈既不是督脈,也不是中樞神經,而是另外一條獨立的通道。
  在中土的煉養學家,對中脈的論述則極為罕見,大多集中在任督二脈的闡述上。筆者只在清代的祝如穹以及閔一得的文集中得窺一二。祝如穹之文偏重操作方法,而閔一得除方法外,還有論述說明。現在摘錄一段閔一得之文於下,與覺友分享。
  「丹家理學,原有三道,曰赤,曰黑,曰黃。
  赤乃任脈,道在前,心氣所由之路。心色赤,故曰赤道。而赤性炎上,法必制之便降,則心涼而腎暖。
  黑乃督脈,道在後,腎氣所由之路。腎色黑,故曰黑道。而黑性潤下,法必制之便升,則髓運而神安。
  黃乃黃中,道介赤黑中縫,位在脊前心後,德統二氣,為闔辟中主,境則極虛而寂。故所經駐,只容先天。」
  上文顯示,藏密的中脈,在中土稱為中黃之脈,先天之氣在此返還,貫通中脈則稱「中黃直透」,這是中土在氣道理論上的一個重大發現,因而也是秘傳之術。
  人體的呼吸系統,負責自體「外」吸入空氣,消化系統負責自體「外」攝取食物,而循環系統則利用「血管」將氧氣、營養輸送全身。至於比氧氣、營養更為精微的能量,則由經絡氣脈輸送。人體的氣脈,除了正經十二條之外,還有奇經八脈,而任督二脈就只是奇經中的兩條。但是不管如何,這些都是體「內」的能量通道。
  體「內」能量的來源,不外飲食與呼吸。因為來源有限而又粗糙,因此人體能夠產生、獲得的精微能量,也就相對微少、有限。主要的原因是,飲食之物也須在其自身採擷精微能量而成長,熟成時,才會被人所攝食。因而如果能夠直接自人體「外」攝取這種精微的能量,就可為人體增添大量的精微能量。中脈的發現,就提供了這樣的通道。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開啟這樣的通道?要從那裏開啟這條通道?或者更直接而言,這條通道的開口在那裏?
繼續閱讀

周天之外的選擇

林於灝(七十二)

  人體之內,除了十二正經之外,還有奇經八脈。醫家重視「正」經,道家重視「奇」經。小周天所注重的就是,氣在奇經中的任、督二脈之內的循流,並未涉及陽維、陰維、陽蹻、陰蹻、沖脈及帶脈等其他氣脈內的循流。
  一般認為,大周天是繼小周天之後的功法。但因為不同的門派,對於小周天的定位,就有在脊骨內或外的區別。所以,大周天的定義也因門派的不同而異。有些認為氣可流到四肢的尖端就是;也有些認為在不用意識的引導下,就可讓氣在體內循流的狀態就是;更有些認為氣可穿頭而出的狀態才是。因為定義不同,教學法或研習法也就不同。
  不管如何,在研習大周天功法之前,有一個不言可喻的基本原則是,二者的理論必須能夠彼此銜接。否則,小周天是一派的說法,大周天是另一派的理論,二者之間不能相互連貫,就可能發生問題。
  如前所述,小周天功法本身就包含好幾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必須注意的細節,而大周天功法自然也有類似的情形而不可輕忽,因而就有幾個問題必須瞭解。研習大周天的目的為何是其一,何時可以開始研習大周天是其二;或者說,可不可以在未嫺熟小周天功法之前,就教授、研習大周天功法?還有,大周天功法的設計是否週詳?這些都是至為緊要的問題,不可不知。
  靜坐時如果不以打通任督為急務,改以發展竅道為目標,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會進入開竅、開頂的階段。
  竅道的開展,起先會感受一股氣自體外壓入體內,而形成一條通道,我們特稱這種通道為「竅道」,以別於其他的「氣道」。
  隨著經驗的增加,竅道便會發生變化。所謂的變化是,竅道不但可能向下、向內繼續深入之外,竅道的管徑也會增大變粗。再加上開竅的部位不同,開通的竅道也就不同。這些竅道逐漸就會形成一個網絡,這些網絡會在體內交錯連通。這種一種「自然而漸進」的發生過程。
  這個網絡,包含奇經中的任、督二脈,也包含帶脈。除了帶脈,奇經中其餘七脈的走向,都和體軸(由頭到尾)平行。唯獨位於腰際的帶脈,約在命門位置環繞身體一圈,而與體軸垂直。帶脈一通,似可鬆緩對奇經其餘七脈的束縛,有助於氣在氣道內的運行流暢。
  這種網絡的開展,除了軀幹之外,還會向手、足發展,在骨層的勞宮與湧泉部位體驗到氣流的進出人體。時間久了,竅道越開越多,竅道之內的也就越來越粗壯,越來越飽滿。到後來,每次靜坐後就會感到手、腳的尖端,出現發熱、發脹的感覺。這就顯示,氣已逐漸瀰漫全身,包含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經過多次的累積之後,甚至在睡後醒來之際,也會出現手指、腳指發熱、發脹的現象,到這種狀態的身體就不容易生病了。
  想要直接打通任督二脈,就必須以「主」動的方式,利用意識的作為,甚至搭配呼吸的動作,才「有可能」達成。但是發展竅道,就如同我們所說的,是「被」動的方式,但是卻是「自然發生」的方式,水到渠成而不須花費力氣。這便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另外,發展竅道的同時,其實利用的就是體外的能量,所以在開頂、開竅的同時,也已讓體內、體外的氣進行交換。
  像這樣,以發展竅道的方式來取代直接打通任督二脈,就可避開許多不必要的危險,卻也可以讓氣在體內進一步流通。既省時又省力,是一種比較安穩妥當的方式,也是一種比較高明的設計與選擇。
繼續閱讀

拙火之借鏡與探討(下)

林於灝(七十一)

  人之異於禽獸,不在於體能,而在於心智;因為心智不同,能力才會不同,所以人比禽獸進化(改進的變化)。仙佛神明若果存在,也因比人進化,進化之處也在心智。仙佛神明如此,各宗各教之教主、使徒、先知,亦必如此。
  多數的人,因為受限於感官能力及心理活動的範圍狹窄,以致於終其一生都無法進入異於其原有層次的較高覺知境界。人之所以無法超越自己的覺知範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的腦。
  人類的腦部主要是由神經組成,可以經由學習、運用來接納更多的訊息、知識,從而使得思維更加敏銳週延,但終究無法超越原有知覺的限制。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為人體能夠使用的能源有限,除了神經系統之外,還有呼吸、循環、肌肉等系統也都需要兼顧,所以腦部所得的能量也有限制。另外一個原因是,腦部的容量。肌肉可經訓練而發達,但腦部的大小在正常情況下卻不易改變。(有趣的是,開頂的人,太陽穴會變得飽滿,頭圍會增加,似乎是腦部容量增加的表徵。至於出現頭骨隆起、凸出,更是明證。)
  靜坐可使大腦某個有待開發的中樞,一旦被打通,就可望得到生命能源的補充與滋潤,結果也可讓意識的範圍擴大。在傳說中的喚醒拙火以及聚氣打通任督,都宣稱有此效應。生命的能源,不管是印度的prana或中國的氣,經過大腦與神經的調節,可使身心獲得精煉與擴展。其道理就像電燈泡,如果在機能較佳的燈絲中通過較強的電流,可以散放更為強烈的亮度。
  人體從受精卵發育為胚胎,然後成長到嬰兒而誕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身體在成長改變,意識也在改變成長。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發生改變或差錯。這就顯示,這個發展的歷程,隱然遵循著一個自然的順序和律則。
  這個成長的順序和律則,不僅表現於身體的成長,也表現於意識的改變。這個律則極其莊嚴而不容侵犯或更改;違逆了這個律則,這種既定的過程便無法進行。只是,時到今日,這個律則的運作細節,仍未為人所徹底明瞭。
  雖然,生命能量不僅能將人體的組織器官再造更新,以便產生較常人便優異的體能,也可助益智性或理性的發展,進而改變整個人的氣質與人格。但是,人體面對這種生命能量釋放的危險在於,那些受到巨大能量衝擊,但是自身結構卻是纖細脆弱的神經系統。因為溫度過高、速度太快、變化又激烈,如果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因應這種改變,不知啟動器官作用的方法,無法導引生命能量的流向,而又違逆了自然運作的順序與律則,從而遭遇危險是顯而易知的道理。
  拙火覺醒,這特殊現象的起源是,來自人體內部一股至今未明的生命能源,經由意識的作用而使之釋放,結果導致一些生理、心理器官產生作用,從而使人體引發種種的正常情況下,不得而見的生理、心理狀態。
  在上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我們各放了一個引號,說明這是引錄之文而非筆者之言,而這些文字有些引人注意之處。第一,它談的是靜坐之事,從靜坐導發之事,這些事包含靜坐中及下坐後。第二,它提到意識狀態的改變,包含意識擴大和恢復之對比。第三,它描述了靜坐中的內景和生理的相關變化。第四,這是喚醒拙火後所發生的事,是生命能量經脊椎上升到腦的事,是現階段我們正在探討的主題。第五,一個人實際體驗到的演化(演變與進化)就包含其意識及體內能量的演化。因為只有個人自身才得以認知體會這些狀態的變化,所以這是一種內在經驗的披露。第六,這些經驗是在無人指導下,冒然喚醒拙火之後才進入的危險狀態。
  在前文談周天功法與防危慮險時,我們提到在我國,歷代都有人提醒要注意周天功法的危險性,只是並未詳細描述危險的情景;Gopikrishina的經驗,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缺憾。因為根據書中所述,他自1937年喚醒拙火之後,一直到1944年間,身心都飽受折磨,所以我們無法、不須也不想將全文摘錄。但他的經驗,則是在無人指引下喚醒拙火,然後也就在找不到人指導如何脫離,才會產生危險的磨難,而這正是最值得我們借鏡與注意的部份。
繼續閱讀

拙火之借鏡與探討(中)

林於灝(七十)

  「我坐著,緩慢而規律地呼吸,且將注意力貫注在頭頂,心中凝想著一朵盛開、發亮的蓮花……
  我凝神一陣子之後,突然感到在脊椎尾端,也就是身體和坐氈相接觸的那個部位,有一種奇異的感覺……
  這種感覺,真是前所未有,它向大擴張,變得極為強烈而詭奇……它再度向上擴昇,越來越強烈,我感到身體開始搖晃起來……突然間我感到有一股水流似的強光,順著脊髓往上沖入腦門,然後發生瀑布般的怒吼。光線越來越強,轟聲越來越烈。我感到一陣晃動,然後我覺得我從自己的身體裏脫逸而出,全身被一團光暈包裹著。
  要真確描述這種感受是不可能的。我主要是意識到一個被光波圍繞著的自己在不停的擴張。自我不斷伸展,越變越大,然而我的身體──作為我的直接客體的這個軀體,卻遠遠退縮至某處,直到我完全無法意識到它的存在。此時,我即一切意識。沒有形界,沒有一絲對於肢體的概念,更無感官所帶給的任何情緒或感覺,只是沈浸在一片光之洋裏,自覺己身的存在,並能知覺一切,恒常地朝四面八方伸展,超越了一切界限和物質障礙。我不復是我自己,更真確的說,我不復是過去我所認識的那個自己,不再是受肉體所桎梏的一個小小的知覺體,而是一個浩大的意識圈,肉體在裏頭變成了一個小點,整個我便難以形容的處於亢奮、快活的狀態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圈圈開始變窄。我感到自己開始蜷縮,越變越小,直到我依稀而後更清晰地意識到肉身的形界。當我重新返回原先的環境時,立即又知覺到街上的噪音,再度感覺到手臂、雙腿和頭部,而終於回復成聯繫於身體和周遭環境的那個狹窄的我……
  我立起身子,覺得雙腿疲軟不堪,走路時一顛一跛。至於手臂,也好不到那裏,似乎我全身的活力已虛脫殆盡……
  平時,我躺下幾分鐘後便能入睡,然而這晚我卻異常地浮燥不安。今晨的興奮經驗,我無法將它和此刻在床上輾轉反側咳嗽的沈疴之感聯想在一起。我無端感到恐懼、迷惘,最後我在焦慮的心情下睡去。時睡時醒,作著種種奇怪的夢,末了終於由殘破支離的睡夢中醒來。凌晨三點鐘過後,我再也無法入睡,在床上呆坐著。睡眠並未使我覺得舒暢些,我仍是全身疲弱,頭腦昏鈍。此時練習靜坐的時間已近,我決定提前開始……
  我再集中心志,穩定思緒,當我心神整個匯聚於一點之時,終於一股氣流直往上竄昇。我不讓精神有絲毫分散,然後,再度地,一聲轟響闖入耳內,同時我腦中流入一股燦亮無比的光束,身體頓時充滿生氣。接著,我感到自己朝著四面八方膨脹開來,衝破了肉體屏障,整個人傾注於凝想那明亮的意識之光,與它合為一體,卻未完全沈浸其中。等到回復常態,直覺胸中澎湃不已,嘴內苦澀異常。這回的過程比前次稍短,亢奮的感覺略為減少,但身體宛如被一陣焚風橫掃而過,較之前日,更覺加倍的倦怠、虛脫……
  翌日,在難以成眠的一夜之後,我開始靜坐,卻驚愕的發現,我根本無力將注意力片刻集中於任何一點,而且,前兩次經驗中曾進入我腦中而引起激烈反應的發亮物質,此時已變成一縷黝暗光線,自動流入我腦裏,只是此刻卻無興奮之感,只覺得極度沮喪消沈。接下來幾天簡直是一場漫長的夢魘,我像是由平穩堅實的岩岸突然躍入一狂亂、湍急的漩流之中。過去數天來,一心想靜坐的強烈慾望已經消失,而代以一般對超自然力量的恐懼,真想逃離……
  到了夜晚,情況更加惡劣。我無法忍受上床後房中留有燈光。我的頭一碰到枕頭,立刻有一片火舌衝過脊椎,進入腦部深處。似乎,那一斷衝入腦內的生命之流在黑暗中流量更大,流速更強。每當閤上眼睛,便看見一輪怪異的光環,光流在其中旋轉、洄溯,在四周疾速繞行。景像奇特且可怖,使我脊椎發冷……
  熄燈後,我見不到自己在黑暗中緩緩飄浮至一個準備安眠的舒適境地,卻恐懼地進入一個激盪不已、巨大可怖的內在光圈之中,光圈快速流湧,就如某種詭異的發光體,內含無數顆微粒在相互交流疊盪,又像瀑布濺起的霧氣,在太陽照射下形成狂野、奔騰的閃亮雲霧,蠢蠢蠕動,而後墜入一灘蒸氣沸騰的水池之中。
  有時,那種感覺就像是一道熾熱的銅液熔柱,上湧通過我的脊椎,撞擊腦頂而後下墜,散落成一陣閃亮銅雨,籠罩我的全身……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種異常非但未消失減輕,反而變本加厲,逐漸變成著魔似的狀態,並隨著所見光影的越加強烈、奇幻,以及耳中鳴聲的日益響亮、怪異而越來越嚴重……」
繼續閱讀

拙火之借鏡與探討(上)

林於灝(六十九)

  任何時代,都會有人對於超自然身心現象的探索感到興趣,因而也會有許多傳授玄秘之術的社團、宗教或學派。特別是埃及、中國及印度等古文明,對於身心的互動現象,可能遠比現代人有經驗而且深刻。只是,由於人類不安、多疑的天性,習慣將這方面的經驗暗自珍藏,結果導致無法將修習時的生理、心理禁忌以及潛在的危險公開,而使得修習的各項因素得以完美配合,這些珍貴的經驗知識,也就逐漸失傳。
  瑜珈一詞,音譯自印度文,義為相應或連合,有會二元於一體,融心物而超然之義,與漢土所謂天人合一、性命雙融之說,蘊義雷同。
  瑜珈之學,源自印度,但在西藏密宗所傳承的無上瑜珈之中,必須修習氣脈明點,引發自身之拙火(kundalini或譯靈力、蛇火、靈熱),也與道家之導引服氣之術雷同。
  所有的瑜珈學派都認為,一切生靈的存在都歸因於某種非實體的prana這種生命能能源。在正常情況下,prana被釋放而滲入腦部以及神經系統,並會放射出一種目前無法以實驗分析的光線。Prana在人體之內循流,引起機械性的衝動和感覺,指揮各器官執行其功能。
  但拙火的覺醒則會破壞這種秩序,並影響整個神經系統的運作,使得更多更廣的細胞群受到刺激而參與作用,導致更廣大區域的大量作用產物以便形成更強烈的prana光線,並被導入腦內。
  拙火是潛藏於人體的一種生命能源,像一條蛇蜷曲於脊椎底部周圍,略低於性器官。這種能源的通道,由脊椎一直延伸到頭頂的意識中樞,當這種能源的通道關閉時,便會使生命能源暫時停止作用。
  拙火的覺醒可急可緩,隨個人的心智發展、性情及人格而異,所造成的影響及強度也各自不同。
  世界上有許多神秘學家,在幼年就曾引發拙火而進入恍惚的狂喜狀態,後來又回復原來的意識狀態。對這些人而言,身上的情況自幼就存在,而神經系統也習以為常,所以自己不會感到困擾。
  某些靈媒、巫祝及擁有透視、讀心術、預言家等異能人士,其秉賦則是來自於拙火的半覺醒作用,而未直達最高中樞,就只能在腦中行使不完全的功能,並且經常面臨許多危機。在回復正常穩定的心理狀態之前,必須忍受非人的痛楚和折磨,同時又要隨時考慮如何妥善表達其異於常人的經驗。
  有些天才,僅是在其大腦的若干區域,因為受到生命能源的滋潤,因而在智性、文學或藝術活動中,能夠有特異的表現。
  對一般人而言,在神經系統充分習慣拙火所導致的變化之前,這種大量滋生的生命能量流,經由脊椎中央進入腦部的作用,就可能引發暈眩、休克、暴怒,以及更嚴重如狂亂、囈語、麻痺,甚至死亡。
  此外,對瑜珈的傳說而言,拙火的上昇必須經由位於脊骨內的Sushumna這條通道。但如果從Sushumna左側的Ida nadi或是右側的Pingala nadi上升,則會帶來莫大的危險。
  只是就筆者記憶所及,僅曾在一、兩本書裏,發現略為提及其中可能遭遇的危險;但對於危險的性質,以及避險或克服危險的方法,則多未作解說。
  瑜珈行者(yogi) Gopikrishna (1903-1984),在他的傳世名著Kundalini – The evolutionary energy in man一書中,精細入微地描述他自己喚醒拙火的歷程,以及所遭受的種種磨難,殊堪用做提醒與借鏡。因此,筆者自Gopikrishna的書中,特別選錄幾段文字於後與覺友分享。
繼續閱讀

周天功法的防危慮險

林於灝(六十八)

  在行周天功法時,如何防危慮險是重要的機密,前人往往秘而不說,即便提到也是含糊其詞,或語焉不詳,摘錄數則如下。
  白玉蟾說,溫養之時,用心不謹,不防其危,不覺汞走鉛飛。
  崔希範說,火候足,莫傷丹。
  鍾離權說,丹熟不須行火候,更行火候必傷丹。
  張紫陽說,煉了還須止足,若也持行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陳泥丸說,采取有法,運用有度,斤兩有則,水火有等,與夫抽添進退之妙,沐浴交結之奧,無不防危慮險。
  這就表示,行周天功法必非全無風險。
  到了明代的伍守陽在仙佛合宗語錄中,首度提出十大危險之說,特錄於下。
  藥生有時,不知其生之真時而當面錯過,此危險(1)也。
  采藥有候,失其當采之候而不得其真精、真氣,此危險(2)也。
  火候之行周天,法然於黃赤二道之外(即離開任督二脈),茫然不見其循由,此危險(3)也。
  進火不至于進之當止之地,亦不至進之所當添者之分數;退不知退所當抽減者之程限,不合于多寡之仙機,此危險(4)也。
  火足而不知止火者,有傷丹之危險(5)也。
  得藥沖關,而竅不能真通,有藥敗之危險(6)也。
  關竅初通而不能升三關聚者,而或倏退,是危險(7)也。
  三關過矣,而危險(8)在鵲橋。(鵲橋即指任督交會處)。
  鵲橋渡矣,而危險(9)在服食歸黃庭。步步向竿頭,進一步無著腳處。虛空著一腳,大有危險者也。
  煉陽神而微陰未絕,神胎就而魔障百出,大有危險(10)者也。
  但觀伍氏之文,如上所示,僅條列出危險之所在,並未說明產生危險之前因後果,不免令人感到不足。
  清代的柳華陽著有金仙論證一書,書中的危險說一文,則進一步說明了危險的成因與後果,茲錄二則為例。
  「或者聞其性命之門戶,正理不明,根源不透,入于旁門,執于一邊,雖曰歸道,奈性命不合,神炁不交,縱自修為,真元暗耗,終歸於無所成也」。
  「或有夙緣,言語相投,知乎調法,未能徹乎精微,煉己之生浮(生疏浮躁),行功之沈睡,及至陽生時,迷而不自靈覺,炁薰形起,昧卻採工,炁之極動,變而外施。既無主,則無所留。拱關一旦泄去,安有藥之可調、可煉乎?」
  此外,在《危險說》一文,以更大的篇幅,談論更多的危險,要之如下:百日關之險、神氣不交與真元暗耗之險、不達於精微則昧卻采工之險、氣無主則外走之險、不明火候次第與調節之道的危險、不能煉去陰氣之險、不避身心疲勞之險、不明武文為命寶之險、真氣與精共同耗散之險、不明陰蹻一脈之險、不知回風煉法之險、陽復生時之險、藥產熏爐之際昧卻采工之險、真種不歸爐之險、失卻神息之險、誤食香辣、勞其身心或時迫爐而出等諸危險、止火時之危險、丹成而不超脫之險……等。
  以上種種,無非想要提醒覺友,周天功法並非只要單純聚氣打通任督二脈而已,其間每個環節都隱伏諸多危險,不可不慎。因為如此,歷來必然有難以計數的人被險所害。也正因如此,才會引起這些丹道名家的注意。
  所以,對靜坐者而言,在無人指導下,根本就不宜逕行操練周天功法。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人指導,也應在操作之前,詳細弄懂全程每個環節的危險所在,以及發生危險時的徵候與對策。在聽過指導者的說明之後,自己還要思惟這些說明的內容是否完備而又合理,能夠確保平安無害。最後,自己再決定要不要操作周天功法。
  只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對策嗎?
  有!不要冒然直接操練周天功法,就可避除上述危險。
  不過,不練周天功法,如何才能開通氣在體內的通道呢?
繼續閱讀

小周天功法初探(下)

林於灝(六十七)

  另外,還有習慣的問題。如前所述,暖熱感會隨神經細胞的串連而傳遞。同樣模式的習慣養成後,神經傳導的路徑便會出現一種固定的模式。因此,斷斷續續的路徑是一種情形,曲曲折折的路徑是一種情形。此外,二者兼俱的路徑,又是更複雜的一種情形。而這三種路徑,絕對和「標準」的路徑截然不同。想要修正成「標準」路徑,又須重來,再花費一段時光才能再養成新習慣。
  然後,即使讓熱能沿著脊骨外圍進入頭部,還是有問題要注意。
  頭部是指頭骨之內,除了頸椎頂端的脊骨之外,還分佈數量不少的神經與血管。因為多了一層頭骨的覆蓋,進入頭骨之後的熱能,就不像在背部的皮肉層容易發散。在這種環境之內再提高溫度,可讓肌肉組織更為鬆弛,神經血管因為束縛減輕則會疏張膨脹。如果頭骨內的血管有小裂縫,膨脹後反而可能使裂縫破裂,引發腦內出血。
  即便溫度不高,引入頭部的氣,如果無法上行或下行,便會停阻在頭內,造成頭脹、頭昏、頭痛等現象;如果壓迫到腦神經,則會出現顏面神經、三叉神經疼痛或者牙齦浮腫的現象。附帶一提的是,筆者在早期都曾體驗過這些現象,但在開頂開竅後,這些現象便會減少。而且經驗多了以後,更知道如何經由頂門或竅道去排除這些阻滯的現象。
  因此我們要提醒覺友,除非明確瞭解整套的小周天功法,或者能夠排除氣在頭部的停滯現象,否則就不應隨意引氣或熱能進入頭骨之內。
  如前所述,在脊骨之內的神經,才是真正與督脈相關的神經,才是靜坐者真正必須用心瞭解的神經。
  事實上,由於這些神經被包埋在脊骨之內,除非在「多方面」累積相當經驗,否則要想方設法去「接觸」或「連繫」這些脊骨神經,並不容易。因此實際上,真正能夠讓脊骨之內的溫度提高的人,並不多見。
  但是我們必須提醒,除非有過來人「密切」指導,否則絕對不宜任意嚐試練習這條路俓。覺友須知,在脊骨之內,就密佈與中樞神經相連繫的自主神經。這些神經一旦被興奮,會對身體帶來極大的生理承載和心理負擔,並且嚴重干擾恒定機制的維持。
  如前所述,頭骨之內的情形,又比脊骨之內複雜;特別是腦神經被興奮,就可能引發五官的特殊覺受。除非事前已有充分的瞭解與準備,否則難以應變。
  筆者曾在子時靜坐,突然發覺,氣沿脊骨進入頭部,全身體內頓成黃金世界,浸潤在黃金光澤之中,精神異常亢奮而不能控制。只見金色的氣流從脊骨上行入頭,又由頭而下,循流不停。等到金光漸淡,才慢慢出離這種狀態,張開眼睛,卻已是凌晨五點多。當天全身疲憊不堪,幾乎無法上班。經過多次的類似經驗之後,筆者才體會到,因為脊骨之內的神經包含中樞神經,這些神經負責調控全身的生理運作,包含肌肉、臟器、內分泌系統。因此,脊骨之內的神經如果「過度」興奮,就會連帶導致人體耗用過多的能量。
  除了生理之外,對於心理也可能產生相關的影響。特別是腦內的神經過度興奮,可能會伴隨聲、光與熱能的釋放,而出現視覺、聽覺相關的體驗。如果不明原委、失去控制,就可能導致不明的症狀、精神錯亂、甚至死亡。
  小周天的功法,包含進陽火和退陰符兩個階段。以上僅就進陽火階段略作探討,對於退陰符階段的相關細節,我們暫不討論。但是從上述的探討,我們就可明白,小周天功法絕不簡單、易學。除非找到真正有經驗的人指導,隨時都可能偏離正軌,隨時也可能陷入險境。
  因為我們將靜坐的首要目標,設定為恢復健康。所以,學不會正確的靜坐方法,還不致於危害身體。學到了錯誤的靜坐方法而傷害了身體,那就「得不償失」,而和我們的目標相違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前文會提出,我們不否認任督二脈的存在,只是不贊同其作法。
繼續閱讀

小周天功法初探(中)

林於灝(六十六)

  從前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概念,督脈的歷程包含脊骨下部、脊骨部以及頭部三個段落。為了分段說明,我們暫時不再探討如何自「點火」過渡到「進陽火」的問題,先行考慮脊骨部這個段落的情形。
  在脊骨部分佈的神經有兩種,一是自椎間孔伸出的神經,二是包覆在脊骨之內的神經。
  自椎間孔伸出的神經,在傳導時所釋出的熱量,也容易在脊骨外圍的皮肉之間流動,而被感知。這種熱能的流動「環境」,就和在點火階段比較類似。所以這種能量的流動,就比較容易被體驗到。
  但如前述,在進陽火階段,必須使用武息,才能提供足夠的熱能。這時的意識,既要注意神經,又要注意呼吸的動作,意識必須在二者之間不斷切換。因此,要做好這段功夫,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簡單。所以,習者也必須耗費相當時日,才辦的到。
  另一種神經是包埋在脊骨之「內」的神經,要讓這種神經興奮,又比脊骨之「外」的神經難。而且,有關熱能傳導的情形,也更複雜。但是我們暫時可以這麼說,脊骨之「外」的督脈容易通,但脊骨之「內」的督脈不易通。
  因為在練習小周天之前,其實應該考慮兩個層次的問題,其一是所學的是在那一個層次的功法,其二是學的目的或學後的效益是什麼。所以現在就可提出一個,不可迴避而必須分辨清楚的問題,那就是督脈的位置究竟在那裡,是在脊骨之「外」還是脊骨之「內」。
  練習小周天時,熱能在通過脊骨部之後,就要進入頭部。所謂的頭部,指的是頭骨之內而非表層的頭皮。
  如果在脊骨部進陽火的部位,落在脊骨之外,就屬於皮肉層次而不是骨層。那麼接下來問題就是,如何從皮肉層過渡深入到骨層。如果無法完成這一段過渡的工程,那麼動用了多少的體力、時間、財力才得到的效益,依舊僅止於皮肉之間,豈是明智之舉?泡澡時提高溫度、增加時間,不也可以達到促進循環的功效。
  因此,我們對督脈的定義,自始至終都定調在脊骨之內。
  事實上,即便僅是練習皮肉層面的小周天,也有須要注意的地方。
  為了形成小周天,有些指導者還會搭配觀想法,在溫熱感未出現前,也要求習者讓「不存的氣」在任督二脈間循流。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維持意識在神經之上,讓神經的運作形成一種人工迴路。這種習慣一旦養成,迴路中的神經就會自動連結,不管是不是在靜坐狀態,總是在任督二脈感到有某種東西在迴轉不已。因為注意力都被這種迴轉牽引,連意識都控制不住。嚴重時,在夜間依然迴轉不停,造成失眠。這便是所謂的「河車空轉」,不可不慎。
  此外,在進陽火時,意識必須在呼吸動作以及脊骨神經二者之間不斷切換。在切換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問題。
  如果意識偏重於脊骨神經所釋放的熱能,而呼吸動作的配合不夠,那麼產生的熱能便會不足,在察覺到溫熱感降低後,才加強呼吸的動作。在這種情形下,出現溫熱感的部位是斷斷續續而不能連貫。
  如果意識偏重於呼吸的動作,而輕忽脊骨神經釋放熱能的走向,熱能的傳導就可能偏離督脈,在察覺到偏離後才又導正。在這種情形下,熱能的傳導路徑就曲曲折折而不成直線。
  在上述這兩種情形下,都無法形成小周天,所以我們必須承認,要做好這段功夫,其實並不容易。
  由此可見,問題的關鍵就在意識。在操作小周天時,意識必須在切換時,保持高度的注意與集中才能平衡。所以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意識是處於緊張、戒備的狀態中,這和靜坐的目的並不相符,所以我們並不認同,即使是皮肉層面的督脈。
繼續閱讀

小周天功法初探(上)

林於灝(六十五)

  所謂的小周天,是指氣在任督二脈之內的循流。一般將氣從尾骶骨送到頭部(即督脈)的歷程,稱為「進陽火」;而將氣自頭運到下腹部(即任脈)的歷程,稱為「退陰符」。
  想要進陽「火」,就必須先「點燃火苗」,也就是在下腹部之內提高溫度。只是,為什麼要選在下腹部點火,而不是在其他部位?
  人在運動後或疲累時,洗過熱水澡或泡溫泉,可讓肌肉鬆弛,血管疏張,血流通暢,而有恢復體力的功效。也就是說,熱能有助於身體的循環代謝。
  人在成長之後,由於久不運動或脂肪堆積,致使某些部位的肌肉或組織,出現僵滯現象而逐漸退化;如果在這些部位提高溫度,也有促進循環的功效。
  神經系統的網絡,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神經細胞連結而成。而神經細胞間的訊息,則是藉由離子進出細胞時產生的電流來傳遞。但在電流傳遞的同時,也會伴隨熱能的釋放。
  古人從經驗中發現,把意識集中在人體的某個部位,會使該部位產生溫熱的感覺。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透過意識,將該部位的神經施予刺激,便會使神經興奮而產生離子的流動,從而釋放熱能,改善循環。這便是點火的原理。
  下半身是血流容易停滯的部位,也是最需要改善循環的部位。再加上腹腔周圍有較多的脂肪組織包覆,點火之後,熱能也不易散失。所以,下腹部就成為練習小周天的起點,而被稱為「丹田」。
  因為神經傳導產生的熱量有限,想進陽火走完督脈全程,就必須提供更多、更強的熱能才行。而且,熱能不但要夠多夠強,還必須要能「持續不斷」的提供才行。於是,古人又注意到持續不斷的呼吸行為。
  由於呼吸的行為,必須牽動呼吸肌群的運動,而在這些肌群的運動過程中,也會伴隨熱能的釋放。而且呼吸肌群的活動範圍,又正巧位於腹腔及胸腔之內。將意識再轉移到呼吸的動作,一則可以避免熱源的消失,二者提供更多的熱能支援,而且又可持續不斷的供給,正好可和點火的做法銜接。像這樣,將意識專注於呼吸的動作,便稱為「武息」。相對而言,不將意識專注於呼吸的動作,便稱為「文息」。在「退陰符」時,通常採用「文息」的方式。
  從上看來,這種功法的設計,並非憑空捏造。古人可能不懂這些原理,但實際上卻也符合現代生理學的學理。對於古人僅根據經驗,就能表現這種功法設計的巧思,我們不得不感到欽佩。只是,這種功法,還是有其盲點的存在,值得深入探討。
  在點火時,如果溫度提高的程度有限,那麼功效也就僅止於促進血流的循環。想讓溫度再提高,就必須用更長的時間,或更強更專注的意識來點火。有時在這個階段,也會配合有意識的呼吸動作,甚至是加強腹部起伏動作的深呼吸,這樣才能大幅增加腹腔內的熱量。
  熱量逐漸增加後,就會在腹腔內感受到一個暖氣團或熱氣團的形成。暖熱程度的不同,就是所謂「火候」不同。
  不管是暖氣團或熱氣團,都是熱的能量團。只要熱能夠強夠多,都會向氣團的周圍擴散。但是最常見的情形則是向前陰擴散(為什麼?),結果便會造成前陰的興奮,能量越強,越是亢奮,而想宣洩。一旦宣洩,能量便會釋出體外,點火的目的也就蕩然無存。
  因此,有些指導者便會教人,在此時要引熱能入尾骶骨。然而,在到達尾骶骨之前,必須先經過後陰,而後陰又是另一個易於洩能的管道(為什麼?)。於是有些指導者,便教人要做提肛的動作,或以木座抵住肛門,方法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只是功效如何,不得而知。
  但也因此,有些指導者在傳授小周天功法之前,會訓練要求習者做好「煉己」的功夫,目的就在於學習調控自己的身心衝動。
  由此也可看出,小周天功法會因指導者的不同,而將習者引導到不同的方向,學習的效果自然也會不同。
繼續閱讀

胎息是回春工程

林於灝(六十四)

  人體要存活,必須自外攝取物質,以便產生能量。體外常見的物質來源,不外固體、液體與氣體三種形態。
  固體和液體,主要自口攝入。經過消化、循環系統的處理後,轉換成人體所能利用的能量分子,例如糖類、蛋白質以及脂肪等,提供人體使用,然後以汗水、糞便、尿液的形式,排出代謝後的廢物。固體和液體,這二種形態的物質,其進出人體的形式,都是有形而具象。
  氣體的來源,主要是空氣。人體經由呼吸道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氣體進出人體的方式,無形亦無象。
  氣不是物質,而是比物質更精緻的「無形能量」形式,古字是炁。從開竅的體驗我們發現,這種無形的能量,也會出現進出人體的現象。
  請注意二者的區別,空氣這種氣體「物質」,是利用呼吸道進出人體,而無形「能量」的氣,則是利用竅道來進出人體。
  從胚胎發育的過程,我們瞭解,生命能量開始在人體之內流動後,首先會啟動骨骼系統的發育,然後陸續誘發神經、腸胃等其他系統的發育與形成。而在胎兒發育時期,生命能量的流通系統,就是竅道系統。
  也就是說,在人體發育的過程中,竅道系統的發展,早於其他各系統,是人體中最早出現的系統。因為竅道系統可以引導身體其他系統的發育,也可視為其他系統的母系統。
  我們可以想像,竅道系統原本存在於,從受精卵到原腸胚階段的「軟」性組織中。隨著人體的發育,開始出現骨骼或臟器等相對「剛」性的結構,這些勢必對竅道產生影響。如果成人之後,發生骨架移位或臟器的肥大變形等實質性的大變化,更會影響竅道系統的暢通。
  竅道系統是胎兒時期就啟動的系統,在成人的體內,這是運作最久的系統。在成人之後,當能量在這竅道系統的流轉不再順暢之後,如何回復竅道的暢通,便是一項重大的「回春工程」。
  因為呼吸是氣體這種「物質」的進出,而竅道是「能量」出入的通道。如果把「胎息」的「息」視成「氣息」,是「能量」的出入,不是「物質」(指氣體)的「呼吸」,那麼,回復竅道暢通的目標,就是讓氣這種能量,能夠再度像胎兒時期一般地暢流進出。而這也就是「胎息」的「生」理狀態。那麼,胎息的「心」理狀態,又是如何?另外,因為回復竅道的暢通是一項重大的回春工程,那麼,如何才能開竅呢?以上這兩個問題就值得探討。
  在前文我們曾經形容,開竅不像開門讓氣流入,而是遭受外氣撞開的。因為在開竅時我們的體驗是,在頭顱骨會感受到「外」力的撞擊,在體內會感受到「外」氣的內入,這就顯示,開竅必須借助外力,開竅是被動的。
  因為竅道並不是利用內氣向外打通,反而是被外氣沖撞所致。也就是說,開竅的媒介是氣,是外來之氣。那麼,如何才能招感體外之氣而開竅?
  外氣在人體之外,能引動外氣的根源也在體外。這個根源,就是「道心」。而胎息的基本「心」理狀態,也正是「道心」。道心是席老師的驚人發現,是全程靜坐的重要基石,是覺友絕對不可輕忽的重點。
繼續閱讀

靜坐系統的選擇

林於灝(六十三)

  人體有呼吸、消化、循環、生殖、泌尿、骨骼、神經、免疫、內分泌等十個系統,因為每種系統所負責的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形成系統的組織、細胞也不相同。相對而言,相同系統之內的細胞,為了執行共同的功能,彼此之間就必須要維持緊密的連繫,這是不言可喻的道理。只是,有誰看過這種連繫的真實情況?
  開竅在初期,看起來是個別而獨立的事件。可是因為開竅後形成的竅道,不一定是直線深入,而是一或多條彎曲的通道。隨著次數的累積,在歷經不同部位的開竅之後,深化的竅道分枝會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另一種的「竅道網絡」。
  經過初期,多次在多處的開竅後,有了這種竅道網絡為基幹,竅道系統除了深化之外,還會蔓延而廣化,後來便會促進細胞群的活化。
  在筆者親身體驗到細胞群被活化的當下,不管是早期發現頭皮層的細胞,一個接一個依序甦醒,或者到後來發現全身的骨骼,從脊椎骨到頭骨,再沿伸到整個胸部的一根接一根肋骨,全都在體內立體呈現,內心的感觸是澎湃的,是震憾的。因為這些原本必須在顯微鏡下才觀察得到的景象,居然在靜坐中,就能見證到細胞群被活化的實況。
  事實上,人體不但有些部位可讓外氣進入人體,也有一些特殊的部位可讓氣流出體外,例如頭部的囪門、眉心,胸部的膻中,腹部的鳩尾,手掌的勞宮,腳掌的湧泉等等。要說明的是,這些位置大多位於骨層,而不是皮膚或肌肉層的針刺穴位。在開竅後,慢慢就會體驗到這些部位的「真確」位置,以及內氣外流的實際景象。更須提醒的是,未經過來人指導,切勿隨意操作。
  開竅有助於健康的恢復,想要開竅必須引入外氣,讓外氣來打開竅道。因此,靜坐中如果遇到,自竅道進入體內的「外」氣,和在體內循流的「內」氣,這二股不同的氣相會時,應該優先讓入內的「外」氣先行,這是在靜坐中必須注意的重要「技巧」之一。當然,要做到點之前,必須要能分辨內氣或外氣。如何分辨?除覺之外,別無他法!覺是靜坐的基礎。
  現在,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在研習靜坐的進程中,好不容易出現氣感之後,體驗到氣行入骨於督脈之內,而出現氣行受阻的現象,如果這時的指導者所提供的解決辦法卻是聚氣沖關。這種情形,像不像把習靜者當作小白鼠,讓他在迴圈之中奔跑不已;不管再怎麼努力、用功,都不易從中超脫,得到的只是疲憊、灰心而放棄。不是嗎?
  不同的靜坐教學系統,可讓習靜者在不同的時間之內,品嚐到不同的靜坐成果。而且,隨著進度的推展,彼此的差異更大。只有跳脫任督迴圈的迷思,才有可能體驗到開通竅道的現象。因為竅道系統便是,氣在胎息狀態下的循流系統。所以,走任督路線的人,就很難瞭解胎息狀態。
  由此看來,靜坐的進程,越是深入,越是難走。因為有經驗的過來人越少,對後續進程的瞭解也越少。所以,對於靜坐教學系統的選擇,豈可輕忽。
繼續閱讀

靜坐感悟(下)

Bess Chen

  寫作日期:2017年02月01日
  在這篇我想分享靜坐的洞察點與一些在靜坐過程中常見的疑惑。首先,關於靜坐的洞察點,因為自己相對於其他覺友較少生理性上的現象(氣的流動之類的),主要是對自己於生活中情緒反應的內外省察,慢慢了解「覺」的概念。所謂的「內外的省察」,對內為觀察自己情緒的波動因何而起、會有怎樣的反應,對外去觀察別人的情緒反應。從這個過程中,會發現每個人面對外在環境的衝擊所產生的反應差異甚大。據我觀察,一般人只能感受到情緒,而非情緒的本質,也就是從何而起。自己從靜坐的過程中才發現,情緒不過是一種「現象」,而大部分的人都會被現象所干擾與迷惑。在了解這層關係後,我似乎能將生活與靜坐結合,當我對自己對外的覺知反應有更深的體悟時,我的靜坐進程也會同時進步。而靜坐的進步又會再次帶動對於身心靈的感知能力,形成良性循環。接下來是我自己製作的3個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
  一般常見的問題:
每天坐多久才好?
  靜坐重質不重量,我每天坐15分鐘,後來加長到25分鐘(道心班後),效果比父親每天坐1小時還好。當然可能是我比較年輕也有關係,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有沒有正確切入。切入的關鍵,我認為在於是否有「直接進入」,又扣回上個問題中所提到的損之又損的概念,靜坐像是去化心靈的毒素,而這是我們在面對外在環境不斷吸收下所造成的,靜坐就是回歸自然態。所以靜坐的學習步驟中很多其實都是在養成「直接面對生命」的態度,像是剛開始閉上眼睛的「是怎樣就怎樣」、「不動意,不用意」、「習閒」,這些都是幫助我們能夠直接面對生命體。如果發現都在與雜念奮戰,或是被現象吸引,可能要重新調整靜坐的方式,找回正確的方向。
怎麼去除雜念?
  回溯到前上篇,利用整覺與被覺的概念,凡所有被感知到的都是被覺,對於整覺就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個小波浪。所以不是消滅雜念,因為消滅的過程其實是動意用意,實際是一種共存,但不互相干擾,這跟情緒的產生原理是類似的,事情本身並無意義,而是因為我們在意,產生情緒而對我們人產生干擾,因此對雜念就是「不動意、用意」,漸漸的雜念的聲音就會消退了。如果無法在靜坐中直接掌握到這個感覺,建議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對自己遇事的情緒反應去觀察,我想會比較容易掌握。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剛開始學習靜坐都是由老師或師母引導,學習者會發現每堂課好像都沒教很多東西,然後師母或老師的描述基本上都不會太多,但學習者往往會很疑惑,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我剛開始學也很疑惑,尤其是坐了幾週以後都沒什麼變化或進步時就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悟性不夠。而這樣的情況從現在回想,反而影響我在靜坐時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心智無法純一,而這也是使用語言溝通所會帶來的副作用,腦對語言進行解讀時反而對心靈產生的干擾。而我自己穿越這個問題點倒還不是在靜坐時發現的,而是日常生活中不斷對自己心智活動反思的結果,發現自己在面對外在困境時會有一些反應,而從中追本溯源思考情緒的來源,並在靜坐過程中去發現感知的起源。大家可以試看看這個方法,我想靜坐的方向正確,身心靈一定會逐漸強壯,而有一種穩定的幸福感產生。
繼續閱讀

通關與開竅的迷思

林於灝(六十二)

  氣是一種媒介,是身體的語言。我們可以經由氣,在靜坐中,得知身體內部所傳達的訊息。
  直接對人體產生作用的是腺體,神經只是負責訊息的傳導與整合。因此,靜坐中出現「開竅」的現象,就顯示腺體的分泌被活化,可以促進健康的恢復,這是靜坐成果的明確展現。
  氣行時遇到關卡而受阻,就表示神經的傳導或整合出問題,會影響腺體的分泌。所以,靜坐中出現「卡關」的現象,就是提醒我們,體內的環境,「開始」出現偏離恒定狀態的現象。這也是一種訊息,這是一種警訊!
  靜坐遇卡關,身體就用氣阻來提醒我們那個部位出問題。靜坐坐的好,身體就用開竅的形式通知我們。因此,在靜坐中體驗到的氣感,不管是卡關或開竅,都代表不同的訊息。過去我們不懂,過去我們不會。現在我們知道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學著來瞭解我們的身體,學著來和我們的身體溝通。
  現在,我們先思考兩個問題。督脈不通會有卡關現象,那麼任脈不通,是何景象?任脈不通,又是何原因?事實上,第二個問題才是重要的問題。因為找不出原因,就無法解決問題。對人體直接產生作用的是腺體,腺體不活化,就無法恢復健康。這是靜坐必須正視的首要問題。
  接著,讓我們再考慮另一個問題。
  因為腺體在接到神經的指令後,才會分泌。所以要讓神經的傳導與整合順暢。因此,任脈不通的源由是督脈不通。也因此,要開竅就必須先通關。上述的思惟歷程有問題嗎?
  沒錯,一般人的思維就是這樣。所以後續的思惟就會是,督脈不通表示出現堵塞物,要清除堵塞物就必須聚氣沖關。就像開推土機一般,從督脈一路推到任脈,從神經推到腺體,最後再從腺體推出去之後,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脈了!這就是惟一的方法了!這就是惟一的方法嗎?
  因為腺體的功能,除了分泌之外,還有分泌物的合成。腺體必須「先」合成製備分泌物(通常是化學物質),然後在接受到來自神經的指令時,才能「立即」開始分泌。問題就在於,未收到神經的指令前,腺體並不會自動分泌,於是就會導致已合成分泌物的堆積現象。
  只有在開竅時,這些分泌物才會被分泌出去,而改善堆積的情形。因此,在鼻竅或胸腺開竅後,都會排出多量的分泌物。就是這個經驗,使我們高度懷疑,鼻咽癌、乳癌,都和這些相關腺體的分泌受阻有關。
  所以,經由氣感的真實體驗,得到的結論竟是,出現堵塞的部位不在「關」,反而是在「竅」。回想筆者在體悟到這個結論時,也是大感始料未及。
  至於開竅的方式,並不是依循由督脈而任脈的路徑開通。開竅時,會先在頭顱骨感到遭受撞擊一般,這種撞擊的力道,進入體內之後,會形成一股氣流向內深入。隨著氣流的推進,就可體驗到一條脈道的形成或存在。同一部位開竅的次數多了以後,頭顱骨便會出現凹陷的現象,而入行氣流的通道,可以特稱為「竅道」。
  任督二脈的「氣」道,是體內之氣循流的通道。而「竅」道開通後,氣可自體外進入體內,也可自體內經由竅道流出體外。
  氣在任督二脈的循流,與恒定的維持有關。但是想要以聚氣沖關的方式,來解決任督循流的受阻現象,不但從理論上就說不通,而且反而對恒定的維持造成干擾。
  開竅可讓腺體活化,促進腺體的分泌,而開竅的關鍵就在於「竅道」的開通。一旦竅道開通之後,就可在不干擾恒定現象的情況下,讓人逐漸恢復健康。所以,與其將心力專注於「打通任督」,還不如設法打通「竅」道,因為打通竅道後,馬上就可看到成效,所以靜坐也應將打通竅道,視為是恢復健康的正道。
  靜坐不教人致力於任督循流,改而重視竅道的開通,在思想上就是一大改變,一種扭轉,一大革命。所以在流傳的書籍資料中,就很難看到與開竅或竅道相關的經驗披露,更惶論後續的發展。
  靜坐多年而不能改善健康,就是一種遺憾。靜坐只有進入開竅的階段後,才算真正步入正道,在恢復健康上就可看到一線曙光。開始並且能夠深入談論這方面的理論與經驗者,就只有全程靜坐這個教學系統,這是靜坐系統中的一股清流,席老師便是引導靜坐進入這條正道的先驅者,在此我們向席老師致敬,因為他引導我們跳脫任督的迴圈,得以提昇進入更開闊的世界。
繼續閱讀

任督交界

林於灝(六十一)

  人體的脊椎,包含頸椎、胸椎、腰椎及薦椎四個段落。一般在談論任督二脈時,大都側重於胸椎及腰椎這兩個段落,對於任督二脈的兩個交界處(上在頸椎段,下在薦椎段),可以看到的論述則相對簡略。
  論述簡略,不代表這兩個段落沒什麼功能。論述簡略,不代表這兩個段落不重要。論述簡略,不代表我們就可肆意漫遊於其間。因為,論述簡略,也「可能」顯示,以往的人對這兩個段落的所知有限。因而,不禁讓人想要瞭解,論述簡略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這兩個段落對靜坐有什麼作用或影響?
  在任督迴圈內的網絡,神經負責訊息的傳導與整合,而直接對人體產生作用的是腺體。如同前文探討過的胸椎段或腰椎段,在頸椎段和薦椎段也各有相對應的神經和腺體。
  在薦椎段的主要腺體,多與性腺相關。因為民情風俗的緣故,避談薦椎段的相關生理反應,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男女的性腺與器官,在構造上就不相同,所以生理的運作也不盡相同,而氣行的體驗也就有別。此外,如要深入瞭解,又須進一步追溯研究胚胎發育過程中性器官的分化與演變。因而,在傳承與教學方面,也有不少困擾或障礙,這是另一個原因。
  在進入頸椎這個段落前,我們先考慮一個結構上的問題。因為腦部是人體的指揮中樞所在,位於肩部以下,而又必須與腦部互動的各種神經、血管或其他組織,都必須經過頸部這個段落,才能和腦部做成連結。可是,我們觀察頸部的寬度,大約只有肩部的三分之一,這就面臨一個問題。好比原有三線道的通路,被陷縮成一線道前進。這些神經、血管、組織也都會被壓縮進一個更小的空間。因為彼此的距離相對更接近、更擁擠,所以彼此的互動必然更為緊密,更為頻繁。
  丹道家也發現,氣行至此更難通過,所以就將位於頸椎段易於受阻的部位,稱為玉枕關。一般認為,在尾閭、夾脊、玉枕等,位於督脈的後三關中,也是以玉枕關最難通過。
  如同腰椎段及胸椎段,神經系統也存在於頸椎段之中。頸椎段的神經,既多樣又複雜。除了中樞神經(脊髓)之外,還有脊神經、自主神經,以及腦神經等週邊神經系統。不同的神經系統,各自負責不同層面的生理功能之外,彼此之間也有連繫的管道,由此可見頸椎段的複雜與重要。
  氣行經過頸椎段之後,就會進入腦部,在腦部要面對的是腦神經及大腦皮層。因為要保護更高層的神經中樞,所以人體又設計出頭骨來進一步加強保護。因為頭骨與頸椎段的連結,通常也把頭部視為任督二脈在上方交界處的一部份。
  位於頭部的頭骨,其主要功能是負責保護中樞器官的腦部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重要的感覺器官。頭骨又可分為頭顱骨和顏面骨兩類。頭顱骨是由額骨、枕骨、蝶骨、篩骨各一塊以及左右兩個的顳骨和頂骨所組合而成。
  這些骨骼的接合處並不平整,而是會出現像拼圖邊緣般的不規則波浪形。這些骨骼的接合處,稱為骨縫。
  在胸椎段及腰椎段,我們談過竅的性質及其相關議題。在頸椎段,同樣也可發現竅的存在。不過,多數位於頸椎段的竅,大多被包埋在頭骨之內。
  我們說過,許多竅都是在「開竅」的當下,才能察覺到其真確的部位。因而位於頭部的竅,就更不容易被發現。換句話說,要在頭部開竅,並不容易。但在「頭顱骨」開竅後,往往可以發現一種特徵,就是在竅的部位,骨骼會出現下陷的凹洞,這些凹洞有的位於骨縫,有的不在骨縫線上。除了位置不同之外,凹洞的深淺以及直徑的大小,也都不太一樣。
  在顏面骨的一些竅都和感覺器官相關,因為位於顏面骨之內,頭顱骨之下,所以稱為「內竅」。這些內竅包含眼竅、耳竅及鼻竅等,都與腦神經有關。
  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竅是在開竅的當下,才會覺知其真確的部位。對這些感官之竅而言,除了確認部位外,開竅後的效應,往往馬上就能呈現。例如,打開眼竅後,視力會變好,看的更清晰。耳竅打開後,耳道的口徑好像會變大,通氣的情形大為改善。特別是鼻竅開通之後,不但可以去除鼻塞的現象,更與後續的竅道開通,有著緊密的關聯與影響,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竅。因此我們認為,就靜坐而言,鼻竅比眼竅或耳竅,更為重要。
  在囪門的位置,開竅後也會出現凹陷的現象,所以我們也把它歸類為竅。因為囪門的位置,落在多條骨縫的交會點,是一個很特別的竅。因此,囪門開竅就特稱為「開頂」。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特別的竅,例如皮竅、骨竅。一旦開竅,會啟動整個皮層或骨層的連通效應,而出現整個皮層或骨層細胞群的活化現象,效應驚人。只是能夠走到這裏的人,已不多見。
繼續閱讀

氣通任督的省思

林於灝(六十)

  因為人體不能離開環境而存活,而人又無法控制外界的所有環境不會產生變化,只能回頭要求自己,所以就設計一套自我調節的機制,來維持人體的內在環境在一種穩定的狀態。雖說恒定是維持人體生存的重要機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生命無可奈何的應對模式,也是生命智慧的表現,在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時,就只能要求自我調整來適應環境。
  人體並不是將體內的大小瑣事,全部使用統一模式的管制,而是只對那些攸關生死存亡的內部環境因子,才會全日無休作二十四小時的監控。這就顯示,除了維持恒定之外,人體並不浪費資源,而是以整體的視野,來讓人體進行更有效率的運作。這是生命智慧在另一種層面的顯現。
  恒定的機制與感受器、整合中心及作用器的運作迴路有關,而人體則讓神經、免疫及內分泌三個系統形成一個鐵三角的集團,來捍衛恒定現象的維持。
  靜坐中所體驗到的氣,是生命能量的流動,而氣在任督二脈內的循流被稱為「小周天」。我們要提醒的是,這種氣的循流現象,也是人體自然就存在的一種機制。這種氣的循流,並不是因為靜坐而「產生」,並不是因為靜坐才「啟動」,只是因為靜坐而「察覺」。
  與恒定相關的鐵三角這幾個系統,是生理上客觀存在的「事」實,與生命能量循流相關的任督氣感,也是主觀上能被感受的「現」實。因為我們把二者放在一起,做整體的考量,才讓我們發現,在任督的迴圈之內,還存在一個由神經、腺體等相關組織、系統,依據感受器──整合中心──作用器的這種作業路徑,所形成的一個複雜網絡。對於生命智慧的巧妙設計與安排,我們體驗到深一層的佩服。
  從醫學上把偏離恒定的狀態視為生病、不健康的觀點就可知道,現代醫學對於維持恒定這件事的尊重,更把返回恒定狀態代表恢復健康,視為醫療必須遵循的指導方針。
  現在我們明白,原來在任督的循流中,就蘊藏著維持恒定的機制,難怪自古以來的許多修行人,會如此這般地重視小周天。只是,經過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得到一種認知,恒定機制不容許遭到破壞,破壞恒定就會導入生理上的不健康狀態。如果把這種認知帶入靜坐,就會產生一種警惕。因為靜坐中所體驗到在任督二脈內的氣感,也與恒定相關,所以我們不應,也不可對任督二脈內的氣流,進行任何形式的干預作為。
  在氣行任督時對靜坐產生的困擾,便是氣行受阻的現象。經過前文的探討,我們明白「竅」與「關」的不同。「關」與脊骨、神經有關,「竅」則和腺體有關。這種不同,不僅是理論上的分類;在實際的體驗方面,也是大相逕庭。
  氣感是氣在體內流動時,所產生的感覺,對於氣道會出現立體的管徑大小感覺;對於氣行受阻的確實部位,也會出現受困部位的立體空間區域感。而根據筆者的體驗,「關」的確切部位,是在氣行受阻而被卡住的情況下才被覺知,但「竅」的確切部位,卻在氣道突然開通的情況下才會被覺知。
而且,「開竅」的情形,並不是「打開門」讓氣流入,反而像是「被撞破門」,才讓氣進入受阻部位。我的這段話,另有一個意涵,開竅是在「被動」的狀態下發生或被發現的。(至於「被什麼所引動」而開竅,是另一個需要探討的大問題。)
  之前我們說過,「竅與腺體有關,而開竅的真正內涵是,使調控恒定的機制再度活化」,這些都非空言。因為在後續的開竅經驗中我們發現,在腋下以及乳腺(包含男人)這些部位,也可體驗到開竅的現象,這些部位都和腺體相關。
  至於我們說,「關與神經相關」,這也不是憑空臆測、無的放矢。因為卡關也是一種氣感現象,我們就從氣感來追尋探討。筆者在多次的氣感經驗中發現,有時在氣順著氣道前進時,在氣流的前端,突然好像出現一個無形的套圈,而把氣道的管徑「束小」,然而氣流還是可以繼續推進,頂著這個「束圈」推進,到了某個部位就不易再推進。這時如果執意要再讓氣前行,就會發現阻力越來越大。「短時間內」再三沖撞後,擠壓感更形強烈之後,便會引發強烈的陣發性神經痛。就是基於以上的這些經歷,筆者才認為「關」與神經相關。
  明白卡關代表神經傳導受阻後,筆者就想瞭解卡關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從多次引發神經痛的經驗中,筆者逐漸體會,「關的存在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在氣行的過程中,出現「氣道變窄」的現象後,在「不明究理」或「沒有覺察」的情況下,還讓氣繼續前行一段路徑。因為沒有特別去沖擊,所以反應也不劇烈,神經的發炎不嚴重,也不會出現神經痛的現象。但是這種情形持續發生,「根本」並未解決,便會逐漸累積,超過某一個量,「關」就形成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筆者在前文曾說,我們不否認任督循環的存在,只是不認同聚氣沖關的作為。事實上我們認為,聚氣不但不能沖關而過,反而會使「關」更形堅固,更不易過關。
  以前我們說,探討靜坐必須理論與經驗齊頭並進。我們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也不是只教別人,自己卻不做!這是在親身實踐與探討後,才體會出來的「經驗談」!以上僅就氣通任督的相關課題,提出多少次痛苦經驗才體會出來的理論,略作省思並與覺友分享,尚希品味。
繼續閱讀

靜坐感悟(上)

Bess Chen

  寫作日期:2016年11月28日
  背景簡介:今年剛從台大財金系畢業,自小學應父親要求就開始靜坐,但直到大二升大三才認真看待靜坐,直到大四才真正落實。最近開始上道心班。
  由於父親有接觸老師的靜坐叢書與課程,從小耳濡目染知道靜坐對人有很大的益處,但一直不認為自己真的需要靜坐,雖然父親要求我要靜坐,每次總是虛應故事沒有很認真看待它,而且坐著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所以一直沒有很認真靜坐。直到上了台大,進了競爭激烈的管理學院,發現自己的心浮動的非常厲害,每當外界刺激進來總是雜念叢生,波瀾不斷。這樣的情況導致自己很容易緊張,對很多事情很容易在意,很難擺脫這些心緒變化所引起的思緒,進而影響我上課的吸收狀況以及自身情緒。當時覺得自己如果不改善,以後出社會情況只會越糟糕,所以我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來中心上靜坐班(基礎班與初級班)。
  當時最困擾我的莫過於無止無盡的“雜念”,每次閉上眼睛就開始胡思亂想,根本沒辦法“靜”下來。整個暑假上完了還是有點懵懵懂懂,隨著大三一忙碌,靜坐還是斷斷續續的坐,卻一直覺得沒有進步,事情一多時,雜念還是止不住。這些狀況我一直也沒在意,直到大三升大四暑假以及大四上學期,因為大三下學期的實習狀況不順,導致整個人憂鬱的非常嚴重,當時情緒非常的混亂,後來父親要求我一定要認真的靜坐。後來我決定認認真真的靜坐並且認真地看老師的書,這次因為閱讀老師的靜坐叢書,對於靜坐的原理有更深刻的體悟,也才真的相信這是一條人類自救的道路,才真正的落實靜坐這件事。
  在今年的暑假上了養成班,才把之前不懂的基礎班與初級班進度徹徹底底的搞懂,才知道原來不應該是去對抗雜念,而是用“是怎樣就怎樣”的態度與雜念想處,因為雜念是我們意識中的一部份,是大海表面的波浪,因為其明顯可見,人們很容易被吸引就容易陷在雜念中無法抽離。如果我們知道雜念是意識的其中一小部分,而意識是整個大海的話,那就可以容易理解“整覺”與“被覺”的意義,凡所有你感知到的都是被覺,只是現象,連“靜”的本身也是現象。而當我想通了這個道理以後,我的靜坐進程就跑得很快。以前是一直定著於現象上的變化去判斷自己有沒有進步,尤其是雜念是否的消除與氣在身體中的變動,會在意自己是否“靜”得下來,會在意自己有沒有如老師書上的氣流動整個全身之類的情境發生。直到今年暑假才完全的破除這些不對的觀念,才完全了解靜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它一點也不神祕,其實靜坐的時候不應該抱有會有“神境”出現的心態,以前父親用進入山洞來比喻狀態的改變,這造成我滿大的誤會,以為靜坐的進步就會帶你到另一個世界。後來我覺得世界還是一樣的,只是因為不著相,不執著,所以心靈彷彿再造,我想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狀態吧!
  現在我非常感謝老爸的堅持,要不是老爸這樣的要求,我恐怕早就放棄了。跟師母聊天後才知道自己是唯一在這個年紀就抵達養成班進度的人,以及會將靜坐的道理運用在生活中的人,我想這跟自己學靜坐的動機很有關,就如金剛經中須菩提問佛陀: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幾乎整個大學時光,也還好自己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並用“靜坐”去解決這個問題,靜坐讓我的心緒變得穩定,擁有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推著我向前走。下篇我會更詳細敘述我的靜坐狀況以及我如何將靜坐與生活結合。
繼續閱讀

靜坐座談

主講人:林於灝 教師
對 象:曾習全程靜坐道心班以上者
日 期: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下午2:00
地 點:全程靜坐中心
繼續閱讀

通關與開竅

林於灝(五十九)

  對國人而言,「打通任督二脈」是個耳熟能詳的語詞,而且給人的印象是,打通任督之後,氣就暢行無阻,功力大增。就靜坐而言,則須從不同的層面來考慮,例如氣行在任脈或督脈各別的受阻情形,以及氣行在任督二脈交界處的過渡情形。
  事實上,不僅在任脈和督脈的氣感完全不同,在體內和體外的氣感也不同。再擴而言之,氣進入人體和流出人體的氣感也不盡相同。為了避免牽扯太多,離題太遠,我們暫且先回到任督的循環。
  氣脈是生命能量流通的管道,但任脈和督脈在本質上就是兩種不同的通道。督脈是在比較剛、硬的脊骨之內,而任脈則是在相對柔軟的組織或空腔中。氣在剛、硬的督脈中前進,比較沒有彈性,但在柔軟的任脈中所遭遇的阻力就相對減少。因此,氣在不同的介質中推進,體驗到的氣感必然不同。
  在靜坐中遇到氣行受阻時,就會感到困擾,急欲想要解決受阻的情形。這時有人會先行跳開受阻部位,讓氣繼續前行;另外有些人則會專注於「聚氣」以待「沖關」而過。這是因為,一般人容易想到的受阻原因是,在氣道中出現了阻塞物、障礙物,所以才會想要超越或排除這個阻塞物、障礙物。這是正「常」的反應思維,但未必是正「確」的對應方式。
  根據前文的說明,我們可以產生一個簡單的概念,在督脈的段落多與神經有關,而在任脈的段落則多與腺體相關。現在又明白,任督二脈在本質上的不同,那麼想要解決在不同段落間的氣行受阻現象,也就要有不同的思惟,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果氣行受阻的現象發生在督脈段,因為和脊骨與神經相關,這時就可先行確認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確,或者進一步去檢視脊骨是否有錯位或脊椎側彎等現象。如果發生在任脈段,除了確認坐姿外,應進一步檢驗腺體是否出現腫脹或其他的異常情形。
  在維持恒定時,神經系統扮演感受器及整合中心的角色,負責傳送感受到的訊息以及整合後的指令,真正對人體「直接」產生作用的是腺體。所以在督脈段受阻,顯示神經的傳導出問題,而在任脈段受阻,則表示腺體的分泌異常。
  神經的傳導有障礙時,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出現痠、麻、痛的現象。而腺體的分泌有障礙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免疫能力降低,或生長、生殖及新陳代謝功能異常的現象。
  一般將位於督脈段的阻塞部位稱為「關」,位於任脈段的阻塞部位稱為「竅」。而在傳統上,也把關、竅的受阻視成類似的現象,只有部位的不同。但是如果經過探討,就可發現二者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因此我們認為,「竅」的阻塞現象,並不是在氣道中出現堵塞物或障礙物,而「開竅」更不是去除阻塞物之後的結果。
  雖然「直接」對人體發生作用的是腺體,但是腺體的分泌不會自發啟動,必須收到神經的指令才會啟動。所以想要「開竅」,還是必須打通感受器──整合中心──作用器這一條調節路徑。因此「竅」未開是「竅」附近的神經、內分泌的相關組織出現退化的現象;而「開竅」的真正內涵是,使那個和腺體分泌相關的神經、腺體之間的互動機制,得以再度活化。
  「關」是神經層面的問題,「竅」是腺體層面的問題,在感受器──整合中心──作用器的調節路徑中,「關」處於「前」段,「竅」位於「後」段。所以想要解決「竅」的問題,所需的歷程就比「關」長。
  這種觀點和傳統的主要區別便是,我們把恒定現象的維持,視為是神經、免疫、內分泌這個鐵三角整體統合後的結果,是生命智慧的展現。從這種高度,我們對「竅」有了另一層的瞭解,更可用來解讀後續的靜坐進程。
繼續閱讀

腺體的生理與心理(下)

林於灝(五十八)

  甲狀腺位於頸部,副甲狀腺在甲狀腺的後方。人體攝取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等,都須經過種種的化學反應,才能轉換成能量,提供給身體使用,體內所有物質能量變化的總和效應,在生理學上稱為新陳代謝。甲狀腺和副甲狀腺都和能量或新陳代謝的調節有關。
  甲狀腺激素過多,在心理上會出現不安的現象。因為不安,所以情緒易受扭曲而易怒、狂燥。因為不安,所以不能進行理性的思惟,認知功能失調,心靈散亂。相對而言,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則會出現冷漠、沮喪、和笨拙的情形。
  副甲狀腺則進一步調節理智和行為,特別是獨立和自信的發展。副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男性有炫燿、暴虐、自我擴張的情形;女性則有自私、好爭論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如果受到恐懼、憎恨、貪婪、妒忌等情緒的牽引,就會增加新陳代謝的作用,增加甲狀腺、副甲狀腺的工作負荷。
  在激烈或粗重的情緒下,比較活躍的腺體是位於腰部的腎上腺或性腺;反之,則比較活躍的腺體是胸腺與甲狀腺等位於胸部的腺體。由此看來,我們可以說,情緒是「心」理層面的表現方式,腺體是情緒在「生」理層面的表現管道。而且,腺體位置的高低,也和情緒作用的精粗相關。
  但是,一個人的所有腺體須相互協同作用,而且情緒的各種作用也須統合,才能在整體上取得平衡而安定,這就有賴比胸、腹部更高位階的下視丘、腦下垂體,來做更為精細的調控。
  腦下垂體位於大腦下方,又稱腦下腺,分成前、後兩葉。後葉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及催產素,其實是由下視丘合成後而貯存在後葉,因此後葉的本質是「神經性」垂體。前葉可合成並分泌特有的激素,所以是「腺性」垂體。
  腦下腺前葉,會對不同的下游腺體,釋放不同的激素,例如腎上腺皮質刺激素、甲狀腺刺激素、性腺促進激素等等,因而有腺體之主(master gland)的別稱。只是,前葉激素的分泌,還是要受到下視丘的調控。整個的調控模式是,下視丘先分泌某種釋放激素(releasing hormone)到腦下腺前葉,前葉則分泌相對的刺激激素(stimulating hormone)到標的腺體(target gland),而標的腺體才分泌特有的腺體激素。
  前葉分泌的這些激素,特稱為營養激素(trophic hormone)。這些激素的濃度升高,就可增進下游腺體對激素的合成;但過高的前葉激素濃度,會使其標的腺體肥大。這些營養激素的濃度降低,就會降緩下游腺體對激素的合成;但過低的前葉激素濃度,則會使其標的腺體萎縮。由此看來,腦下垂體對位於胸、腹部位的下游腺體,就具有雙向的調節功能。
  大腦利用神經和內分泌兩個系統來調節人體的運作。內分泌系統所分泌的激素,須藉血流攜帶到標的器官而發生作用;神經系統可藉神經網絡來調控。而這兩個系統的匯合點,就在下視丘。
  前文我們從關談到竅,並說明竅與腺體有關。在進一步探討過,和腺體相關的生理與心理之後,我們明白,內分泌不但和神經有關,情緒也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的運作。
  情緒是「心」理的作用或活動,但情緒必須經由神經系統,特別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才能傳送與表現。
  神經和內分泌是「生」理的作用或活動,而神經、內分泌的匯合點在下視丘。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體生理和心理的交會點,也就在下視丘。所以下視丘是人體中的重要中樞所在,也是靜坐中不可迴避的重點所在。因為靜坐中,體驗到氣在體內運行的現象,也會在下視丘出現。因為氣到下視丘,就可能引動相關的生理、心理作用。如何避免過與不及,在靜坐時的應對方式,全程靜坐的教程中,就有關的進度設計。
繼續閱讀

腺體的生理與心理(上)

林於灝(五十七)

  人體有胎兒期、青春期及更年期等三個重要的階段。這種分類的依據並不是年紀,而是因為激素(即荷爾蒙hormone)的分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在胎兒時期,所有的腺體都已成形,只是尚未發生作用。在青春期,位於人體較低部位的腺體成熟,而較高部位的腺體則開始發展。到了更年期,許多的腺體逐漸退化而停止分泌游素,人也步入老年。由此可見,腺體的分泌狀況,影響人體的盛衰極大。
  如果將人體概分成頭、胸、腹三個部位,就可發現性腺和腎上腺位於腹部,胸腺、甲狀腺和副甲狀腺位於胸部,而下視丘和腦下腺則位於腦部。
  性腺是胎兒時期,最先開始發展的內分泌腺體。生殖系統的發生,可概分成生殖腺的形成,以及生殖器官的分化這兩個階段。當胚胎在五週大時,會出現原始的生殖腺,此時的生殖腺尚未分化,在男女的形態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大約到六週大時,原本未分化的生殖腺,依據其接受到的激素不同,才開始進行分化,進一步形成睪丸或卵巢。
  出生後的性腺,只有少許的活動力。也就是說,在青青期之前,生殖腺尚未合成精子或卵子,但是分泌出的激素,則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大約在四到六歲前,孩童的皮膚開始增厚。只是相對而言,男性的皮膚比較粗,而女性顯的柔軟而平滑。這時的孩童,在心理和行為上會出現,貪婪、易怒、對長輩服從,喜歡結交朋友,以及表現對家人的愛等情形。
  在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量急劇增加,導致身體的許多變化,睪丸開始產生精子,卵巢產生卵子,第二性徵如男性的喉結,女性的胸部逐漸明顯。由於性激素又會回頭刺激神經系統,產生性器官的覺受,所以會出現性慾。男女兩性都會發展出愛的情感以及獨立自主的個性。在這個時期,性激素的分泌量如果充足,就會表現友好、和善、慈悲、充滿活動力、勇氣,善於接受新觀念。反之,性激素分泌不足,則會出現軟弱或自我膨脹、暴虐殘酷的情形。
  和性腺相同,也是位於腹部的腎上腺,包含內層的髓質和外層的皮質兩個部份。髓質分泌前文已說明過的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皮質又可細分成三個區域,分別分泌皮質醇、雄性激素及醛固酮。皮質醇和蛋白質的合成及糖類的新陳代謝有關,酫固酮負責體內水的平衡,雄性激素則與性腺相關。
  位於胸骨之後的胸腺,可視為免疫系統的中心。因為免疫系統的規劃與設定,均由胸腺在胎兒時期就開始構建。而且在出生時,胸腺幾乎就已完成它所有的功能。出生之後所分泌的胸腺生成素,則是用來執行已設定好的免疫功能。
  由胸腺細胞所繁殖的細胞,均經嚴格的篩選,只有能夠分辨「自體」和「非自體」的細胞才能留存,其餘不合格者(約佔百分之九十)都會被毀滅。
  這是因為,免疫細胞必須攻擊入侵的病原,所以胸腺的基本功能是,對參與免疫的每一個細胞,都賦予能夠辨識自體和非自體的能力,以便防止免疫細胞攻擊自身的組織細胞。因此,一旦這種辨識的能力受到損害,便會產生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或風濕性關節炎。
  也就是說,在「生」理上,胸腺對自體和非自體分別的很清楚,會保護那些屬於自體的部份;對於非自我的部份,則會加以抗拒並摧毀之。
  在「心」理上,人體也會出現自我和非我的情緒作用。在四到五歲時,就會對親近的家人、朋友、玩具,展現出「保護其所擁有」的情形。經過後續的成長,接觸更多的人、事、物之後,這種認知、見解,也就更形強烈而執著。
繼續閱讀

關竅與腺體

林於灝(五十六)

  當氣在任督二脈內循行時,凡遇氣較難通過的部位,一般丹道家稱為「關」,例如背側的尾閭、夾脊及玉枕。對於氣會駐留的部位,稱為「竅」,例如腹側的祖竅、絳宮及炁穴。而在密宗或瑜珈中所謂的脈輪,例如喉輪、心輪、海底輪等,也都是能量流動時,可能遇到阻礙的部位。
  氣在體內運行的圖譜,例如內經圖、修真圖或脈輪圖,都是有內在經驗的人,根據自己的體驗所繪製而成。一般人用五官去認識外在的環境,有氣行經驗的人,則可用氣的流動來認識內在的環境。因為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對環境的「空間尺寸感」也不盡相同,有氣行經驗的人,就能發現其間的不同。因此,實際上很難將氣感的體驗,精確地把這些關、竅、脈輪的位置給標示出來。
  這些氣流路徑中的關、竅、脈輪,傳統上被視為類似旅程中的不同景點,必須一站又一站推進,才能走完。但是筆者想提出另一種不同的看法。
  恒定現象是生命智慧在人體的展現,而維持恒定的鐵三角,除了神經系統之外,還有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胸腺位於胸骨後方,在胎兒時期,會對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細胞,賦予能夠辨識自我及外來入侵物的能力,對於免疫基礎的建立,影響極大。出生之後,胸腺的活性就逐漸減少。如果能夠再度獲得生命能量的滋潤,就可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
  內分泌系統是由內分泌腺體所構成,內分泌腺體可能是特化的一種器官,也可能是位於某器官中的部份組織。內分泌與外分泌不同,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都有特定的導管來運送其分泌物,但內分泌腺並沒有特定的導管,只能利用血管來運送其分泌物。
  內分泌腺體的分泌物稱為激素或荷爾蒙(hormone),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微少,但可以協助調節人體的生長、代謝及生殖。
  人體有許多不同的器官,但只有特定的器官才會對特定的激素有所反應,這種器官就被稱為該激素的標的器官(target organ)。
  內分泌腺體接受神經系統的指揮而分泌,所分泌的激素又會反過來調節神經系統的作用,而這種系統的共同指揮中心則位於間腦的下視丘。
  常見的內分泌腺體包含松果腺、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及性腺等等。
  如果觀察圖譜上所示位置的相關性,就可發現脈輪和腺體的所在位置極其相似,例如海底輪與性腺,心輪和胸腺,喉輪與甲狀腺和副甲狀腺,而這些位置又都位於自脊骨的椎間孔所延伸而出的神經叢附近。
  恒定現象是由感受器、整合中心以及作用器所形成的迴路來調節。神經系統負責感受與整合,而產生作用的是肌肉或腺體。
從相關的位置來看,神經自脊骨左右的椎間孔向前延伸形成放射狀的神經叢,這些神經叢就指揮,位於胸腹的內分泌腺或胸腺的分泌,從而調節生理的運作。
  如果把所有自脊骨延伸的神經叢,以及相關的所有腺體一起考慮,就可發現,參與恒定的三個系統,在任督循環的迴圈內,形成了一個複雜的立體網絡。生命的能量,經由這種網絡,自脊骨神經再傳佈到腺體。像這樣的一個立體網絡,就可視成是一個生命能量的作用場。
  一般將關、竅、脈輪視為個別阻礙點的觀點太狹隘;只重視氣在任督二脈迴圈內的循環,就像在迴圈內奔跑的小白鼠,格局也不大。只有把感受器、整合中心及作用器三個部份聯結,並將神經、內分泌及免疫三個系統的作用整合,把整個的恒定狀態視為一個整體,就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視野。
  從這種視野來看靜坐,就可引伸出不同面向的一些問題,下文再述。
繼續閱讀

人體生命的智慧

林於灝(五十五)

  法國生理學家Glaude Bernard觀察到一個現象,即使外在環境的條件有所變動,但人體的內在環境仍然會維持住一個相當的安定性、穩定性。美國生理學家Walter Cannon在1932年所出版的《Wisdom of the body》一書中,把這種內在的安定現象,稱為恒定(homeostasis)。
  人體調節恒定現象的機制,包含感受器(sensor),整合中心(integration center)及作用器(effector)三個部份。
  當感受器偵測到內在環境中的因子,偏離設定值(set point)時,就會將訊息傳送到整合中心。整合中心經過研判分析各種訊息的強度,便會讓作用器的活性增強或減弱。
  整合中心大都位於腦或脊髓中的特定區域,但有時也可能是一群內分泌細胞。作用器則通常是肌肉或腺體。
  大多數內在環境中的因子,都由數個作用器所控制,而這些作用器的作用通常是相互拮抗的。也就是說,當某種作用器的活性增加時,與之相對應的拮抗作用器其活性便會減弱。
  我們可將作用器的調節作為,視為「防衛」設定值免於被偏離。例如當血糖低於設定值時,作用器會使血糖上升。而血糖高於設定值時,另一種作用器會使血糖降低。
  因為這種調節的方向,是與當下設定值被偏離的方向相反,所以稱為負迴饋(negative feedback)迴路。這種負迴饋迴路,在偏離設定值而刺激感受器之後,便會反應,因此內在環境就不可能是完全不變的。在這種狀態下,內在環境的各項條件,會在設定值附近上下起伏變動,也就是說,恒定是一種動態性的穩定(dynamic constancy)。
  恒定的概念,對於瞭解人體生理的運作極有價值。因為它協助我們明白許多不同的生理機制是為何又如何運作。
  恒定的概念,也是醫學診斷的主要基礎。當某人內在環境的某一種測量值,例如血糖、體溫或血壓,一旦被發現明顯偏離設定的正常值時,就顯示不能維持在體內的恒定狀態,醫生便會推斷這個人生病了。
  恒定的概念,對靜坐而言,也是一種重要的指引方針而值得探討。
  我們不難發現,與恒定現象相關的內在環境因子,包含血糖、體溫、心跳、血壓等等,都和生命的存亡密切相關。就因為攸關生命的存亡,所以一旦這些因子的狀態偏離設定的安全值,人體都必須隨時做出因應的調節。而且,這種調節的機制,不管白天、晚上,不管清醒、昏睡,隨時都必須持續運作。因而我們可將恒定現象的維持,視為生命智慧在人體的展現。
  靜坐的首要目標是健康,但健康的定義又是什麼?偏離設定的安全值而不能恢復,就是生病。因此,如果能夠維持內部環境的恒定,就可視為是「生理」上的健康狀態。
  恒定是由感受器、整合中心以及作用器所形成的迴路來調節。感受器與整合中心多數屬於神經系統,作用器則通常是肌肉或腺體,而神經、免疫與內分泌三個系統,正是維持恒定的鐵三角。
  我們要強調的是,在正常狀態下,人體就能藉由這鐵三角的運作來維繫恒定現象,而不須外力的介入。因此,對於恒定現象的維持而言,任何人為、蓄意的作為,都是介入的外力,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成為恒定干擾,增加調節機制的工作負擔,延長恢復恒定所需的時間。
繼續閱讀

覺的穿透力

林於灝(五十四)

  人的脊骨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等數個段落,在體驗到氣行脊骨之內後,往往會在某個段落,(初期)特別容易在胸椎及腰椎受阻,而不能一路暢行直通入腦。
  一般人在發現氣行受阻時,往往採用「聚氣沖關」的方式來處理,將大部份的心力,專注在「過關」這件事。用這種模式解決在皮層、肌肉層的氣行受阻時,或許還能解決問題。一旦氣入脊骨之後,再沿用這種模式,就會發現不易解決氣阻,而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就是不明白「氣行受阻」的根本是什麼。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就不能對症下藥。根本的問題不能解決,困擾就會持續存在。
  如果不瞭解覺知,就不知如何將覺帶入靜坐的過程中。瞭解覺知,並將覺知帶入靜坐的過程中,就可望在另一個層面得到體驗。
  如果能將覺知一路帶進靜坐的過程中,並在脊骨之內體驗到兩股氣流,就表示不但懂覺知,又已可「初步」運用覺知,這當然可以視為是靜坐上的進步。如果可以再發現這兩股氣的流向,更是一大進步,因為這是內在經驗後續旅程的重要基礎。
  如果是同向而行,就可進一步觀察是上行或是下行。
  如果是反向而行,就可進一步觀察,這兩股氣流是在「同一條」氣道內,還是在「不同」的兩條氣道內流動。
  如果執著於「聚氣沖關」,就不會走到這一種「層面」。要體驗這些,必須以覺為基礎,將覺一路由皮層而肌肉層,最後深入到骨層。
  覺知發展到骨層,就已是極限了嗎?其實不然,在脊骨之內,我們不但可體驗到出現幾股氣流之外,還可體驗出這些氣流是在相同抑或不同的氣道之內流行。
  這時的覺知,除了比皮層、肌肉層更深入之外,還可在脊骨之內,更細微地覺察到兩股不同的氣流。也就是說,覺知的作用,可在以「縱」向「深入」,也可在「橫」向「細微」,於是我們發現,覺知的「穿透力」在此展現。
  在這裏我們也可發現,覺知和專注的不同。專注只能專注在脊骨之內,再深入的話,也只能專注在一條氣道之內。所以,以專注來「聚氣沖關」,考慮或含蓋的層面有限。覺知則不然,覺知有著「整體觀」的內涵,只是要說明其中的精妙,並不簡單,因而暫且擱置。
  在覺知到氣在「同一條」氣道內反向而行時,所產生的體悟,就可望改變後續靜坐的「做法」,因為這正是氣行受阻最重要的成因。
  兩股氣流在同一條氣道內較勁,就會有此進彼退、此退彼進的現象。「聚氣沖關」可能增加其一股氣流的強度而推進,但是只會改變受阻點的位置所在,而不能消除另一條氣流的存在。一旦增強的力量消退,阻塞的位置就會再改變,阻塞時情形又再出現,問題仍未解決。
  不懂覺知的人,就無法得到這種體悟。沒有這種體悟經驗的人,就無法說明這種體驗。不明白這種體驗,就只能一直陷在進進退退的困境,靜坐當然難有進步。
  以上所述都是當氣阻於腰椎、胸椎時,就會出現的問題或現象。如果氣入頸椎,還須考慮腦神經的問題,情形更為複雜。所以越深入內在經驗的旅程,越須小心,越須有經驗的人指引。而指引的內容,更須借助覺知的整體性觀點和穿透力。否則肆意妄為,產生的危險,難以想像,不可不慎。
繼續閱讀

生命之學與內在經驗

林於灝(五十三)

  靜坐是探討生命之學,而靜坐的首要目標是恢復健康,所以我們需要多方瞭解生命的相關問題。因而我們必須以生理學、心理學、經絡氣脈乃至於胚胎的發育學為基礎,並引入一些治療學的相關學理來助闡釋靜坐的相關理論。只是,光有這些理論還不夠,靜坐要進步,還有須要加強的地方,那就是實務,根據理論加以實踐後的體悟。
  在靜坐中,初期體驗到氣的流佈時,往往會出現熱、癢、脹、痛、痠、麻等現象,這些現象我們在談氣的初體驗時就探討過。透過探討後,可以解除一些神秘感並避免被誤導,但無法讓靜坐進步。想要再進步,就須再深入探討。
  如果分析這些現象,可以發現兩點不同。第一,熱、癢出現的部位,位於身體的皮層;而脹、痛、痠、麻出現的部位,比皮層深入而在肌肉層。第二,熱、癢表示體驗到的是,氣的流動;但脹、痛、痠、麻則表示體驗到的是,氣的流動受阻。
  一般的靜坐教學,很難看到從這種角度指引學生,更不用提後續的深入探討。
  在靜坐中體驗到氣的流動是好事,表示開始將對外的感知轉向朝內,開始內在經驗之旅。只是,此時所觀察到的,還只是表層。
  在體驗到肌肉層時,就比皮層深入一點。不過,體驗到氣的流動受阻,就會變成一種困擾,也使深入體內之旅受阻,這時的應變方法因人而異,特別是瞭解覺知理論的人。筆者認為最好、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受阻部位與皮層相距多遠。
  觀察是訓練覺知的一個方法。利用覺知去觀察,把覺知帶入靜坐中,把學知由皮層帶到肌肉層。體驗到這點就表示進步,因為體驗到「深入自己身體」這回事,這是自己實踐後的體悟。
  不要小看這點,如果真能做到「觀察受阻處與皮層的距離」時,就會發現內在和外在的距離感並不相同。而體驗到這種距離感後,就可能再體驗到受阻那條氣脈的寬窄,這時就會明白李時珍所謂內景「隧道」的意涵。隨著這種內在經驗的累積,內在的「身體」就會逐漸顯現,這便是內觀、內視的成果。
  以上的這種說明,只能說給瞭解覺知理論的人聽,只有覺友才聽得懂。但是,也要有這種內在經驗的人才說得出來。所以,生命之學與內在經驗有關,而內在經驗須由實踐而來!不實踐就不會進步!
  體驗到的氣感,由熱、癢而到脹、痛、痠、麻,就表示氣的流行,由皮層轉入到肌肉層;如果體驗到氣行入骨,就表示更加深入而到骨骼。
  發現氣行入骨時,通常會感到有(一)股氣流在脊骨之內流動。只是,並不容易馬上就能體驗到一氣暢流的現象。常見的情形是,在脊骨尾端就會遭逢阻礙。隨著靜坐經驗的累積,氣阻的部位會逐漸由下而上移動。對於這種現象,一般合理的解釋是,生命的能量之流,會在受阻處堆積。一旦累積的能量夠多、夠強,便可通過阻礙,繼續前行。
  到這裏,如果我們提出「氣行入骨後的發展又如何」這個問題,出現的答案就不會只有一個。答案不同,又有什麼意涵?代表自此以後,各自分道揚鑣;而那走錯路的,就可說是步入歧途。其間的區別,影響之大,不可不慎。
  就靜坐而言,能夠體驗到氣由尾端上行入頭時,就代表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這時可再考慮一個問題,體驗到氣在脊骨內循流的當下,有什麼發現?或者直接明確地說,在骨內有幾道氣流,是一股、二股,還是……。而,這又有什麼意涵?
  如果未將覺知帶入靜坐中,通常只能感受到氣的流動,而根本就不分清楚有幾股氣流。如果沿循將覺知帶入靜坐的習慣,將覺知由皮層帶入股肉層而後骨層,才有可能覺察到脊骨之內,到底出現幾股氣的流動。這便是基本的不同,也是最大的不同。
  如果未將覺知帶進靜坐中,在好不容易讓氣由脊骨入腦後,因不知後續的發展,往往就會想要將氣導入任脈,練起所謂的「小周天」。
  這時便會引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督脈因包埋在脊骨之內,所以可以依循脊骨而行氣。但因任脈不在脊骨之內,而是在體內腹側的軟質組織或空腔內前行。在任脈未通之前,對於正確的氣行軌跡並無概念,在這種情形下,冒然導氣前行,難免誤入歧途,不可不慎。
  要做到在靜坐中,可以覺知到「出現幾股氣流」的這件事,必須在「心細專注」的狀態下,才能分辨出其間的區別。而要「心細專注」又必須在內心平靜的狀態下才做的到。由此我們知道,在靜坐中發展「覺」,自然就會得「靜」。不須想盡辦法「求」靜,自然就會「得」靜。也由此我們可以發現,覺知在靜坐上的重要以及功效。
  文末想要說明兩點。第一,我們並不否認氣行小周天這種現象的存在,只是不認同「練」小周天的方法,全程靜坐有更理想的方法。第二,本文僅藉因緣,順勢說明一些覺知的功效,更多更大的功效,留待後文再說。
繼續閱讀

生命能量與脊骨神經

林於灝(五十二)

  人體的脊骨,是由一節又一節的椎骨,由上而下包含頸椎、胸椎、腰椎及薦椎等數個段落。在相鄰兩節椎骨之間都有一個椎間孔,脊骨神經便由這個椎間孔穿伸而出。不同部位的神經,負責掌控不同器官的運作。所以,當脊骨神經受到擠壓時,就會引發相關的症狀或疾病。
  頸椎部位受到壓迫時,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頭暈、頭痛、記憶衰退、憂鬱症、自主神經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胸椎部位受到壓迫時,會出現心悸、胸悶、呼吸困難、肺炎、氣管炎、乳房病變、消化問題等症狀。
  腰椎與薦椎部位受到壓迫時,就會出現月經不調、不孕症、坐骨神經痛、頻尿、痠麻無力等症狀。
  以上的說明,便是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的核心理論。另外,因為肌肉的運作,也要受到脊骨神經的調控,所以肌肉動力學(kinesiology)的根源也在脊骨神經。
  在脊骨神經受到嚴重擠壓時,就可能受到損傷,損傷不能修復,細胞便會逐漸死亡。
  一般細胞死亡時,在附近組織的細胞會立即進行細胞分裂,而產生兩個新細胞;其中一個在發展出特定的功能(這個過程稱為分化)後,會去取代死亡細胞的位置,而另一個細胞則維持未分化狀態,以便需要時再度分裂、分化。但是神經系統的細胞,經過孩童時期發育後,就不會再分裂而無法取代死亡細胞的位置。
  因此,脊骨神經醫學和肌肉動力學的發展極限,也就在這些因受擠壓而嚴重受損的神經。
  最新的證據顯示,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神經系統還是有分裂的可能,而其原理則尚待進一步的研究。以下是筆者的看法,和覺友分享。
  根據胚胎的發育過程我們知道,生命能量集中合流後,會由軀幹的尾端朝向頭端挺進。也就是說,「會合」後的能量,「集中而增強」的生命能量,會在「軟」質組織中,開創出一條無形的渠道,這便是後來以自尾向頭為走向的督脈。隨著骨骼的發育成形,後來這條通道就被保護而隱埋在脊骨之內。
  附帶一提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胎兒出生時,多以「頭下腳上」的方式離開母體,否則就會增加不少的危險性。因為出生的過程,對胎兒而言是一大難關,必須全力以赴。這種「頭下腳上」而離開母體的方式,我們可以解讀成,「生命」要確保「生命能量」集中在正確的流向,沒有不必要的浪費,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以便渡此難關。
  出生後的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爬行的階段。在爬行時,背部在上,手腳四肢以及體內的臟器等物位於脊骨下方,脊骨內的能量通道呈水平狀,這種姿勢對督脈的影響還不大。等到長大,開始面對「頭上腳下」這種姿勢的生活後,對督脈內能量流動的干擾就增加。
  另外,督脈內的能量在上行的過程中,必須穿越一節又一節的椎骨之外,還有脊骨之內的脊髓與脊髓液等等,這些也都會對能量的流動造成阻礙。
  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旺盛的生命能量在障礙較少的軟性組織中,可以導引、促成脊骨與神經的發育成形。成形後的脊骨與脊髓,則會影響生命能量流動的順暢,能夠貫注給脊骨與神經的生命能量逐漸減少。
  在胚胎的發育中,能讓脊骨從「無」而生「有」的這種生命能量減少後,能分配給脊骨神經的能量也跟著減少,因此也就逐漸失去了修復神經的能力。如果,能夠再度獲得充分的生命能量,就可能重新啟動神經細胞的分裂,修復受損的神經。
  對脊骨神經醫學或肌肉動力學而言,瞭解脊骨神經,可以用來矯治病痛。而當靜坐時,出現氣在脊骨之內受阻的體驗時,也可明白受阻部位對身體的影響。除此之外,我們還可進一步利用這方面的體驗。詳情容於下文再述。
繼續閱讀

靜坐是生命之學

林於灝(五十一)

  人體組織、器官的形成,是從骨細胞的遷移開始。而骨細胞的遷移,則是在生命能量之流先行開路,形成氣脈之後。由於生命能量的流動是如此重要,因而氣脈的重要性也就相對浮顯出來,特別是督脈。
  在脊骨形成之前的胚胎,都只是「軟」組織,因此氣脈的形成與維持,比較不會受到阻礙。
  長大後的人體,在橫躺時,不管是仰臥或側臥,體內的臟器與組織,都會壓迫到這條生命能量的通道,所以必須藉由脊骨這種堅硬的實質外殼,來保護這條通道。因此不論從氣行的經驗或漢醫典籍,都同意督脈行於脊骨之中。
  人在站立時,這些組織、臟器都須掛附在骨架上,否則就只能像蝸牛等軟體動物,只能爬行於地。但在站立時,骨架所負荷的是一種向下的力量,而惟一能夠協助抵消這些向下力量的,也就只有脊骨內那股上行的生命能量。
  胎兒出生後,便須與外界的生存環境互動,以便接收訊息並做出適當的反應,這就有賴神經系統的運作。神經本身是「軟」體性的結構,不但「站」不起來,且又怕受到壓擠。這種重要要卻又柔弱的神經,就只能依附於骨架之上,所以神經就像藤蔓一般地從脊骨上的椎間孔這個空隙,穿孔伸展出來。也因為神經必須攀附在脊骨之上,所以神經系統的發育,就必須比脊骨的發育晚啟動。
  脊骨不正會使椎間孔變小而壓迫到神經。神經受到壓迫,就會發出訊息,並出現疼痛、肌肉無力、血管緊縮導致的循環代謝惡化等現象。保持脊骨正直,除可避免壓迫神經之外,也可減少對腹部腸道與臟器的擠壓;更重要的是,正直的脊骨可保持督脈內的氣流暢通。因此,在談靜坐姿勢時,極為重視保持脊骨的正直,就是這個緣故。
  神經系統包含腦與脊髓,腦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所以也必須被保護在頭蓋骨之內。而腦的發育比骨晚啟動,骨的發育又比生命能量的流動晚,換句話說,腦是生命能量流動後的產物。因而在靜坐時,用腦主導的種種作為,想要改變生命能量的運作,是一種本末顛倒的極大錯誤!
  督脈、脊骨和神經的發育,都是以胚盤的中心線為基準。雖然都和中心線有關,但深淺的部位卻有不同。漢醫將皮、肉、脈、筋、骨稱為「五體」,可用來顯示這些結構在人體之中,深淺部位的不同。在探討過督脈之氣與脊骨的關係後,我們繼續探討督脈之氣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感覺神經會將身體的感覺訊息向上傳送到腦部,神經的傳導要靠離子進出細胞時產生的電流。電流形成時,伴有熱能的釋放,神經又可感受到溫度的變化。因此,在靜坐中產生的種種感覺,也都會傳送到腦部,都是上行。
  因為神經是從椎間孔伸展而出,所以出現感覺的部位就會和脊骨極為相近。正因為如此,在靜坐時感覺神經的傳導,和督脈之內的氣流方向,都是上行,所以容易混淆。有人認為氣脈就是離子通道,明白上述情形,便知其非。
  筆者在氣行入骨後,曾經體驗到,氣行於薦骨時,會出現氣的穿梭進出現象。這個情形和脊骨其他部位的氣行方式大不相同,因此引發筆者的好奇。經過探討才瞭解,在脊骨末端的薦骨上,有四對八個左右對稱的孔洞,醫書稱為「八髎穴」,該處就有神經由這些孔洞伸出,這才瞭解神經的傳導可能和督脈之氣混淆,而能夠明白並辨別其不同的人畢竟不多。
  所以當再次看到李時珍說過的,「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這段話時,就有更深的感觸。首先必須將習於對外觀注的心,收拾轉向看自己的內在,這就是靜坐的開始。返視的結果,就會看到「內景」。「隧道」指的就是氣脈。只有返觀內視,才能察覺氣脈的存在。返觀內視的經驗多了,自然就會進步而察覺那位於人體深處內層,脊骨之內的督脈。察覺到督脈之後,還要能夠分辨是「生命能量之流」,還是「神經傳導之流」,才算細察、照察而明察。李時珍以短短數語,道出層次之深,令人敬佩。
  人的一生中,最獨特的時期,就是胎在腹中的這個階段。單一的一個受精卵,只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可發育成四肢、五臟俱全的胎兒而出生。這種成長速率只出現在這段時期,經過這段時期之後,成長的速率就減緩。到了青春期之後,成長速率幾乎為零。然後,開始反轉而進入「負成長」時期,人也就漸入老年。
  這種情形,可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明。生命的能量在胎兒時暢流無阻,出生之後的能量通道逐漸受阻。隨著阻塞程度的惡化,骨骼、神經等細胞組織,得不到充分的生命能量滋潤,於是生命力減少而老化。
  想要扭轉這種頹勢,只能設法再度充填生命能量。一旦獲得生命能量的補給,就能反轉「負成長」的現象,而讓身體修補、整復。如果回填的能量飽足到能夠再度流行於督脈之內,就代表能量狀態已回復到胎兒時期,這些能量便會依循它曾經走過的路徑,重新活化骨骼、神經等系統,或許這就是道家會特別重視「督」脈的原因。
  前面我們曾經利用免疫學、神經學、心理及心理治療學的學理來探討靜坐的相關問題,現在我們又花了不少篇幅,藉由胚胎學、發育學來闡釋生命能量與氣脈。這一段的探索歷程,其實暗隨一條主軸進行,那就是生命力的運作。
  如果將生命力以一條水平線來表示的話,水平線持續延伸,表示生命力穩定發展中,水平線一旦下折,表示生理或心理不健康,生命力開始衰退。水平線開始上折,表示生命力提升,朝向恢復青春之路前進。
一般人進入壯年之後,生命力就逐漸衰降,所以我們把靜坐的目標訂成,先求健康,然後要將這條水平線上折。上折之後,我們希望這條線繼續上行,恢復青春。最後望看到生命力的源頭,生命的真相。
  從生命力線下降的階段,過渡到水平發展,繼而提升到生命力上揚,這是一段逆勢而行的歷程。我們探討的主軸,便是依循這條翻轉生命力的歷程,所以我們把靜坐定調為「生命之學」。
  因為靜坐是生命之學,含蓋的範圍既深且廣,所以必須探討,必須鑽研。因為生命之學可以救己助人,所以值得分享,值得發揚。
繼續閱讀

胚胎發育之中西觀

林於灝(五十)

  根據現代醫學所知,人體的發育是從卵子受精開始。精子和卵子結合之後,會開始進行細胞分裂,而將受精卵分割成小細胞。這時的受精卵只進行細胞分裂而不會成長變大。細胞數目大約在16~32的程度時就稱為桑椹胚(morula)。在細胞分裂進行的同時,受精卵也往輸卵管內的子宮移動。
  隨著分裂的進行,在各小細胞之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細胞間隙,而輸卵管和子宮腔內的組織液會逐漸浸入桑椹胚之內。於是間隙會逐漸融合成一個腔洞,而不斷分裂的細胞會被推擠到腔洞的外圍,整體形成一個空心狀的結構,稱為囊胚(blastula)。
  受精卵大約在受精後第四天,會到達子宮而著床,囊胚就會慢慢被子宮內膜包埋,並形成包含內胚層和外胚層的雙層性胚盤。
  隨後,來自相反方向的外胚層細胞,會逐漸向胚盤一條「看不見」的「中心線」移動,並在相會之處形成像山脊般的突起。這些細胞最初的相遇處,就是未來胚胎的「尾」端,然後會向胚盤中心和頭端延展。
  細胞最初相會在胚盤鄰近臍帶的一個小區域,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胞,從「中心線」的兩側排山倒海而來,使得相會處逐漸加深加寬,並向胚盤的另一端延伸,而形成縱向溝狀的原條(primitive streak)。
  隨著更多來自「中心線」兩側的外胚層細胞相會後,細胞會持續向原條之內挺進,擠入內、外胚層之間,而形成第三層細胞層,稱為中胚層,於是胚盤就成為三層性胚盤,而稱於原腸胚(gastrula)。
  來自這三個基本胚層的細胞,是建築所有組織、器官、系統的基礎;例如外胚層會發展成神經系統,中胚層形成骨骼、肌肉,內胚層形成腸胃道。
  在原腸胚形成時,為了建立身體的基本架構,有些細胞必須遷移到新的位置;這種為了形成組織、器官的移動,稱為形態形成運動(morpho genetic movement)。遷移的結果,會讓胚胎的前後、上、下等立體方向性變得明顯,並且類似長大後的模樣。
  最先開始遷移的細胞是骨骼細胞。骨骼細胞會在胚胎的中心線形成脊索,來決定身體的軸向性。脊索伴隨後續脊柱的形成,會被脊椎骨取代。脊索的形成,也會誘導神經系統以及腸胃系統的發育與形成。
  利用現代的科技,已經可以透過立體超音波等技術,將懷孕的過程以電腦的影像處理表現出來,因為「眼見為憑」,所以容易讓人信服。上述有關胚胎發育的過程,有興趣的覺友,在網路上不難發現相關的記錄影片。
  從西醫的觀點,在人體發育的過程中,當然看不到有關氣脈的描述。但是如果我們從古籍及漢醫的論述中,就可以找到相關的參考資料。
  《產經》上載,黃帝問曰:人生何如以成。岐伯對曰:人之始生,生于冥冥,乃始為形,形容無有擾,乃為始收。妊身一月曰胚,又曰胞,二月曰胎,三月曰血脈,四月曰具骨,五月曰動,六月曰形成,七月曰毛髮生,八月曰瞳子明,九月曰谷入胃,十月曰兒出生也。
  《文子》上載,文子曰:人受天地變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血脈,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
  《太素》上載,一月膏,二月脈,三月胞,四月胎,五月筋,六月骨,七月成,八月動,九月躁,十月生。形骸已,五臟乃分。
  從漢醫古籍來看,脈在人體形成骨之前就已形成。這裡所謂的「脈」,指的當然不是「動」脈、「靜」脈等「血」脈,而是「經」脈或「氣」脈。氣脈是氣的通道,是生命能量流動的渠道。
  從西醫談胚胎發來看,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經由細胞分裂而產生越來越多的細胞,再經過分化的過程及形態形成運動,遷移到不同的部位後,才發育成不同的組織與器官。
  在形態形成運動的過程中,細胞開始遷移。這種遷移,除了細胞(固體)之外,還包含組織液(液體)以及氧及二氧化碳等(氣體)。因此,這種遷移,就可視為是生命能量的一種流動。這種遷移的結果,就會產生一種原始生命能量的流通渠道,「氣脈」於是產生。
  覺友可能會感到不解,筆者談靜坐談到氣脈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再談胚胎發育的過程?而且還把中、西胚胎學通通搬出來說?!
  經由中、西觀點的比對,來看胚胎的發育,現在我們可以明白,生命能量的流動,發生在骨骼形成之前。不過,如果只是要說明這點,就不須大費周章。瞭解胚胎發育的過程,對於「中、後」期靜坐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基石,但有關這方面的說明,卻極為少見。因為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交待,因此且容下文再作深入的探討。
繼續閱讀

任督點疑

林於灝(四十九)

  奇經八脈既不直接連通臟腑,也沒有一陰一陽、一臟一腑的表裏對稱關係,故稱「奇」經以顯與「正」經之不同。
  奇經八脈中的督脈位於背側陽面,任脈則位於腹側陰面,二者連貫背腹,前後相通。
  《黃庭經》言,「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可見任督二脈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俞琰在註《參同契》時說,「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萬脈皆通」,這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李時珍在《瀕湖脈訣》中提到,「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這就說明,在丹道家等修行人眼中,十分重視氣在任督二脈中所形成的循環。一般將這種循環路線,特稱為「小周天」,並視為是通精、化炁、鍊神的重要通道。
  在探討有關氣行的路徑時,如果能夠配合相關的圖譜,就容易讓人明瞭並減少神秘感。如同醫家重視經脈圖譜,道家的修行人也很重視圖譜,因此在許多談論丹道的書籍中,都可以發現與修行相關的圖譜。
  因為「小周天」是修道人的基本目標,因此與任督二脈相關的圖譜,也就不在少數,而「內經圖」和「修真圖」就是流傳較廣的兩種圖譜。
  這兩種圖譜除以側面盤腿靜坐的「外形」來表現外,並附有文字說明。不同的是,「內經圖」多用形象比喻來介紹在氣行周天時,發生的各種人體功能;但「修真圖」則以易卦附加文字,演示修練內丹要領的方法。
  以人體而言,任脈在腹在前,督脈在背在後,在談論任督循環時,就會出現幾個要點,值得探討。一是氣在此二脈內的流向如何,二是在脈中的那些部位容易發現氣行受阻,三是二脈交會之處有何光景……等等。
  《針灸大成》上說,「引督脈過尾閭而上升泥丸,追動性元,引任脈降重樓,而下通氣海,二脈上下,旋轉如圓。前降後升,絡繹不絕」。我們引用這段文字是因為,這裏提示了幾個重點。
  文中說「引」督脈」、「引」任脈,這就顯示這是一種作為,一種方法。而「前降後升」則具體說明了方向。由此可見,所謂「小周天」的特點就是,在任督二脈之內引動「前降後升」的循流。
  另外在《性命圭旨》中的普照圖提到,「人身有任督二脈,為陰陽之總。任脈起於中極之下,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屬陰經之海。督脈起於下極之俞,穿脊裏循額至鼻,屬陽脈之海。」文中提到一個要點,「督」脈是「穿脊裏」循額至鼻,顯示督脈之氣,穿行於脊骨之內。類似的說法,在《伍柳仙宗》書內也可看到。由此顯示,督脈是否打通,就可先看其氣能否入骨。全程靜坐中的「骨意識」進度,則與骨內行氣有關。
  附帶一提的是,依據筆者經驗,「正」經中的足太陽膀胱經,和「奇」經中的督脈,在氣行時也會呈現極為明顯的相關性。
  綜合來看,不管醫家或道家均認為督脈之氣,是由下向上而行,並無爭議。既然督脈是由下向上而行,那麼任脈勢須由上而下行,二脈會合才能從而形成循環。
  《素問》的「骨空論」說,「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主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外,在《難經》的「二十八難」及《奇經八脈考》之中,也可發現同樣的觀點,認為任脈「上」行。以上所引皆為「醫」家之言。
  但對「道」家中修習內丹之人,便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西派祖師李涵虛在《道竅談》中說,「忽然而靈芽葉萌,氣機生動,吾即起河車以煉之,使之自下往後,由督脈進,逆流天谷,而返中宮,此得藥當行之事也。」
  又如東派祖師陸西星在《河車論》中提到,「吾急以神斡歸尾閭,使之循尾閭而上,至於夾脊雙關,上風府直至泥丸。神與氣交會於此,則其疏暢融液,不言可知。少焉,降為新美之津,則自重樓而下,游絳宮,入紫庭,復歸其所藏之處而休焉」。此外在中派陳致虛的《金丹大要》以及閔小艮所輯《古書隱樓藏書》中的「寥陽殿“問答”」也有同樣的說法。由此看來,丹家普遍認同「任降督升」,亦即任脈之氣下行。
  對於經脈,醫家重視的是十二「正」經,道家則重視「奇」經八脈,這可能是因為,「正」經位於身體的「淺」層,而「奇」經則位於身體的「深」層。醫家之針灸、按摩、推拿可疏理淺層,但對深層則難見其效。例如氣行受阻於「膏肓」,醫家幾乎無能為力,而有「病入膏肓」之嘆。道家稱膏肓為「夾脊雙關」,並與尾閭、玉枕認為是督脈「三關」,顯示丹家也同意此處容易阻寒,而應「聚氣通關」。
  與任督相關的「小周天」,即便在道家中之中,也因派別不同而功法各異。有些門派主張先通任脈,有些功法則設計先通督脈,但共同的目標都是要設法打通任督二脈。
  在打通任督二脈之前,就必須先確定脈道的所在位置。督脈位於脊骨之「內」,位置明確。任脈在腹側,必須內視、內觀能力夠的人,才能察覺,察覺不到,就無法對之有所作為。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多數的內丹功法,都設計或主張先通督脈。
  這樣看來,打通督脈就成為歷代丹家修煉的首要目標。只是,從現代的角度來看,督脈又有何重要性?!
繼續閱讀

古人的氣行經驗

林於灝(四十八)

  對靜坐者而言,察覺到氣的運行是真實存在的現象,經驗多了以後,就會體驗到「重現性」,也就是氣在固定的軌跡中運行。隨著經驗的增加,就會發現在體內不同的深淺部位,也能體驗到氣的運行而呈現「立體性」。經驗更多之後,還可能發現其他與氣的運行有關的「規律性」。具有「重現性」的「規律性」,便可做為遵循的依據參考。
  在筆者體驗到這些氣的運行現象後,因為想要進一步瞭解,就多方涉獵相關資料。由於在西方醫學中,有關的資料極為罕見,只能在東方的醫學系統中尋找。
  一開始找到的資料是,常見的十二經絡圖以及銅人模型。這種類型的資料,(後來才體會),其關注的主體是,供針刺選用的個別「穴點」。雖然在這些資料上,也可發現在個別穴點之間以「線」連接,但這是「連點」所成之線,並非「真實」存在之軌跡,不能做為循行的參考。
  後來注意到,1973年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以及《陰極十一脈灸經》,內容顯示,古人有關循行感覺的觀察與研究,主要源自艾柱燃燒的刺激所引發,那由「熱」所致的循行性感覺。
  古人曾用河流比喻這種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而有十二經水之說,「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所謂的大小與廣狹指寬度,遠近指長度,深淺指高度,這就顯示這種循行的立體感。
  而且,這種循行性的感覺在循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小結節、小疤痕或者口、眼、鼻、臍與前後二陰孔道時,還會出現繞道而行的現象。另外,在受阻部位會出現憋、腫、脹、寬的緊迫感;但在阻滯解除之後,就會像原本受阻的水道又恢復暢通,繼續循行。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循行性的感覺就是古人指繪經脈循行路線的依據之一。而上述的種種情形,也和靜坐中的氣感現象,極其相似,古人的這些經驗,當然可以做為我們的參考。
  有關針穴的理論,可見於漢代內經的靈樞篇。而現代常見的銅人,其表現的主體也是供針刺用的穴點。
  1993年在四川綿陽永興鎮的雙包山,發現另一批漢墓,在漢墓中出土一具木製的人形。這具木製人形和現代銅人不同的地方是,沒有針刺點的標示,而是在黑色的人形體表上,出現以紅漆描繪的經脈路線,被視為是經脈循行的軌跡圖。
  根據考證,這具木人和馬王堆出土的兩種「十一脈灸經」的下葬時期非常接近,都在漢文帝或漢景帝之間,特點是「有線無穴」,可以相互參考,協助經脈循行路線的描繪或架構的建立。
  針刺的目的在於治病,針刺穴點的發現也自有其始源。經過後人臨床的應用與整理,而將某些穴位結合成一組,並將之納入某一條經脈,稱為「穴位歸經」,這是經過人腦處理後的產物,只能算是矯治「病」理的圖譜。
  循行圖和穴位圖完全不同,循行圖不是理論推演或思維的產物,而是客觀內證體驗的表達方式,可說是幾近佚亡了的「生」理圖譜。這一類的圖譜,才是筆者認為具有參考價值的圖譜。另外,我們據此也可以推論,西漢以後的「漢醫」中,真正能夠瞭解體內氣流的人,似乎也就越來越少了,這可能是因為這些醫家根本就沒有「內氣」的體驗。
  漢醫將經脈分成正經和奇經兩類。手足三陽、三陰,合共十二脈,是為「正」經。「奇」經則包含陰維、陽維、陰蹻、陽蹻、帶脈、衝脈、任脈、督脈等八脈。
  傳統上,奇經八脈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如果人云亦云,只要隨便找本中醫的經絡圖譜都有介紹。但是,真要深入研究,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難題。
  漢醫的理論大都源自《內經》,而奇經八脈亦始見於內經,但也分散在素問、靈樞各篇章,並無專文論述。而且只有任脈、督脈與陰蹻,說明較詳,陽維、陽蹻則顯簡略,帶脈則是依附於其他脈之間雜述……。由此可見,在傳統上醫家對奇經八脈的認知及其重視程度的高低。
  第一部有關奇經八脈的專著,相傳是由北宋的道醫張紫陽所著的《八脈療經》。張紫陽,名伯端,另著有《悟真篇》,以「內丹」的角度解讀《周易參同契》而名聞於後世。
  到了清代的名醫李時珍,極為重視奇經八脈,因此著有《奇經八脈考》傳世,書中提到的幾段文字,值得借鏡,分述於下。
  李時珍說「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這就顯示「正」經內的氣量少,而「奇」經內的氣量多。因此進一步就可推論,如果要利用氣脈內的能量,從「奇」經比從「正」經就會較多較大;而或許這就是講求內勁的習武之人以及神仙家,會特別重視「奇」經的原因之一。
  書上提到「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這就顯示「奇」經之氣源自「正」經。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有一個特定的條件,就是必須「正」經之脈隆盛,然後才溢入奇經。只是所謂的「正經之脈隆盛」是何光景?
  前面我們提過,氣行受阻時會出現緊迫感,氣可能在受阻處出現堆積或沖撞的情形。一旦阻塞的情形消失,就可恢復暢行。因此,至少我們可以先認為,「正」經之脈循行「順暢」是「隆盛」的先決條件,「正」經不順暢,就難登「奇」經之堂。
  書上還提到,「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這就是說,對於這種氣行規律的認識,必須借助內視、內觀的訓練與培養,才做的到。
  靜坐是一種內在經驗。因此,有經驗的人,根據其自身體驗所提出來的理論,便值得我們借鏡。經驗豐富的人,便是這方面的巨人。如果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便可以省時、省力而看到又廣又遠的視野。這樣的巨人,固然可能在現代被發現,在古代當然也曾存在。
  像李時珍這種名醫,都要探討奇經八脈,明眼的人很容易瞭解他的體認之深,我們從他所說的「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便知,而這段話,雖然短短幾個字,卻頗耐人深思玩味,且待後文再做分享。
繼續閱讀

從十二經脈談起

林於灝(四十七)

  漢醫將人體先分成陰與陽兩面,對於循行於體表或背部的經脈稱為「陽」經,循行於體內或腹部的經脈稱為「陰」經。
  對於藏精氣而不瀉者稱為「臟」,包含肝、心、心包、脾、肺、腎,臟可滿而不能實。對於傳化物而不藏者稱為「腑」,包含膽、小腸、三焦、胃、大腸、膀胱,腑可實而不能滿。
  因為臟與腑相較,位於身體的更深層,因此「陰」經與「臟」相關,「陽」經與「腑」相關。
  然後進一步,再將陰經分成太陰、厥陰、少陰三種陰經,而將陽經再細分成陽明、少陽、太陽等三種陽經。
  對於行走於上肢的經脈,稱為「手」經,行走於下肢的經脈,稱為「足」經。於是,上肢掌側有手三陰經,上肢背側有手三陽經。同樣,下肢內側有足三陰經,下肢外側有足三陽經。
  因為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合共十二條經脈,統稱十二經脈。
  手三陰經,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
  手三陽經,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
  足三陽經,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
  足三陰經,從足走腹,交手三陰經。
  像這樣就構成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環路徑。
  原先大家並不明白,在現存古代醫學中所出現的經脈路線,究竟是在什麼情形下被發現?而又根據什麼來繪製?
  1949年,日本人長濱善夫在病人身上,系統地針對經脈進行觀察與記錄,並發表了《經絡之研究》一書,而在書中用43張照片展示經脈的循行路線圖,圖中顯示的並非針刺點的連線,而是「循經感傳」的「路線」圖。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以及《陰陽十一脈灸經》,也顯示在以「灸」進行治療時,會以灸療的「熱」,引發出「循經感傳」的現象。
  後來在1972-1978年之間,大陸約有三十個不同單位,針對循經感傳現象,對六萬多人做過普查。
  所謂的「循經感傳」是指,病患在接受灸療時,身體會出現類似螞蟻爬行或流體在流動的感覺,其路線呈現線狀或條狀,而粗細約如棉線大小,並隨部位的不同,會有寬窄及深淺的差異。
  因為在靜坐中,「初」期所體驗到的氣感,多在人體「表」層,和這種「循經感傳」的情形,頗為相似,所以引起筆者的注意,可是卻沒想到在隨後就開啟了一條新的探討方向而多所斬獲,例如下述的「氣至病所」。其餘相關的議題,伺機再作分享。
  在灸療感覺循行時,有時也會發現「氣至病所」的現象,表示氣會趨向病兆之所在。這也許是常見的化膿腫瘤出現時,常會干擾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古人發現在割破腫瘤去除膿湯之後,灸療的循感又可繼續前行。這種情形古人稱為「啟脈」。
  在靜坐出現氣感之後,慢慢就能體會出氣行的方向感。然後,除了方向感、還有速度感、深淺感,以及不同的氣流軌道感……等等,都會隨著「覺知」的開展而被體驗;這也是全程靜坐的一大特點,現在我們先談點有關方向的問題。
  在靜坐產生氣感的「中、後」期,就可能在身體深層的某個部位,發現氣行受阻的現象,這種現象就和「氣至病所」有點類似。
  在受阻時,有時會發現氣流在受阻點不斷衝撞,有時則會避開受阻點,而另闢路徑繞道而行。
  由於受阻的原因不一,解決的方法也就各異。最好找到有經驗者探究原因,尋求指導,比較安全。如果貿然行事,易對身體產生傷害,有時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覺友請注意,這絕非危言聳聽!)
  正因為在靜坐中,也會出現類似循經感傳或氣至病所的現象,所以我們要提出說明,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氣的循行在靜坐的「這個階段」中,可以協助我們瞭解自己體內的另一種系統或結構,可以成為我們進行內觀、內察、內視、內覺的「輔助工具」,氣可以作為身體的語言,所以才要在談靜坐時提到氣的相關議題。
繼續閱讀

靜坐與身體觀

林於灝(四十六)

  靜坐的首要目標,和醫學研究的主要目的相同,就是恢復或保持身體的健康。但一切健康問題的提出、解決以及運用,都是圍繞著「身體」這一個中心而展開。隨著對身體的結構和功能,不斷地進行觀察、探討與闡釋,以及對身體運作機制的發現,才得以持續發展和進步。所以說,對身體的瞭解,是健康的重要基石,應該要付予高度的重視。
  對於人體的瞭解,可分成好幾種層面。外表可視可觸者如四肢、五官,不可視而可觸者如肌肉、骨骼,不可視亦不可觸者如五臟、六腑,不可視不可觸但可察覺其存在者如氣與氣脈,除此之外還有意識與覺知。這些不同的層面,一個比一個深入人體,一層比一層隱晦,但也都離不開身體的範疇。
  從古代的醫書中,可以發現兩種不同類型的人體圖譜,第一類是表現體內臟腑器官的「存真圖」,就如同現代醫學中的解剖圖,存真圖也是根據對屍體的解剖觀察所得而繪製。
  此外,古人也試圖按照活體的本來面貌來認識人體。因為活體處於不斷的運作運動狀態,並不是死亡而靜止的狀態。所以要認識這種狀態下的身體,就必須從活體所表現的功能及運作關係,來進行觀察和描述。
  對古代的醫家而言,流動在身體之內的氣才是活體的本質。從這種角度來看,臟腑、器官,甚至「骨骼」等實質而具象的構造,都會被視為容器或管道,都是氣的活動空間。因此第二類的人體圖譜,就是氣的循環流佈所呈現的網絡圖,稱為環中圖或明堂圖。
  西方醫學在研究人體時,必須借助解剖的實體或圖譜來認識,而古代醫家想要研究活動的身體──氣,自然也會借助環中圖或明堂圖作為參考。
  我國傳統醫學的理論,向來都以漢代的《內經》為基礎架構。內經,彙集了戰國以後到西漢,包含針灸、推拿、氣功等各方面累積經驗所得的結晶。這個系統,也成為兩千年來傳統醫家認識身體結構的範本。
  另外還要一提的是,多數人所不瞭解或忽略的藏族醫學身體觀。藏醫融合了中國、印度、阿拉伯等民族的醫學,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而《四部醫典》可說是藏族的醫學名著,其重要性有如漢醫的《黃帝內經》。有趣的是,在《四部醫典》中,也可發現有關氣與脈的論述。在《四部醫典》中的氣脈圖譜也曾給筆者不少的提示和啟發。
  這就顯示,人體的結構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層面。而不同的文化,或從不一樣的角度觀察,就會看到不同的風貌。
  在漢人社會中,有兩種人對身體比較有研究,一種人是醫家,另一種人則是道家。道家和醫家的身體觀,並不全然相同,而同時具有這兩種身份的人稱為道醫。無獨有偶地,在藏人的社會中,也有類似的情形,一種人是藏醫,另一種人則是宗教家,特別是密宗。
  不管是道家或密宗,經由實修經驗所提出的身體觀,往往比醫家能夠提供靜坐者更為直接的參考。
  因為對身體的瞭解越廣泛、越深入,就越能瞭解生命運作的奧妙;雖然道醫與藏密的身體觀也不盡相同,但時至今日,經由西方醫學的協助,則又有助於取得二者之間的連繫。因而我們認為,只有以這種整合的方式來瞭解身體,才能建立整體式的身體觀。
  如果純然只在心理的層面談靜坐,很容易淪入空談而不切實際。
  如果純然只在生理的層面談靜坐,則會妨礙靜坐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靜坐的效益不能落實於身體,就不能奢談靜坐的好處。
  如果在談論靜坐時,避談氣的相關問題,身體觀的拼圖也就少了一塊。
  因此,接下來我們想要從氣的角度切入,探討一些相關的課題。
 
※說明
  自本篇開始,預計以一系列的文稿來探討靜坐與身體的相關議題。原擬附圖,內容包含相關的史實文物以及解剖或顯微示意圖片,對照參考,較易明白。但因考慮網路呈像效果,因此作罷。有機會再到中心和覺友分享。
繼續閱讀

淺談「意識自覺」之靜坐心得

李再發

  靜坐之三要素,覺、相、意念,喜歡靜坐者,不得不知,雖言三合則一,三者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及相互牽拌之動態關係,尤其以意念這部份,最難纏,又最易出狀況。
  覺友們知道,當開啟了意識自覺靜坐開始,生命就覺醒,從一開頭,在不用意,不動意,原則下,很安全,很自然,從此進入由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的旅程,這過程當中,對靜坐三要素,不得不知,就是覺、相、意念,這三者主、從因果動態變化關係。
  但你只要釐清這三者相互關係,那就較簡單而自然而然,配合上課進度,依序、漸進的向生命自覺方向前行,意識自覺,靜坐一開始,就把意念這部份隔離。因意念這部份,是一大難關,也是靜坐者,最易誤入歧途的部份。
自古以來,很多修道者,不明究理,因而陷入泥沼中,而走上不歸路,比比皆是,甚至在追求意念現象中,造成自身的傷害而不自知。故席老師言,凡是所有功、法、各門各派有作為的修、練,全歸納於此一意念範疇內。所以對意念這部份,定個牢不可破鐵律,叫不動意,不用意。
  就是從頭到尾,意識自覺全程靜坐中,不能用意念這範圍來靜坐,這部份完全丟開,它不是靜坐主題,這是意識自覺從開頭第一條該遵守法則,也是所有靜坐者該有規律。就如金剛經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完全符合此條規律。也說明意念這部份,處理方式。
  接著剩下的就是覺與相,兩者相互關係,覺友們對覺與相一定很熟悉,無相顯不出覺,無覺見不到相,兩者雖主、從關係,實則合一,金剛經裡面所談主題,就是覺與相,全部經典在言,不住相,要離相,並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相又是與意念有密切關係,因為靜坐者,常由意念部份,製造出很多現象,現象取相而影響干擾覺的進行。
  其實對意念這部份,可由覺來化解它,也唯有覺,才能自然而然化解這意念部份,道德經有句話,不知常,妄作凶,也是提醒對意念部份,不可亂作為,以免有不好的結果。然而覺是靜坐主題,意識自覺是由覺入手,就如壇經裡講的定慧等一樣,定為體,慧為用,六祖言如燈泡一樣,燈為體,光為用,體用不二,意識自覺也是同樣道理,意識為體,覺為用,靠生命靈覺本能作用,來進行覺的純化進程。
  其中最殊勝,莫過於一開頭,就養成不用意,不動意,良好習慣,從此奠定了離意念往覺方向走。這是自古以來,沒有明確指示入覺之門徑可比擬的。最後在此特別聲明,雖言靜坐三要素,覺、相、意念,三者其實是一體的,請勿誤會。(寫於2016.2.20)
繼續閱讀

理論與經驗的重要

林於灝(四十五)

  靜坐要進步,需要兩件工具,一是理論,二是經驗。理論可以做為靜坐的前導,而經驗則是對理論的檢討。通過經驗檢討後還能成立的理論,才有存在或利用的價值。理論經過經驗的檢討後,還可以讓理論再進一步的深化與提升。
  在靜坐初期,人體可能出現癢或熱的感覺,但也有些人反而會在這個階段出現「涼」的感覺,只是這種情形比較少見。因為少見而又不明白發生什麼事,所以習靜者才會反應有這種現象發生。
  只是,通常靜坐指導者會給的多半是,「天降甘霖」或「證入清涼境界」之類的答案。於是,有清涼感的人感到高興,沒有清涼感的人暗自羨慕,並期待自己也有一樣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問題解決,大家高興,也就沒人再追究或探討;這就是代代相傳的常見模式。
  雖然我們已經說明,癢或熱都是初期發生在體表的現象,有沒有發生,不必太在意。但是對「涼」的現象,我們覺得可以深入探討。
  基本上,在兩種情況下,會出現涼的感覺。
  第一種是,在某些部位體溫上升後又恢復正常,於是感到涼。這是在「相同」部位,發生溫度變化後感到涼。
  另一種情況是,在某部位體溫升高的同時,相鄰部位的體溫就「比較」低而感到涼。這是在發生溫度變化的同時,在「相鄰」的不同部位感到涼。
  因此,發生涼感的部位是必須分辨的第一個要點。
  此外,熱與涼的感覺,其實是在「比較」的情況下「同時」發生的。那麼,「為什麼只感到涼沒感到熱」,就是值得探討的第二個要點。
  習靜者之所以提出涼的問題,就是因為不明白;不但不明白發生的原因,更不明白要注意「部位」的區別。指導者在未辨別部位之前就給答案,就代表指導者也沒有注意或者重視這個問題點。習靜者不明白是可瞭解的,但指導者為什麼沒注意或不重視這點,是值得探討的第三個問題。
  我們談過,在「初期」比較容易發現癢或熱(包含涼)的現象,而習靜者「初期」在靜坐中打瞌睡也是常見的情形,所以「精神不繼」是習靜者未能分辨部位的可能原因之一。想要「改善」這一點,就應要求習靜者在精神好的狀態下靜坐。
  但是,如果習靜者表示自己是在精神很好的情形下靜坐,又做如何解釋?
  就實而言,發覺涼感部位的問題,和「只感到涼沒感到熱」的本質是一樣的。而且,事實上在「初期」,「只感到涼沒感到熱」和「只感到熱沒感到涼」,在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這三者的本質都和「覺」有關。
  就相同部位的情形來看,體溫上升時未察覺,體溫下降時才察覺,這是「覺」的出現太慢。為什麼慢?可能是注意力仍被外在的事物吸引,或者還周旋在情緒與智能的糾結中。
  就相鄰的不同部位而言,不管先察覺熱或先察覺涼,都顯示在體內現象出現時,注意力只偏重某一方,這便是覺尚未開展,覺的「整體觀」尚未建立,所以只能看到一部份的現象。
  從涼的現象切入,可讓習靜者明白靜坐的方向以及覺的發展可能性。但是,如果對涼的現象不做上述的探討,反而轉向認為「清涼是好現象」,這就顯示指導者根本沒有「覺」的概念,更不用談後續有關覺的開展以及整體觀的相關課題。這種轉向就將習靜者帶向歧途,偏離了正軌,不但妨礙靜坐的進步,更從根本上扼殺了覺的發展。
  自己不懂覺知或者沒有開展覺知的經驗,就不易指導他人走上覺知的道路。而不懂覺知的人,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更容易在靜坐的過程中,不「覺」地走進歧路。所以說,理論可以做為靜坐的前導。
  對於覺知的理論,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經驗可以用來檢討理論。在經驗中,如果發現理論未曾考慮的部份,就應進行探討。而在探討之後的心得,就可以拿來深化理論。
  我們從靜坐中可能發現癢、熱、疾、痛現象做為基本,牽引出「涼」的現象;再由涼逐層檢討,深化我們對「覺知」的理論,就可以做為一個例證。
  自己有了開展覺知的經驗之後,不但可以「善用其所以然」,讓覺知在自己的身心發揮作用,更可以「善大其所用」,能夠正確指導他人靜坐。
  深化有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從而產生理論的廣度。為了說明,且讓我們再思考一些和「涼」相關的問題。
  不管先熱後涼,先涼後熱,或者在熱後才覺知到涼,在前文討論的範圍中,只有快慢先後的區別,但熱的感覺都會出現。(覺友您發現到這一點了嗎?!)
  那麼,在確定覺知存在的情況下,只有涼的感覺而沒有熱的感覺,又是怎麼一回事?涼發生在皮膚的層面是一種情形,如果「涼」發生在體內的組織,甚至發生在骨骼之內,又是如何?
  像這樣的探討就會讓我們的考慮更周全,思維更縝密,從而增加了廣度。
  因此我們認為,在靜坐中並不存在「境界」的問題,只有覺知開展「層面」的問題,只有沿著發展覺知的主軸前進才是正途。而在沿著覺的主軸前進的同時,整體觀的拼圖也能一片一片地拼湊完整。這才是靜坐發展或前進的正確模式。

 

繼續閱讀

氣的初體驗

林於灝(四十四)

  如同能量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像熱能或電能,氣是人體之內的能量,也會有種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人體的氣,無時無刻都在體內循流,只是一般人不易感覺。如果靜坐得宜,將平日向體外的注意力轉向,養成內視、內觀、內察、內覺的習慣,就可能開始察覺到氣在體內的流動。
  靜坐中對氣的感覺,初期往往與癢或熱的感覺有關。癢是指在皮膚或身體像有小蟲或螞蟻在爬的感覺;熱是感覺身體某部位的溫度升高。
  現代的科學告訴我們,負責人體感覺的是神經系統,而神經訊息的傳導則是,借助離子出入神經細胞所產生的電流。而在電的流動過程中,熱也會被散放出來,這熱也會被神經系統察覺。
  因此我們可以瞭解,離子或氣的流動,就是讓人產生癢的主因,而電流散放出來的熱,就會讓人體的溫度升高。
  出現癢或熱的現象之後一段時間,在相同部位就可能會出現脹或痛的感覺。通常這是因為,氣的流動遇到障礙而遲滯不前。氣無法前進而又持續聚集而增強的結果,首先只會出現脹的感覺。如果阻礙不能排除,而氣又持續聚集而增強,就會擠壓到鄰近的組織與神經,而引發出痛的感覺。有時,脹或痛會交雜或同時出現。
  出現了脹或痛之後,再過一段時間,在相同的部位,可能出現的便是痠或麻的感覺。通常這就表示,聚集的氣已經足夠在受阻的地方,形成破口或切入點,而讓「少量」的氣流,開始被壓擠通過。
  請注意,上述的癢、脹、痠等現象,是「真實」且「可能」出現的現象,但筆者依據,氣「持續」作用在「相同」部位,這樣一個前提下,將之串接或一種「解說式模型」。在一般的情況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按照癢、熱、脹、痛、痠、麻這種「邏輯」型的模式,依序出現。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所以並非每個人都會有相同的感覺;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某些類似的現象,但也有些人可能沒有這些現象。沒有不表什麼,有也不代表什麼「境界」。不須太過在意這些現象。
  多數的情況是,在某部位會出現癢或熱,而在不同部位則會出現脹或痛。另外,這些現象的出現,也都是隨機發生,沒有規律可言。並且,多數在現象出現的幾秒之內,又會消失無蹤。
  至於出現的部位,早期大都局限在身體的某個小面積之內,或在臉部,或在背部;而且通常在同一時間,只會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發現單一種的感覺。
  現在我們先做一個實驗,將注意力盡量集中在右手掌心,不久之後就會發現手掌心變紅、變熱。如果將注意力「盡量」集中,就可在短時期內就讓氣聚集而讓掌心變紅變熱。如果沒有「盡量」的做為,只要將注意力輕微但持續的放在手掌,一樣也可讓手心變紅,只是時間會拉長一些。
  由此可知,氣要聚集,必須讓原本分散的氣流,朝一個目標集中。而注意力的焦點,就可以形成一個目標。
  氣的聚集是在注意力集中出焦點後才開始,所以在靜坐時,「無意間」將注意力長時間放在身體的某部位,時間久了,也會造成氣的聚集。
  氣的聚集一開始會出現癢的現象,而癢的感覺又會引發注意力再集中,然後就可能陸續經歷從熱到麻的過程。
  相對於內臟或骨骼等,氣在人體表層皮膚所受的障礙最少,所以初期的癢或熱,多半出現在皮膚。等到聚集的氣稍多,氣便會開始向體內深入並聚集。所以脹痛痠麻多半出現在肌肉組織之間。
  出現痠或麻之後,再經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現象是,感覺會從一小片面積轉換成管狀或束狀,而在體內形成一種類似「一節空心香腸」的形狀,在「香腸」的兩端則呈現出「緊」的感覺。通常這就顯示,氣已深入到經絡或氣脈開始聚集。在「香腸」的一端是遇到障礙不能前進,另一端則是聚集的氣後繼不足而斷陷。
  在出現癢或熱的階段,有些人反而會出現「涼」的感覺,詢之靜坐指導者,得到的答案可能是「那是天降甘霖的清涼,是很好的境界」。請問覺友,您對「涼」的感覺,有什麼看法?我們在下文再探論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

一氣周流的身體觀

林於灝(四十三)

  根據現存的一些圖譜,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在古代也曾將人死後的屍體,予以解剖來進行觀察和研究。
  但是屍體畢竟是死的人體,體內的活動是停止的。為了進一步瞭解在生命還存活狀態下的身體,經過對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的深入探討後,於是放棄從單純解剖結構的角度來探討人體。
  古人因為深切體認到人體是一個整體,而在這個整體之內的各種結構之間,彼此都互有關聯,於是就用「一氣周流」的原則,來建構傳統醫學有關人體的理論。
  氣是推動人體生理活動的基本能量,雖然看不到、摸不著,卻又能覺察到它的存在。因此古人經過觀察與探討後認為,雖然其組成既「精」巧又細「微」,但其來源不外有三,一是先天的精微,二是自飲食所得的水穀精微,三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的清新精微。
  當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之後,人體才開始發育。啟動發育的這股能量,也只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那一殺那,才開始釋放而表現作用。對於受精卵自身而言,這股「開天闢地」的能量,就被認為是「先天」的精微。這股能量,含藏基因的訊息,所以能在受精卵著床之後,繼續推動後續的發育與成長。也因為這股能量,每個人才能保有其物種的特性,並將家族的形態、結構、特質等等,遺傳給下一代。對於這種精微,內經稱為「真氣」,難經稱為「原氣」。
  受精卵在著床之後,就必須開始攝取其他的精微,一方面進行發育和生長,另一方面補充先天精微之不足。這種精微,在胎兒時期可從母體經由臍帶取得;但在出生之後,便須自行攝取、提鍊或轉化。相對於原氣或真氣的「先」天特質,必須等發育「後」才形成的臟腑,在發揮作用「後」,才能提鍊或轉化的精微,就被認為是「後」天的精微。
  人體出生後,源自飲水及食物,而經消化作用後所取得的水穀精微,稱為「谷氣」。人體可將先天的遺傳精微和後天的飲食精微,進一步再轉化提鍊成「元氣」,然後沿著組織間隙或經絡系統,循行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到肌膚腠理,作用於人體的各個部位。
  在元氣的推動下,人體也可將飲食精微和呼吸精微,進一步轉化提鍊成「宗氣」。宗氣形成之後,便以經絡為通道流佈到臟腑、肢體、五官九竅,行於脈「中」者稱「營」氣,行於脈「外」者稱「衛」氣,分佈於臟腑者稱臟腑之氣,流佈於經絡者為經絡之氣。
  因為能量無形無象,只能以其作用方式來命名,例如光能、電能;同樣地,氣也只能用原氣、谷氣、宗氣等來分別命名。這種說明的模式,固然表現出「一氣周行」的中心思想,但也讓人眼花撩亂,因此我們不妨做個整理如下。
  從氣的來源看,先天的來源是遺傳精微的原氣、真氣,後天的來源包含,飲食精微的谷氣和呼吸精微的清氣,這些精微都是「原料」。
  雖是「原料」,卻也要經過呼吸、消化等作用的精鍊轉化,才能得到其中的精微,這就是「練精化氣」思想的濫殤。
  得到這些先、後天的精微之後,人體又經另一番轉化形成的元氣和宗氣,送到五臟之後,才可讓五臟發揮功能,而且臟表現出來的能量,就稱為五臟之氣。
  只是,要將元氣或宗氣送到五臟,還須經過特定的輸送通路,這種通路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合稱,脈是通道,經脈是主流,絡脈是支流。
  如果再從循行的路徑來看,走在脈「中」的氣主要是營養,稱為「營」氣,走在脈「外」的氣則具有免疫防衛功能,稱為「衛」氣。
  從靜坐的觀點而言,合成氣的精微並不是我們主要關心的部份。而五臟之氣為維生所需,屬於身體的本能,與自主神經相關,因此我們也不宜介入干擾。只有經絡之氣的流佈與循行方式,是在靜坐中可被察覺到的體內現象,所以就值得重視並加探討
繼續閱讀

氣的基本概念

林於灝(四十二)

  遇到刺激事件時,能量會先聚集;而在釋放能量的同時,情緒也就表現出來。那麼,這能量在未聚集時又在那裏?這些能量又是如何形成的?
  西方醫學是以研究「顯」象疾病為主的醫學,利用人體的個別結構及功能為基礎,來研究疾病的致病原因、病理機轉,並以直接的對抗性干預手段進行治療。而能量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因此如果想要借助西方醫學,來對人體內的能量進行探討,就不易深入。
  我們以發怒為例,來看一些情境。在能量聚集時,我們會說“我要生「氣」了”,在能量聚集到頂點時,我們會說“怒「氣」沖天”;另外“「氣」死了”表示超越忍耐的限度,而“「氣」消了”表示能量釋放而恢復到“心平「氣」和”的狀態。由此可見,我們耳熟能詳的「氣」,就是我國自古相傳對「能量」的代名詞。
  內經上記載,「氣合而成形,因變以正名。」意思是說,宇宙萬物雖然形態各異,其實都只是「氣」的聚散離合而已。因為古人認為氣是充瀰於天地間的精微,是化生萬物的本原,是世間萬物變化之根本。所以在公羊傳解詁就記載,「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成天地,天地之始也。」,意思是說,無形無象的元始之氣,為天地之本始。綜上可知,古人認為天地萬物之間存在著一種普遍性、共通性的連繫「介質」,而這種介質的本質是一種無形無象的能量。
  素問上載,「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又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進一步說明,人由天地之氣所化生,並按四時變化的規律而成長。因此,人體的活動就不能脫離「氣的運行規律」的制約。也就是說,氣有氣的運行法則,順之則生命以昌,逆之則早衰亡。
  淮南子載,「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意思是說,形是生命的居處,氣是生命的充填,神是生命的制斷裁決。也就是說,「形」是視而可見的載具,指的是生理層面的形體。「神」是負責主導的根本,指的是心理層面的意識。「氣」是無形作用的顯現,指的就是能量。
  在這裏提到一個值得注意的論點,在有形生理的形體,和無形心理的意識之間,是以氣的能量從中仲介。也就是說,居於主宰地位的意識,如果要對身體產生作用,就必須以氧的能量作為介質。淮南子的這種論述,不可輕忽而過,我們會在後文再做進一步的探討。
  我國的傳統醫學也認為,氣是一種活動力很強的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
  氣的活動形式是多樣性的,但在理論上可根據其運動方向簡分為四種形式。氣,由下向上的運動稱為「升」,由上向下的運動稱為「降」。由內(體內)向外(自然界)的運動,稱為「出」,由外向內的運動則稱為「入」。氣的升降出入,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方式。
  因為人體的氣存在於人體之內,自然也就以體內的臟腑,經絡等人體的組織結構為其運動的空間場所。例如,「肺」藉氣道與外界相通,其生理的活動就有升、降、出、入等四種形式。而「心」與外界並不相通,其生理的活動就只有升、降兩種形式。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種生理活動,都必須兼具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而是各有側重或傾向,例如「胃」主受納以「降」為主,「脾」主運化以「升」為主。
  但從整體的機能活動來看,人體各處在升降出入之間必須協調平衡。而且也只有在相對平衡之下,才能完全發揮其維持生命活動的作用。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稱為「氣機」,而當氣的運動失去平衡之後,所出現的「病」理狀態,就是氣機失調。(覺友不妨思考,為何失調?)
  氣機失調的表現方式也很複雜。氣的運動,過度傾向上升稱「氣逆」,過度傾向下降稱「氣陷」;過度傾向外流稱「氣脫」,過度傾向內聚稱「氣結」、「氣鬱」或「氣閉」;至於氣的運動在某些局部發生阻滯不通,就叫「氣滯」。
  綜上所述可以明白,氣的運動可以推動人體臟腑、經絡的各種生理活動;同時也可以說,人體臟腑、經絡的各種生理活動,則是具體展現了氣的運動。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許多不同的能量,例如熱能、光能或電能、原子能、核能……等等。隨著近代對能量瞭解的增加與深入,就有電氣、聲光、發熱等各種能量相關產品的出現與推陳出新,而在醫學上也出現了化療、核磁共振、紅外線檢驗、放射性治療等等,與能量相關的檢驗儀器和治療方式,目的則不外是,利用能量恢復健康。
  靜坐上路後,就可能發生開頂、開竅的現象,而這些現象都和氣的作用有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探討氣和能量的主因,因為在靜坐中讓我們恢復健康的媒介也是氣。
  附:若問氣機因何失調,且思氣機由何主調。
繼續閱讀

能量的基本概念

林於灝(四十一)

  物質有質量,有形狀,並且佔有空間,所以容易觀察與瞭解。反之,能量沒有質量,又無形無象,所以不易為人所瞭解。
  物理學上認為「能」可以作「功」,也就是說,能量可以用來產生某種作用,所以我們也就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察覺到能量的存在。
  能量如果以熱的方式產生作用,可以讓水分子振動而沸騰。於是我們可以發現熱能的存在。
  能量如果以電的方式產生作用,可以讓電子流動,產生電流。於是我們可以發現電能的存在。
  因為能量沒有形象但有作用,所以我們只能以能量的作用方式來命名,例如熱能、電能、光能……。
  如果進一步探討就可以發現,能量作用的顯現方式是,使物質(如水分子、電子)產生「運動」(如振動、流動、甚至跳動)。也就是說,能量的功用,能量的表現方式就是運動。
  能量是使物質產生運動的根源,運動則是能量的具體表現。所以,只要有運動的地方,必然就有能量的存在。
  另外,運動一定要有那在運動的「主體」,而運動的主體就是物質。沒有物質,沒有運動的主體,那就沒有「東西」在運動,那麼「運動」這件事也就不能成立。
  不可能存在「沒有物質的運動」,沒有離開了物質而仍能獨立存在的能量。也就是說,能量與物質是分不開的,二者是共生的。
  能量可以被貯存,只要能夠佔據有利的位置或者能夠找到適當的物質來貯存。
  被貯存的能量是,潛藏而未被利用的能量,可以稱之為「潛能」。潛能並不等同於無能,能量未被利用並不代表能量不存在。潛能一旦被釋放,化潛為顯,能量的作用就會表現出來。
  例如,高山的冰雪或水庫中的水,都具有位能(這是潛能的一種)。一旦融化或洩洪,釋放出來的能量就可被利用,甚至再用來發電,而以電能的形式作用。
  貯存的能量可以被釋放,釋放的方式可以是部分釋放,分段逐次釋放或者一次完全「突釋」。
  例如,汽油或炸藥的化學能,在未燃燒或爆炸前,都潛藏在汽油或炸藥等物質之中。一旦燃燒或者引爆,能量也會被釋放出來。而氫彈、原子彈,一旦引爆,釋放出來的能量,更是不容小看。
  因此我們知道,能量可藉不同的形式來做貯存、轉換與釋放。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能量對物質的影響或作用程度,而將能量的多寡計算出來。
  例如,食物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肪,也都含有不同數量的能量(稱為熱含量)。藉由消化酵素,經過消化作用,可將能量分段、逐漸釋放出來。也可在體外用燃燒的方式,一次全部釋放出來;然後再比較物質轉換前後的溫度差,就可得知釋放或轉換的能量多寡。
  知道能量的多寡之後,我們便可加以分類。例如熱能、聲能的能量比較低比較少,相對的電能或光能則有較多較高的能量。
  然後我們再觀察這些不同能量傳播速度,又可以發現,低能量如聲、熱的傳播速度慢,而高能量如光、電的傳播速度比較快。目前物理學界認為,光的傳播速度最快;而這也代表光的能量最高。
  此外,從光能、聲能、熱能的傳播方式,就可發現,能所產生的運動是,無選擇性、無方向性、全面性的運動模式,會以立體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作輻射狀的擴散運動。
  因為能量具有這種特殊的傳播方式,所以在傳播的過程中,能量也持續在發揮它的作用;因此就會形成一種能量傳播的「空間」,這種空間就可稱為「能量場」。簡而言之,某種能量的作用範圍,就是該能量的「能量場」。
  前文我們已對人體能量的堆積與釋放做過一些探討,在進一步推進我們的探討之前,先對能量的一些基本概念做個介紹,將有助於後續的說明與瞭解。
繼續閱讀

做夢和靜坐現象

林於灝(四十)

  面對壓力事件的刺激,人體會聚集能量來做因應。將這些能量釋放,可以產生「打或逃」的動作或行為,也可以表現各種情緒。
  從小到大,我們會面臨許多情況,不允許我們「打或跑」或者直接宣洩「情緒」,因此逐漸造成能量堆積的現象。被推積的能量無處可去,只能往身體的內部、深處進行壓縮。
  大腦可依功能分為智能、情緒與身體本能三個部份,而會壓抑情緒與身體本能的是智能區。
  智能區在白天非睡眠的時段,多半在活躍狀態,所以也需要利用睡眠來讓智能區的細胞休息。因此在睡眠的時段,智能對情緒和身體本能的壓抑就會減緩,這時就會做夢。
  在做夢的時候,因為少了智能區的「整理」與壓抑,許多的壓力事件就會以扭曲、變形的方式重新浮現。於是在夢中就可能出現可怕的影像而哭泣說夢話,身體也可能發抖、捲縮、翻滾,甚至握拳朝空中揮打。
  這就顯示,智能的壓抑減少,聚集或堆積的能量得以開始釋放,於是在做夢的狀態中,就表現出「打或逃」的動作,以及情緒宣洩的情形。
  因為壓力事件是難以避免的現實,所以一般人在能量堆積之後,只能在睡眠時藉由「做夢」來釋放能量,可見睡眠的重要性。而在堆積多,釋放少的情況下,再遇到刺激事件,就很容易「引爆」能量,而用動口或出手的方式回應。這種能量的釋放方式,很容易「衝擊」到他人,也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對雙方都會造成傷害,卻是一般人常見的反應方式。孩童看到成人用這種方式回應,長大後也仿效這種模式回應,於是成為目前社會上的通病。
  在我們的靜坐教室裏可以發現,有時、有些人表示會在閉著眼睛的情況下也看到一些影像;有時、有些人會揮動雙手或搖頭晃腦;有時、有些人會拍打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有時、有些人會站起來全身抖動或者打拳跳舞;有時、有些人甚至會躺在地上翻滾……等等。一般人遇到這些情況,不管是當事人或目擊者,都會感到驚異。於是,各種走火入魔、鬼怪附體的解讀便會出現,而讓人不敢再靜坐。
  如果我們稍做比較就可發現,靜坐中的這些現象和做夢時的一些現象,極為相似。例如視覺的影像,揮舞手足做出打或逃的動作,以及拍打身體或在地上翻滾的行為……等等。
  經過對「創傷與能量堆積」的分析與探討,我們就可瞭解人體會出現這些現象,不管是行為或動作,其目的就在於將堆積的能量釋放。
  一般人在白天多以打罵的方式來宣洩,經由做夢與靜坐的比較,我們明白,靜坐可以是另一種方式。在恢復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原則下,靜坐更是現代人「惟一」可行的方式。
  要讓能量釋放的基本原理就是去除壓抑。因為壓抑的行為是由智能區所控制。所以只要讓智能區對情緒和身體本能的壓抑減輕,能量就可以得到釋放。隨著能量的釋放,創傷就可望逐漸療癒。(這個過程就是全程靜坐所謂的「解」。)
  接下來請考慮兩個問題。第一,既然去除壓抑就可釋放能量,那麼「發呆」也可去除壓抑,因此就不一定要靜坐,只要發呆不就好了嗎?第二,做夢也可去除壓抑,那我只要有空就睡覺,為什麼要靜坐?
  覺友請不要急著看下文的探討,自己先想想答案是什麼。
  現在開始我們的探討。的確,發呆也有去除壓抑的效果。只是,坐著發呆,算不算「靜」坐?!
  其次,睡眠與非睡眠狀態的區別在那裏?對!就是覺知!做夢時我們會失去覺知;而在非睡眼時我們保有覺知。
  而且,在發呆時我們也失去覺知。
  可是,有人會說,有時在睡覺時,我也知道我在做夢。在這種情形下,算不算保有覺知?
  這個問題就很值得再深入研究。是的,在睡眠中知道自己在做夢的這個「知道」,就是覺知。因此這就可證明,意識存在著不同的層次。而且在不同層次之間存有溝通的現象,所以意識是一個整體。
  另外,做夢是一種意識狀態,覺知是另一種意識,這兩種意識狀態同時存在,所以再次顯示,意識是一個整體,才能同時存在。而且覺知位於「做夢意識」的更後層、更深層、更隱晦的地方。
  覺知,是真正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繼續閱讀

創傷的時間向度

林於灝(卅九)

  能量的集結,可以形成盔甲。能量的釋放,可以表現情緒。情緒如果被壓抑會怎樣?
  嬰兒在生活中,也會遭遇不順遂的事件,例如肚子餓、尿布溼、孤單寂寞、身體不舒服……等等而產生壓力。這時的嬰兒,不會說話,不會打架,不會逃跑,不能改變環境,只能將聚集的能量,用哭泣的方式來表現情緒。
  等到嬰兒長大一點,有些父母會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為理由,放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間一個人睡。關燈後的黑暗空間給孩子帶來的恐懼感與失落感,會讓孩子哭泣。但父母會說「你已經長大了,要勇敢,不要哭」而堅持讓孩子自己睡。因此孩子只能在黑暗中,無助地暗自飲泣,等到哭累了才入睡。父母就認為,孩子終於習慣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所有的父母更會要求孩子壓抑某些情緒能量的釋放。例如在跌倒時,在看病時,在打針時,孩子若哭,父母就說「羞羞臉,愛哭鬼」,「不准哭,否則我就打的讓你哭個夠」……,孩子除了原本承受的壓力之外,又增加被羞辱、被威脅的打擊。
  即使在孩子的歡樂時光,有時也難免遭受壓力。例如父母會說,「不要跑」,「不要跳沙發」,「不要叫」,「給我閉嘴」,「給我停下來」,「我數到三,一、二、…」。不聽話的結果,就可能換來更嚴厲的責罵或是被揍一頓。
  面對這些情境,孩子為了生存必須得到父母的接納,於是孩子慢慢習慣去壓抑或限制情緒能量的流動,將這些能量壓縮在身體裏面。
  年紀越大,我們被要求的理由,也就變的「似乎」越正當,越冠冕堂皇。「男人要像個男人,不能哭泣軟弱」,「女人要像個女人,不可大聲咆哮」。
  像這樣,從小到大,我們不允許有過度的激情行為,我們壓抑歡樂或情慾的表現。於是在每個成人的身體,就塞滿了過去被壓抑的情緒能量。
  以上所談的只是,一般人在成長歷程中,情緒能量的堆積模式。但如果是,成長在長期戰亂的環境,相處的是酗酒或吸毒的親友,接受的是暴力嘲貶的教導,遭逢過天災地變的災難,經歷了至親至愛的生離死別……的這些人,在沒有經驗或能力(特別是孩童時期),或者缺乏外在的支援(例如善心人士或安全的疪護場所)的情況下,那種恐懼、無助、徬徨、打擊的能量堆積,就必定比一般人更多。
  能量的集結可以形成盔甲,能量的釋放可以用來產生「打或逃」的動作行為,也可以用來產生「情緒」的表現。但在現代的生活環境中,有太多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做出「打或逃」的行為,還有更多的情況,不允許我們「充分表現」情緒。於是能量持續堆積,而肉體的盔甲也就越趨堅實而厚重。
  要壓抑想要釋放的能量,必須使用更強更大的能量。而從孩童開始,因為難過委曲想哭,但可能面臨羞辱或威脅的進一步打擊,就更須增強用來壓抑的能量,於是便會拉緊肌肉,甚至改變呼吸頻率。
  像這樣,想壓抑情緒時,就會壓縮、拉緊身體的某些部位。一旦這種習慣養成之後,身體的某些部位便會持續在緊繃的狀態。時間久了,就會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特殊的樣貌,例如眉頭或嘴角的紋路,或者駝背的身軀。
  「習慣」於壓抑情緒能量的釋放後,就會產生後續的情況。在初期,情緒一來就自然「轉換」到身體的層面。這種「轉換」的過程越「流暢」之後,生理上的緊張也會習慣成自然。因此,一生氣就咬牙,一煩惱就頭痛,一憂鬱就胸悶。因而也就將情緒層面的問題,誤認為是身體層面的問題,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為生理症狀的對治而到不同科去求醫。
  因為這種方式,並不能將情緒的能量完全釋放,而且生理藥物的治療方式,往往就是壓抑症狀的出現,結果能量的釋放再度受到壓抑。所以,日子久了,頭痛到嚴重就會影響睡眠,胸悶則引發心悸或是呼吸不順。
  至於嚴重的壓力事件,例如暴力、性侵等所引起的恐懼、無助、徬徨,會讓當事人感到不願再去面對這些情緒。所以,在引發類似的情緒時,就用「事不關己」的態度來「隔離」情緒的傷害。這種方式,因為切斷了情緒與身體的連結,就可能造成自閉甚至自殘而不覺傷痛的情形。
  不管是「直接」隔離情緒,或是將情緒轉換到身體的層面,終就還是無法解決能量的堆積。所以說,創傷形成的主因,並非那些「觸發事件」;能量的堆積,才是真正應該探討的所在。
  頭痛、胸悶、肌肉緊繃,都是生理的症狀,從現象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但是,會看到三種「個別」的現象,彼此之間,毫無關連。
  焦慮、徬徨、無助,是心理的感受,這些情緒只有當事者自己明白詳情,因為這是意識層面的問題。從現象的角度來看,外人最多只能從當事者的眼神略窺一二。
  如果生理有症狀就找生理醫生,心理有毛病就找心理醫生,這是落在「現象」的角度看問題,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就可發現情緒和身體的互動,並將情緒和身體的個別「現象」,化繁為簡,看出共同的根源。
  從孩童到成人,我們可以看到能量堆積所衍生的情緒問題。因為情緒屬於意識層面,所以在意識的整體觀方面,我們又可經由歲月時間的向度,對「整體」的觀念,得到深一層的啟發。
  由此可見整體觀和現象觀的不同,也可以明白整體觀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
繼續閱讀

凍結與能量

林於灝(卅八)

  在談情緒時我們提過,當人體對環境中的事物刺激產生反應後,就會產生某種感覺。但人體傾向於排斥、拒絕不愉悅的感覺在全身漫延,因此會引動能量形成封閉的狀態,以便防堵不愉悅的感覺,進一步擴散或深入身體的其他部位。
  為了形成封閉的狀態,在生理的層面,就會刻意壓縮或繃緊身體的某些部位。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深鎖的眉頭,緊咬的牙根,收縮的下巴,凹陷的胸膛,僵硬的脖子,緊握的拳頭,形成了一具肉體的戰鬥盔甲,目的就是構建堅實的抵禦防線。一旦出現這些現象就顯示,人體已經進入打或逃的狀態。
  在這裏有三個要點值得注意。首先,身體的這些部位,在外界的刺激發生之前就存在。但是在獲得「能量」的提供之「後」,戰鬥的盔甲才得以形成。而且,供給的能量越多,盔甲就顯的越為厚實與堅固。
  其次,能量來到這些部位之後,就停駐在原處保持備戰狀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就產生能量的滯留與阻塞的情形。
  還有,能量被集結到某些部位,連帶就會影響到其他部位能量的供應與分佈。因此就可發現到呼吸方式的改變,會有屏氣凝神的狀態,也會有呼吸急促的情形,破壞了呼吸的原有律動。
  但是在打或跑的反應都失效時,因為持續的退縮,憤怒、恐懼與無助的情緒,交雜出現。持續累積之後,神經系統因為受到過度的刺激而不堪負荷,這時的人體便會崩潰而癱瘓。
  有時壓力事件發生的既突然又強烈(例如驟聽親人過世),就會在瞬間封閉全身各部位,因此在生理的層面會出現,目瞪口呆,腦中一片空白,甚至於整個人軟癱的現象。
  類似的這種情形,稱為「凍結」(freezing)。凍結意謂麻痺與僵硬,特別是在感覺神經方面會停止接收訊息。
  因為在凍結的狀態下,人體會麻痺、昏厥、休克、癱瘓,讓人體不至於因為劇痛或驚恐而更加受苦,特別是在自體死亡的片刻。因此,凍結也可視為是另一種人體的保護機制。
  在這裏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打或逃和凍結的一些特點。
  打或逃只會讓「局部」的身體進入封閉狀態,而凍結則是讓「全部」的身體進入封閉狀態。
  另外,進入「凍結」狀態的速度,通常很快,幾乎是瞬間「急凍」。相對而言,進入「打或逃」的速度則比進入「凍結」慢一點。
  不管是打或逃,或者凍結,都會使人體進入封閉狀態。
  不管是打或逃,或者凍結,都和「能量」的停滯有關。
  打或逃會讓「局部」的身體進入封閉狀態,這些集結的能量,如果真正經過「打或逃」的過程,做出了打鬥或逃跑的行為,能量就可被釋放。
  凍結會讓「全部」的身體進入封閉狀態,因此全身能量的流動就受到阻礙而「當機」。所以在離開凍結狀態時,往往伴隨全身發抖,捶胸頓足,呼天喊地,聲嘶力竭等激烈的「解凍」方式,恢復能量的正常流動。
  在人的生存環境中,難免會遭遇不同的壓力事件。嚴重的壓力事件就可能對人體造成創傷。但引發創傷的主因,究實而言,並不在於那些「觸發事件」本身,而是因為人體為了抗拒壓力所啟動的3F(Fight, Flight, Freezing)反應模式,會形成封閉狀態以防不愉悅感深入人體。然而,真正形成封閉狀態的「元件」,卻是能量。有了能量,才有戰鬥盔甲的形成。
  人體能量的分佈及流動,有其特定的規律。一旦這種規律受到任何阻礙或抑制,就會產生後遺症。而身體的封閉狀態,就會干擾到能量的流佈。集結的能量被適當的釋放,就可降低受創的程度;集結能量的完全釋放,就不會留下後遺症。
  人體能量的集結,可以讓身體形成戰鬥盔甲。能量的釋放,可以產生打或逃的「動作」。能量的釋放,也可表現哭、笑的「情緒」。人體的能量,值不值得探究!
繼續閱讀

壓力與創傷

林於灝(卅七)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的某些事件,和我們的預期狀態不相符合時,心理上因為不願意接受而抗拒,壓力(stress)於是產生。
  特別是當面臨危急狀態時,人體會緊急動員備戰,並將所有的資源例如血液、營養、能量等等,優先提供給與生存機能相關的部位使用;對於非急需的部位則減少或暫停供應。因此,身體就會經驗到各種感受,例如心跳加快、血壓增加、口乾舌燥,至於消化功能或生長、生殖激素的分泌等,就會減少或降低。
  這是因為,人體面對壓力時,首先產生反應的是「交感」神經系統,然後第二個被引動的便是,內分泌系統中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這條HPA軸線(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在正常狀態下,引發壓力的事件結束後,HPA軸線的運作就會停止,改由「副交感」神經系統再度接管身體的運作,而讓人體回復到放鬆的狀態得以休息。
  對於HPA的這種運作模式,華德‧佳能(Walter B. Cannon)認為是讓人體進入打或逃(fight or flight)的狀態,以便處理面臨的壓力事件。
  當人體面對外來的攻擊或其他的危險挑戰時,最初的反應是「積極的防衛」,包含閃避逃走,收縮身軀,或是抬起手臂去抵抗那可能致命的攻擊,這種情形就是所謂的「逃」(flight)。
  一旦閃躲、逃避的反應無效,受挫的抗拒反應會在瞬間爆發成憤怒,身體會釋放更大、更多的「能量」,而開始狂暴反擊,這種情形就是所謂的「打」(fight)。
  在發生外傷時,身體會出現傷口。傷口如果得到妥善的照護,癒後就不會留下疤痕。但如果處理不當,在復原後還是會留下疤痕。
  同樣,當人體面對安危產生的威脅,如果處理得當,也不會留下傷痕。但這種威脅感,在事件結束後,未能得到適當的舒解,就會對持續存在的威脅感到恐懼,從而留下心理的傷痕,稱為創傷(Trauma)。
  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ic Association)對創傷事件的定義是,對個人自身或親近的人所造成,而對生命造成威脅,並伴隨強烈的恐懼感或無助感的事件。
  這些事件包含:(一)與天災地變有關,例如颱風、地震、火災、土石流、海嘯、洪水。(二)與親情有關,例如離婚、喪偶、棄養、父母兄弟姊妹之過世。(三)與暴力有關,例如親身經歷肢體虐待、性侵、校園霸凌或目睹殺人、戰亂、意外及暴力事件。(四)與職場身份有關,例如上司之權力逼侵、職務的異動、失業裁員、財務破產、經濟失怙。(五)與醫療有關,受傷、高燒、中毒以及麻醉引發之精神症狀……等等。
  一般而言,創傷事件可能帶來的一些後遺症包括:(一)過度警戒,例如神經緊繃,易受驚嚇,煩燥不安,難以入眠,容易激動,焦慮,恐慌。(二)麻痺逃避,例如退縮封閉自己的感受,感覺事不關己,失去和身體感受的連結而出現解離現象。(三)經驗重現,例如做惡夢,或在生活中的刺激會勾起類似的情緒或記憶,有時還會被帶回當時的情境而再次經歷折磨,有時記憶中的影像也會突然閃現在前……。凡此種種都可稱為「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創傷則被認為是,一件發生在「過去」,但未被「圓滿」處理的事件。這個或許已被遺忘,或許已受壓抑的生命經驗,就隱伏在生理及意識結構的深層、底部,但不定時地會改以各種扭曲或晦隱的形式在持續作用。
  每個人從小到大,必然或多或少,有些或強或弱的創傷經驗。因此,創傷影響每個人的程度也就不盡相同。有些人的創傷已被遺忘,有些人的創傷則遭壓抑,還有些人的創傷症狀猶存。
  創傷的起因極為廣泛,而其症狀又極為多樣。對創傷無知,就會讓自己受苦。對創傷無知,也會影響人際關係而傷害他人。對創傷無知,更無法進行療癒。
  靜坐的首要目標是,恢復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深入瞭解創傷,自然也是靜坐必須探討的課題。否則要想恢復健康,難免只能淪入空想。
繼續閱讀

意識整體觀的內涵及視野

林於灝(卅六)

  因為意識是由多個層面,層層堆疊而成的「隱」性整體結構,如果就感覺來看,就有視覺、味覺、嗅覺以及觸覺等等,許多不同感覺的區別。但如果從神經細胞這種「顯」性結構來看,種種的神經就會彼此交織而形成一個立體的網狀結構。所以,只要任何一種感覺神經細胞被興奮,就很可能引發另一種感覺細胞被興奮。
  因為是意識引發神經細胞的作用,而又因為意識是一個整體,所以在意識狀態改變時,並不只是引動某一種感覺細胞,而是會在彼此交織的神經網絡間,引起一陣騷動。
  例如,當我們看到母親的照片時,可能念頭一轉,回想起年少時,母親烹調拿手好菜的身影,以及自己品嘗這些美味的場景,這時相關的視覺、聽覺、味覺……都可能湧現,彷彿又回到童年時光,這就是意識「整體性」的呈現。
  在我們做分析時,雖然會個別談論視覺、聽覺……,但是實際上,不管是那一種感覺,或者是多種感覺的結合出現,也都「只」是意識的表現,也都「全」因意識的作用。因為,意識是一個整體。
  也就是說,當我們說「意識是一個整體」,我們是指
  ──包含視覺、聽覺、味覺……等,各種與感覺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除了感覺之外,還包含各種與運動神經、自主神經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包含了頭部、軀幹、四肢,從頭到腳,與運動、感覺、自主神經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包含了從出生到現在,全身有關感覺、運動、自主神經相關意識的一個整體。
  如果不懂意識,只在現象的角度看靜坐,就會對各種現象感到好奇或迷惑,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更無法深入。
  如果從意識有層次的角度看靜坐,那就不難發現前進的方向。
  如果從「意識是一個整體」的角度看靜坐,視野就大不相同,除了看到意識的深度(由表層到深層),也可發現意識涵蓋的廣度(包含感覺、運動、自主神經相關的意識),更可以增加有關年齡歲月(自出生到現在)的這種向度;這種向度和壓力以及靜坐中的一些與「視」覺有關的現象有重要的關連,後文詳述。
  現在讓我們考慮一個問題,想要找到發現「意識是一個整體」的「觀景台」,它的位置到底在那裡?當然不會在現象中或表淺的意識層面上,只能向意識的深層、內部去找。
  席老師曾經對此做過比喻,一般人對意識的認識就像在「山洞」外看了一看,只能見到一些外表的現象;可是並沒有進入那山洞的經驗,所以再怎麼講也不能「體會」那意識本身是怎麼一回事。
  因此,只有真正進入山洞之後,才能開始瞭解意識。然後在洞中前進時的歷程中,才逐漸發現一層又一層的不同意識層面。因此席老師也說,靜坐是意識的解剖學。另外,只有走到洞的盡頭,才能明白意識的「整體」,而在山洞內前進的過程中,越深入的能見度也會越差,這時如果能夠找到有經驗的響導,才能放心前進,安全抵達目的地。
  上文僅對「意識解剖學」略做「書面」簡介,有心者必須進入山洞,才能親身體會。要找資深響導,請來全程靜坐。
繼續閱讀

從意識看靜坐

林於灝(卅五)

  首先我們要說明,為什麼不從其他角度,而要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靜坐。
  一個人置身於陌生的環境中,會處於比較警覺的狀態;而在熟悉的環境中,則會因習慣而放鬆。
靜坐初期的重點在於,能夠養成「耐著性子坐的住」的習慣。能夠耐的住坐下去之後,身體的外貌雖然安靜不動,可是身體的內在,就可能逐漸活躍起來,而發生種種現象。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處於非靜坐狀態的時間,遠比在靜坐狀態的時間長;因此相對而言,對靜坐中的狀態也就比較不熟悉。所以有些人,在未習慣於靜坐之前,還是會處於警覺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由非靜坐狀態進入靜坐狀態時,因為處於警覺狀態,所以人體的感官會特別敏感,讓神經細胞仍處於興奮狀態,因此在靜坐中會出現種種現象。
  由於一般人未能深入瞭解,所以這些現象就被披上神秘的面紗;再加上一些有關「走火入魔」的傳聞,就更讓人產生疑惑與困擾,而對靜坐的進展形成障礙。
  這就是一般人談論靜坐的方式以及焦點所在。
  但是,所有的種種現象,又是只有靜坐者自己才「真正明確」地瞭解發生了什麼事;也就是說,這種種的內在經驗,都和意識有關。
  再進一步說,如果只用現象的方式來談論靜坐,那麼離開靜坐狀態而現象消失,又對下一次的靜坐有何助益。而且,如果著迷於將現象代表「境界」,更是步入歧途了。
  但是,如果對意識有所瞭解,然後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靜坐,就可以找到完全不同的視野。
  因為有過濾作用,所以越是表層、越是上層的意識,其涵蓋的層面越有限,能引動的神經細胞也相對減少,所以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也就相對受限。相對而言,越是下層、越是深層的意識,其涵蓋的層面越廣,能引動的神經細胞也就越多,所以產生的作用大、影響大,對人體的改變也更大。
  一般人對於感知不到的東西,就無法運用,因此只能運用相對較為粗顯的表層、淺層意識。但是在這既有、既存的意識表層,再怎麼去努力、掙扎、奮鬥,也無濟於事並不能從中超脫出來。只有從意識的角度,才能明白,應該要向意識的深層、底層前進,這才是找到靜坐的發展方向。
  另外,越是接近深層、底層的意識層面,也就越接近改變意識狀態的「根源」。只有找到問題的本源,才能徹底解決相關的意識問題。
  如果上一層的意識不起波瀾,下一層的意識就會「自然」浮現。繼續發展的結果,原本模糊的意識層面,也就變得比較清淨。隱晦的深層意識逐漸呈現的結果,會讓我們清明的意識領域逐漸擴大。到最後,就可以看到意識的整體。這時候的意識就已被整合成統一的結構,這時候的意識也才完成淨化的過程而徹底安靜下來。
  像這樣,從「意識」的角度來看靜坐,就可對靜坐的過程先有一個梗概的觀念或印象,而容易把持前進的方向。這是從「現象」的角度所得不到的視野。
  除了「方向」之外,根據對意識的瞭解,我們也可衍伸出對靜坐「方法」的基本認識,那就是有關「靜」的問題。
  「靜」當然是靜坐的目標之一,但是如何得到靜的「方法」卻值得探討。
  從意識的角度來看就很容易明白,在表層意識層面的任何作為,不但不可能「入靜」,反而是對「入靜」的一種干擾。只有在表層意識不作為的「原則」下,靜的程度才會逐漸運化、增加,最後終於「得」靜。而個深化、增加的過程,則是「自然漸進」發生的。
  如果從現象的角度來看靜坐,「靜」當然也可能被認為目標之一,因為「靜」也是一種現象。可是,有現象才代表有境界,而有現象又代表「不靜」,但「靜」又是目標,邏輯上就有問題,所以「重現象」的靜坐「學派」,就只能用障眼法、拖延法來轉移焦點。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如果單從現象的角度是看不懂意識的。
  但是,從意識的角度就可以看得懂現象嗎?
  另外,所謂讓「靜的程度逐漸深化、增加」,也請探索在靜坐「實務」上的內涵。

 

繼續閱讀

意識是一個整體

林於灝(卅四)

  靜坐時,不管是大腦感覺區或運動區的神經細胞興奮,也不管α波出現在枕葉、頂葉或額葉,會產生種種效應的主要原因,都是意識狀態不同。但是,只有這樣的瞭解還不夠,我們想要進一步探討,所謂「不同」的內涵又是什麼。
  解剖生理學告訴我們,負責人體感覺的神經細胞,除了位於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之外,還有腦神經細胞。大腦皮質屬於中樞神經,而腦神經則屬於週邊神經。腦神經共有十二對,包含嗅神經(第一對),視神經(第二對),聽神經(第八對),以及其他神經。
  因為意識狀態的不同,會引動神經細胞產生不同的活動狀態。相對而言,本來處於平靜狀態的神經細胞,如果轉變成興奮狀態,我們就可推知,意識狀態已經有所改變。
  腦神經如果受到刺激也會興奮,這時,有關感覺的訊息,就會向位於中樞的大腦皮質傳送。也就是說,位於週邊的感覺神經和位於中樞皮質的感覺神經,雖然所處的位置不同,但是彼此之間,還是互有連繫。
  因為人體的感覺包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等,如果中樞對於由週邊傳來的每一個訊息都作回應,那麼中樞神經勢將不堪負荷;因此,對於週邊傳來的訊息,會先進行篩選與整合,這就是所謂的「過濾」作用。
  因為有過濾作用,才有中樞與週邊的區別,否則二者的作用相同,也就不須區分中樞與週邊了。
  因為過濾作用,所以就訊息的數量而言,週邊比較多而中樞比較少。但自品質上來看,週邊因為鉅細靡遺而雜亂,但中樞就比較精確而明晰。週邊的訊息可以表現完整性而不失真,但中樞只處理較重要的訊息,所以可以表現重要性。
  所以,就感覺神經而言,我們可以推知,腦神經和皮質神經所代表的意識狀態,二者並不盡相同。中樞神經的意識就粗顯而易覺知,但在週邊神經所代表的意識狀態,因為細微繁多,反而不易找到焦點而顯的模糊。
  因為腦神經的生理位置在皮質的下方、內側、深層,所以我們可以推論,腦神經所代表的意識狀態,就比皮層神經所代表的意識狀態更為深層,而這也顯示,意識有深淺的層次之別。
  因為訊息的種類多樣,包含聽覺、嗅覺等等,又因為訊息是由下向上,由深部向表層傳遞;而且在不同的意識層面之間,又是層層堆疊,依序相連。因此我們可以說,意識是一個整體,由許多層面「整」合而成的一種立「體」結構。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說,人體其實包含兩種不同性質的結構,一種是「顯」性結構,另一種是「隱」性結構。
顯性結構因為可見而顯,例如神經、肌肉、骨骼……等等。隱性結構因為看不見而隱,例如意識以及後文會提到的內竅或氣脈……等。
  看不見並不等同於不存在,例如人體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而不能脫離地面,就說明看不見的重力場確實存在。
  因為意識是包含許多面向、許多層次的一種隱性結構,而真正的靜坐過程,其實就是深入意識這種隱性結構的歷程。因此,如果不深入瞭解意識,就不知如何靜坐,更不知靜坐的發展方向。對於隱性結構的深入瞭解,是在靜坐上路後,不致誤入歧途所必須的知識,後文再述。
  現在我們明白,意識是一個整體。自古以來,從意識的角度來闡釋靜坐的論述並不多見。而全程靜坐一貫主張,生理與心理要齊頭並進,所以我們就用以上的方式來作說明。因為這種模式並不多見,覺友務請珍視。
  另外還要提醒一件事,本文只探討了感覺神經與意識的關連;但是人體還有運動神經,以及自律(主)神經。而這兩種神經和意識的相關性,一個比一個更為隱晦不明。自古以來,幾乎看不到相關的說明,但是卻與靜坐的深入發展,關係卻更為密切。
  附註:
  (1)因為以前曾經發生,缺乏相對內在經驗的有心人士,在未經席老師同意下,使用全程靜坐的「意識」或「意識自覺」的名相,或盜用部份內容,而以其他名義對外招生的事誼,所以我們不擬在網路上公開有關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的內容,但要提醒有心學好靜坐者,對這兩部份的充實。
  (2)我們要保留的目的是,預防日後如有同樣的「盜法」事誼發生,覺友就可追問當事者這方面的內容,然後看他的觀點是否前後一貫,就知是不是東剪西貼所得;聽聽他的內容,能否抽絲剝繭深入探討,就知他的內在經驗到不到位,或者直接洽詢中心,是否系出正宗,經過席老師同意。


繼續閱讀

意識狀態的探討

林於灝(卅三)

  靜坐是一種內在經驗,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所謂的「知道」,是發生在「意識」的層面。所以步上靜坐之途,不懂意識,不僅不容易進步,還可能走入岐路而不知。可是,因為意識既看不到又摸不著,所以並不容易表達或讓人瞭解。因而我們只能先從意識的活動,意識的表現方式──意識狀態來切入。
  對一般人而言,最常見的意識狀態就是睡與醒。對研習靜坐者而言,則是雜念紛飛或昏昏沈沈。我們要從這裏切入,做進一步的探討。
  睡與醒是一種範圍較大,層面較廣的一種分類,而雜念與昏沉則是,從醒的狀態中再做進一步的分類。現在先考慮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在雜念和昏沉中,再做進一步的分類?答案可能是,雜念的多或少。那麼再考慮一個問題,那裏多?那裏少?多又多到什麼程度?像這樣就無法再做進一步的探討了。
  但是,這個問題,如果從生理的層面,就比較容易瞭解。雜念表示腦部的細胞在興奮狀態;而昏沉則「相對」表示在不興奮的狀態。至於位置與數量多少的問題,就要看是在那個區域,有多少腦細胞是在興奮狀態。
  加拿大的腦外科醫師,潘菲爾德(Wilder Graves Penfield),在對腦部損傷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以電流通過患者的運動區,發現身體的相關部位會有所反應,於是展開後續的研究。這些研究的成果,後來稱為潘菲爾德對應圖,由圖可見,處於不同區域的腦細胞,分別負責不同的生理功能。
  因為腦細胞興奮就會放電,所以腦波圖可以用來觀察腦部細胞的活動狀態。新型的腦波圖可以呈現3D的影像,從這種影像不但可以看到處於興奮態細胞的位置與數量,還可以看出興奮的程度。
  有了腦波圖就就可以根據腦波的頻率和相對的意識狀態,予以分類,例如在思考或緊張時會出現β波(13-29Hz),在清醒而放鬆時會出現的α波(8-12Hz),在呈現睡意時出現的θ波(5-7Hz)以及深度睡眠時出現的δ波(1-4Hz)。
  許多的研究報告顯示,正常人的腦波圖,大都會在枕葉出現α波,但靜坐經驗比較多的人,首先會集中在枕葉出現α波,然後陸續移轉到頂葉再到額葉出現α波,有些人還會在額葉出現θ波。
  在此附帶一提的是,由枕葉到頂葉再到額葉的進程,又與氣在「督脈」的行進方向相符。相關的問題,我們在後文談到氣時,再作探討。
  如上所述,從生理的層面來看,在不同的時段,腦細胞在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而從心理的層面來看,就是意識狀態的不同。
  於是,我們瞭解,意識與神經有關。但是,是神經先興奮後,才改變意識狀態;還是,意識狀態改變後才讓神經興奮?
  稍有靜坐經驗的人,很容易借改變意識狀態而讓手掌心變紅,如果讓他和另一位沒有靜坐經驗的人,兩人手掌心相對靠近而不接觸,沒有靜坐經驗者很容易在掌心感受到對方傳來的熱氣;如果面對更有靜坐經驗的人,傳來的就可能不是熱,而是像靜電般的麻刺感。其中的區別就在於放電或放熱者意識狀態的改變。這就說明,神經細胞不會自動興奮,而是意識狀態的改變在先,才會讓神經細胞興奮。
  從上文不難發現,我們是以生理、心理交互穿叉的方式來進行探討;所謂的「探討」是,我們深入地考慮了許多問題,除了問題之外,我們又用實務上的經驗佐證加以說明。我們認為,在現代的環境談靜坐,這才是正確的「王道」,而這也是全程靜坐一貫的主張。

繼續閱讀

靜坐與內在經驗

林於灝(卅二)
  靜坐是什麼?!
  從外觀來看,靜坐時就只是靜靜的坐著。除此之外,發生了什麼事,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到底在做什麼?數息、觀想、持咒、(默)念佛號、參禪?還有,能不能夠有效解決雜念的困擾?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些人會看到光點、不同的色光,有些人會發覺自己體內發光,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些人會聽到某種聲響,例如風聲、蟲鳴或是好像置身曠野而有萬籟俱寂的聽覺感受。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人會聞到某種味道,例如檀香或花草味。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人會感到自己的身體顯得特別高大,有人會感到自己的身體在上升或墜落。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人會感到進入不同向度的空間,或者置身滿是星光的太空中,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人會感到身體產生癢、麻、脹、熱、涼、緊的感覺。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有人會在體內感到氣的流動感。這種情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氣的流動感是發生在頭部、軀幹或四肢,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氣的流動感是發生在身體的背側?腹側?還是……?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察覺到的氣流是向上走還是向下走?有沒有受到阻礙?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察覺到的氣流是向體外走還是向體內走?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那一種氣流的流向,對身體的健康有益?那一種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什麼樣的傷害?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能夠察覺到的氣流是一股?兩股?還是……。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人體的深淺如果分成皮、脈、肉、筋、骨,那在靜坐時,氣的流動是發生在身體的那一個層面,身體的表層皮膚,或者皮肉間的經絡氣脈,還是進入骨內?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氣的感覺是呈點狀深入,還是線狀?面狀?抑或立體呈現?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關於在不同部位的氣流感,有沒有什麼樣的「對應關係」,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是昏昏欲睡還是雜念紛飛,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能不能察覺雜念出現的頻次,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能不能察覺意識狀態的轉化或改變,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能不能調整意識狀態而改變氣流的走向,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是原地踏步還是一點一滴慢慢進步?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能不能找到突破現狀的要點,能不能把持前進的方向?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時,能不能、有沒有誠實面對自己的情況?只有靜坐者自己知道。
  靜坐是什麼?只有靜坐者自己才知道。所以說,靜坐與內在經驗息息相關,靜坐的進程就是內在經驗累積的成果,一點一滴,全靠自己。這個成果也只有自己可以享受,別人既無法分享,更無法奪取。
繼續閱讀

壇經與靜坐(四)無住為本

林於灝(卅一)

  在談論「三無法門」時,惠能說「無住者,人之本性」。在定慧品中還有幾段文字也值得注意。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相為本。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我們先考慮一個問題,惠能在說明了無念與無相的法門之後,就可讓人明白,這「無」的精髓,其實就是一個「離」字。而明白了「離」就是不黏合,就是「無住」,應該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可是,為什麼還要有後續的論述?
  這就牽引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無念、無相?是因為解決了念與相的困擾後,才可能進入另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是這些文字中所謂的自性或真如本性的呈現。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鼻舌當時即壞。
  嚴格來說,繼生性念頭才是「修行人」須要克服的一大困擾。換句話說,在「見性」之前,就必須先通過繼生性念頭這關。因此在這些文字中探討的主題是自性,但還是會提到眼耳鼻舌。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三無法門的精髓,也還是「離」。離什麼?離念!離相!離了又如何?才有可能進入真如本性的狀態。因此,這就說明,與念或相黏合是一種方向,見自本性是另一種方向,這兩種修行方向完全是背道而馳,而這也正是頓、漸法門的主要區別。
  因此,在行由品中才會提到,當五祖為惠能說金剛經,在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惠能是因為「無所住」而有所悟,而其所悟則是「萬法不離自性」。由此可見,惠能由此得法,而他所傳之法,也正是此法。
  只要能夠「離」而「不染萬境」,真性就會「自」然存「在」;持續保持在這種狀態,就是「真性常自在」。而只要真性常自在,就是「於第一義而不動」!
  惠能出身,為山中獦獠(引五祖之言)。未經傳法之前,就對五祖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可見其根性之利。經五祖傳法之後,又隱避於獵人隊之中並隨宜說法,經過十五年之後,才正式對外弘法。
  根據壇經所載,我們可以發現,五祖並非親傳此三無法門,因此我們合理認為這是由惠能所創。而我們切勿輕忽,這十五年的隱避生活;此期間惠能必然多次親身經歷種種「修行」過程,並反覆推敲才會產生自己的心得。
  我們細看這三無法門,自無念、無相而無住,次第分明而又前後一貫,立論嚴謹,令人贊嘆!惠能真不愧是一代祖師!
  年輕時初讀壇經,好像在看章回小說,完全沒有感受。中年再讀壇經,對那三個特別的「相」所呈現的「境界」感到好奇,為什麼惠能會說出這些意境不俗的語言。明白覺知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又讀壇經,這才對其中的「味道」有些感受。我想,這種改變或許和覺知體驗的深淺有關。(惠能的十五年隱避生涯,應該也是這樣)。
  體驗的深淺,和「習慣」特別有關,而如何養成正確的習慣,正是全程靜坐基礎的重點。你注意到了嗎?!
繼續閱讀

壇經與靜坐(三)無相為體

林於灝(三十)

  接著我們來看「相」的部份。什麼是修行人的「相」?壇經中記錄了三個比較特別的例子。
  行由品:(六祖)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行由品:(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機緣品: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惠能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靜坐有沒有「相」的問題,當然有!「相」是靜坐後所進入的狀態,特別是精神、意識狀態。而這些狀態的不同,就是「修行人」所謂「境界」高低的指標。從上述的三個例子前後作對比,就顯示惠能的「境界」確實比其他人高。因此,接著讓我們從定慧品中的幾段文字,來看惠能如何處理「相」的問題。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本。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然後,我們再看一些引自般若品的文字。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根)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這裡提到的六識指眼耳鼻舌身意,表示不僅是腦中的雜念,而在身體的層面也發生了效應,所以這裡提到的念,是與「相」相關的「繼」生性念頭,請細玩味。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靜坐過程中最早出現的是「原」生性雜念,排除了原生性雜念的困擾之後,接著才會面臨「相」的問題。因為「相」的出現,會讓「念」以更為隱密的方式躲在「相」的背後,而產生「繼」生性念頭,再度磨鍊「修行人」的「功夫」。只有在能夠處理「繼」生性念頭之後,才算真正根除了「念」的困擾,到此才算真正了悟無念法門。
  現在我們先對惠能有關念和相的論述作個歸納。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相者,於相而離相。我們可以發現,這二者之間有一個共通的精髓,那就是一個「離」字。也就是說,只要離開念或相,不要和念或相黏合,這就是基本的方法。
  探討完「三無法門」中的前兩無之後,接著我們要探討第三無──無住。
繼續閱讀

壇經與靜坐(二)無念為宗

林於灝(廿九)

  在定慧品中有一段文字,說明六祖的教法。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在這段文字中,惠能說明其一脈相傳的法門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並對無念、無相、無住這三「無」作了扼要的說明。這裡有幾點值得我們作進一步的探討。
  「念」指的就是雜念,而「相」是什麼?俗語說「相貌堂堂」代表儀表不凡,因此「相」指的是外貌,是被觀察到的對象,因此「相」也可引伸為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修行」人所重視的是,修行的方法、模式及其產生的效應,所以對這些修行後的效應、境界或狀態,也就可以視為是另一類的「相」。
  對靜坐有相當體驗的人就會同意,這念、相、住三者確實是靜坐中的重要問題。事實上,這三者就暗含三個不同階段的問題。
  在靜坐的歷程中,首先要解決「念」的問題。只有在沒有「念」的困擾之下,才有能力,才有資格去探討種種的修行方法,以及修行「後」的效應、境界、狀態,這就是「相」的問題。
  「相」是修行後才產生的效應、境界或狀態,因為是在修行之「後」才產生或才被發現,所以讓人感到新奇。因為新奇,所以會吸引人的注意。可是,一旦被這些「相」所吸引,就很容易再度離開「覺知」的狀態。所以說,「相」是靜坐中必須面對的第二個問題。
  開始靜坐不久時所出現的念頭,多半是自發性而與靜坐無關的純「雜」念,可稱為「原」生性念頭。在開始靜坐一陣子之後,效應產生,身體的狀態改變,這時出現的念頭多半與靜坐有關。對於這些攀附在狀態、境界之上,與「相」有關的念頭,可稱為「繼」生性念頭。
  嚴格說起來,「相」的本身沒有問題,由「相」所衍生的繼生性念頭和原生性念頭都一樣,不能好好處理,都會影響靜坐的開展與前進,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念」的本身並沒有問題,迷「念」而失去「覺知」才是問題。
  「相」的本身也沒有問題,迷「相」而失去「覺知」才是問題。
  迷「相」而失去「覺知」是個問題,因「相」又生「念」,相、念糾結是個更為複雜的問題。所以我們說,「相」是靜坐中必須面對的第二個問題。
  有了以上這些基本認識,我們透過壇經中其他的文字,進一步來瞭解惠能的法門是什麼。我們先看「念」的部份。
  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般若品: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定慧品: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盡,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定慧品: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體)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定慧品: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因上可見,因為雜念是首先就須面對的問題,所以在惠能的當代,也有人傳授各式的「止」念法門,以便解決雜念產生的困擾。而值得注意的是,身為佛門中人的惠能,並不教人「唸」佛或「(默)念」佛以「止」念,他教的是於念而「無」念。
繼續閱讀

壇經與靜坐(一)頓漸之別

林於灝(廿八)

  在中國佛教的宗派中,禪宗是比較重視靜坐的宗派;而在禪宗的傳世經典中,六祖壇經就記載了惠能法師的種種宏法事誼,我們對於其中有關靜坐的部份,特別感到興趣。(以下粗體紅字表壇經原文。)
  在行由品中就說明了惠能法師得法、傳法的事由。
  (一)(五祖)為(六祖)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因為惠能所悟是萬法不離自性,所以接著,(六祖)遂啟(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聽了這番語,(五)祖知(惠能已)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惠能得法之後,恐遭不測,於是逃離五祖的東禪寺。但是後來還是被惠明追上,而惠明也就成為惠能第一次說法的對象。
  (二)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個場景。惠能要說法前,先讓惠明靜坐了一陣子(良久)才開始說法。在這一陣子中,惠明必然體驗到念頭起伏的歷程。然後惠能才告訴惠明,在不思善與不思惡的念頭之間,有一個空隙,從那個空隙可以瞭解、進入本性(本來面目)、自性的存在狀態。於是惠明聽後,言下大悟。
  從(一)的文字中可見,惠能所悟的是自性。從(二)的文字可見,惠明所悟到的也是自性。不管惠能或惠明,所悟到的都只是自性的存在,只有惟一那個覺知的意識狀態。
  另外,根據文中所述,兩人都在「言下」大悟,這就表示轉換的速度很快。因為這種「教法」和當時流行的方法大不相同,所以在般若品中就進一步提出說明如下。
  (三)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我於(弘)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令學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
  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元有般若之智亦無大小,(只)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在定慧品中還有一段文字作為補充。
  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在(三)的文字中,說明了頓、漸之別。迷人漸修,悟人頓契。只是,雖有頓、漸之別,卻也只是個「假名」。「漸」者是因為迷失而向「外」覓佛修行,「頓」者不執外修而於「自(內)」心常起正見(指覺知)。向「外」和向「內」是截然不同的方向,方向對了自然就有直接而快的效應。因此迷人若自不悟,就應找大善知識「教法」直示正路。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那麼,大善知識之教法為何?下文說明。
繼續閱讀

覺知很奇怪

林於灝(廿七)

  覺知很奇怪,覺知無「時」不在。在念頭、情緒不活動時,你可以發現它存在。當念頭、情緒活動時,它只是被掩蓋,但經驗多了以後就可發現,念頭與情緒的活動是一回事,覺知的存在又是另一回事,其實覺知一直都獨立存在。覺知無「時」不在。
  覺知很奇怪,覺知無「所」不在。在念頭和念頭之間它存在,在念頭的背後它存在。在情緒和情緒之間它存在,在情緒的背後它存在。經驗多了,在本能活動中也可發現它存在。覺知可以貫通智能、情緒和本能的活動區域,覺知無「所」不在。
  覺知很奇怪,不分過去現在與未來,全部呈現在當下的現在。
  覺知很奇怪,人人都存在。不管貧富貴賤,大人或小孩,人人都可找到它的存在。
  覺知很奇怪,不論聰明或愚笨,肢殘或健全,只要進入覺知的狀態,所體驗到的都是同樣的「覺知狀態」。
  覺知很奇怪,一旦進入覺知的狀態,所得到的也就「只」有覺知這惟一不二的狀態。
  覺知很奇怪,因為它本來一直都存在。進入覺知這惟一的存在,只是回到本來。覺知即如來,如其本來。
  覺知很奇怪,它在人體內外都存在。在人體之內可以發現它存在;發現「道心」之後,在人體之外也可發現它存在。(註:道心是全程靜坐的教程之一)
  接下來,我們摘錄一段六祖壇經行由品的內容。
  ……(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惠能)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五)祖知(惠能)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即見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上文粗體字的部份,說明了六祖惠能是如何看待「覺知」。文中的「自性」就是覺知,「何期」則有料想不到而感到奇怪的意味。因此如果將何「期」改為何「奇」就更傳神,也表示惠能法師似乎也想說「覺知很奇怪」。
  進一步而言,如果明白覺知是怎麼一回事,就可瞭解佛典中常見的眾生皆有「佛性」,「如來」,「不二法門」甚至「佛」的真義而不迷失。
繼續閱讀

過去未來與現在

林於灝(廿六)

  在靜坐中,常見的困擾是雜念。不能處理雜念,就會影響靜坐的品質。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困擾是情緒。不能處理情緒,就會影響生活的品質。而會影響生活品質的情緒,多數是寄生性情緒。
  如果探究雜念與寄生性情緒,就可發現,二者都和過去或未來有關。後悔、抑鬱、愧疚的念頭或情緒和過去有關。焦慮、恐慌、報復的念頭或情緒和未來有關。
  如果把心思放在過去,過去一直以來都已過去,永遠是錯「過」而「去」。如果把心思寄託於未來,未來一直還在未來,永遠是尚「未」到「來」。
  會把心思放在過去或未來的主因是,智能區的活動速度慢,永遠無法解決出現問題的「現在」,所以只能追念過去或寄望未來。
  因此,投入智能的活動中,就會創造出過去與未來,可是沒有「現在」。過去和未來是透過「現在」的缺席,才得以存在。如果將心思投注於念頭或情緒,就會生「活」於過去或未來,但是卻錯失了現在的生「命」。
  被念頭或被情緒所困,都表示失去了生命的主導權,而處於無覺知的狀態,這種狀態的特點就是,深陷痛苦而無法自拔。要從這種狀態超脫出來,就要靠覺知才能切斷和它們的黏合。因為覺知的出現就在當下的現在,當覺知取回主導權之後,才能不再沉淪於過去或者寄望於未來。
  每一個過去,都曾經是當時的現在。每一個未來,終究也將以現在的形態到來。所以,只要能夠持續處於覺知的狀態,就可以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三種時態。
  雖然說可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事實上在覺知的狀態只有一種時態,那就是「現在」。而當覺知出現在每一個當下的現在,時間的觀念也就不復再存在。
  生命如果存在,就應該是持續存在,而不會一下子存在,一下子不存在。
  在念頭和念頭之間有一個空隙,念頭並不存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念頭一下子存在,一下子又不存在,所以念頭不是生命。
  情緒和情緒之間的空隙更大,所以情緒也不是生命。
  覺知則不然,覺知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未被掩蓋,另一種是被念頭或情緒所掩蓋。被掩蓋並不代表不存在,覺知它一直都在,不管過去、現在或未來。
  覺知存在於每一個當下的現在,生命也存在於每一個當下的現在。所以覺知來自於生命,覺知就是生命的本性。活在覺知的狀態下,才算是活出生命。
繼續閱讀

情緒的處理

林於灝(廿五)

  因為情緒位於智能的下位,所以如果無法處理智能的活動,就無法處理情緒的活動。而身體又居於情緒的下位,如果無法處理情緒的活動,就無法處理身體層面的活動。
  最原始的情緒活動,僅限於哭、叫、笑、發抖等表現於身體層面的活動,我們稱之為「原」生性情緒。隨著智能的介入,會有語言的參與,例如埋怨或罵人等,我們就稱之為「繼」生性情緒。
  當繼生性情緒發生時,因智能區和情緒區都在活動,就會引動多股的能量在同時發生作用,這時能量的流動和分佈狀態就比較複雜。所以,首先要設法切斷智能和情緒之間的連結,減少二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然後,剩下的問題就和原生性情緒一樣,屬於單純的情緒活動。
  在處理智能的問題時,就像處理雜念一般,當智能的活動在懊惱、悔恨時,利用覺知來切斷每個念頭之間的連結,一旦這些念頭不再對自己造成困擾後,智能與情緒間的連結也同時被切斷了。
  不懂覺知的人,在智能活動時只能被念頭帶著走。同樣,不懂覺知的人,在情緒活動時,也就只能隨情緒起舞。可是,一旦我們能夠瞭解並掌握覺知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就可在情緒形成的流程中找到切入點。
在說明之前,我們簡略回顧一下情緒產生的流程。身體對刺激產生體驗之後就會有感覺;針對感覺的不同,身體會引動能量,而形成開放或封閉的狀態,此時也是(原生性)情緒開始外顯的時候。
  例如,人在覺知未現的狀態下生氣,便會感到面紅耳赤,然後開口罵人或動手打人,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
  如果,在動口或出手(情緒外顯)的當下,覺知出現,語氣就可能變緩和,手勁也可能減弱。
  如果,在面紅耳赤(能量變化)的當下,覺知出現,就可能不會有出口動手的行為發生。
  如果,在生氣之前感到不悅(感覺出現)的當下,覺知出現,就可能抑制生氣的強度。
  要提醒的是,這些流程說起來耗時費言,可是其運作的速度有如電光石火,僅在彈指之間就已完成。如果我們延用處理智能的「覺知」,就可以在不同的「流程點」進行切入。而這些點的不同,就代表覺知出現的快與慢。覺知越早出現,改變就越大,作用的效果也就越好。
  至於快慢的差別,就和經驗有關。對覺知越有經驗的人,越能掌握覺知,出現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對於覺知,光說不練是沒用的。覺知,是每天都要練習的功課。
繼續閱讀

情緒與智能的連結

林於灝(廿四)

  晚上在家中靜坐,突然聽見樓下大門被用力關上所發出的巨大碰撞聲,接著傳來厚重的上樓腳步聲,於是心中隱然出現一股不悅的感覺,同時鄰居的身影和「每次都這樣!真粗魯!」的念頭也出現在腦中。
  這是一個普通易見的案例,讓我們分析一下其中的內涵。「聲音」源自體外,「聽到聲響」是身體的刺激,「不悅的感覺」表示體驗和感覺已產生,然後引出「鄰居的身影」以及「每次都這樣」的記憶(由體驗累積出經驗,記憶也隨之形成),最後產生「真粗魯」的評語。
  在產生評語之前,會有一股能量先讓身體形成封閉狀態以抗拒聲音的干擾,然後才對外表現不滿的情緒。
  嚴格來看,情緒的外顯方式,(因為能量的作用)應該只限於哭、笑、大叫、搥胸、頓足等等在軀體層面的動作。只要觀察嬰兒的情緒表現,就可證明這點。而語言是智能的活動,所以「真粗魯」這三個字,不管只是腦中的念頭或由口而出的語言,都是智能的表現。
  因此,文首所談案例的發生過程,可以歸納出由體外而「刺激身體→產生情緒→牽動智能」的連結順序,而這個順序剛好也和「腦幹→邊緣系統→皮質」的演化順序相互呼應而隱合。(這正是我在文章中一再談論身體的本能、情緒與智能的原因。有了這些觀念,可以協助我們說明與瞭解身心運作的原理,而對靜坐的發展有所助益。)
  情緒的刺激源,原本位於體「外」的環境,但隨著記憶的形成,也會在體「內」形成刺激源;這二者最大的區別,我們可以這麼說,體「外」的刺激原是「原」生性刺激源,只在發生刺激的當下引起作用,時過境遷之後,作用也就消失。體「內」的刺激源是「繼」生性刺激源,這種刺激源本來並不存在體內,是在「原」生性刺激源發生作用之「後」,隨著記憶才被移植進入體內,所以即便時過境遷之後,還有可能繼續引發作用。
  繼生性刺激源之所以會引發作用是因為,當它還是「原」生性刺激源,並未按照你所期待的方式呈現,所以在「過去」的「當下」,你就在排拒它「現在」存在的現實。等到「過去」已經過去之後,而「繼」生性刺激源的作用產生時,就表示在「現在」的「當下」,你「還」在排拒那「曾經」存在的現實。
  這種「內」在的「繼」生性刺激源,往往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引發體內騷動的元兇。想著「過去」的事件而感到內疚、怨恨、憤怒、自憐,就像是對這些移植進來的刺激源提供營養、能量與空間,讓本來是「過去」的它們,日漸累積、茁壯,成功地「寄」生在我們體內的「現在」。
  「過去」如果成功地寄生在「現在」之後,便會向「未來」發展,因為擔心「過去」的不愉悅體驗會在「未來」再度發生,就會產生恐懼,恐懼會依程度而有不安、憂愁、焦慮、緊張、壓力……等等不同的形式出現。恐懼的程度取決於抗拒當下的程度,而抗拒的程度又取決於智能涉入的程度。
  恐懼形成之後,就在智能區開闢了一個空間,讓害怕工作、事業失敗,害怕感情、人際關係受傷,害怕失去家人、資產或生命,這些害怕失敗,害怕受傷,害怕失去等等的念頭,在這空間內活動,這就是情緒與智能交互作用之後產生的結果。
  身體本能的反應發生在那現在的當下,原生性的情緒也發生在那現在的當下。因為活動速度不夠快的智能,永遠跟不上那現在的當下。
  落後於現在那個當下的智能,只能「自欺欺人」地投入那未來的當下。或者說,永遠落後的智能,所擅長的是經由思惟來做規劃。可是替「過去」規劃並無意義,只能替「未來」規劃。而規劃的方向只有兩個可能,比現在更好還是更差。恐懼的產生,就是智能認為未來會更差的結果。認為未來會更好可以讓人產生繼續前進的動力,但持續聚焦於未來則會讓人不斷地忽略現在,否認當下的現實。
  智能的作用離不開身體和情緒,沒有身體和情緒,智能本身便無從發生作用。永遠落後於身體本能和原生性情緒的智能,不能改變「過去」,只能規劃「將來」。
  可是,「現在」怎麼辦???
繼續閱讀

談情緒

林於灝(廿三)

  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才比較容易發現激烈的情緒活動,例如大喜、大悲;但在靜坐中則會出現一些輕微的情緒,例如不安、煩燥。因此,輕微的情緒活動和雜念一樣,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困擾之一。
  情緒的活動越激烈就代表,引動的能量越多,作用越強,速度越快;情緒的活動越輕微則反之。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靜坐的機會,先行掌握處理細微情緒的原則,有了這個基礎,才能慢慢處理激烈的情緒。
  情緒是當體外環境中的事物,對身體產生刺激之「後」才發生的效應。體外的刺激會讓身體產生某種「體驗」,這個體驗會讓人體產生某種感覺,而感覺可概分成愉悅、不愉悅以及中性三類。
  從人體求生存的角度來看,感覺如果是愉悅的,就會將刺激的來源視為對人體是「友善的」;感覺如果不愉悅,就會將刺激的來源視為是「不友善的」。對於中性的感覺,相對之下,就沒什麼反應。
  因此人體會以「對我(自己)好不好」的形式來作認知,而樂於接受(對我好的)愉悅體驗,並排斥(對我不好的)不愉悅體驗。
  請注意,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談到刺激、體驗、感覺與認知,「情緒」還尚未呈現出來。
  當感覺產生「時」,人體傾向於接納愉悅的體驗,因此會讓身體形成「開放」的狀態,以便讓愉悅感遍潤全身。相反地,人體傾向於排斥、拒絕不愉悅的體驗,因此會讓身體形成「封閉」的狀態,以便逃避或抵抗不愉快感擴散或深入身體的其他部位。在形成「開放」或「封閉」狀態時,首先引動的就是能量。而在能量開始流動時,情緒也就隨之向外呈現。
  所以,在歡樂時,人會放鬆身軀,呈現「開放」狀態,血管也舒張,讓愉悅的感覺在體內流佈,並以大笑的情緒對外表示迎合。在悲傷時,會捲曲身體,呈現「封閉」狀態,逃避躲閃不愉悅的感覺在體內漫延,並以愁眉苦臉或哭泣向外表示受到傷害。在生氣時,就會緊繃身體甚而不自覺的握拳,呈「封閉」狀態,血管也收縮,抗拒不愉悅的感覺在體內流竄,而以憤怒的情緒對外表示排斥或反擊。由此可見,情緒的表現,需要能量作為基礎。
  情緒和本能不同。所謂的本能是指在出生之後,不學就會的能力。本能可概分成兩類,一類是「內」在機能,包含對心跳、呼吸、體溫的調節;另一類是「外」在機能,包含肢體碰到熱燙物體會縮回的反射動作。這些機能主要是為了生存,在必要時可以即時因應環境的變化,這些機能,眾人皆有,眾人皆同。
  本能由腦幹負責,而負責情緒的邊緣系統是在腦幹之後才演化出現,所以情緒的表現並不像「不學即會」的本能,情緒會受到文化、教育、社會等等的影響,而在表現時會有放縱或節制的不同。它是經由一次又一次的「體驗」慢慢累積出的一個「經驗」的集合體。
  因為情緒是由體驗累積而成的一種經驗,所以在經驗中就包含記憶,而這個記憶又包含過往表現情緒的方式以及效驗等等,因此到後來,即使刺激不再源自外在,也會在體內由記憶導發。此時,如果再讓新舊體驗交互作用,就會更難處理情緒的問題。
繼續閱讀

覺知與智能活動

林於灝(廿二)

  現在我們知道,在靜坐中覺察到智能的活動時,不要將注意力投入到智能活動的內容之中。就像你在看書,你和書是不同的個體,你是主體,書是客體,但是只有在覺知的狀態下,你才會明白這種狀況。如果失去了覺知就會主客不分,於是喧賓奪主的現象便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說,你使用頭腦來思考,實際上卻是頭腦在使用你。如果跟著頭腦走,主導權就會被奪走,能量也會被帶走。所以在覺知時,不須判斷也不要批評,只要做個沈默的旁觀者就好。
  智能的活動包含想像、思惟、討論……等等,只要默默地看著這些活動,你就會發現,每一個念頭都會在出現後就消失。
  一旦你觀察念頭的經驗多了,你還會發現,念頭總是能夠「排好隊」,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後再消失;絕對不會在同一個時間點,出現兩個不同的念頭。
  筆者在體驗到這種情況後,有一次在靜坐時,腦中浮現一個問題,這些念頭的源頭在那裡?於是更加專心去看念頭的出處。居然發現,每個念頭,每次,都是從同一個「位置」出現;當念頭尚未從那個「點」冒出來之前,完全察覺不到念頭的蹤影。而當念頭出現時,竟是經由那個點,一個字一個字的呈現。後來去請教老師,才知道那就是「意念中心」,它並不是靜坐的目標,只能算是靜坐過程中的一個「景點」罷了。
  隨著觀察念頭的經驗累積,在某一個時刻,你會親身體驗並發現,在念頭和念頭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個間隙。這個間隙就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就在「前一個念頭已消失,後一個念頭未出現」的這個間隙,還有一種「東西」存在。那個東西,你既可以察「覺」它的存在,又「知」道在它存在的那個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個「東西」就是「覺知」。
  事實上,它也不能被稱為「東西」,因為覺知是不具形象的,它並不屬於「具象」的世界。
  當你初次體驗到覺知存在的狀態時,可能只維持幾秒,隨即又會失去覺知。經驗多了,你就會深刻地體認,你是如何容易地失去覺知。
  可是,一旦你「發覺」失去覺知的同時,表示你又「發」現「覺」知了,你又回到覺知的狀態了。這種經驗多了,於是你才會深深地體認,原來要返回覺知其實並不難。
  於是,你會驚訝於這個事實,覺知的狀態是如此容易失去,但是又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在瞬間返回,這真是個奇妙的體認!不是嗎?
  (是的!經驗多了之後,你就會知道,失去覺知,不難!返回覺知,也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覺知的狀態持續存在。)
  因此,就會有一段時間,讓你在覺知與失去覺知之間,來回擺盪。不過,隨著經驗的增加,每次回復到覺知狀態的時間就可以拉長一點;一次多一點,一次長一點,慢慢養成習慣後,覺知才會成為你存在的主要狀態。
  禪宗在指導靜坐時,有些老師會讓學生「參話頭」。「話」指的就是腦中的語言,也就是雜念。「頭」有「前」的意思,而「話頭」就是「兩個雜念之間的空隙」。參話頭的目的無非就是,設法讓人進入這個空隙,進入這種覺知的狀態。但是,在靜坐中發現這個空隙之後,如何讓覺知的狀態持續存在,是後續的一個難題。
  在全程靜坐的設計中,就利用兩個階段的教程,在開啟覺知的狀態之後,一方面讓覺知的狀態持續,一方面又開展覺知的「運用空間」。本文雖可對「初習覺知者」作個前導,對於上過初級班及養成班課程的覺友,應該也會有畫龍點睛之助力,可以把進度做的更為自然,希望多加玩味其中的內涵。
繼續閱讀

試繪發展覺知的藍圖

林於灝(廿一)

  覺知在感官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也是人體歷經「自受精卵發育到成胎兒」全部過程的惟一「見證者」,對於體內組織、器官的每一個小角落的形成無不知曉,因此最熟知人體內部結構者也就莫過於覺知。感官則不然,感官只存於神經系統存在的地方,失去神經這種「物質」基礎,感官就無從產生作用。只是,在感官形成之後,覺知逐去「主導權」,而人體也就慢慢地習慣被感官牽著走。
  靜坐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讓覺知再度取回主導權。這種情形有點像覺知在和感官進行拔河比賽。感官的這一方「軍容壯盛」包含眼、耳、鼻、舌……等等;而在覺知這一方則是「人單力薄」,只有孤軍對抗。所以,對覺知而言,這是一場苦戰,沒有規劃就不易致勝。
  為了協助覺知取回主導權,就要設法削弱「感官軍團」的戰力,所以靜坐要在一個不受干擾的時段,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然後閉口、閉眼、採用坐姿、不讓身體四肢做動作,目的就是減少眼、耳、鼻、舌……的「動態性」作用或活動。(話雖如此,實際操作時還是有些要領,可於課中詳作提點。)
  接下來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就來自體內會產生「靜態性」作用的智能區和情緒區。(因為本能區的功能攸關生存,原則上我們就不處理。)因為在初期,覺知的兵力單薄,還是不宜以寡擊眾,所以採取的作戰原則便是各個擊破。而在靜坐時,通常情緒的活動不多,所以覺知要挑戰的首要對手,也就是智能區的活動。(所以,在靜坐時最先面對的問題就是雜念,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
  因為在情緒不活躍時,不浪費的能量可保留在體內。如果將覺知帶入智能的活動中,就會進一步減少智能活動對能量的耗損,相對地就可讓體內的能量更增,這種情形便會表現在身體的層面,而讓能量的流動情形,以「氣」的形式被感知。隨著覺知的發展,氣的流動會在身體的表層產生熱、麻、癢、脹的感覺。然後逐漸深入,到後來還可發現「氣脈」的存在。覺知氣在骨內流動,這時的人體便會產生革命性的改變,而讓人體的健康大幅改善。也就是說,在靜坐時利用覺知來「處理」智能,所得到的效驗會在身體的層面表現出來,讓人親自體驗「心」理與「生」理互動的關連性。
  發展覺知選擇智能作為第一個目標,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智能的「作業速度」比情緒慢,比較遲緩,我們就可利用這個特點進行「突破」,開啟覺知發展的「空間」。經過這一段的歷程之後,我們對覺知的應用更有把握並產生多元的體悟(後文再述)。
  情緒多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但在靜坐中則多半不活躍,而且情緒的作業速度比智能快。所以只有讓覺知和智能先行交戰,有了經驗就能也才能回頭再和速度快的情緒較勁。這時就可將靜坐中所學會的覺知,再擴大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來處理情緒的問題,包含對壓力的解除以及許多精神症狀的矯治。
  覺知結合了和智能以及情緒的交戰經驗之後,再來處理眼、耳、鼻、舌等的「動態性」作用,就會有風掃落葉、勢如破竹之效。
  經過這個階段,要在靜坐中讓覺知繼續發展,就要對覺知本身作覺知,這時已是進入體悟「生命本身」的階段。如果沒有前面所說的體驗作基礎,又缺乏有經驗者適時引導,研習者就很難再前進了。
繼續閱讀

靜坐的方向

林於灝(二十)

  人生於世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生存,為了生存就必須對生存環境中的事物保持警覺,特別是當環境中出現了新奇事物的時候。新奇的事物,就是未知的,不明瞭的,不熟悉的事物,這些事物帶有「不確定性」。
  從生存的角度來看,不確定性就意味著自己不能完全掌控情勢,存在著隱伏的危險;這種危險如果超過自己的經驗或解決能力,而不知如何對應時,就會在智能區、情緒區或身體的層面引發騷動。
  要對環境中的新奇事物起反應,主要就靠各種感覺器官,而人體的感官是由受精卵經過發育的過程才能慢慢形成。而且胎兒在出生之前的生存環境,就只是在母體的子宮之內,因為母體的保護與屏障,所以在出生前,胎兒就無法也不太須要利用感官來接受母體以外的環境資訊,這時的胎兒所能利用的就只有「覺知」。
  早在感官形成之前,覺知就已存在。但在感官完全形成之前,覺知的對象也僅止於自己。出生之後才開始慢慢學習利用感官去接觸母體以外的生活環境,對感官的運用也日越成熟,但對覺知的運用則是日漸生疏,於是對自己也越來越不瞭解。
  有人會說,這是我的車子,這是我的房子,而且對於車子的配備或者房內的裝潢都能詳盡描述;但是對於自己最親密的「我的身體」,可能連肝臟、脾臟在那裡都不知道,可見這種感官向「外」性作為的氾濫程度。如果對覺知有過深刻體悟,就會發現,正因為感官向外的作用過度膨脹,才讓人體日漸衰老。
  人體最初是以目測所看不到的受精卵,經過十個月的發育過程,成為胎兒之後才出生。因為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牽涉到每一個組織與器官的形成,這是一個從無而有,而又極為精密龐雜的構建工程,所以我們也就特別重視在這十個月之中所發生的一些「特殊情況」。
  第一,在發育的初期,感官並未形成,因此感官無法對「外」產生作用。
  第二,在發育的初期,大腦也還未形成,因此意念系統的運作也無從產生。換句話說,沒有雜念的問題。
  第三,在感官及意念系統的作用極微的情況下,惟一僅存的就只有覺知。而且在母體的屏障和保護之下,覺知就在自己的體內產生作用。相對於感官的對「外」作用,覺知是一種在「內」的作用。
  第四,由前文我們知道,感官及意念系統都是由神經系統以電流的方式產生作用。有電流就會形成「電場」,而電場不但會產生熱能之外,也會形成「磁場」。電、熱、磁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在感官及意念系統未形成之前,就不會有能量外馳耗損的情形發生,可供人體內部使用的能量也就相對地增加。
  身體發育的這種成長模式,在出生之後就不復再見。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出生前是由覺知在體內作用,出生後是透過感官向體外接觸。感官和覺知是不同的「工具」,覺知在感官形成之前就已存在,覺知的作用不須依賴感官的協助。而向「外」和向「內」則是截然不同的方向,向「內」發展可讓身體發育成長,向「外」發展則讓人耗損能量。
  因此,我們在靜坐時,就可將重建「在胎中的環境」作為發展的方向。丟棄感官而改用覺知作為「工具」,以便讓外馳的能量再度返用於自身之內,而達到恢復身體健康的目標。
繼續閱讀

靜坐的關鍵

林於灝(十九)

  現代人與外界環境的互動日越頻仍而密切,但對於體內環境的互動較不重視而不熟悉,其主要原因就是,人體是以求生存為首要目標,所以比較注重外在環境的風吹草動。因此,即使在沒有生存威脅的靜坐時段,我們的意念系統還是靜不下來。
  另外,多數人是以盤坐的方式進行靜坐,在入座三、五分鐘後就會發現雜念的存在,時間一久,慢慢就會感到困擾。然後隨之而來的是,因盤腿而產生的痠麻脹痛,於是注意力轉移到腿部產生的痛苦,無瑕再管雜念,雜念的困擾自然消失,就不會深入去思索後續的發展問題。因為每次的靜坐都被困在這些現象之中,所以我們不注重也不建議以盤坐的方式來靜坐,這樣一來就可解除腿部的困擾,讓人更快來正視所面臨的雜念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假設一個情況,當我們靜坐時,沒有腿部的痠麻脹痛問題,而且對於雜念的困擾也已克服。在這種情況下,請考慮這個問題,這就是靜坐的終極目標了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下一步又該何去何從?這就是所謂「靜坐方向」的問題,這才是真正須要重視的問題,不是嗎?!
  接著我們回到雜念的議題。會對雜念感到困擾的主因是,將自己投入於雜念之中,而使主體和客體黏合在一起。一旦主體覺知到「主體是主體,客體是客體」的狀況後,就可以產生變化。只要主體不再投入於雜念之中而維持不動,等待念頭變動的「瞬間」,主體不再跟隨念頭的變動,二者就可脫鈎而不再黏合。(這裏所謂的變動是指,由前一個念頭轉移注意力到第二個念頭)。從這裏可以延伸出幾個問題讓我們進行探討。
  第一,脫鈎的關鍵在於「覺知」的出現。覺知出現「前」,主客二者仍是處於黏合狀態。覺知出現「後」,才有脫鈎的可能。因此,覺知的出現就可視為脫鈎的契機。
  第二,念頭的變動只在「瞬間」,而能進行脫鈎的惟一時間點也就在這個「瞬間」,這個「瞬間」稍縱即逝。
  第三,主客體要脫鈎必須先「覺知」,然後在這「瞬間」進行脫鈎。所謂的脫鈎,就是不再黏合,就「方法」上而言,並沒有「做什麼」。因為念頭出現後就會消失,「不須」做什麼,主客體自然就會脫鈎了。
  第四,要讓念頭出現後消失,雖然不須做什麼也沒有做什麼,還是要靠覺知的存在才辦的到。對初習者而言,不能保持覺知,主客體馬上又會黏合。所以,覺知的出現與隨後的維持是個重點。
  由上可見覺知的重要性,有了覺知才能在靜坐中找到一個基準點,可以先把身心安頓在此。然後可以把這個基準點作為一個起點,再向前推展。所謂的推展,簡單來說,在初期就包含了三個面向,分別是向智能區、本能區及情緒區的運作推展覺知,在推展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體驗例如開頂、開竅、打通氣脈等等,另文再談。就正因為可向這三個方向來推展覺知,也就符合上述第四點所提到的「覺知的維持」的要求。經過這些階段的「歷練」,才算對「覺知」的把持有點把握,於是可以向下個階段前進,那就是返求覺知的來源。
  因此,我們可以說,靜坐不是方法,而是一個歷程,是一個向「內」探索,向「上」提升的歷程,是一個宏大的生命學工程。我們從一開始就提出這種觀點,也在靜坐方法的設計中一貫地維持這個原則。
  最後要提醒的是,上述種種只能算是一種思想的導引,對於靜坐的歷程作個簡略的說明。真正要上路,還是要有經驗的嚮導或領航者從旁協助,才不會走入崎途,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全程靜坐先在基礎班建立雜念的處理原則,然後將多數人視為困擾的雜念,轉換成發現覺知的利器,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設計。然後在初級班之後的教程就進入覺知的開展,這更是一種極為「自然」的銜接方式,希望各位覺友深思玩味其中的微妙之處,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
繼續閱讀

面對雜念

林於灝(十八)

  在靜坐中發現雜念的存在,是極為普遍的情形,一般人也多認為雜念是靜坐中的一種困擾,想要予以排除,因此也就產生許多對治的方法,例如數息、觀想、持咒、唸佛……等等。如果認真探究就會發現,這些方法都只是轉移焦點的障眼法,一旦不做這些對治法,雜念還是存在。而有些靜坐的指導人員,還會傳輸一種觀念,在進行這些對治法門時,如果出現雜念就表「用功不力」。因此在靜坐時,就會緊緊張張防念如防賊。可是,雜念被「消減」了嗎?對不起,一不留神,雜念又跑出來對你扮鬼臉。
  在消滅念頭之前,不妨回想一個問題,靜坐的首要目的何在?如果你也同意答案是追求健康。那麼,我們不妨再考慮另一個問題,健康的狀態就是沒有念頭嗎?或者沒有念頭後就可得到健康嗎?
  由前文我們知道,人體的「意念系統」隨時都在照護人體的生存,如果想要滅絕念頭,就等於要讓意念系統的運作停止,讓人體撤除一道重要的防護牆。因此面臨的阻力,當然不易克服。所以我們認為,如果將消除雜念視為靜坐的首要目標,是不智的行為,不但不易解決問題,反而浪費時間,妨礙進步。
  在此順便一提,靜坐開始就要求盤腿也是不智之舉。因為可以長時間盤腿並不代表健康,而長時間盤腿也不能得到健康。在盤腿之前應先瞭解盤腿的目的為何?靜坐是一回事,盤腿是另一回事,不但不須將靜坐與盤腿綁在一起處理,而且分開處理才容易在靜坐上有進展。盤坐可讓身體穩定,因此在靜坐時身體會產生劇烈動作的人才須盤坐。(身體會動的原因還須做進一步的探討)。對於那些在靜坐中身體不會產生劇烈動作的人,如果腿比較粗壯或者膝蓋有問題的人,根本就不須也不「可」盤坐。因為盲目講求盤坐,然後忍受不了痠痛而下座,這是捨本逐末的行為。
  如果你曾在靜坐中和雜念「直接面戰」,就一定可以發現,不管你聽或不聽,它就是說個不停,即使論點前後無關或矛盾,它也不管,說個不停。忍耐了許久,終於按耐不住了,你對它怒吼「住嘴!不要再講了」,它不理你,繼續說它的。你和它「交戰」的次數越多,你的挫折感也就越重。於是你向它投降,跟它拜託,給你片刻的安靜,它還是來個相應不理,照說不誤。怎麼辦?終於你說,受夠了,我不玩總可以吧?!於是,下座!
  常此以往,靜坐當然不易有所進展。於是你問我,應該如何面對雜念的干擾,而我說「不要理它在說什麼,靜靜地看著它,慢慢離開」。你會不會說,這是什麼狗屁方法?!
  想想看,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瘋子對你說個不停,你會不會感覺受到干擾?那你說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干擾?罵他一頓讓他閉嘴?(小心他回敬你一拳!)還是聽清楚他在說什麼,然後跟他解釋清楚?你當然會說「那怎麼可能!」。所以你的對策是什麼?是不是「不要理他在說什麼,靜靜地看著他,慢慢離開」?!
  對於這種說明,我知道你還是不會滿意,所以讓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你在看書,你看到了書,但你會說,你不是書,書不是你,你是你。
  你在聽音樂,你聽到了音樂,但你會說,你不是音樂,音樂不是你,你是你。
  同樣,你看到、聽到了腦中的對話,所以你不是那些對話,那些對話也不是你,你是你。
  你可能還弄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主」體在覺知不同「客」體的情形。
  雜念會變動,不停地改變,只是腦中的過客,稱為「客」體。而你一直都在那裡,所以你是主人,稱為「主」體。
  你是「主」體,而被你看到、聽到的是「客」體,當你「主」「客」不分時,你就和客體「黏合」在一起而脫不了身。
  當你覺察到主體是主體,客體是客體時,你就可以也才可以決定要不要再和客體黏合在一起。如果不想再黏合在一起,就等客體在「變動」時,不再隨之起舞;這樣一來,客體要動,你這個主體不動,二者才有可能脫鈎。
  因此,在面對雜念時,不要聽它看它在說什麼,(不要和雜念黏合在一起),先靜靜地看著它,於是你一定會發現,每一個念頭出現後就會消失,(念頭一直都是如此,出現後就消失,只是個過客)。當它出現時不要將你自己投入其中,在它變動時不要跟著念頭走。這樣一來,你才能慢慢地離開(雜念的糾纏)。
  當然,為了減少干擾,在靜坐前最好先將重要的事安排妥當,避免在靜坐中掛念。然後確認可以給自己一段時間後,再開始靜坐,而在靜坐中,一旦相關的念頭浮現,就告訴自己已有安排,就可將相關的念頭立即排除。
  因此,在靜坐中發現雜念時,不須也不要把它視為敵人,反而可以利用雜念來進行更重要的功課。詳情請待後文說明。
--
繼續閱讀

意念系統簡說

林於灝(十七)

  主管要求某甲在下次開會時要提出工作報告,於是他就開始計劃,「要報告些什麼呢?至少要包含前期工作成效和未來工作目標這兩部份吧!那我需要準備那些文件或資料來作說明呢……」。
  上文引號內所示計劃的進行,有三種方式。一是全然在腦中進行,嘴巴不會發出聲音。二是喃喃自語,但他人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三是嘴巴講出腦中正在想的內容,聲音好像在與人對話。在常人的眼光來看,第三種情形是異常的。第二種是怪怪的,只有第一種是正常的。但是我們特別注意的重點是,雖然行為表現的控制力有所差別,計劃的內容卻是完全相同。
  事實上,不管在白天未閉起眼睛的狀態下,或是靜坐時閉著眼睛的情況下,類似上文所指的計劃形式,腦中的對話,念頭的活動,一直都在進行,從來就不曾止歇。所以,在靜坐中發現雜念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人為什麼需要在腦中進行這種對話?
  當人體和外界的環境產生互動時,頭腦必須先瞭解當前所面對的環境挑戰,才能尋找因應的方法。但是因為無法將外在的環境,在人體內部完整重建。所以必須先在腦中進行「前置作業」,在腦中構建一個「虛疑」的外在世界,以便進行「沙盤推演」。
  這種前置作業,包含三個部份:描述、判斷與決策。例如,某甲曾被某乙打過,當再度遇見某乙時,便會在腦中描述自己又遇見打過他的人的這種情況,並依據某甲與某乙二人的關係,如親人、朋友、仇敵而研判某乙會不會再打他,而做不同的反應決策,這種不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式的重大改變。像這種描述、判斷與決策的作業系統,就是我們的「意念系統」,而這種前置作業則是經由神經系統以電流傳導在瞬間完成的。
  在做描述與判斷時,意念系統是根據過往的經驗與記憶為基礎來進行,而決策的首要目標則是求生存。因為這樣,隨著經驗的累積,這個系統的機能便會日益發達,進而成為保護或防衛人體安危的重要機制。因此,我們可以說,在面對外在世界求生存的前題下,這種意念系統是重要而且必須的設計。
  阿米巴蟲沒有「頭」的結構,所以當身體碰到不利的環境時,就只能藉改變身體的形狀而更改行進的方向,因此又稱「變形蟲」。動物的演化是在經過「頭化現象」後,才開始出現有頭的動物;而且越是高等的頭腦,頭的功能也越趨發達。到了人類,分工更為精細而有本能區、情緒區與智能區的出現。
  在進行這種「前置作業」時,不同的功能區有各別重視的面向,所以價值觀也就不同;因為觀點不同,就有爭議。而在交涉和溝通的過程中,勢必利用某種形式的語言,這便是人需要在腦中進行對話的主要原因。
  談到語言,還有一點值得玩味。有些人的母語是台語或客語,在受過教育後常用的是國語;但在進行腦中對話時所使用的語言就很可能是國語。由此也可證明,意念系統會隨經驗的思積而有變化。
  另外,因為這三個功能區還是脫離不了神經系統的範疇,所以念頭的形成,也有統一的「出口」。全程靜坐的教程,就有「意念中心」的進度,教人親身發現念頭產生的部份。除了開頂或道心之外,「意念中心」的發現,應該也是全程靜坐的特色之一。
繼續閱讀

血壓的探討(下)

凌 靖(五)

  舒張壓有兩種功能,第一是提供多氧血的基本供給量。而當基本供應量不能滿足需求時,就會向多氧血的源頭──心臟反應,讓心臟多送點多氧血過來,於是身體就須付出能量讓心臟收縮擠壓,以便補充這些額外的需求,這便是收縮壓的基本功能。
  因為舒張壓的第二種功能是,將動脈血管之內形成一個密閉的空腔,以便讓血管的管壁產生彈性。這個功能,也就做為收縮壓產生作用的基礎。
  動脈血管依其管徑的大小順序分為主動脈、動脈和小動脈。在管徑粗的段落,可產生的彈性大,內部所容納的血量也多,當收縮壓產生時,在這種段落的破口或接口,所流出的多氧血就既快且多。因此,身體各部位的組織和器官,就看它是和那一種管徑的動脈血管相連接,而在心臟收縮時所分配到的多氧血也就有速度和血量的不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心臟收縮雖然產生了一個收縮壓,但可讓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分別經由不同速度取得不同的血量,這真是一個驚人而又奧妙的設計。
  對於多氧血的額外需求,如果來自單一的組織或器官就比較單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各部位對於多氧血的需求是瞬息萬變的,隨時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額外需求:有時肝的需求量增加時,腎的需求量反而減少;有時位於管徑細的組織需求量增加時,但於管徑粗的器官需求量反而減少。在這些情形之下,光靠收縮壓顯然不能作有效的調節。
  另一個情形也值得考慮。身體的很多器官不是由心肌就是由平滑肌組成,再加上骨骼肌的牽引,這些器官也有收縮與舒張的情形。而隨著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動脈血管則會相對地跟著脹縮。於是人體也會面臨一個問題,當血液流到組織器官時,如果適逢組織器官正在舒張狀態,多氧血當然容易進入。但是,如果剛好組織器官是在收縮狀態,就會形成抗力而讓多氧血不易灌注。
  好在人體心臟有許多神經節,會針對這些細緻的變動加以微調。因為這種調節講求精準與迅速才能即時解決需求,所以這些神經節就歸屬於自主神經系統管轄,不須轉達中樞神經再來處理。因此,如果自主神經系統的運作失調,就會波及心臟的運作。
  對血壓有了以上的瞭解,接下來就談高血壓的問題。
  如果血量相同,但血中的含氧量只剩下基本供給量的50%,這時就必須提供兩倍的血量,才能維持氧的基本供應量。
  有兩種情形會讓由左心室送出作為體循環的血液,其中的含氧量低於基本供給量。一種是右心室的機能不佳,無法將足量的少氧血送入肺臟進行氣體的交換;另一種是肺臟的氣體交換功能不佳。這兩種情形的區別是,前者是心臟的問題,後者是肺臟的問題。不論如何,在這兩種情況下所輸出的氧氣與營養,必然不夠身體的需求。而因為如前所說舒張壓負責多氧血的基本供應量,所以這時身體就會增加舒張壓以便提供更多的多氧血,這時舒張壓的值就會偏高了。
  如果舒張壓正常,表示多氧血的基本供應量已夠身體所需。在舒張壓正常的基礎上,如果收縮壓正常,表示額外的需求,心臟還能提供。但是如果收縮壓偏高,就表示還有器官須要增加額外供應量;此時就該進一步追究是那一個或那些器官出了問題。
  至於舒張壓和收縮壓二者都偏高,就表示問題更複雜,應做更深入的探討和檢驗,才能根治。
  人生病時可能會發燒,發燒只是人體表現出來的「症狀」,但是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受寒也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的感染。如果光吃退燒藥,在病源未根除之前,必然反覆發燒。
  血壓高和發燒一樣,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真正的疾病。如果不能找出病因,就只剩一條路──繼續吃血壓藥!
--
繼續閱讀

血壓的探討(上)

凌 靖(四)

  在量血壓時可以得到兩種血壓值,一是收縮壓,另一是舒張壓。但高血壓則有三種形態,一是只有舒張壓偏高,二是只有收縮壓偏高,三是二者皆偏高。我們先從舒張壓談起。
  因為血液中含有營養和氧氣,所以只要多氧血一到,體內細胞所需的生長材料和能量也都送到。如果營養和能量充足,細胞就會圓潤飽滿。如果每個細胞都圓潤飽滿,細胞和細胞之間就可緊密結合。
  如果營養與能量不足,細胞就會消瘦,而細胞與細胞之間不再緊密結合,產生的空隙就會成為細菌、病毒等入侵物質可以躲藏、停留和繁殖的空間。所以一旦血流不足,細胞本身的代謝廢物也不易帶走而堆積,更易成為入侵物的屏障,於是身體的組織便會逐漸改變而硬化,結果會讓血液更不容易進出,於是水腫、內出血的現象就會陸續發生。
  補充血液的通道是血管,如果沒有血管,血液離開心臟後就只能向心臟下方亂流,這就會造成含氧血的分配不均,甚至身體的末端有些部位會得不到含氧血,由此可見血管的必要性。
  因為血管不像一般的水管或鐵管等常見的剛性管,一旦血管內的血排空,血管就會扁塌下陷。一旦血管扁塌下陷,要再撐開就須再付出能量;而讓全身的血管扁塌下陷又撐起,付出的代價極為可觀。
  還有,血管也會進入器官之內,因此在血管扁塌下陷後,器官也會塌下陷,要再撐開器官內的血管,便會面對器官本身的阻力,付出的能量更為驚人,這是一種非常浪費的現象。
  身體補充營養的載體(carrier)是多氧血,但要補充多氧血,單靠血液本身的流動,不易在短時間內輸佈全身。而且多氧血的出發源頭是在左心室,因為重力的存在,光靠血流,不容易將血液送往心臟上方的部位。所以心臟就扮演「加壓馬達」的角色,這就引伸出和血壓相關的問題。
  血壓是指由心臟所送出的血液,施加在動脈血管管壁上的壓力。在心臟「開的」收縮時,因為受到擠壓,所以流出血液的力道會增加,因此血管管壁上的壓力就會增加,這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當心臟「開始」舒張時,由於擠壓的力道也開始減少,在血管管壁的壓力就下降,這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在心臟舒張時,經肺循環後的多氧血也開始依序進入左心房與左心室,以便在下一次心臟收縮時排出。
  量血壓所得的舒張壓其數值不會是零就表示,心臟收縮後,血管內的多氧血並未全部排空。身體必須大費周章回收全身的血液後,再經肺循環才能形成的多氧血是如此的珍貴;可是為何不在每次收縮時,就把多氧血全數送出?這不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嗎?
  人在平時備有存款可應不時之需,同樣的觀念可用來說明,在動脈血管之內,隨時保留一些血量,就可讓細胞組織隨時取用。也就是說,舒張壓可以確保多氧血的一個基本供給量。
  在抽血時可以發現,針頭扎進血管之後,血就會流出來。可是有些人的血流快,有些人的血流慢。為什麼?我們用氣球來說明,在氣球上戳一個洞,氣球內的氣越多,氣會噴出來(流速快);氣球內的氣減火,氣的流速也變慢。這可說明兩件事。
  第一,血管之內除了血液還有壓力存在,而這種壓力即使在血管舒張時也還存在。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這種壓力不單只是液體的壓力,還有「氣」壓。所以在抽血時,氣足的人血流快,氣虛(如久病或年老)的人血流慢。另外,臉位於人體的最上方,血液必須逆著重力向上送,如果面色紅潤,就表示血量充足而且壓力也夠,這就是中醫所謂的「氣助血行」。而手腳冰冷則代表氣虛,不能血液向下逼送到肢體的末端。
  第二,為什麼要有氣,或者說氣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用鼓來作說明,鼓藉著鼓皮將內部形成一個密閉空間。鼓聲的高揚或低沉和鼓皮被拉繃的鬆緊程度有關。鼓皮繃的緊,鼓槌敲下後,回彈的力道大,鼓聲也清揚;鼓皮拉不緊,回彈的力道小,鼓聲也就低沉。同樣,舒張壓可讓血管之內形成一個像鼓的密閉空腔,而氣可讓血管的管壁產生彈性,氣越飽足,彈性越佳。這個彈性進一步和主動脈弓的作用結合,是另一個值得探的問題,另文再談。
繼續閱讀

循環簡說

凌 靖(三)

  人體有兩種循環,一是血液循環,二是淋巴循環。血液和營養與能量有關,淋巴液和免疫有關。
  要將血液送給全身使用,就像自來水的供應一般,除了需要作為輸送通道的血管之外,還需要作為加壓馬達的心臟。
  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微血管三種。
  動脈負責將氧氣和營養送往全身,從心臟連接出來的一條最粗大的血管,稱為主動脈。主動脈會進一步分成通往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動脈。動脈自離開心臟之後,其管徑就越來越小,依序分為主動脈、動脈和小動脈。在小動脈之後,血液就進入微血管。
  微血管是管徑極細的血管,呈網狀分佈,稱微血管網,是動脈和靜脈的分界處。血液流經微血管之後,就會進入靜脈。
  靜脈會負責將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的血液送回心臟,越接近心臟,靜脈的管徑就越大,自微血管之後,依序是小靜脈、靜脈和大靜脈。因為靜脈中有朝單方向開啟的瓣膜,可以引導血液向心臟回流。
  不管動脈或靜脈,管徑越大就可收納更多的血液。但動脈的管壁比靜脈厚,並富含伸縮性和彈性。當心臟收縮時,會將血液擠壓出心臟,因此進入動脈中的血量就會增加而使動脈血管膨脹。等到心臟舒張時,動脈中的血量就會減少而使動脈血管恢復原狀,隨著動脈血管的脹縮會讓血液一進一退的方式逐步推進。也正因為血液會來回擺盪,才不致於讓血液中的紅血球凝聚而對血管造成堵塞。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另外,主動脈自心臟出來之後,會形成一個弓形的彎曲,稱為主動脈弓。這種結構會讓血液的流向,幾乎做了180°的翻轉。人體為什麼會有這種設計,是另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後文再談。
  血液的循環,又可分為肺循環和體循環兩種。肺循環和血液流經肺部時所作的氣體交換有關,又稱「小」循環。體循環與血液流經全身時所作的氣體有關,又稱「大」循環。
  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氣體的交換。當血液流經肺部時,紅白球會將二氧化碳釋放並將氧氣吸納,這種血液稱為「多」氧血。當血液流經全身時,會將氧氣釋放給組織細胞使用,並回收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這時的血液就變成「少」氧血。
  心臟分成四個腔室,分別是位於右側的右心房、右心室以及位於左側的左心房、左心室。心臟也有朝單方向開啟的瓣膜,可引導血液往單一方向流動。
  由靜脈回流的血液會依序進入右心房與右心室,也就是說在心臟右側的血液都是「少」氧血。出了右心室,會經由肺動脈進入肺部,再經肺靜脈回到心臟,這時的血液就是「多」氧血的源頭。多氧血隨後就依序進入左心房、左心室,然後由主動脈送往全身。
  因此,我們可以說,右心室是「肺」循環的起點,而左心室是「體」循環的起點。
繼續閱讀

談養生的焦點

凌 靖(二)

  健康的對立面是疾病,而疾病可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
  先天性疾病和基因有關,可分為器質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兩類。器質性缺陷包含手足不全或任何器官如心臟瓣膜之缺損。功能性缺陷包含因無法合成生化酵素所產生的疾病如地中海貧血或唐氏症等。至於更為嚴重的缺陷,往往在出生後不久就死亡,無法長大。
  後天性疾病的種類雖也繁雜,但是如果調閱政府公佈的十大死亡原因就可發現,除了事故傷害或自殺外,就不外乎是肝、心、胃、肺、腎等相關的病變或癌症。
  雖然病情的惡化速度有快有慢,發現的時間有早有晚,但是如果觀察這些疾病的病情,也都會發現,是由輕而重,一點一點惡化,隨著病情的發展,從發現器質性的病變到系統的功能發生障礙,隨著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發展,而有第幾期第幾期的劃分。
  再進一步探究這十大死亡原因,就可發現無一可用基因療法來對治。這就說明,先天的基因負責提供生長所需的「構建藍圖」,而生長所需的「材料和能量」,就必須在後天維持供應。
  從現代的西方醫學來看,呼吸系統主要負責排除二氧化碳和吸納氧氣,消化系統負責將食物的營養分解和吸收。氧氣可進一步將營養「燃燒」,所以醣類、蛋白質和脂肪都有不同的熱含量,可以提供能量。循環系統則將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處理後的產物,送往全身作為生長所需的材料和能量;利用的工具是血液。
  血液中除了血漿之外,還有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紅血球負責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白血球是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血小板則與凝血有關。
  中醫則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將這些營養和能量視為「氣」,並予以分成宗氣、營氣與衛氣,這三種均屬於「後天之氣」。
  宗氣出於胸中,由飲食水穀所化生之氣與吸入之新鮮空氣結合而成,是一身之氣的總源頭。
  營氣是指宗氣貫入氣脈中的營養之氣,與營養和氧氣相關。
  衛氣是指宗氣宣發於脈外之氣,和防禦外邪的抵抗力有關。
  對於這些營養和能量,中醫不用血管,而用氣脈或經絡來處理。「經」是直接貫注的管道,「絡」則作為輸佈或擴散的旁支。
  由上所述,我們知道,西醫重視「血」,中醫重視「氣」,所以我們可將「氧、血」視為是「養生」的焦點。
  但是,不管氣也好、血也好,都須經過輸送才能分佈全身。輸佈不到的地方,也就代表營養與能量的補給不能持續,就可能引發身體組織的衰敗。因此,氣、血的輸佈就是下一個值得討論的要點。
繼續閱讀

雜念的形成

林於灝(十六)

  稍有靜坐經驗的人,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感到腦中的念頭不斷湧現,而感到很難靜下來。實際上,即便是有多年靜坐經驗的人,也很難克服這個問題,因此就不容易有所進展。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瞭解念頭產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也就無法從根本找到對治的方法。
  如果我們觀察這些念頭的出現方式,就會發現,有時是以「獨白」的形式出現,只有一個人在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有時則比較像是一場內在的討論會,兩種或多種想法此起彼落,爭論不休。念頭的內容固然繁雜,不勝枚舉;但基本的形式,就不外乎這兩類。
  由前文我們知道,大腦包含本能、情緒和智能三個區域,因為這三個區域的神經之間,存在著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所以就會產生永不停歇的內在討論。這種內在的爭論就在大腦內發生,這也就是念頭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來做說明。
  念頭一:我餓了!
  念頭二:吃點炸雞吧?披薩也不錯!吃那一樣比較好呢?
  念頭三:吃炸雞會不會吃到黑心油?披薩的熱量會不會太高?會不會太油?
  本能區負責處理與生存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進一步概分成三個層面,向下調節呼吸、心跳、睡眠等生理的運作,向上傳達滿足對食物、庇護、繁衍及安全的慾求,以及進行比較強烈的打或跑生存競賽。念頭一與食物的慾求有關,所以可認為源自本能區。
  情緒的發生,雖然來來去去,但卻是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連結的重要關鍵。因為具有記憶的特質,所以會根據以往的情緒記憶,用「(對我自己)好不好」的形式,來對當下發生的事「賦予意義」。念頭二就在考慮那一種「比較好」,所以可認為源自情緒區。
  智能區可以用思維推理、演繹,而將事實與經驗歸納、重整,因為具有創造力可以對本能區和情緒區的負面迷失形成制衡作用。念頭三就用這種功能在對念頭二踩剎車,所以可認為源自理智區。
  由本例,從念頭一產念頭二再延續到念頭,發生在瞬息之間,看起來似乎是極為平常而自然,但仔細探究就可發現事實並不單純,好像源自三方的主張正在角力,而這正是念頭形成的真相。
  瞭解了念頭的成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要談解決的方法,倒也不太簡單,就等下文再談。
繼續閱讀

神經系統串綴

林於灝(十五)

  週邊神經系統分成體性神經和自主神經兩類。這兩種神經系統各有所司,體性神經系統負責感覺與運動訊息的傳遞,自主神經系統則與內臟器官的運作有關。因為各有所司,所以自主神經無法管控感覺和運動,而體性神經也無法管控內臟器官的運作。而且,雖然同屬體性神經,但感覺為「向」中樞傳「入」性,運動則為「自」中樞傳「出」性。
  體性神經系統,可受意志之調節,而在意志未介入時,並不會有自律性的活動。
  自主神經系統,不受意志之調節,而在意志未介入時,也會有自律性的活動。
  關於自律與意志,有幾點值得進一步說明。
  首先,像呼吸、心跳等,不須意志的介入,即使在睡眠的情況下,也會「自」動而作有規「律」的活動。
  其次,自主神經會因不同的刺激而在交感和副交感之間作反射性的切換。這是人體在出生之後,受到各種刺激並經過不斷的累積經驗,才建立的「條件性反應」機制。例如,環境寒冷會讓毛孔和血管收縮,這是交感神經在興奮。這種反應,在刺激消失或改變後,就會出現主導系統的切換,結果會造成相反的作用。例如,環境變暖會讓毛孔和血管舒張,表示主導系統已由交感切換到副交感,這種機制可以維持體內的環境在一種動態平衡的穩定狀態。
  這種條件性反應的切換,不須經過中樞神經的介入,就會進行一種自發、自律的運作。這種切換,如果能因應來自外部環境的各種刺激,不致對人體內部的環境造成紊亂,而維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內,因為還能恢復平衡而維持恒定,就可以算是在健康的狀態。
  但是如果因為一些干擾而打亂了這種切換機制,使得自主神經系統往單一方向傾斜,例如長期使交感興奮(最常見)或使副交感興奮,而讓這種狀態長久持續存在,那就失去「條件性反應」的前題,不能恢復平衡狀態,而這就算破壞了健康狀態。
  另外,所謂的意志,就是想要做什麼,不但「想」而且也決定「要」去做,這個「想」和「要」都源自中樞神經系統的大腦皮質。我們已經知道,如果意識起了變化,在能量場和身體的層面都會相對地產生變化。因此,當我們想要動用到運動神經時,因為運動神經可受意志之調節,因此引動的能量可以有明確的目標而向手腳流動。但是對於自主神經系統而言,因為不受意志(大腦皮質)的直接調控,因此想要動用自主神經時,因為找不到目標,(或者說自主神經不起反應),結果所引動的能量流不知何去何從,就會形成一股「亂流」而對其他能量的流動造成「干擾」。因為大腦包含本能、情緒與理智三個區塊,所以我們可以進一步從三個區域的互動,來細探這些干擾的成因。有幾種情形可以考慮。
  一、情緒過度抑制本能
  例如心情不好就不言不語、不吃不喝,沒有食慾也影響睡眠。長期下來就會忽視或失去與身體的連結,進而厭食。這個層面主要和性格,以及個人與他人互動的調適能力有關。
  二、情緒的分化不完整
  例如喜怒、哀樂、好惡分明,反應極度兩極化,而沒有中間地帶。心情好就和樂相處,心情不好馬上翻臉,而且一生氣就拉到最高點,沒有漸層的變化,顯示反應方式的僵化。這個層面往往和家庭的教育與指導方式相干。
  三、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刺激,迅速交替出現,不斷地產生變化。好像電器的開、關按鈕,快速作切換。
  四、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刺激,同時又持續地產生,好比同時按下開與關的按鈕。
  上述這兩點雖然比較少見,但都和劇烈的環境變化有關。
  五、理智過度抑制情緒
  例如喜怒哀樂不形於色。這個層面主要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規範,而形成的制約行為。因為大哭大笑,特別是在公眾場合的展現,就會被認為丟臉、沒有禮貌或是不理智的行為。長期下來,就會忽視自己的情緒情感,並漠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神經系統的功能是傳遞訊息或指令,而讓身體產生作用的是其他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內分泌和免疫系統,這二者和自主神經系統形成維持內部恒定的鐵三角。
  自主神經雖屬於週邊神經系統,但自主神經的中樞位於大腦內的下視丘;內分泌系統運作的軸線是由下視丘→腦下腺→內分泌腺體。中樞神經中的大腦,主要與「心」理的運作有關,而週邊神經中的自主神經,主要與「生」理的運作有關,而生理與心理的交會點就在下視丘,由此可見下視丘的重要性。
  另外,我們也可將大腦皮質──邊緣系統──下視丘的這一軸線視為是人體處理資訊──產生情緒──運作生理機能的操控路徑。在前文我們也提過一個概念,越是在上位的人體結構功能,就與心理運作的關係越密切;而越是下層的人體結構功能,就與生理運作的關係越密切。中樞神經屬於上位結構,自主神經屬於週邊神經,其位階比中樞神經低;而內分泌及其他系統均受神經系統之調控,其位階更低。所以站在恢復生理健康的角度來看,就應該減少上位結構的運作干擾。
  因此,只要能減少中樞神經的不必要運作,大腦本身先得到安寧,自律神經就能恢復其原有的「條件性反應」的自律性,人體的生理才能恢復健康的運作。
繼續閱讀

大腦串綴

林於灝(十四)

  大腦屬於中樞神經,包含三個部份:腦幹(本能區),邊緣系統(情緒區)以及皮質(智能區)。
  在演化的過程中,並不是將舊的組織給廢棄,而是在原有的組織之上,增添幾層新的組織,並在新、舊組織之間不斷整合才形成,也就是說雖分為三個區域,但彼此之間仍有某種連繫存在。
  腦幹最早演化出來,因此位於大腦的最內層、最下層而與脊髓相連結。演化出腦幹的目的就只是為了生存,因此腦幹就包含了負責生存所必需的呼吸、心跳、吞嚥等等的控制中樞之外,也會引發飢餓或性慾的衝動,以及打或跑的反應。
  腦幹只會產生衝動,但不懂如何判斷衝動,更不懂如何控制衝動。但是如果忽略或壓抑這些慾望與衝動,就會讓人煩燥,缺乏安全感。
  大腦如果只有本能區,那麼人就不會有群體的出現。因為每個個體只會做本能的反應,就不可能在個體和個體之間找到連結。正因為演化出情緒區,藉著微妙的情緒、情感,才能讓人凝聚在一起。例如因為產生愛慕、憐憫,所以願將食物、用具與他人分享,於是由個體而伴侶而夫妻,於是子女產生,家庭、家族、社會陸續形成。
  邊緣系統位於本能區的外側、上方,這個部份除了是大腦的情緒區之外,也掌管其他隱晦的關聯,特別是記憶。否則情緒產生後又消失,個體間的連繫也就無法延續。這些情緒和記憶,包含正面和負面兩種。
  正面的例如愉悅或喜樂的情緒記憶會驅動再次享用的慾望,也就是說,慾望源自於對需求的滿足。
  負面的例如痛苦或不安的情緒記憶會驅動逃避或恐懼,也就是說,逃避與恐懼都源自於對安全感的懷疑。
  慾望不能滿足,或者恐懼不能消除,就會進一步形成焦慮。這就是心理疾病的開端。
  記憶還有一個特點,可以含蓋五官的感覺。例如聞到食物所勾起的回憶,除了食物的味道(味覺、嗅覺)之外,可能還會有親人相聚共餐的場景(視覺及心理的感受),歡樂的言語(聽覺)……等等,都可能相繼湧現。
  因為本能區和情緒區都有反應性,會在外在的刺激下,由原本的平靜狀態,轉變成「激發」狀態。如果本能區和情緒區同時被激發,特別是在負面情緒下,反應會更為強烈。特別當情緒區的記憶被勾起,新仇加舊恨一起作用,其反應之劇烈不言可知。
  屬於智能區的皮質位於大腦的最外層、最上層。演化出智能區的目的,就為了制衡以恐懼或慾望為基礎的「負面迷失」。當本能區與情緒區,使人對刺激產生「反」應時,智能區讓人「有機會」做出合宜的「回」應。
  為了做出回應,智能區必須先對全盤的狀況有所瞭解,然後經過邏輯思維,才能做出判斷與決策,而這就需要時間。因此,智能區的作業速度遠不及情緒區和本能區。所以說,智能區只有機會做回應。有機會只代表有可能,但不代表一定能。要讓智能區和情緒區做反應之前就及時作出回應,還需要其他的機制來協助。(這個機制容於另文說明)
  現在我們先歸納幾個簡單的概念,也可作為後文的基礎。大腦包含三個部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依序分別是皮質、邊緣系統和腦幹。
  如果只考慮和「生」理機能運作的相關性,我們會發現腦幹比邊緣系統密切,而邊緣系統又比皮質密切。由下而上,越是上層,越不相干。
  如果只考慮和「心」理機能運作的相關性,我們會發現,皮質比邊緣系統密切,邊緣系統又比腦幹密切。由上而下,越是下層,越不密切。
繼續閱讀

覺知與進化

林於灝(十三)

  單細胞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態,它在地球形成六億年之後才出現。人體是由大約五十兆個細胞聚集而成的集合體,但是人體中的種種生理機能,例如呼吸、攝食、消化、排泄等等,沒有一種是在單細胞身上所找不到的「新」功能。
  每個細胞都會避開有毒和不利的環境,並尋找有利於生存的環境而獨立生存。這就說明,每個細胞都有智能的活動,都有覺知。
  在單細胞出現後的三十億年內,一直都是地球上惟一的生命型態,例如阿米巴或細菌等。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們發現另一種的突破方式才有改變。多個單細胞會集結而形成一個群體,群體內的細胞彼此利用分工的方式以減少資源的浪費來提升運作效率。更重要的事,獲得更多對於環境的「覺知」,而更多的覺知就意味,可以取得更好的競爭優勢而存活,於是慢慢就演化出越來越多的多細胞生物。像這樣,能由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的原因是,發現方法獲得更多的覺知。
  同樣,能夠由多細胞進化到人的原因也是,發現方法來擴展覺知。人類之異於其他多細胞動物,就在於腦部比較發達,分工也更為精細。除了本能區(腦幹)可處理自體的生理機能之運作之外,還有情緒區(邊緣系統)和智能區(大腦皮質)來處理外來的環境刺激。不同區域在主導運作時,引動的細胞群不同,形成的電能量場也就不同,這也就代表有著不同的意識狀態。大自然經歷過漫長的時間,累積了相當的演化,才讓人類進化到目前這種狀態。
  如果覺知一直維持在相同的層面,那麼其他的一切也都只能停留在同樣的層面。對現代人而言,還要進化,也就只能從覺知著手。進化的起點是覺知,進化的實質也必然是覺知的擴展。
  覺知的擴展並不能由外在而創造出來,只能在意識的層面做轉換與擴展。這裡就牽涉到兩個問題需要進一步說明。第一,因為不能從外在而創造出來,所以覺知的擴展只能靠自己,而有經驗的人只能提供方法指引方向。佛的本義是自覺覺他,也就說明靠自己來擴展覺知並指導他人擴展覺知的方法。第二,意識的擴展也有其歷程,因而需要花時間來練習。事實上,這正是靜坐的重要核心。佛陀的另一個稱號「無上正等正覺」也說明這覺知的擴展有層次而非一蹴可及,而全程靜坐的教程就一直是朝向「覺知」的方向來進展。
--
繼續閱讀

覺知

林於灝(十二)

  由前文所述,似乎意識就是我們生命運作的主宰,其實不然。在意識的後層,還有一個部份,叫做「覺知」。什麼是覺知,很難說明。
  身體的活動,形之於外,容易觀察與瞭解。能量的流動,在靜坐時或日常生活中有時也能感知。但意識的活動,因無形象而難以表達。而覺知的作用或活動,更為隱晦。不過,我們也可從生活的經驗中,窺見一二。
  例如我們在思考,但也可以觀察到我們正在思考。思考是一回事,「可以觀察到在思考」又是另外一回事。「思考」對於那「觀察」是如何運作,毫無所悉。但「觀察」對於「思考」是如何進行,則是了然於內甚至於明察秋毫。思考是意識的活動方式之一,而那觀察的作用,就是覺知。這就說明在那「意識」的後層,還隱伏著一個「覺知」的作用。
  另外,我們有時也會在睡眠中「覺知」我們正在作夢。作夢也是意識的活動方式之一,作夢的意識對那覺知全然不察,覺知則對那正在作夢的狀態,既有「覺」且有「知」,也就是說,覺知隱伏在意識的上位。
  現在,我們可以先有這樣的認知,在意識的後層,在意識的上位,還有一種覺知的作用。意識是內在活動的「體驗」,而覺知則是最根本,最深層,最上位的內在活動。
  能夠感知到意識的活動或變化的是覺知,那麼覺知又是從何而來?覺知直接來自於生命的本體。沒有覺知的身體就不能說有生命的存在;沒有生命的身體,也不會有覺知。覺知就是生命的外顯。
  生命並不是物質,生命本身沒有形體或形象,生命運作的最根本外顯特徵就是覺知,就只是「單純」的「覺知」,就是「純覺」,而純覺的顯現就是生命的顯現。
  靜坐要做好,「覺知」是最重要的「工具」,而且還是貫穿全程的重要靈魂所在。不能夠發現到「覺知」這件事,靜坐就不可能有太大的進展,不能夠體驗到純覺,就無法發現生命的真相!
繼續閱讀

談腦波與意識轉換

林於灝(十一)

  1890年,威廉詹姆斯在他的名著「心理學原則」➀一書中提出「腦生理學是心理學的基礎」。
  1944年,克里克說,意識是現代科學尚未解開之謎。正如美國心理學之父詹姆斯在一百年前所說,意識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一個歷程,要從幾組神經元的互動行為來解釋➁。
  離子進出細胞的結果會產生電流;大腦皮層含有億萬個腦神經細胞,這些細胞活動時產生的電流,可用腦波圖來觀察。
  腦波通常根據它的頻率來作分析,腦波頻率的單位為每秒幾次,簡稱赫茲(Hz)。常見的腦波,可分四類。
  Alpha波的頻率在8~12Hz之間,在清醒又放鬆的狀況下產生。這種波型只有在閉眼時才會出現,如果張開眼睛就會消失,說明視覺的刺激會導致Alpha波的消失。
  Beta波的頻率在13~29Hz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緊張、壓力、憂慮時會出現,在進行思考、推理、計算時也會出現。另有,在動眼睡眠(REM)階段中也會出現。
  Theta波的頻率在5~7Hz之間,通常在昏沈、想睡的情況下出現。
  Delta波的頻率在1~4Hz之間,只有在深度睡眠時才出現。
  1961年,印度發表針對瑜伽修習人士的研究報告➂,顯示靜坐時腦波會出現Alpha波的波幅變大的現象,瑜伽修習人士表示,當時他們正在進入高度的內在專注狀態。
  1966年,日本發表針對禪宗修習人士的研究報告➃,研究顯示在不同階段會依序出現不同的腦波,先出現Beta波,其次會在後腦出現Alpha波,然後在腦中央區和頂葉發現Alpha波的波幅擴大,跟著在額葉的Alpha波的頻率變低,到後來在額葉更出現Theta波。
  腦波是針對大腦皮質的電流變化偵測所得,電流是能量的流動,主導能量流動的是意識。所以,威廉詹姆斯在100年前的「心理學原則」一書中,就提出「意識流」的概念。從腦波的研究報告,我們還有以下幾點發現與推論。
  腦波之所以不同,是意識狀態不同的表現,例如醒或睡,專注與否。但腦波為大腦皮層的表現,並不就代表其內層、後層的意識活動狀況;例如在交感神經主導下的意識狀態也就和副交感主導時不同,另外,瀕臨死亡的意識狀態也與平日不同。還有,靜坐中產生的極度喜樂狀態(狂喜)也是另一種意識狀態。
  現代的醫學如果針對心臟的電流變化作偵測,也可得到心電圖。這就表示心臟也有能量的流動,也有不同的意識狀態,也有不同層面的意識在主導。事實上,在人體不同的結構與層面,都有不同的意識在主導。全程靜坐的教程中,更有皮層意識、骨意識乃至於細胞意識等等不同進度的體驗。
  我們除了同意詹姆斯所說,意識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一個「歷程」之外,還要進一步指出,人可在許多不同的意識狀態中轉換自如而不自覺,這是一般人未曾注意的「事實」,也是全程靜坐所謂的「意識」不易被表達的另一個原因。
  更重要的是,對「意識轉換」的現象,是否能有「覺知」,正是靜坐的根本重點所在,下文再述。
➀William James: 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➁Crick F.C.: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➂Anand B.K.: Some aspects of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udies of yogis
➃Kasamatsu A.: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udy on the Zen meditaion

繼續閱讀

談身體、能量與意識

林於灝(十)

  人體有生存與死亡兩種狀態,如果檢視二者的區別,我們可以發現,活體有能量有意識,而屍體沒有能量也沒有意識。能量與意識雖是常見的名詞,但一般人對二者的認知與瞭解,其實非常有限。
  能量有聲、光、電、磁、核、熱等多種形式,人體也有相對應的接受器可以接收種種能量的刺激,而產生感覺。靜坐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氣與熱,也是一種能量的流動。
  原子與原子之間會藉化學鍵而合成分子,細胞則是由多種大分子所構成。但化學鍵本身就是一種能量的結合,因此也是能量在建構與維繫肉體的存在狀態,肉體本身不能主導能量。
  根據對能量如光能、熱能與核能的瞭解,我們知道,能量會由「能源」向外輻射擴散,但能量本身也沒有主導流向的能力。
  然而,我們的五官感覺、內臟活動以及肢體運動等等的體驗,都要藉熱能、電能來傳達,因此能量是一種介質,透過能量而讓人體有所體驗。
  對於種種體驗,我們雖有感知,可是這種體驗,因為牽涉的層面太廣,因此很難以簡單的文字來形容或描述表達。例如,我們雖有神經系統來調節感覺和運動,但屍體中的神經依然存在,說明神經雖與體驗有關,但並不就等同於體驗。
  為了能夠繼續說明的便宜之計,我們就先把這種體驗稱為「意識」。然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概念,意識以能量為介質,而決定身體的狀態。
  意識這個名詞和靜坐一樣,是一個概念性的集合名詞。即使在心理學上的「意識」也有不同的意涵。佛洛伊德談意識、前意識、潛意識,容格則談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兩人所指所說的是完全不相同的內涵。而在全程靜坐中,「意識」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所使用的名詞,和「所有其他」的意識,更是完全不同。後文會陸續對全程靜坐所謂「意識」的內涵做進一步的說明。
  因為能量會由能源向外作輻射狀的擴散,因此可將受能量影響的範圍稱為能量場。在身體的層面出現改變之前,能量場會先顯現出來。而意識狀態的改變,則會導致能量場的改變。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由隱而顯的順序:意識狀態→能量場→身體。
  只要意識起了變化,在能量場和身體的層面便會相對地產生變化。因此,意識層面的問題舒解之後,能量的流動就能恢復順暢,身體層面的症狀也有可解除。
  由能量場的概念我們知道,能量不僅會在體內流動,其影響範圍也會延伸到身體之外,這種情況在意識的層面當然也感受的到。例如在靜坐中,出現高大身或感到被外物觸摸的現象,這就是意識的觸腳已延伸到肉體之外的能量場。
  另外還有一點要說明,身體的結構是固體態,能量的流動是流體態,意識的轉換是無形態(這也是不易表達「意識」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改變的速度上,意識快於能量,能量又快於身體。
  人在面對生活環境的刺激時,意識容易產生矛盾或衝突,例如想要做一件事,又想起另一件更急迫的事,於是改去進行另一件事。這種意識的改變速度極快,有如電光石火。而能量流動方式的改變比較慢,有時甚至連流動的方向都完全相反而衝突,這時身體就會表現出症狀。意識的改變越頻繁、越劇烈,能量流動所受的干擾就越多越大,身體的症狀就不易在短時間內排除。
  在靜坐中容易發現的「氣阻」,就是能量的流動受到干擾。至於一些痰涕的量多或黏濃,則已是身體層面的症狀。另外,因為意識的劇烈改變,也會改變能量的流向,所以在靜坐時,也要養成從容入座、從容下座的習慣才好。
繼續閱讀

靜坐與人體觀

林於灝(九)

  人體是由細胞聚合而成組織後,再形成器官。然後根據器官的功能,可以分成十個系統,包含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這個鐵三角結構。其中又以神經系統,居於主導的地位。因此,我們特別花了一些篇幅來加以說明。這些內容主要是根據歐美醫學對人體的解剖而衍生所得,也就是說,不管從屍體或活體所看到的層面都一樣。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兩種人特別注重人體的研究,即醫家及道家。他們試圖瞭解在生命還存在狀態下的人體,因而就從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來觀察並描述人體。
  中醫注重臟腑和經絡。所謂的「臟」是指「藏精氣而不泄」的器官,包含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所謂的「腑」是指「傳化物而不藏」的器官,包含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及三焦。「經絡」則是與臟腑相關的通道,故依其與那一個臟或腑相關而命名,例如肝經(肝屬臟)或膽經(膽屬腑)。
  相對於歐美醫學,中醫較不重視個別的器官,把臟視為藏而不泄的器官,把腑視為傳而不藏的器官,只將這些器官視為一種空間或場所,而重視在其中所貯藏或傳化的物質。中醫把這些循環或流動於器官內的「流體物質」,視為是活的或「生」的物質,當這些「生」的「流體物質」的輸佈受到阻礙,就會產生病痛;這些「流體物質」一旦離散而消失,就是「死」;因此就利用經絡的輸導,來維持「生」的持續。
  中國的道家,又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人體。
  瀑布是一種「動」態結構,只有在高水位的位置,不停地補充供應水流,才能存在。一旦補充的水流停止,瀑布也就消失。像這樣,靠著耗損能量或物質的結構,物理學上稱為「耗散結構」。
  大自然中充滿了類似的耗散結構,例如燭光、噴泉、漩渦、閃電、龍捲風、雲團等等都是;現代的汽車、飛機、電視、冰箱也一樣,在停止物質或能量的供應後,本身並未消失,呈現一種「靜」態結構,好像死了一樣。但在提供能量後,就呈現一種「動」態結構,好像又活了起來。所以我們可以說,耗散結構是一種「動」態結構,是一種「活」的結構。
  人體也一樣,屍體是靜態結構,活體是動態結構,人是也是一種耗散結構。要讓耗散結構維持在動態結構,就必須提供某種物質或能量;於是道家就發展精氣神的理論並提出一套自體外引進能量的方法。
  歐美醫學築基於屍體的解剖分析,善長於個別器官的診治。中國醫家,針對活體的觀察研究,重視流動物質在各器官間的流通。中國道家更進一步,發現耗散結構的奧妙,於是利用共振原理引進天地間的能量給人體使用。
  全程靜坐的教程,一開始即運用歐美神經系統的分工概念,採用互不干擾的原則來開展。隨著靜坐的進展,在體驗到通關展竅的過程時,導入中醫經絡氣脈的理論,然後更進一步仿效道家的理論盜取天地間的能量引入人體。時代在改變,靜坐的方法能夠導入多元的知識學理就能創新,當然也就會有不同的視野和效益。
  前文已對歐美人體觀略作簡介,另文再行探討醫家與道家之人體觀。如果要問為什麼要作這種安排或設計,這又要再引用歐美的觀點,才易說明。
  我們說過,靜坐的首要目標在於追求健康;而我們又知道,細胞經由細胞分裂形成組織與器官後,再由十大系統形成人體。於是我們想進一步提出一個更深入的觀念或問題,所謂的健康,是指那一個層面,系統?器官?組織?還是細胞?
  一般而言,當系統的運作有障礙,多半是器官早已出了問題。而器官出了問題,深一層去看就會發現組織起了變化。再進一步去看組織病變的原因,則會發現在細胞的層面出了問題。
  因此,如要追求極致的健康到細胞層面,則須從粗顯的歐美人體觀,逐漸深入到中國醫家和道家的人體觀,只有這樣比較能夠幫助瞭解。在生理的層面如此,在心理的層面亦復如此。因而要談靜坐的人體觀,應作如是觀!
繼續閱讀

脊髓與大腦

林於灝(八)

脊髓

  在神經系統中,負責處理和傳遞訊息的最小單位稱為神經元。神經元的結構包含細胞本體和突起,而在細胞本體和突起之間即為神經纖維。
  脊髓是由神經纖維束所構成,其存在的位置從頸部的頸椎延伸到腰部的腰椎。
  脊髓位於脊椎骨的椎管之內。脊髓的長度比椎管短,它終止於第一腰椎的位置,自脊髓的末端則會往下延伸出腰神經、薦神經及骶神經等等而稱為馬尾。
  一般而言,細胞本體呈灰色稱為灰質,神經纖維外覆有白色的脂質而呈白色稱為白質。
  腦的外層稱皮質,內層稱髓質。腦的皮層呈灰色,表示是由細胞本體聚合而成;髓質則呈白色,代表是由神經纖維聚合而成。
  和腦相反,脊髓的細胞本體位於內側呈灰色,且略呈H型;而神經纖維位於H型的周圍呈白色。就這H型來看,靠近人體前方(腹側)的部位稱為前角,靠近人體後方(背側)的部位稱為後角,而在H型的中央部位則稱側角。
  週邊(末稍)神經分為自主神經與體性神經。自主神經由側角延伸而出;體性神經包含感覺(傳入)神經與運動(傳出)神經兩種。由前角延伸而出的是運動神經,由後角延伸而出的是感覺神經。體性神經包含頸神經、胸神經、腰神經、薦神經及骶神經。
  除了胸神經之外的運動神經,自脊椎骨的椎孔延伸出去後,會以上下相鄰、相互連繫的方式形成網狀結構稱為神經叢,包含頸、臂、薦及陰部神經叢。
  有些人靜坐後,發現有酸、癢、涼、熱、麻等感覺,當然表示靜坐已對身體產生影響。但在全程靜坐中,經歷骨意識的教程,會體驗到氣在脊髓內流動,此時對上文所述,就可得到進一步的啟發。事實上,許多內分泌器官及本文所說的神經叢多是所謂脈輪的所在,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對此多所瞭解,就可掃除不必要的神秘。

腦幹

  腦幹和脊髓直接相連接並與身體相關,專為生存而存在,所以是大腦的「本能區」。
  本能區是身體產生一些和自我保護相關「衝動」的來源,例如飢餓、口渴或性慾等等。
  這個層面處理的是,為了生存最基本須要掌握的狀態。沒有思考也沒有情緒,純粹就只是本能,進行單純的行動和反應。這種本能會讓我們在有意識地發現到危險之前,就做出反應以維持身體的安全或存活。
  現代社會常見的壓力感,部份就源自於本能區在不停地強迫我們注意身體所受到的刺激或威脅,這種感知就是一種「衝動」。本能區只會產生衝動,但本身不知如何判斷衝動。
  在這個層次面對環境時,為了有效而務實地處理生活與生存,完全依賴本能進行反射的運動。因此,本能區就掌控了許多不須意志介入的活動,例如消化系統及循環系統的調節。

邊緣系統

  邊緣系統和心情直接相關,所以是大腦的「情緒區」。在這個層次,主要是從心理和情緒的角度來看待環境。例如面對語言暴力甚至面帶笑臉出言,雖然沒有實質對身體的攻擊行為,也可感知威脅的存在,讓人體先一步產生警覺。
  情緒的反應性不亞於本能,速度很快,二者都可在意志未介入下,就讓身體進入一種「激發」狀態。如果「本能區」和「情緒區」同時產生反應,會加強驅使身體去解決的「急迫感」。
  另一方面,在自身感到飢渴時,可能也會顧念親情,而將食物優先讓予子女、父母或他人。這點從物理位置來看,情緒區位於本能區之上方,或許在無意中就顯示出「較高位階」的角色,所以能夠影響或改變本能區的反應。
  這個層面可讓我們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從而在面對環境時,利用情境的轉變而改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面對比物質更複雜的環境,提供了新的解決可能,這是一種進化的演變。
  情緒是人體非常巧妙的機制,一旦接受到對人體不利的外界刺激,就會自動啟動。為了即時因應,情緒區必須有獨力作戰的設計,所以在面臨危急刻,就不會聽令於大腦皮質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因此,成熟的人要學習調控自己的情緒。要控制情緒,首先必須提升覺知的能力,在情緒被激發(例如面紅耳赤)的同時就能馬上察覺,然後才能再讓情緒接受理智的指令,才不會做出失控的行為。
  情緒也是人體應對外界刺激的防衛機制,因此會對經驗留下記憶,類似的刺激再度出現時,情緒會以更快的速度表現。只是如果經驗太過慘烈,就會變得過度警覺而敏感,此時更是惟有依賴覺知才能調控。

大腦皮質

  大腦皮質,負責處理思惟、判斷、推理、整合、計劃與決策,與思考直接相關,屬於大腦的「智能區」。
  腦幹和邊緣系統驅策人體表現出為求生存、安全所需的活動與行為,大腦皮質則提供達成目標所需的智力,也可為本能和情緒的衝動踩剎車。
  本能和情緒會產生自然的「反」應,智能則可讓我們思惟後表現合宜的「回」應。反應是立即的反射,回應須對情況有所瞭解,智能讓我們有機會做出謹慎的回應。
  對情況,包含本能與情緒,有所瞭解後,就可看到更多的面向,所以智能可協助我們做出更有效,更實際的應對。
  本能與情緒無須意志的介入,而智能則可提供意志介入的機會。

大腦

  如同人體有呼吸、消化系統一樣,會有分工合作的情形,而大腦之分成腦幹、邊緣系統及皮質三部份,也是因應分工而產生的進化。
  在演化的過程中,腦幹最早演化出來,接著出現的是邊緣系統,然後才是大腦的皮層。
  就物理的位置來看,皮質在表層,邊緣系統居中,腦幹位於深層。
  就功能而言,越是上(表)層,功能越複雜而高級,越進入下(深)層,功能就越質樸而原始。
  下層的功能就像樹根,有助於樹的成長。將根除去,反而有害於樹的生長。
  每往上一層,都是一種超越;而上一層也都是奠基於下一層之上,下層提供上層成長的基礎。
繼續閱讀

進一步瞭解自主神經系統

林於灝(七)

  在神經系統中,負責處理與傳遞訊息的神經細胞,稱為神經元。自主神經從中樞延伸出去後,並不會直接通往作用器官,而會先將訊息與下一個神經元作轉換,轉換的部位稱為自主神經節。因此,以自主神經節為中心,轉換前的神經元稱節前細胞,轉換後的神經元稱為節後細胞。節前細胞屬中樞神經系統,節後細胞會向作用器官延伸,屬於週邊(末稍)神經系統。
  雖然多數器官都受到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但也有少數例外。例如腎上腺髓質及腎臟、豎毛肌和汗腺以及血壓的調控,都僅受交感神經調節而與副交感無關。
  神經元之間是以神經傳導物質來作訊息的交換。不管是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其節前細胞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是乙醯膽鹼,但節後細胞則各有不同:交感神經用正腎上腺素,支配腎上腺的交感神經用腎上腺素,副交感神經則用乙醯膽鹼。
  交感神經的節前細胞,位於背部自胸髓到腰髓的位置。從脊髓延伸出去後,主要沿著血管(特別是動脈)的走向,進一步連結到作用器官上,這些器官包含心臟、肺臟、食道、腸、肝臟、脾臟、膀胱及生殖器官。
  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細胞,位於腦幹和脊髓下部的骶髓。來自腦中的副交感神經包括動眼、三叉、顏面、舌咽等神經,以及支配心臟血管的迷走神經。另外,來自骶髓的神經為骨盆神經,分佈於腸管、腎臟、膀胱及生殖器官。
  交感神經分佈於脊髓的兩側,會以一定的間隔在神經節的部位,以縱向下行相連以形成所謂的神經幹的方式和腦與脊髓神經相連絡。一個交感神經的節前細胞可和多個節後細胞相連接,所以交感神經可同時對大範圍的部位產生作用。
  副交感神經並未形成神經幹,而且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細胞和節後細胞多採一對一的對應方式,所以只會對個別的作用器官單獨起作用。
  很多生理學的知識,都可拿來協助靜坐的瞭解與發展,特別是鐵三角系統中的神經與內分泌系統,更是與靜坐息息相關,不可忽視。
繼續閱讀

自主神經系統導論

林於灝(六)

  人體的神經系統,可分成中樞神經和週邊神經兩類。
  中樞神經由腦及自腦向下延伸到腰部稱為脊髓的神經束所構成。腦由頭蓋骨,脊髓則由脊骨在外負責保護,可見其重要性。
  週邊神經則是由脊髓延伸而出,伸展到身體各部位的神經,又稱末稍神經。如果依照其機能來分類,又可分成體性神經及自主神經兩種。
  體性神經包含兩種神經,一種是將疼痛或冷熱的訊息傳給中樞的「感覺」神經,又稱傳「入」性神經。另一種則是將中樞的指令傳達到需要活動手腳的骨骼肌(屬於隨意肌)的「運動」神經,也稱為傳「出」性神經。因為體性神經可以靠自己的意志來活動身體各部份的神經,又稱「動」物性神經。體神經包含進出腦部和脊髓的腦神經和脊髓神經。
  自主(律)神經的運作則與意志無關;例如血管、內臟及腺體的活動,會依據身體外部的刺激或身體內部的資訊而自動調節其機能,包含呼吸、消化、代謝、循環以及體温等等,又稱「植」物性神經,或生命神經。自主神經包含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兩種。對於相同的器官,這兩種神經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相反作用,而互相拮抗。
  當人體處於驚嚇、恐懼、憤怒的狀態下,會使交感神經處於主導的地位,交感神經興奮會使瞳孔放大,支氣管擴張,膀胱舒張,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而抑制肝、胆、腸、胃的活動,並刺激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的分泌。因為這是一種活動性的反應,所以必須消耗能量。
  當人體處於平靜、休息的狀態下,則由副交感神經取得主導的地位。副交感神經興奮會使瞳孔縮小,支氣管收縮,膀胱收縮,心跳減緩,血管舒張,並促進肝胆腸胃的活動,且刺激乙醯胆鹼的分泌。這是一種補充營養性的反應,因此可以恢復或保存能量。
  一般而言,白天是交感主導,夜晚是副交感主導。但現代人的生活,下班下課後還有很多活動,例如做功課、看電視、上網、應酬,一直到睡覺才能讓副交感主導。因而交感神經所承受的刺激就比副交感更多更強。
  而且,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後,所引發的內分泌物質如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會再度刺激交感神經作持續性的反應,因而交感神經受到刺激的時間也比較長。
  在交感興奮的狀態下,可讓人體進行「打或跑(Fight or Flight)」的反應;而在副交感興奮的狀態下,則可讓人體進行調養整補。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狀態下,體內的生理活動也完全不同。只是,這樣的說明容易讓人認為,最好只讓副交感興奮。
  如同車輛行駛要平安,油門與剎車的功能都一樣重要。交感神經的性能好而副交感的性能差,就像輕踩油門即可加速,但剎車卻不靈光。如果交感的性能差,副交感的性能佳,則是剎車靈光,但油門再怎麼踩都無法加速。如果交感副交二者的機能都差,剎車與油門都有問題,就很危險。所以交感與副交感是一個整體,不但要讓整個自主神經系統保持平衡,更要讓二者的機能保持在最佳狀態,讓二者的功能都能發揮到最大的狀態,才是人體最健康的狀態。要如何做到這點,後文自有說明。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思考。人體機能的衰退,照理說應該是交感與副交感的機能,都會隨年齡的增加而衰退。但是,我們並不容易看到交感神經的機能會隨年紀而減退;而我們又知道,在副交感興奮時可進行調養與整補,所以我們可以推論,人體體力的衰退,其實是副交感機能的衰退。而副交感機能的衰退,則是交感機能持續主導所致;而交感機能之所以會持續主導,多是由壓力造成。
  由上文可知,人體十個系統中,除了骨骼與肌肉系統由體神經負責調控外,其餘的八個系統都受到自主神經系統的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機能不佳,則外在環境的變化就會大大影響身體相關生理機能的發揮與運作。所以說自主神經系統與人體的自然療癒能力有關,是身體的危機管理系統,同時也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系統。
  由人體受到自主神經作用時,各器官所產生的反應也可用來檢視在靜坐中是由交感或副交感在主導。另外,因為每個人自主神經機能的狀態都不盡相同,所以不同類型的人,就須用不同的方式來矯正。因而針對不同的人,有時也須考慮在不同的情況下採用不同的靜坐方法。
  本文僅先對交感神經系統稍作簡介,有心學好靜坐之人,應擇師門做進一步的探討與瞭解。
繼續閱讀

談運動

凌 靖

  現代的運動,大都針對肌力進行訓練,注重加強的是外在的肢體或肌腱,例如鍛鍊腹部、手腳的肌肉等等,以局部的訓練為主,採用的方式是在短時期內進行運動量大作緊張而快速的活動。
  為了應付這種運動方式,必須增加血液往肌肉的貫注,以便提供更多的氧氣、養分及能量。於是在運動過後,就會想要吃、喝與休息。主要的目的,就是補充消耗流失的能量。因此,運動這個行為本身基本上也算是消耗能量的活動。
  人體的肌肉,可分為骨骼肌、心肌與平滑肌三類。心臟由心肌,內臟腸胃由平滑肌,運動手腳的肌肉則由骨骼肌構成。骨骼肌是隨意肌,可用意志加以調控。心肌與平滑肌為不隨意肌,只受自主神經調節。
  運動的結果,除了鍛錬骨骼肌之外,只能讓心跳加快,影響到心肌,但這也相對增加了心臟的工作量。其他形成內臟如肝、脾、胰、腎臟的平滑肌,並未因運動而增加其活動。
  人體全身的血量是一個定值,不可能在運動的時間內增加其總量,所以只能將原本要給其他內臟腸胃的血量,優先調撥給骨骼肌使用,這種方式就干擾了體內血流輸佈的均衡,對人體會造成衝擊。
  呼吸的目的在於,將體內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氣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並進而補充新鮮的氧氣。但是劇烈的運動,會使呼吸的形態變成急促而短淺,於是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就降低而滯留在體內並對人體造成傷害,更干擾了自主神經系統的運作。由於劇烈的運動對人體反而有害,因此平常只須讓筋骨、關節多活動就可以了。
  如有時間上健身房運動,何不考慮靜坐。
繼續閱讀

[開頂]前後---我的[再進化]

blackhatseo
繼續閱讀

「談靜坐」一書之淺見:基礎

洪光民 2015-1-4

  當知道某某人在學「靜坐」時,常常會讓學靜坐者身邊的人有很多想像,這是因為來自華人悠久文化裡,關於「靜坐」一事的傳說文獻太豐富了,幾乎要甚麼有甚麼。這種牽扯是說不完的,然而仔細觀察這些傳說的背後因素,不外乎是宗教的、武術的、心理的、生理的、商業的、甚至是政治的等等不一而足。本書149頁「鬼與走火入魔」與此有關。
  我們就從127頁的一段話說起吧!席師:「當我一個人夜間靜坐時,我常常自勉的一句話就是自問:你現在靜坐是自己在騙自己嗎?」,因此本書與自欺欺人者無緣。願天下習「靜坐」者以此為共勉:你現在靜坐是自己在騙自己嗎?全程靜坐的覺友當知為何全程靜坐強調「不以現象為成就」與此有關。這是一個基礎,基礎對了,方向就對,其他就顯得是旁枝末節。
  在此摘錄韓非子顯學十五其中一段文章: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愚誣之學,雜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文中和「騙」有關的一段話:「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是席師常提醒覺友的一句話,重點在於強調「經驗主義」對習「靜坐」者的最為可貴,寧可學不會也不願落入「愚誣」之徒。本書67頁談到信心與直心與此相應。
   習「靜坐」者常會把養生列為目標之一,在此把席師多次提到孫思邈「養生以德」 的觀念帶進來共勉,席氏語錄(我的上課筆記):「沒有德,每天金液還丹、玉液還丹、怎麼修、怎麼煉、怎麼補,對養生健康都沒用」。
  本人自民國94年向席長安先生(以下簡稱席師)學習全程靜坐,至今滿十年有,其間若要問有何得利之處,就是覺得自己更像「人」。恕我引用太虛大師的一句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其中的「人」 字。
  「談靜坐」是不可能一次說得完的,來日再敘。
繼續閱讀

談壓力

林於灝(五)

  壓力是人體面對刺激而產生的防禦性反應,引發刺激的原因,稱為壓力源,壓力源可概分兩類。生理的壓力源,包含冷暖、痠痛、燥音、過勞、受傷、感染與藥物等。心理性的壓力源則包含人際關係、工作進度、憤怒悲傷、情感挫折等等。人體面對壓力源時,就會牽動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這鐵三角的運作。
  神經系統的調節,主要是以自律神經的運作加以控制協調。利用的原理是細胞離子的進出所產生的電流,所以速度快可作即時的調節。但是如果離子的使用頻率太過頻繁而流失,電流就會減弱,所以其作用常是暫時的。
  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是讓所謂荷爾蒙(或稱激素)的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和淋巴液(淋巴液就與免疫系統相關)之中,流經全身,因此可以進行緩慢而持續性的調節。
  因為神經系統利用的是電流,速度快,所以人體面對壓力時,首先產生反應的就是交感神經系統。而糖是細胞能量的首要來源,所以在緊張的時段,就須提供足夠的血糖給細胞使用。因此交感神經興奮,就會以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糖增加的方式來提供能源。
  第二個會對壓力產生反應的便是內分泌系統中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這條軸線。腎上腺包含外側的反質和內部的髓質兩部份。當壓力的訊息傳達到腦部後,下視丘會促使腎上腺的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同時也會讓皮質分泌皮質醇(即類固醇)。
  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及皮質醇合稱為壓力激素。這三種壓力激素的分泌,就牽動到第三個系統,使免疫系統中的顆粒球與淋巴球的數量產生變化,而讓免疫力下降。(或者說,暫時不處理內部的免疫問題,減省能量先處理外來的衝擊。)
  如上所述,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壓力下,就會讓交感神經處於主導地位,而內分泌系統的壓力激素也持續分泌,免疫系統的免疫力下降。如此一來,就讓身體內部的生理反應,呈現單向下行的狀態,鐵三角的平衡受到沖衝,疾病因而產生。
  在神經系統方面,長期的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就會出現心血管疾病;血壓上升,血糖增加也會出現高血壓、高血糖的症狀。
  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壓力持續,腎上腺會變的肥大,原因是腦下垂體持續分泌ACTH這種激素所致。而當腦下垂體持續而大量分泌ACTH時,就會減少分泌其他激素例如生長激素、性激素等等,結果在生理上就產生不再長高甚而變矮小以及性腺萎縮的現象。
  還要注意的是,交感神經興奮也會影響基礎代謝、呼吸以及腸胃的功能。而在內分泌系統方面,除了腎上腺,還有甲狀腺、副甲狀腺、乳腺、胰臟等也會產生問題。然後免疫力一旦降低,對於內生或外來的物質,如細菌、病毒、細胞代謝物的清除或抵禦能力就會變差而容易生病。因此鐵三角一旦崩潰,將會對全身的健康帶來極大的災難。壓力危害之大,不可不知。
  由上可知,當壓力持續存在時,身體慢慢會出現一些症狀作回應。面對這些症狀,一般人當然就是吃藥打針。但是在明白了上述的道理之後,就可以有不同的見解與對策。
  首先,在發現血壓高、血糖高時,應該瞭解這些都是症狀,症狀只是表象而非病因。例如發燒也是症狀,吃退燒藥當然可以退燒,可是藥效一過,又會再度發燒。要根除病因,須先確認是受寒還是感染,然後下藥才能根治。高血壓、高血糖亦然,單吃降血壓藥、降血糖藥只能控制病情。只有確認是食物偏鹹偏甜或肥胖所致,還是交感神經興奮引發,才能根除病根。只對現象的處理,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其次,在瞭解壓力的危害之後,當然有人會想要去除可能的壓力源。但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現象處理。因為壓力源在隨時到處都可見,不可能完全去除。惟一可行之道,只有返求諸己,才是務實之道。
  我們知道,交感神經興奮,才會啟動後續內分泌與免疫系統的運作。因此先要設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多數人在習慣了忙碌的生活之後,一有空閒,就會覺得無聊,總要找點事情做,才不會不安。這樣一來,就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所以要學會享受空閒,養成「習閒」的習慣。但是這種做法,只能片段地打斷交感神經的興奮狀態,所以算是對付壓力的基礎方法。
  我們還知道,當壓力持續存在時,身體會慢慢出現一些症狀作回應。因此,我們可將這些症狀視為警訊。在症狀出現之初,就有所警覺,避免症狀進一步惡化,這就須要培養覺知與內省的能力。因此,自覺能力的啟蒙與深化,就可算是對付壓力的初級方法。全程靜坐,對於上述的「習閒」與「啟覺」都有相關的進度設計。
  如果要談進一步的方法,還須有其他的說明作基礎,才容易明白,後文再談。
  全程靜坐的教程,就像這樣,知而後行,行後證其所知,然後再向前行。隨著說明的進一步深化,身心的改變就可有進一步的發展。在此文末,還想提醒一句,壓力隨時都存在,但能夠靜坐的時間是片段的,要將靜坐中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收益才會大。
繼續閱讀

維持恒定的鐵三角

林於灝(四)

  人體的起源是一個細胞,是由卵子和精子結合後所形成的受精卵細胞。這個細胞在經過後續的細胞分裂之後,會逐漸形成各種的組織、器官與系統。(系統是依據其生理機能命名。)最後就由十個系統,形成一個人體。也就是說,人體是由多個細胞聚合而成的一個集合體。因為每個細胞本身就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單位,例如細菌就是單細胞動物,所以如果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聚合的目的是為了分工合作,以便取得生存的優勢。
  因為對於人體外界環境的變化並無法掌控,所以只能反求諸己,採取因應的措施來面對這些外來的挑戰,因此人體也就演化出一種保持內部環境在安定、平穩狀態的機制,稱為恒定(Homeostasis)。所謂的恒定,並不代表不變,而是不斷地在動態中因應而保持穩定與平衡。
  呼吸、消化、循環、泌尿(排泄)、骨骼、肌肉等系統的機能,固然是維持生命所必需,但是為了維持這個多細胞集合體的秩序與運作,在細胞與細胞之間,以及由細胞所形成的組織和器官與系統之間,也都必須保有相當的連繫,這就有賴神經系統和內必泌系統的運作。
  另外,在人體的周圍,存在著許多微小的病原體,經常會自外入侵人體,而體內細胞的老死突變,也會形成疾病。所以人體存有抵抗及治癒這些疾病的免疫能力,可以預防感染,維持健康,以及預防老化,這個機能就由免疫系統負責執行。
  在免疫系統中,白血球扮演重要角色。白血球包含顆粒球、淋巴球以及單核球三種。
  顆粒球會吞噬體積較大的真菌、細菌以及老死細胞的屍體。在白天活動時,手腳容易受傷,細菌、真菌等自傷口入侵的機會多。而在白天,交感神經居於主導地位,會刺激內分泌系統,讓腎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結果可讓顆粒球的數量增加,以便吞噬細菌。
  淋巴球具有攻擊微小異物如病毒、蛋白質或癌細胞的作用,會把他們視為抗原,然後產生抗體而將抗原破壞。
  在用餐時,經消化而分解的蛋白質或病毒,易由口腔及消化道進入人體;因為體積太小,顆粒球不易發現而對付,只能交由淋巴球負責處理。進食是由副交感神經居於主導地位,會刺激內分泌系統,使乙醯膽鹼的分泌量增加,結果可讓淋巴球的數量增加。
  在副交感神經主導的夜間,也是體內細胞進行更新的時段。經過一天的活動而受到傷害的細胞、老化而功能不良的細胞,以及被病毒或癌細胞感染的細胞,都在夜間由淋巴球或單核球排除。
  以上說明了神經、內分泌及免疫這三個系統的運作機制,這些機能的共同目的就在於維持恒定。
  因為恒定狀態是人體能夠獨立自主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可以說,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是維持恒定狀態的鐵三角。這三個系統的運作,如果失去平衡,勢必對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要談靜坐生理學就可由此切入。
  現代人的生活,因為多元、複雜而易對人體形成種種沖擊,這些沖擊可以統稱為壓力(stress)。而壓力對這鐵三角的危害,下文說明。
繼續閱讀

談靜坐之學

林於灝(三)

  人類對事情的看法和想法,最初都是單純而素樸的。隨著思慮的開展,想法就會變的更為複雜並日趨嚴密與成熟。
  最初,人類只能感受或體會具體的事物,而且往往只能感受、體會事物的表象。直到智慧進一步開展,對觀察到的具體事物,經過思惟整理,才能從中領悟出其內在的本質與涵義,然後可進一步推演其變化的法則。
  一種學術的建立,往往也是從最初的操作技術或經驗開始。將經驗和實務結合後,再經思惟、歸納才會形成理論。隨著理論的深化,再藉檢討、推理、演繹,還可反過來修正實務上的操作技術,並進一步指引發展的方向。
  像這樣,理論和實務交互影響,就可以提升這種技術的內容和水準,再加旁徵博引,可將一種技術方法,經過修改、擴充,就可將之發展成一門學術。
  在靜坐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癢、熱或者氣動的感覺,甚至於會有開頂、開竅、打通竅道氣脈的現象,而對人體的生理、身體產生影響或改變。因此,如果能夠對於人體的生理結構、營養、氣脈以及胚胎發育的過程,都有所認識,就能夠掃除神秘的色彩並安心繼續靜坐,也可從這種生理、身體的變化過程來瞭解並檢討繼續行進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進入心靈的內層之後,也可能觸發潛藏於心理內部的情緒能量釋放。這種積鬱已久情緒的能量釋放,有時會對身心產生某種程度的衝擊,而讓人放聲哭泣或渾身發抖。因而心理輔導或精神治療的學理技巧,也都與靜坐有關。
  靜坐是內在經驗,靠自己就可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體驗到什麼,以及有什麼改變。靜坐是一種對身心的訓練和探索,是一種逐漸進入身體內部和心靈深深的旅程。短期的作用可以改變意識狀態,長期的效益則會對健康和性格以及人生觀,都會產生莫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說,靜坐是一門改造身心的學術。
  在前文我們曾提到一般人研習靜坐的動機不外療傷止痛、養生煉功、成仙成佛以及好奇。所謂的好奇,也有不同面向的意涵。例如「我不曾接觸過靜坐,靜坐是怎麼一回事」,或「這裡所教的和我以往所學、所知或所能接受的是否相同」,或「這裡教的和別處有什麼不同」,或者「這裡教的有什麼比別人高明之處」,但追究其本質則不外乎想瞭解靜坐的意義、效益和方法。不管如何,這些許求都是希望經由靜坐能對生理上、心理上的現況有所改變或突破。而從上文所述,就可瞭解,全程靜坐的內涵就是改造身心的「生命學」。
  很多人想要增加財富、擴展事業,因此會參加一些股票投資、事業經營、企業管理相關的課程,這雖然也是一種「知而後行」的模式,但主要的出發點在於「投資報酬率」,希望投資一段心力與時間去研習一門技術,以便在未來獲取較多的利潤回饋。但是,如果投資一、二年的時間,好好研習靜坐,可以獲得五年、十年或更長的身心健康。以健康為基礎,再去拼搏事業前途,投資報酬率應該更大。
  想要學好靜坐,就應對上述身心這些領域的知識學理有所瞭解。只是,單靠個人的摸索和領悟,勢必耗去許多時間與心力。因此,如果能夠找到有經驗的人指導,依照習者當時的狀態和進度,講解相關的知識與理論,這樣就可避免走冤枉路或迷失方向,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而可安心依循而行。因而,真正有心想學好靜坐的人,豈可不慎選師門。
繼續閱讀

談研習靜坐的態度

林於灝(二)

  健康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之一,醫生治病的目標也是協助病人恢復健康。在一個醫生的養成過程中,首先必須研習人體生理或心理的運作機制,然後要瞭解疾病的演變過程,最後才能從而診斷並施予治療,這是一種「知而後行」的模式。
  健康是靜坐的首要目標,這一點和醫生治病的目標一樣。所以,想要學好靜坐,也應對於生理和心理的基本運作機制有所瞭解。因為隨著靜坐的進展,身心的改變日趨微妙,如果瞭解這些知識學理,就可拿來檢視靜坐的結果或進度。因此,「知而後行」也是研習靜坐應有的態度。
  對靜坐而言,這知而後行的「知」,除了生理、心理之外,還須進一步延伸到意識與生命的領域,才算完整而有益。全程靜坐對此有其獨到的創見,後文再述。
  以「知」為前導來進行靜坐,自己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身心狀態,如此自知、自行、自證,就可不再外求他人、神鬼、仙佛,心靈自然落實而踏實。經過一段時日,除了身心產生變化,健康逐漸恢復,也會養成不假外求而要求自我的務實態度,不怨人不尤人,連人的氣質就從內而自然有所改變,益處更大!
繼續閱讀

談研習靜坐應有的觀念

林於灝(一)
  現代人的精神苦悶,紛紛尋求解決的方法;有人借助宗教信仰,有人尋求心靈療癒,有人注重靈性成長。然而,不管是宗教性質或者非宗教性質,也都不乏利用「靜坐」的方式。還有一些養生、氣功、瑜珈的教學,也將其課程分成動功與靜功,靜功也是一種「靜坐」。
  精神上的困擾是全球性的問題,所以也有不少國外的靜坐方法被引進,有人標榜源自印度或古印加文明,有的宣稱來自歐洲;有些方法是由靈媒所引介,有些方法是拼湊版的,光怪陸離,不一而足。
  因此,現在所謂的靜坐,變成是一個含蓋性極大的概念性名詞。就像提到桌子,每個人腦子所呈現的概念性印象,可能是書桌或餐桌,方桌或圓桌。而提到靜坐時,腦中所呈現的概念性印象,就因人而異而可能是數息、參禪、唸佛、持咒、觀想……等等。
  然而,到底那一種靜坐方法比較好?想要學靜坐的人,又該如何從中抉擇呢?這又牽涉到學靜坐的目的。一般想學靜坐的人,其動機不外為了療傷止痛、養生煉功、成仙成佛以及好奇等心態。如果把這些目的稍作整理,就可以得到由好奇而療癒而健康而成仙成佛的順序,這個順序就顯示出想學靜坐的人其心理企圖的強弱大小。
  事實上,要求療傷的下個目標是健康,而長壽成仙佛的基礎,也是健康。因此,嚴格說起來,追求健康才是靜坐的首要目標,也是想要學好靜坐應有的基本認識。有了這種認識,才算是務實而又正確的觀念。
  其次,所謂的健康,應該包含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面。單是生理上有疾患,一般人都知道是不健康。但如果身強力壯,卻有心理上的問題,例如燥鬱、偏執,甚至變態,這也不能算是健康。而且這種人如果成仙佛,恐怕還更為可怕。所以談健康,就應要求生理、心理都健康。
  在明白健康包含生理與心理兩方面之後,還應該進一步瞭解,健康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也就是說,不能只處理生理健康而不管心理健康,也不能只處理心理而不談生理。而如果要考慮靜坐方法的設計是否高明,就應看它是處理生理,還是處理心理,抑或是否能將生理與心理的健康,一併處理。
  談到健康的處理,就牽涉到方法。如果只教靜坐的操作方法,而沒有相關的理論說明,那是操作術。只有方法,沒有理論,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完整性。如果只談理論,沒有方法,那也只是光說不練,淪為空談,更沒有完整性。而且,如果理論與方法,不能連貫,就有可能是七拼八湊而成的剪貼版靜坐法,既沒有完整性,也沒有發展性。
  明白了這些道理,就可以讓想學靜坐的人,對於其所研習的靜坐方式與系統,作一種對比與印證,然後將之視為決定參加研習或繼續研習下去的一種參考。
  全程靜坐的設計,就在心理與生理的層面,雙管齊下。其中包含了對意識的獨特創見與生命真相的深刻瞭解,配合西醫的人體生理學知識,以及中醫與道家的穴竅氣脈概念,整合出一套嚴謹而又完整的系統,可以協助習者達到身心都健康的目標,進而一探生命的真相。這些相關的說明,且容後文再談。
繼續閱讀

「閒得下來」就可以「一天好一點」

郭麗卿
  在靜坐最初班級所以要教人「閒得下來」與「一天好一點」,原是基於「內在經驗」方面的知識和心得。這篇文章以大眾能夠理解為原則,只就常識層面說明「閒得下來」就能「一天好一點」的道理。
  首先談「一天好一點」,這是想求得身心健康人士原則性的自我追求的指標,任何「健身之道」或「養生之法」,不論怎麼說,總要能在這「一天好一點」落實下來才好。事實上,任何人都可能「一天好一點」,也都可能「一天差一點」,一個人的壽命與健康狀態,也就是這兩種可能交互影響與累積的結果。如果我們想要由此「一天好一點」而求得健康與愉快,我們面對的具體問題就是:1.能夠「一天好一點」嗎?2.如何能夠「一天好一點」?
年齡不是問題
  老年人也可以「一天好一點」嗎?我們看任何年齡,同年齡的人健康狀態都有相當大的差別,甚至於身體好的年長者比身體差的年輕人還要好的情形也有,許多以前認為是「老年人」才容易患的疾病,如中風與癌症等,現在患病者的年齡都降得很低。許多顯明的現象,都說明「年齡」只是代表時間的累積,「衰老」現象乃是「一天差一點」的結果。事實上,近年來研究老化問題的學者,也開始說明「老」不是發育的一個階段,人之所以有「衰老」現象,不是由於「年齡」,而是由於各種因素使身體受到傷害。這種了解,對人身心健康大有關係:第一,如果不知道「衰老」是由於「一天差一點」的結果,認為「自己老了」,便會在心理上產生負面的影響,對健康有礙。第二,如果知道任何時候都可能「一天好一點」,經由對各方面的注意與努力,便可以一天好一點。
如何能夠一天好一點
  如何使身心健康能夠一天好一點,我們現在在身心各方面已經累積有許多可靠的知識和經驗,凡是確定的常識都值得重視與遵循,在此只談一點,就是本文所要談的「閒得下來」。
  先談一點「題外話」,二○○三年五月,聯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懶人長壽」,這是翻譯本,原著是德國兩位知名醫學家聯合寫的。我先生席老師除了自己的著作外,我沒有見他買過書送人,但這本「懶人長壽」他前後卻買了不少本來送給老同學、老朋友,他說這本書的「立論」與他不同,但在「結論」方面卻有相通之處,他認為可能對健康有益,有助於解說一些道理,就買來送人,當時有受贈友人也有購買此書送人的情形,使這本書不久就不容易買到了。
  這本「懶人長壽」有一章(第四章)標題就是「懶惰與無所事事為健康的開始」,但這一章的內容卻主要從人與壓力關係著眼,席老師也非常注意壓力問題,他三十多年前的著作中就有專門討論壓力與個人健康甚至「成敗」各方面關係的內容。現在我們所以提出「閒得下來」這句口號,主要是從人與環境關係著眼,「壓力」是人與環境關係較明顯較方便的一項說明。
  研究「壓力」的學者,常使用「壓力激素」這一名詞,認為壓力幾乎就等於是不正常的內分泌,研究學者指出,壓力對腦、對內臟、對各組織系統、免疫力等,都可能傷害,如以憂鬱症為例,就是前額頁神經元受到傷害與缺乏血清張力素,因而憂鬱症患者主要問題即在於不能控制。現在知道,任何因壓力傷害而形成的各種精神病與各種慢性病,都需要能夠恢復,否則就不能痊癒。
「閒得下來」就能夠「一天好一點」
  「閒得下來」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同時也改變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減低了環境的衝擊力,使內在意識狀態逐漸改進,開啟「自內修復」的過程,這是現代人療病與改進健康最方便最直接的切入點。這「閒得下來」也有不斷的進程,進步到相當程度之後,即使在工作時間也有那種「安閒自在」的心境,可使自己心靈獲得全面的改進,使人能冷靜、有耐性、少空虛感,心情愉快,也可以增進智力與工作效率。
  如果能夠了解到,個人與環境(壓力)的關係是個人身心健康的基礎,能夠了解「閒得下來」這種心態與過程,就能明白,這「閒得下來」一方面減低了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自己有如「樹根澆水」,全面改進身心健康狀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