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6)

第四章 古人和古書 (下)

 

四、老子


1.老子生平
史記老子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這篇列傳雖然只是短短幾百字,對老子事蹟只有孔子問禮與晚年出關的故事,但可以看出,司馬遷是根據他當時所知的一些傳說來為老子作傳,而且他對那些傳說也不能確定。胡適在一九二九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三篇老子中,說「老子名耳,字聃,姓李氏」,據「索隱」等所載資料,說「今本史記作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乃是後人據「列仙傳」妄改的」。胡適並因莊子養生主篇中有「老聃之死」那一段話,說「可見古人並無老子「出關仙去」「莫知所終」的神話」。又說「史記中老子活了「百有六十餘歲」「二百餘歲」的話,大概也是後人加入的」。
老子在歷史上的名望和他對後人的影響,不是因為他的生平,而是因為他的著作。我們只有從現在可見的著作中,對老子的思想和智慧獲得一些了解。對老子的生平也只能抱持平實的態度,知道他是約與孔子同時的「周守藏室之史」就夠了。在前面引述胡適的一些話,說明胡適早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就不受那些傳說的影響,也希望大多數讀者也不受那些神秘傳說的影響。
2.智者
史記老子列傳,孔子問禮一事佔了大半篇幅,事實上,這段記載,並沒有談到「問禮」的內容,也沒有孔子的發言記錄,只是長篇記述老子「教訓」孔子的話。另外,在史記孔子世家也載有同一故事,那是離別之時老子對孔子的「贈言」。同一事件,同一人的談話,分別於兩處作不同的表述。在司馬遷心中,老子是一位智者,有意突顯老子談話的內容。我也覺得,不妨將這兩段話抄錄於此,讓讀者見到司馬遷心目中的老子。
史記老子列傳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其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焉!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辭去時,老子送別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已,為人臣者毋以有已。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引「禮記‧曾子問」中孔子言與老子助葬時遇日食之語,推斷孔子見老子之時為三十四歲(昭公二十四年紀元前五一八年)或四十一歲(定公五年紀元前五一一年),這兩年皆有日食,不論是孔子三十四歲或四十一歲,都是血氣方剛的青壯之年,可能孔子談抱負,不滿現實,表露出他剛毅自負的氣概。老子認為這是不成熟的表現,不知現實的險惡,到處都是陷阱,「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這話是很重,但從另一方面看,他倆能夠如此深交,實是難得,也可能那些話只有對孔子這樣的對象才說。再看老子對孔子的臨別贈言,古來因聰明才智招忌招禍的例子真是史不絕書,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可能對這老子「贈言」感觸最深的,還是太史公本人,我們可以看出他這兩段「問禮」的記述都是用心的「特寫」。
我們再看孔子的個性和他一生的經過,老子對他的話,可能無形中對他有所影響。
我們以「智者」來看老子,也正如前面孔子那一節中談「聖人」一樣,這「智者」也是立足在「普通人」之上。把老子看為一位「智者」,可使一般人去掉對老子的神秘感,甚至於,我們也可以把老子看做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這樣反而更有真實感與親切感。
高智商的聰明才智可能得力於先天的遺傳,但一位明識事理與人性的「智者」卻不是天生的,「智者」與「非智者」的分別可能只是去掉某些心理與性格上的「病」和負面的「習氣」和「態度」。這差別,原本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只是「程度」的不同,但因為發展「方向」的不同,最後「習慣成自然」,二者表現出不同的性格,這就成了「絕對」的差別。
我們在此用了這麼多篇幅來突出「智者」這個概念,一方面是要說明任何普通人,只要他願意去實踐這條「智者之路」,終於可以成為一位智者。另一方面,我們從老子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那「苦口婆心」希望讀他著作的人能夠成為一位「智者」,而不是受害於「小聰明」的「愚者」。我們希望把老子在這一方面的「精神」表達出來,對老子的了解這也正是一個要點。
如何是一個「智者」,即使以老子的著作為本,也難於一一列舉,對此只能作原則性的了解。
莎士比亞說:「愚人以為自己聰明,聰明的人知道自己愚笨」。這「知道自己愚笨」可能是「智者」的起點。論語載孔子稱孔文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這又是另一個層次,近於老子對孔子的「贈言」。
一位「智者」當然不是不懂得權謀機變,也不是不知道鬥爭,但無論如何,老子不是一位陰謀家,他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用兵」是貴出奇制勝,但治國就要以正為本,孔子說「政者正也」,老子除了「以正治國」之外,那「以無事取天下」也都是智者的識見,這不是一般政客所能理解的。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他教人「知足」,教人崇尚儉樸,教人清心寡欲,都是「智者性格」自然在日常生活習慣中的表現,不是「教條」,不是勉強作為,更不是虛假偽裝。
3.老子的著作
史記載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現在通行本是王弼注本,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說老子「這書原本是一種雜記體的書,沒有結構組織。今本所分篇章,決非原本所有。」又說「書中有許多重複的話和許多無理插入的話,大概不免有後人妄加妄改的所在。」這正也是代表許多學者對老子著作的看法。
錢穆認為老子成書於戰國末期,主要是現通行本的文句不像是春秋時的著作,但馬王堆帛書老子出土之後,我們知道現在所見到的老子,較錢穆推斷的時間還要更晚些,那漢朝初年陪葬的帛書,較現時的通行本在文句與次序方面都全不相同。
我們在此舉述胡適與錢穆兩位學者,在沒有見到出土的較古版本的情形下,表示出對老子著作的懷疑。這老子的著作可能是一個較好的例子,使我們對「古書」的真實情形獲得一些了解。
現在我們以帛書老子來和通行本比較,舉述一些例子。
例一:
王弼注本第一章的最後幾句是: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老子相對應這幾句的文字是:
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這幾句話中,主要是「眇」與「妙」的不同,而「所噭」與「徼」的不同也值得注意。如果有內在經驗的基礎,就可知道,那「眇」與「所噭」較具體而較容易了解。反之,「妙」與「徼」就只有各人不同的附會。這由「眇」而改為「妙」,似乎是故意的改變,使老子原是平實的著作向著玄虛與教條的方向發展。
例二:
王弼注本第十六章開頭兩句是:
致虛極,守靜篤。
這兩句在帛書本是:
至虛極也,守靜督也。
此處這個「督」字與「例一」中的「眇」字有關係,這些字有意義,不是抄寫的錯誤。此處這兩句「至虛極也,守靜督也」,是對「虛」與「靜」作說明,雖然在文意上也表示出對「虛」與「靜」有肯定的意思,但這並不等於教人要去「致虛」與「守靜」。「致虛極,守靜篤」顯然是教人要用力於求虛求靜,以至於「虛極靜篤」。
例三:
王弼注本四十二章: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在帛書老子是: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這「例三」和前面「例二」情形相似。雖然「沖氣」與「中氣」只差一個字,但顯然「中氣以為和」是「說明」那「陰陽」與「中」的關係,這「中氣」變成了「沖氣」便成為一種「做法」。
例四:
王弼注本第一章開頭幾句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帛書老子這幾句是: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這帛書只是每句多了一個「也」字,「恒」字變成了「常」字,似乎不能肯定是故意篡改,但即使是只有這點不同,對文意的了解也大有影響。以前有些學者,不滿意王弼所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例如俞樾就以「尚」字來解釋「常」字,說「尚者上也,言道可道,不足為上道;名可名,不足為上名」。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也以「尚」(上)釋「常」。由這帛書「非恒道也」,可知那「常」字原是「恒」字,與「尚」無關。
這兩句的問題在那幾個「也」字,因為像「道可道,非常道」這樣的字句,的確容易使人把那第三個「道」去對應那第一個「道」字。但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這樣的句子中,讀的人較容易理解到那第三個「道」字是對應那第二個「道」字。這從「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句中,就容易看出那第三個「名」是對應那第二個「名」,因為「名」是人的概念,客觀上並沒有「常名」這樣的東西。
這以上舉述這些例子,說明我們並不容易了解老子的著作。當我們面對這一部文字不多而又內容豐富的著作時,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須要務實,先要看是否是真正的了解,看了解多少,每一個人的情形不同,各人有不同的了解和收穫。我們如果是以平實的態度去理解老子的著作,可能會得到一些收獲,但如一開始就主觀認定老子著作是高深玄妙的道理,或認為老子著作中有修仙修道的秘訣,那也可能不會有真正的收獲。
4.內在經驗
「內在經驗」本身就缺乏交通的語言,而且每一個人表達的方式不同,再加上許多其它的原因,大體而言,古人講「內在經驗」的書籍應該說是看不懂的。我在前節解說「般若波羅蜜」,曾談到那個「山洞」的比喻,如果書上是講那山洞內的情況,在山洞之外只有想像,即使進入山洞,也可能經歷不同的情況。尤其是不具真正「內在經驗」的人,根本不知道那些書在講些什麼。但事實上,許多沒有內在經驗的人,總想從一些偶像著作中去找出一些秘訣或方法,不斷的去附會,結果往往是有害無益。我曾經出版過「老子內外雙解」與「道德經靜坐法」二書。另外也出版過「胎息靜坐法」「陰符靜坐法」「神仙道法」等書。我寫佛道有關靜坐的書籍,主要是以歷史的觀點,說明歷史上曾經有過如何的說法,主要用意也是在去除人為的神秘感。這一章「古人與古書」特別選述孔子、釋迦牟尼與老子三位古人,這「去除人為神秘感」的用意更是明顯而直接的表現出來。
這一小節談老子的內在經驗,不是要講玄虛的「道」,而是覺得有些對大眾有益而為大眾須要知道的內容,在心裡有總不得不講的感覺。不是講些大眾不懂的,而是要講大眾聽得懂的。例如在前一小節「例二」中談到那個「虛」與「靜」的不同說法,那帛書「至虛,極也;守靜督也」兩句,在「郭店楚墓竹簡」中又是「至虛,恒也;守中,篤也」。如要討探這些方面的內在經驗,怎麼講可能還是不懂。
我在一九七九年出版「靜坐與健康」一書,其中曾有相當的篇幅談到靜坐與修煉的傷害,最後以老子「豫兮若冬之涉川,猶兮若畏四鄰」二句作結,說明在靜坐與修煉這方面須要以小心謹慎作基礎。
老子在內在經驗方面有一段話,世人因為不懂而未有特別的注意,我在此要特別選述,使大家也了解老子的用心。這段話是: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
在前節談「釋迦牟尼」,講到「不作為」是「佛道」的基礎。仔細看老子有關內在經驗方面的敘述,也知道老子清靜無為的主張也是以「不作為」為基礎。我在此特別選述老子這一段話,更是特別說明作為的害處。
先看「歸根曰靜」。靜坐過程中,隨著意識狀態的演變,可以見到那「意念發生之處」,由此可進入更深的意識層面,意識狀態會產生「突變」,一般所追求的「空」「靜」「見性」等等,到此便認為是達到了目的。
所謂「靜曰復命」,是說到前述「歸根」之後,在身心方面會產生許多現象和作用。一般「修行者」只見「誘惑」,認為自己已修道有成,對自己身心情況全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潛在的危險,這時任何作為都會有「凶」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也真是說來話長,靜坐是以消減干擾為主,不是先懸一個目標去追求,而這些「目標」經一再強調和人為安排之後,對一般人都有極大的吸誘作用,大家都去努力追求,例如現在流行的追求「空」或「禪境」,在相當的經驗累積的情形下,可有步驟與方法,將習者帶到這些「境界」,但事實上,這些「境界」只是腦中某一部位發生作用,從整個靜坐的過程來看,那所追求的「空」「禪境」或其它的現象,都不具意義,但在另一方面,老子在這裡所說的「妄作,凶!」卻是鐵一般的事實。我曾聽說某些追求「空」的宗派,結果使許多人受害,這情形非常的弔詭,一方面經那意念中心進入我所謂的「腦意識」,意識狀態的變化,使人認為難能可貴。但事實上,意念顯示中心那個部位卻對心臟直接有影響。凡是動意用意(或求靜要求「不想」)的任何「修煉」,都是指向那個「根」,也都無形當中在對心臟與循環系統發生影響。有些人「做得不好」,無法「歸根」,傷害的程度較小,有些人認為自己「做得不錯」而精勤前進,無法體會那句「豫兮若冬之涉川」,突然受害,還不知道原因。
這裡特別解說老子所說「妄作,凶!」的實際情形,讓老子要人免於受害的心願能夠獲得一些結果,也算是我為老子作了一點工作。
我教人靜坐,一開始就全不作為,再來就是我所謂的「離意向覺」,對那個「意念中心」的「雜念」不作處理,不教人「求靜」,到後來也不經由那個「意念中心」進入我所謂的「腦意識」。在如是的過程中有許多連貫的「進度」,逐漸改變習者的意識狀態,並使習者逐漸建立良好的習慣,由是那個「意念系統」,在不作為不處理的情形下自然化解,習者自然「安靜」,如此真實自然的安靜,是所有修煉與追求「境界」的人無法想像的。
我自從一九七九年出版「靜坐與健康」那本書以來,不斷的闡述靜坐與修煉的負面影響。任何事情,都必須先要知道「害」的那一面,才有可能獲得「利」這一面的成果。
5.養生
老子著作中,講到與「養生」有關的地方甚多,對這些講法如何選述?如何解說?可能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後人的態度問題,如果我們以平實的態度去看老子的著作,認為他所談的養生經驗和看法是他留給後人的智慧,但他所講的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並不是神秘的。如此平實的心態,可能會從老子的著作中獲得一些東西。反之,如果把老子看成一位近乎「修仙」的人,想從他著作中去找出一些秘訣或法門,然後去修去煉,期望成就「大道」,如此不務實的態度,所得到的都是自己的一些附會和幻想,不會得到好處。
以平實的心態來看老子的「養生之道」,第一個層次就是「自然」。在王弼注本第五十章有一段話說: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看社會上一般人生生死死的現象,大約有十分之三的人比較長壽健康,約有十分之三的人較差。或者說,約有十分之三的人比較注意養生,另有一部份人卻剛相反。但值得注意的是另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原本是生活得好好的,但為了求生(生生),卻反而走向了死的方向,這原因在什麼地方,答案是以其「生生之厚」。在帛書老子中是「以其生生」,無「之厚」二字。這二者的含意是一樣的,加「之厚」二字可以突顯「生生」二字。但這段話的本意是在說明「養生」要順應自然。在以前舊社會許多有錢人家,講究吃,注意補養,怕風怕雨,小姐的身體總不如丫頭。在現代社會也可以見到有些人,在生活各方面表現出對身體是非常的注意,但他們的行為往往是對自己身體有害。
老子那段話說一部份因求生而走向死的方向,是描述外表的現象,但也可能包括了對當事人心理層面的敘述。這種現象值得從各方面去加以研究。現在我們由這現象歸結到「自然」與「養生」的關係,這「自然」有日常生活方面的,有當事人心理方面的。我們在此作原則性的了解,至於如何具體的落實,則有不同情況與不同個人的差別。
這「自然」是基礎,在此基礎上再進入更高的層次。我們從老子的著作中,見到他對生命力的觀察和對「生死」道理的解說。他觀察嬰兒,指出嬰兒有旺盛的生命力,教人要復歸於嬰兒。
這「復歸於嬰兒」是什麼意思?他說「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王弼注本作「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無「者」字)。這「含德之厚」是指嬰兒的精神狀態、身心狀態、意識狀態都表現出充滿了生命力。比較前面所說的「動而之死地」,就較容易了解。一個人生活得好好的,但卻在想要求生的心態指引之下,走向那死亡的方向。這說明這些人心理是非常的空虛,意識裡充滿了矛盾,表現出自欺性的行為。再由這些現象來比較那「含德之厚」的嬰兒,就知道他用這「含德之厚」所形容的,是未經傷損的心靈和生命力。記不清楚那一年了,那次墨西哥大地震,一家產科醫院震垮,幾天後陸續挖出的嬰兒,尚有存活的,嬰兒比成年人有更強旺的生命力。
這嬰兒的「含德之厚」當作一個指標,成年人如何能夠「復歸」到那個「程度」?這基本上是教人要有這個了解,知道有這個方向。這也就是說,「養生之道」應以自己的心靈作基礎。拿現代人的情形來說,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阻礙」和「傷害」(以及因之而在主觀上存在的憂慮和矛盾衝突等)是影響身心最重要與最常見的因素,我常對親友說,如果不能沒有「壓力」,就要培養自己的「耐性」,使自己能不受「壓力」的影響。
古今社會情況不同,老子當然也注意到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壓力」。但是,即使我們沒有那些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每一個人仍然在無形中受著那「死亡陰影」的「壓力」。我們的心靈和生命力完全不受這外在「壓力」和「死亡陰影」的影響,也就是那嬰兒「含德之厚」所形容的「境界」。在老子著作中有一段話來專門形容這種「無死地」的情形。他說:「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避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焉。」
這段話是對心理狀態的形容,心中超越了死亡威脅與求生意念,完全心無所累,心靈與生命力不受影響,這是老子認為最善的養生之道。
在前節講述「佛道」時,曾說到當意識狀態改到某一程度時,人可以沒有煩惱。老子所述「無死地」的意識狀態,當事人有認識,明白這方面的道理而不斷的向這方面努力修養,知道那些「隱憂」與「虛假自欺性的求生」對事實無益無補,且是損傷自己生命力的根源,這些「基礎」當然也有正面的作用,不然的話,我勸人「要培養耐性」的說法也無法落實。但這「外在」的「修養」,個別之間大有差別。這方面主要也是須要自內改變意識狀態,這內在意識狀態的改變可直接消減那些對生命力的干擾狀態,逐漸到達這老子所說「含德之厚,比於嬰兒」與「無死地」的地步。
6.本節小結
老子和其它有名的歷史人物一樣,深受神秘化的污染。也正如對所有有成就的歷史人物一樣,我們只有以平實的心態把他們看為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才有可能了解他們到底講些什麼,才有可能從他們那裡獲得一些實益。
從老子的著作中,知道無論是他在人生政治各方面的想法和意見,或者是他在內在經驗方面表現出的成就和心得,都令人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在這一節,我們以「智者」的概念來突出對老子的認識,普通一般人不是「智者」,但和「智者」之間沒有阻隔,「智者」是可以理解的,不是神秘的。
要知道古人在內在經驗方面講些什麼,必須要自己有相符的內在經驗,否則就像在山洞外面對內面想像和猜想。這一節我們除了說明對老子著作不容易確切理解之外,主要是介紹他那「妄作,凶!」的警示。對於老子的「養生之道」,他所闡述的堅實的心靈和生命力是身心健康的根源。讀者如果因而有「妄作,凶!」的警愓,明白心靈與意識狀態是身心健康的基礎,可以說是終生受益無窮。

五、尾語


這一章「古人和古書」原是「新舊之別」的補充。一方面幫助說明我們的「再進化」與古時各種修煉的不同,另一方面,也真實的說明了這些古人的成就。這些古人被「神化」之後,世人見不到他們真實的面貌,無法認識他們,只有把他們從「神化」還原到「普通人」的本來面目,才能夠明白他們「出類拔萃」的偉大和成就,才能夠對他們表達出適當的尊敬,才有可能從這些古人中獲得一些實益。把古人神化,利用古人來欺騙今人,對古人和今人都是同樣的傷害。
作為「新舊之別」來敘述「古人和古書」,可以選述的自然不少,但因為這一章已用了不少篇幅,並考量其它原因,就以這一章選述的三位古人來作為選述「古人和古書」的代表,讀者細讀這一章,明白「古人和古書」被污染的情形,對其他的「古人和古書」也可能會有正確的理解和態度。
(2007年八月完稿)
.
繼續閱讀
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5)

第四章 古人和古書 (上)


這一章「古人和古書」只是就與本書主題有關者選述一些例子。在敘述方面,也只是表達我們的一些態度和看法,對「古人和古書」被污染與誤解的情形作一些必要的說明,不是要表述那些古人的生平和傳記,更不是要敘述他們的思想和學問。
在第二章中已說明,這一章「古人和古書」是對「新舊之別」那個話題的補充,部份缺乏內在經驗的讀者,可能要在看完全書之後,才對這一章涉及內在經驗部份較能了解。在另一方面,這一章的內容對了解全書也有幫助,也是這本書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一、對「古人和古書」的理解


「古人和古書」無形中對許多人都有影響,有不少人想從「古人和古書」中找尋真理和智慧,也有不少人在利用「古人和古書」來唬人,不同的人對「古人和古書」也有不同的印象和理解。
歷史上真有不少古人獲得獨特的成就,但事實上,正如我們在第二章中所說,真有成就的古人,只是被利用,被污染,被曲解,並沒有真正的傳承,這也就是說,現在的人不可能獲得古人所留傳的成就。
每一個人的智慧、人格、胸襟、志趣與思想觀念都有差別,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不同的了解。大家看人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也常會產生誤解,許多古人都表示過別人對自己不了解,再加上人為的曲解(例如把某些古人神化),後人對古人實在難有真實的了解。
至於「古書」,雖然留存有些具體的資料,也有些專門研究和闡釋古書的學者,但實際情形和一般人的想像卻大不相同,沒有人能說他真能了解古書,尤其是那些涉及「內在經驗」的古書,原則上應該說是「看不懂的」,也只有先明白看不懂古書,才能夠冷靜理性的研讀古書,看看自己能有如何的了解。如果抓住幾句古書,就以為自己了解,以為自己得到了什麼東西,實無異於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大約二十年前,臺北有個「鬼谷子專家」到處講鬼谷子,我有次偶然見到這位「專家」講的一些東西,當時興起一種奇怪的想法,我想,假如把鬼谷子那幾篇著作攤開來請教這位「鬼谷子專家」,他可能一句也不懂,那樣多跟著他活動,為鬼谷子修廟的信徒,自然也不知道鬼谷子是人是神。
像這樣了解「古人和古書」的情形,實在四處都是,看看報上那些「易經專家」,還有自稱「易經博士」的,他們真能解釋易經的文字嗎?那許多「講經說法」的大師,他們真懂經文嗎?
正因為大眾不了解「古人和古書」,才有那麼多人利用「古人和古書」來唬人。這一章「古人和古書」可能幫助讀者獲得一些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有必要寫這樣的一章。

二、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551-497B.C.),七十三歲。
1.「聖人」與「正常人」
以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和地位,他被利用、被神化、被披上「教主」外衣,是很自然的事,但這些對孔子的動作,似乎沒有發生多大的作用,在一般人心目中,孔子不是神,不是教主,而是「聖人」,這「聖人」二字也幾乎成了孔子的專有名稱。但這「聖人」不是超人,古來就認為人皆可以為聖賢。聖人的根基在普通人,孟子說:「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有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者也。」也就把聖人與普通人統合在一起,孔子是「聖人」,也是普通人。幾十年前,我見到美國有心理學家稱愛因斯坦是「心理最正常的人」時,我就想到用這「心理最正常的人」來看孔子,是最恰當的看法。每一個人原來都是普通人,這人與人之間在表現上的差別,就看誰的心理最正常。這心理最正常的另一面,也就是最少受他人與外在環境的支配和影響,自己保持獨特的不受環境制約的見識個性和作風,進而可以為人師表,這就是「聖人」。
2.不失其正
孔子生性正直,他一生當中,無論是做教師或作官,都有他自己一定的原則,無論是處順境或逆境,都不影響他正直的天性,正如他闡釋易乾九五爻所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知進退的選擇,明白存亡的道理,可以稱為「智者」,但對逆境和危難的反應和作為都仍然能夠不失其正,就只有聖人方能如是。
論語上載有孔子的一段話說: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如果能夠把這「安貧樂道」的精神了解到原是孔子的本性,就容易對孔子有真實的認識。他做官是實心實意的做事,真是視富貴如浮雲。史載他五十六歲時,在魯國「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三月」「路不拾遺」,曾聽人說「三月而魯大治」絕不可能,但我覺得,孔子當時如果有現在交通傳播與行政組織各方面的條件,可能不要三個月。孔子的能力智慧固然高人一等,他在當時也事權專一,但最重要的條件還是要有「心」,沒有真正做事的心,三百年也做不好。
孔子在當時那樣的環境當中,不隨俗迷信,進而表示出不迷信的態度,顯示出他獨特的一面。他說「未知生,焉知死」,一方面顯示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另一方面承認對死後情形不知道,完全不想要自己欺騙自己,實在是極大的氣魄。
論語這一部書,一方面是後人認識孔子的資料,在另一方面,有這部論語的存在,正說明孔子在他有生之年,因在教育與學術文化方面的作為和他人格的感化,已建立有他自己的勢力,這是他被尊為聖人與建立在歷史上的地位最基本的原因,司馬遷在孔子世家中說「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這一段話表現出孔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說明歷史上的「獨尊儒術」,也是形勢自然發展的結果。
3.不了解與誤解
雖然有論語這部書的存在,有許多人都覺得對孔子是相當的熟悉,但事實上,我們一般人並不是真正了解孔子,例如孔子曾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這話的字面含義是孔子說子路「好勇」,但「好勇過我」這一句話也透露出孔子對自己「好勇」是高度的估評,孔子甚至於說「我戰則克」,這話也可以解釋為他對「善戰」的自負。又如論語載孔子在對伯夷叔齊等人的述評之後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無可無不可」是「夫子自道」,史載馬援對劉秀極為信服,但他也認為劉秀不能與劉邦比,他說「高祖無可無不可,今上好吏事」,對這「無可無不可」作了非常深刻的詮釋。
這些例子,可以說明即使熟讀論語,也未必對孔子能有完整的了解。在此,我們要舉述一段對論語如何解釋的例子,說明古來對孔子是如何的誤解。
論語上有一段話: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古來對這段話的注釋,大都相同,例如清人劉寶楠作「論語正義」,載「鄭注云:欲得賣之以為顏淵作槨也」。再看朱熹的「四書集注」,注云「請為槨,欲賣車以買槨也」。
由「鄭注」到「朱注」,都是說孔子的學生顏淵死後,顏淵的父親顏路(也是孔子的學生),向孔老先生要他的坐車,用意是賣車去為顏淵作槨。但孔子不願意把坐車交出來,還說了一套他自己兒子也無槨,自己曾作大官不可以「徒行」等話。
一個年輕學生死了,另一個也是學生,是死者的父親,要當時已七十一歲的老人交出坐車去做槨,天下有這種事嗎?把車賣了就能做槨嗎?現在我們先看論語中另一段話: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回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是為死者著想而反對厚葬(孔子反對厚葬也是一項值得注意的資料),但那些出錢出力為同門顏淵辦理喪事的門徒卻未遵照孔子的意思,仍然厚葬了顏淵,這一方面說明那「二三子」與孔子有不同的意見,同時也說明了孔子的門人有錢有力來辦理喪事,絕對不至於為了死人而要活的老人把坐車拿出來。
由情理,由佐證,都可以看出自古以來,從鄭注到朱注都近乎是在鬧笑話。另外,據「論語正義」一書的注釋,說明高麗本足利本沒有「以為之槨」四字,另有版本也無此四字,既無此四字,「賣車買槨」之說即無有來源。論語載孔子行誼,「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孔子遇親友與熟識人之喪,是表現得相當慷慨的。
前面「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那段話的含意也相當明白,原意是顏路請孔子上車(之車),可能是孔子要和他人一樣步行送葬,但孔子是顏路的老師,以其年齡與身份,當然要請他上車。
4.世人對周易的誤解
現代人不了解孔子,對「易經」更是非常的誤解。這裡所說的「易經」,原是周易,這「周易」依照司馬遷的說法,就是「易」,他在周本紀中說:「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易正義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子十翼也。」這說法未提到連山歸藏與夏商之「易」,可以說,「易就是「周易」(周文王演易),「周易」也就是「易」(事實上,現也僅能見到「周易」。
我在前面為什麼要稱「易經」,一方面這是通稱,另一方面,也借此說明這「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特點。「詩、書、易」在西漢時加上一個「經」字,「經」表示絕對正確,但「經」總有些文字在,到後來由「經」演變出「緯」,例如有「易經」就有「易緯」,「易緯」可以由人隨便造,完全不受原有文字的拘束,這就好像,先以「佛不打妄語」為前提,然後就在「佛說」之下造出各種各樣的說法一樣。許多宗教上的典籍也加上「經」字,有些從外國來的,原來沒有「經」的意思,譯成中文也都加上個「經」字。
了解這個經字是人為的結果,就可明白,不是說有個「經」字就是正確標記。在許多「經典」中,易經顯得最神秘,許多人完全沒有翻看過易經原文,但因環境上各方面有形無形旳影響,直覺的以為易經是一部無所不知的天書,認為學過易經的人大概就有「特異功能」,我就曾經聽過一位具有大學學歷的人說:「不是前有諸葛亮,後有劉伯溫嗎?」她意思是說歷史上不是曾經有過預知未來的人嗎?我也見過好些知識份子研究推背圖,我知道一般人對「易經」的印象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因此,不得不對易經這部書要略加說明,但在正面敘述之前,最好方式是先說明這部書與一般人想像的「卜筮」無關,易不是用來卜卦的書。
首先,我們依照正史史記的說法,周文王姬昌在做紂王西伯的時候,曾經被囚,他在這時把原有的八卦相重,成為六十四個六個爻的卦,給每一個卦定卦名,並加上必要的說明,這就是所謂文王演易。文王智慧很高,以當時的處境和形勢,他會去搞卜卦那樣的事嗎?又據史載,孔子晚年習易,興趣極高,從現行周易的乾卦以及從馬王堆出土的一些資料,可以知道現行本周易各卦中的彖、卦象、爻象(還有見於乾坤兩卦中的文言)是孔子加上去的,這就是所謂的「孔子贊易」,以孔子那樣顯然不迷信的人,在他晚年的研究和著述的生活中,會去搞「卜卦」嗎?
明白了「演易」的文王和「贊易」的孔子都不可能是搞卜卦的人,就可以知道周易這本書原與卜卦無關。現在要進一步談到第二點,周易不是卜卦的書,即使所有人都認為易經是卜卦的書,這叫「集非成是」,那些人都是錯的。
顯然自古以來就有人利用「易經」來卜卦,最早見於左傳,那些卜卦的是專職人員,他們除了這種「筮」的方式外,還有其它的方式,各種迷信也都是逐漸發展的,這其中也常有人工創作的成份,那些為當權者解答問題的專職人員利用周易來作為一種迷信的方式,對周易原來的本質並沒有影響,正如現在有人利用易卦的形式來「卜卦」,並不影響其它人對易的正確認識是一樣的。
談到利用易卦的形式來卜卦,在此要補充說明兩點:
第一,繫辭中「大衍之數五十」那一節講「卜筮」的文字,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沒有,說明那是被以後的人加進去的。
第二,現在一般利用六十四卦的形式來「卜卦」,與周易的經文沒有關係,和我們在左傳上所見到的情形不一樣,左傳上的卜筮是引述卦辭或爻辭,倒如僖公二十五年「文公納王請隧」那一節,即引述大有卦九三爻的爻辭「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但現時的卜卦已是另有一套系統,每一卦都有六個干支來配合那六爻,卜卦者只要背熟這六十四套干支,根本與經文無關。
我在「周易與形勢分析」那本書中,曾說明如果專門著一部書來搞卜卦不可思議。有一件相當有趣的現象,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迷信也越來越簡化了。現在不會有人捧著一本周易來卜卦,因為解說書上的文字會太累了。我小時候,曾見看相算命者說,他們的工作並不簡單,起碼肚子裡要裝有不少的墨水。的確,以前看相算命都要先消化好些書,現在算命由「斗數」到看「星坐」,看相也由「手相」演變到更簡單的方式。我看未來演變的結果,像看相算命之類,可以發展到不要任何藉口,不解說任何理由,只要主事者表示能通靈有先知的本領就夠了。
事實上,幾年前臺北流傳一則故事,有位中年婦女常在某市場為買菜的婦女看相,大家都說他看得很准,但後來有人發現她似乎只會講一句話:妳有喜了。
講了這麼多,如果還不明白周易原與卜卦無關,那對孔子與周易就無法了解。周易是一部非常特別的著作,中國人如果沒有從這部書中得到些收穫,實在可惜。以前英國羅素在政治經濟哲學數學許多方面都有優異的表現,我想這些都與英語背境有關,如果中國人能夠像他那樣寫出西方哲學史,就不可能再像他那樣寫出「數學原理」。同樣情形,中國人如果研究周易,自然也較外國人方便得多。不了解周易,可以說無形中失去了許多難得的「知識」,把周易誤解為「卜筮之書」,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損失。
周易這部書的特點,就是用符號來表達含意,那八個卦符,經兩儀四象到八卦的演變發展,有豐富的內含,可以用來表達複雜的關係和動態的形勢演變,演易者對八卦相重的兩個卦符和六個爻研究之後,給以一個卦名,這卦名是他對那卦符所象形勢或事理或性質的判斷,然後他再加上「卦辭」,這卦辭是他對該形勢演變發展的判斷,或是記下該處形勢時應注意的事項。因為:
第一,對卦符的看法和想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後世讀者如果知道他對卦符的看法和想法,或許可以了解他為什麼會寫下那樣的文字,否則,對文字的含意無法了解。如果要由文字去了解他對卦符的看法,很難得到正確的結果。卦符的含意到底如何,雖然有一些類似「艮為山」「離為火」的說法,但自古以來,實在缺乏對卦符含意作有系統的說明。
第二,周文王演易,是他自己作筆記,用極少的文字記下他當時想到的要點。不論他這筆記在當時是否完整,或在事後有流失,或在事後有整理和補充,總之,他不是為後人寫講義,像這樣的記錄,應該說別人是看不懂的。
這兩點是後人不了解與誤解周易最基本的原因。
我覺得自古以來,似乎只有孔子一人才說得上是真正理解易經。史載孔子晚年習易,韋編三絕;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中,說孔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但到現在,我還不大明白孔子何以能夠了解周文王內心的想法,好像他和周文王二人共同發現了一套解讀那些卦符的規律。我注意到,孔子也看出周文王對有些卦的看法,並不符合其它卦中的一般規律,他找出九個卦,以前人稱這九個卦為「九德」,說明這九個卦是演易者因受當時處境與立場的影響,而有較特別的看法,所以孔子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因為有孔子對周易的理解和解釋,後人才有看得懂周易的可能。
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有本像「天書」一樣的「易經」,這「易經」成為許多迷信的後台,知道易經不是那樣神秘的書,許多迷信便容易瓦解,一般人對孔子也較容易有真實的理解。
談過易經之後,有必要談談「陰陽」,在許多人心目中,陰陽是神秘的東西,其實「陰陽」二字是個代名詞,陰陽也是人的概念,我們可以用「陰陽」這種「思想方法」來了解同時存在的二者以及那二者的關係和相互發生作用的過程,如果用得好,可幫助我們對事物的思考和觀察,但我們同時也要知道,這陰陽概念把男女與日夜看成陰陽,只是我們主觀的看法,並不是客觀上真正存有那個叫「陰陽」的東西,事物的關係也是演變的,「陰陽」只是我們習慣的看法,把日夜看為陰陽與把男女看為陰陽完全不同性質。像以往算命看相風水等,先認定有陰陽那個東西,然後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方位也是陰陽,這只是人腦中的一套想法的系統,客觀上並不存在那些陰陽的關係。
5.本節小結
這一節主要有下述幾項要點:
(1)現在人不了解孔子,更不了解易經。
(2)孔子與宗教無關。孔子表示出不迷信的態度。
(3)文王演易與孔子贊易,除了有其正面意義之外,絕對完全與「卜筮」無關。
(4)「陰陽」是許多人為推論系統的基礎,但陰陽只是人的觀念,只是人用來看事物關係的代名詞,不可以因為人有這種觀念,創造了「陰陽」這兩個符號,就認為客觀上真正存在有「陰陽」這個東西。這個基礎沒有了,所有那些人為的推論的系統也就不能成立了。

三、釋迦牟尼


據臺灣商務印書館鈕先銘著「釋迦牟尼新傳」,釋迦牟尼降生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地迦毘羅衛城的地理位置在現在尼泊爾的泰來地區。
1.紐著「新傳」的引述。
這本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出版的「新傳」,有許多「新」的觀點,例如紐先鐘(作者之弟)在其序中說:
何者最足以表示這本書的個性?家兄在書中曾用非常扼要的語句來加以說明。他說:「我是以人來看佛,不是以佛來看人」。他所寫的是作為一個「人」的釋迦牟尼,而不是作為一個「佛」的釋迦牟尼。他又說:「當然,這是一位先知先覺的聖哲,可是成佛是他死後為人所推崇的;活時還是一個人。為他作傳記,若先看成是一座佛,那是顛倒始末的。」以上所云即為全書的中心觀點,亦即代表個性之所在也。
這本「新傳」不僅是以「人」的觀點來看釋迦牟尼,並且把他看為是一個革命者,書二十六頁說印度當年「宗教干預政治,以及階級極不平等」又說「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思想是極其自由的。所以孔子只要把握住中庸之道,便可以領導著文化正統。換言之,根本用不著去革命。世尊時代則不然。神權高於一切,生活既受到迫害,思想更受到壓迫,因之世尊就不得不從頭做起了。」
了解釋迦牟尼在當時是一位「革命者」,說明釋迦牟尼要從他當時所見到的像「地獄」一般的世界,實現「極樂世界」的理想。這樣的觀點和態度對釋迦牟尼表達出適度的尊仰,而在另一方面,這也正是後人了解他這個人的正確門徑和要點。例如釋迦牟尼反對婆羅門教的輪回轉世之說,反對討論許多在當時流行的不可知的問題,就可能是了解釋迦牟尼最基本最重要的「要點」,這本「新傳」對這些「要點」在二五七頁中有較具體的說明,茲抄錄於後:
有人問:
到底有沒有所謂來世?
他的答覆是:有的時候說「有」,有的時候說「無」;似乎簡直是不著邊際。…因為這是「不可知的因素」,當然要:「判斷中止」。
‧‧‧‧‧‧‧‧ 在阿含經二二一有箭喻,中部經六三有摩羅迦小經,說有位年輕

比丘叫摩羅迦子,當時也是一位青年才俊的哲學家;他提出了三個問題來請教釋迦,否則他就不服氣!
(1).宇宙是有極還是無極?
(2).靈魂與肉體是一還是二?
(3).人生入滅還存在否?
世尊的答覆是:
「摩羅迦!譬如有一男子,身中毒箭,親友勸其先拔除毒箭而去投醫。但中箭的男子說;在未知毒箭之一切來由前,絕不拔除。必須知射箭者為誰人,何等身份,屬何種族,皮膚為何色,居住何處,箭屬何種毒,用何材料製成?在此等問題獲答解前,絕不拔除。如是,則該男子於獲得答案前,早已死亡」。
這稱之為「二律背反」,永無真正的解答,所以只好判斷中止,否則是庸人自擾。
作者由這些說法比照佛教現有六道輪回之說,在該書二六○頁說:
「這一點是證:釋迦牟尼原始的思想,與留傳至今的佛學,是有些差距的。」
2.集結與發展
談到「佛學」,這本「新傳」也說明釋迦牟尼出生時,「當時並無可用的文字,作為記述的工具。」在釋迦牟尼當時既然沒有文字的著作,後世流傳的佛經是在釋迦牟尼生後經「集結」而成。
這本「新傳」載四次集結的年代是:
第一次公元前四八六年。
第二次公元前三六八年。
第三次公元前二五一年。
第四次公元後二十九年。
這四次「集結」,第一次在釋迦牟尼去世不久,而後第一次與第二次之間,以及第二次與第三次之間,都是間隔一百一十幾年,而第三次與第四次之間相隔了兩百八十年,由第一次集結到第四次集結,前後經過了五百一十多年。這四次集結有兩個相關年代值得注意,一是第三次集結正是在阿育王(Asoka)統治時期(273-232B.C.),阿育王在印度長期統治,大力推展佛教。另一年代是公元六十四年東漢明帝時代,佛教傳入中國,在第四次集結後不久。
這四次集結說明了佛教的經典是在不斷的擴展,尤其是在阿育王之後,佛教與統治的權勢結合,釋迦牟尼定於一尊,許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著作,都必然要掛上他的名字,很可能釋迦牟尼的思想言論並沒有完整的保留下來,也很可能現在所見到的經典並不一定是那四次集結中的。從這過去的情形看,後人並不能確定釋迦牟尼到底講過些什麼,現在人也都知道,佛教有那麼多內容不同的經典,有那麼多宗派和不同的說法,在如此大背景的情形下,如何來敘述與認識釋迦牟尼呢?如何來理解他的教義,在敘述之前,先須要有一些原則性的說明。
3.先作原則性的說明
首先,我們敘述釋迦牟尼和他的教義,是客觀的面對這一事實,這也是多數對佛教有興趣而想要對佛教真正有所理解人士的立場。我們不是研究佛學佛教的學者,也不是佛教某一宗派的信徒,學者客觀的處理材料,信徒主觀的信仰,對於眾多經典之間的不同與矛盾,不會發生先要選擇與辨別判斷的問題。
其次,在佛陀佛法佛教三合一的情形下,我們明白眾多佛經與宗派之間的不同,我們也知道無法判定釋迦牟尼到底講過些什麼,我們只有就現在所知的經典,看看是否可用「沙裡淘金」的方式,找出可以用來代表釋迦牟尼教義的內容。如果不可能,那敘述釋迦牟尼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受影響,如果可能,我們該以如何的方式和態度去進行這「沙裡淘金」的工作。
第三,我們可用有關「佛」的問題為中心,諸如「佛是什麼意思?」「如何成佛?」等主題來作為敘述的代表,將其它問題丟開不管,否則,根本就無法開始,不知從何說起。
第四,正如本節前面所述,這「佛」不是神秘的,不是死後成佛。必須要先排除開諸如「轉世」「死後」「宇宙如何如何」等等傳說,這有關「佛」的敘述才能夠開始。
第五,這丟開那些傳說的「佛」是具體現實的,是與人人有關的內在經驗方面的成就,是自我意識狀態改變的過程。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真正的關於我們意識的知識和真實的內在經驗,在「如何是佛」「如何成佛」方面,古來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傳說,即使我們丟開「第四」所列的那些傳說,這有關「佛」的了解仍然是非常複雜的問題,仍然須要進行前述「沙裡淘金」的工作。
第六,為了便於敘述與便於一般讀者的了解,我們選「金剛經」來作為代表,用這部「金剛經」來敘述「什麼是佛」與「如何成佛」等問題。但在敘述「金剛經」之前,先要說明這是一部敘述內在經驗的經典,先要排除開那些有關「輪回轉世」(如「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被支解」「被然燈佛授記」等)的污染,否則,這部經典只是讓某些信徒供拜,當作功德去誦讀。其實,這部經典經過「沙裡淘金」的工作,可供一般對學佛有興趣人士作為非常有用的參考。
4.圓覺經對「四相」的界說
因金剛經中常談到「四相」,我們先從圓覺經中看看對「四相」具體的界說,可方便對金剛經的解說。
圓覺經中「淨諸業障菩薩」那一章中,釋迦牟尼對「四相」有具體的界說,「我」「人」「眾生」「壽命」(金剛經中為「壽者」)這些字原是用來表述內在經驗的「代名詞」,我們只有從對那些內在經驗的探討中,才能夠了解他對這些字真正的用意。在此,為使讀者能有較明白的了解,我們採用現在對意識與內在經驗方面的知識和表達方式,來說明這「四相」的含意。
讀者在讀完全書而具有對意識與內在經驗相關知識之後,可能對這「四相」所要表述的內容較能了解,但如在此對我所說「意念系統」的意思能夠掌握,也會大有助益。
這個「意念系統」包括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所研究討論的全部。我們要「修」要「煉」時所能「用」的,能感覺到的,以及「心猿意馬」這句成語中的「心」和「意」,乃是這個「意念系統」表現在外的「意念顯示中心」。在此要注意兩項要點,一是在對外求生過程中因各種原因形成許多問題,基本上有煩惱靜不下來。其次,不能用這個系統來解決問題,也不可能用這個系統來修來煉。這在本書其它地方已有說明。
就我們整個意識而言,這個對外求生的「意念系統」只是像整個海洋的表層,一般人認為這是「全部」,所謂「四相」就是要說明在這個系統中的一切現象都是「虛妄」。向這個「方向」走,已是走錯了路,如再在態度上堅持,認為這些「虛妄」是實體而去修去煉,這就是經文所說「於虛妄體,重執虛妄」,如此「二妄相依」,是再錯,並使這錯持續發展。這過程中,有喜歡現象者,即經文所說「妄見流轉」,在許多流行的修煉中,強調現象與神秘,強調法門與秘訣,便是這經文所述「妄見流轉」的範圍和方向。另外有一個與此相反的方向,這就是去追求「涅槃」。不論是有現象,或者是沒有現象,只要是在這個「意念系統」之內,都是虛妄。我曾用一種動態的萬花筒來說明我們這個意念系統,想一想我們百億以上的腦細胞,有各種作用,腦中儲存那麼多經過。尤其是我們的腦是非常的發達但紊亂而不統一,就可以想像而知這方面的情形是非常的複雜。在修煉過程中,常有許多「似是而非」的令人自以為是的「境界」,這是自古以來一直走這錯誤方向的原因,經文說「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就是說到頭來「動念」去作為與修習「息念」都走不通。
先有了這個關於「方向」的說明,現在可以看經文對「四相」的界說:
「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這就是指一般所說的「證到什麼程度」,「自己作到如何的境界」等等所表現出的情形。不論是在「證」這一方面沒有什麼成就,或者在「證」方面有非常高的「成就」,例如證到羅漢證到菩薩的境界,甚至於如經文所說
「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我們看這「證於如來」與「畢竟了知清境涅槃」,可知原意是特別著力強調,這意思的初步解釋應該是說,只要是有作為,不論是作到什麼程度,或者完全沒有成就,通通都是虛妄。
再來看「何謂人相」,就會明白我在前面所說的這「我」「人」是「代名詞」性質。這「我相」已說明了方向,以後的「人相」「眾生相」等是加強這個方向的形容。
「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不論證到何種境界,這「證」之上還可能有「悟」,比如說無論我們走到了什麼地方,我們的眼睛仍然在前面更遠的地方,經文說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這「證」到最高境界,還再進一步的有「悟」,在語意上可能是最高的形容了。但我們的腦太發達,經文恐怕這「證」「悟」還有不周延之處,又繼續說「眾生相」。
「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這意思是說在前述「證」「悟」之外,如還有「所不及者」,就用這個「眾生相」來代表。
但四相的全文,在經過如此特別安排的說明與形容之後,還有更進一步的說明,這就是「壽命相」(「壽者相」)。
「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以內在經驗來解說,前面「我」「人」「眾生」三者都是指我所謂那個「意念系統」中所呈現的現象、變化或某些人所謂的「境界」。此節「心照清淨」的「心」即是指述那「意念系統」的「意念顯示中心」,亦即一般所見心念發生之處。這「壽命相」所說「心照清淨」所表示的意識狀態,可用那個「意念系統」中的「覺」來說明。那「意念系統」中有「證」與「悟」等等各種「動意用意」所呈現的現象,也有對這些現象的「覺」。這「壽命相」也間接說明金剛經所強調的「覺」,並不是指這個意念系統內的覺。不明白這一點便不知道「佛道」的方向,但事實上,要在「內在經驗」方面有極深經驗的人,對此才有真正的體認。
5.金剛經
1、沙裡淘金:如果能夠以內在經驗明白金剛經的含義,可以知道金剛經闡述那「佛」的概念與「成佛之道」是非常的明白而有條理,實在難得。但事實上,現在許多人心目中的金剛經不是要用來了解的,而是用來「唸」的,用來「供奉」的。
十多年前,我寫「壇經靜坐法」時,就想同時出版一本關於金剛經的著作,但因考慮到如何表述經文中「轉世」之說的問題,一直沒有開始,後來偶然翻閱金剛經,見到經文: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幾乎古來的解釋,都是說「佛陀教怎麼住,菩薩就怎麼住」,但這句話承前面經文一路下來,都是講菩薩該如何「佈施」。我把菩薩解說為「教師」或「佈道者」,這「佈施」如譯為「施教」,可能較仍容易了解這句「但應如所教住」的含義。當時我深受感動,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教師的講述何種意識狀態時,自己本身也保持那樣的意識狀態。以後我也要我們的教師同受課覺友做同樣的進度。這樣的教師不僅是用語言態度來表達,而是全心全意來表達,在無形中有感應的作用。
我也深感佛陀所講的沒有人懂,他一再表示反對的與批判的,卻以他的名字打著他的旗號四處流行,乃於一九九三年四月於香港出版「全剛經明直新解」一書。
金剛經一方面述說「成佛之道」,另一方面卻被「再生轉世」之說嚴重污染,諸如「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等等。
自古以來,一般讀金剛經者,一方面相信有那麼一條「成佛」的道路,另一方面,也自然認為那「成佛」是死後之事,或是若干次「轉世」之後的事。如此結果,那「成佛之事」便與「諸眾生」絕了緣,被那些虛偽的搞迷信者用來唬人。
歷史上任何真正的成就都會被污染與被利用,這是人性黑暗面自然運作的結果,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在另一方面,歷史上出現的任何智者與聖哲以及他們的智慧和成就,都是屬於全人類的,任何人可以表達不同的看法,任何人也有權利(和義務)來清除那些污染與愚昧,使多數後人可以避害而獲益。
金剛經經過「沙裡淘金」的過程,世人可以明白什麼是佛陀所謂的「佛」,可以理解那「成佛之道」,這「成佛」不是遙遠的,而且,只要真正了解,按照步驟循正確方向一步一步的進行,可以說這「成佛」並不難,人人可及。
2、由「四相」說起:先了解前述圓覺經中所說的「四相」,是解說金剛經的基礎(而在解說金剛經之後,對那「四相」亦將有更明白與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悟),用「四相」來開始講金剛經也是較好的方式。金剛經一開始就講到「四相」,在經文中這「四相」也是重要的內容,經文說: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段話是由答覆問題說起,經文開始,須菩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一般人讀金剛經,一開始就把注意集中在這「何住」與「如何降伏其心」的問題,認為這是「成佛的門徑」,認為「成佛」是有「法門」。在此先要說明,不是有人提出問題,就表示真有那樣的問題,許多問題都不能成立,這裡「應云何住」的問題,參看經文後面「無住」的說法,可以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問題,但這個問法勉強可以成立。至於問如何「降伏其心」,因為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說是「背道而馳」,這個問題就不能成立,這樣的想法也不對,因而這樣的問話,引出「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的答覆。
如果明白那「四相」到底在講些什麼,如果真正了解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內在經驗上的意義,就能明白金剛經開頭那段經文的意思是:
什麼「降伏其心」?還有那些「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的「境界」,還有那「滅度」和「涅槃」的說法,根本沒有這回事,如果作為引導眾生的菩薩也去跟著起哄,使大眾向「四相」這個方向走,那還是菩薩嗎!
如前節「圓覺經對「四相」的界說」所述,「四相」基本上是個「方向」問題,向「意念系統」這個「方向」走,離不開「用意動意」(這句話自然包括「用念」與其它諸多「法門」,凡有作為皆是),陷得愈深,對於走向這金剛經所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般若波羅蜜」,以圓覺經中所說「清淨覺海」,就愈多阻礙,因而,「成佛」之道即在以不陷入那「四相」與「不作為」為基礎。所以說這「四相」是解說金剛經的基礎,是用來開始解說金剛經較好的方式。
現在我們由解說金剛經的真義回到現實,看看一般對這金剛經的誤解,許多人以「涅槃」為「境界」,在苦修「降伏其心」,許多「大師」在教人「如何降伏其心」,也有些大師一開口就教人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可以說大眾都受影響,因而在此對「四相」還要說明一點,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的含義與這裡所說「教人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更是背道而馳!
「菩薩不要有四相」這意思很明顯,這「四相」原來是沒有的,例如我們一開始就全不作為(不動意、不用意、不用念、不煉功、不管現象、不追求境界、不求靜、不求定、…),在有初步基礎後,即走向「覺」(意識自覺)的「方向」,如此自然不會產生金剛經經文所說的「四相」問題。
教人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乃是先肯每一個人隱隱約約有那些叫做「四相」的東西,這些東西是修佛的障礙,要大家「不住相」,先就要「無我無人」。這些講法原與金剛經與圓覺經所述「四相」完全風馬牛不相及,而在事實上,對於金剛經所述「成佛之道」而言,就好像把人引入地雷區,還不斷的叫人勇往直前,使人不停的用意動意,在意念系統所呈現的現象(金剛經叫「相」與「妄」)中愈陷愈深。
3、無法可得:有次香港一位覺友態度特別莊重的提出一個問題,他說:「老師,我想問一個不該問的問題,你教的靜坐是不是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不再學了?」我當時給他一張名片,說「你以後遇有問題,可用傳真討論。」我知道他靜坐情況穩定,在身心健康方面效益明顯,每天靜坐時全無作為,但無問題,無困擾,可見到意識狀態方面不斷的改進,因此他有一種「修煉成了」的感覺,我當時對他說:「這在以前叫「無一法可得」,認為是很高的「境界」,但就整個靜坐全程而言,這是基礎,是正確的起點。」
金剛經所強調的「無法」,與闡述「四相」,只是語意與表達方式的不同。靜坐時不作為,以至於沒有想要做什麼,再來潛在意念也都沒有想要做什麼,這是走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基礎,沒有這基礎,那意念系統的動意用意便成為牽絆與阻礙,金剛經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就是要成就這「不作為」的基礎。
就整個靜坐過程而言,這完全沒有做什麼的「無法可得」,是「必要條件」,有了這條件才可以走向金剛經所說「般若波羅蜜」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向。沒有這條件就始終陷困在意念之中,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其意就是這「不作為」是基礎,真正有成就者都是由這基礎上出發。
4、「基礎」與「成就」:由對「四相」的闡述到「無法可得」的成就,是「佛道」的基礎,也是一段不太短的過程,在此宜先說明兩點:
第一,「必要條件」並不等於「充分條件」,不作為與「無法可得」只是走向「佛道」的基礎,並不等於走上了「佛道」。
第二,因為這不是短暫的過程(有好的開始與好的引導,可在短期內建立基礎),並不是要把這段過程走完,才開始走向「佛道」,只要那「必要條件」有相當的基礎之後,就可以開始去充實那些「充分條件」。在走向「佛道」之後,那個「必要條件」仍然是在不斷的充實。
我們用這「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的說法,可以把金剛經中「成佛」的過程分為「建立基礎」與「走向佛道」兩大部份。但這只是便於說明的表述方式,在實際上,這兩方面不是分割的,例如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就是上述「基礎」與「佛道」二者合一而交互為用。
不作為的基礎與走向「佛道」不可分離,金剛經說「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更說明那「基礎」與「成就」的積極關係,「有法」就不可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單是做到「無法可得」,而不在向「佛道」方面發生作用,這「基礎」不僅未見有效發生功能,其本身也因不易保持而易受影響。這二者相得益彰。
5、佛道:前一小節說明「般若波羅蜜」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金剛經的「成佛之道」,這二者都是「向覺方向」的過程,不是指到達某一程度的「境界」。金剛經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此再以「般若波羅蜜」來對金剛經所述「成佛之道」作較進一步的探討。
金剛經有一段話說: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以上經文據敦煌莫高窟大唐初刻本,無「是名般若波羅蜜」句。)
如果照一般的解釋,把「金剛」解釋為「最堅之物」,將「般若波羅蜜」解釋為「智慧到彼岸」,就會使大眾無由見到金剛經所述的「成佛之道」,「金剛」(Vajra)在此為「護持」之意,因為這「般若波羅蜜」是成佛之道,因一般人不易了解,所以須要「護持」。那「般若波羅蜜」的文字意義是「向覺的方向」,我在「金剛經明直新解」那本書中,以「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來解釋那「般若波羅蜜」的過程。
現在要進一步的了解,既然「般若波羅蜜」的文字意義如前述那樣的解釋,為什麼又有「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的說法?我在前面談到「內在經驗」時曾引用「山洞」的比喻,我們對意識狀態所見到的現象,就像在山洞外面見到山洞內的情形,因為那山洞內的情形缺乏交通的語言,所以在表述時只能就山洞外所見情形來說。有此了解,對那個「般若波羅蜜」,除了了解那文字的意義之外,還須要在那更深的層面去理解這個過程所以發動與變化的究竟。也正因為這內在經驗沒有交通的語言,所以經文在此換一個角度作補充的說明,特別說明「如來無所說法」。
6、本節小結
這一節用了不少的篇幅,經「沙裡淘金」的方式,最後以金剛經的「成佛之道」來作為敘述釋迦牟尼的代表。在此再扼要總結這一節敘述「成佛之道」的重要特點:
最有代表性的特點就是「這才是真實的」。這是基於對意識真實的知識和在內在經驗方面的體認。這「真實的」也意味著任何人循此方向可以了解,可以實踐,可以成佛。
許多解佛說佛者,既無內在經驗方面的體會,只從文字去猜,這「猜」也只能說是斷章取義。在此舉述兩個許多人認為是「很有道理」的例子:其一是常見教人要「不住相」,要「無住生心」,認為這是一種「法門」和「秘訣」。但事實上,因為未能了解意識的整體情況,只是在那「意念系統」中打轉,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這「無住生心」是怎麼一回事。反之,如此節所述這個真實的「成佛之道」,在那「般若波羅蜜」的過程中,自然就是「無住生心」。其二是常見有人說「佛者覺也」,但他們所謂的「覺」與金剛經的「般若波羅蜜」沒有關係,而是扯到要「覺悟」,覺悟什麼?這就隨各人不同而有不同的發揮,但結果多是把人帶向迷信。
其次,與其抱持一種如何「成佛」的觀念,不如把「佛」看成一個方向和一個前進的過程。這「佛」並不神秘,任何人都可以走這條路。這真實的「佛」是可以理解的,是看得見的。其實,金剛經所要「護衛」的「佛道」也只是一個原則和一個方向,原則就是前述「四相」「無法可得」與「離相」等討論的內容,用我的話說,就是不作為,沒有動意用意,避免開意念系統對整體意識的干擾。
那個「方向」就是金剛經所說「般若波羅蜜」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我的話說,就是「離意向覺」與「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也說明,人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有進步。但在另一方面,如再用意動意,也會打亂或破壞了自己在改進意識狀態方面的成就。
人在環境中生存發展,心理狀態與意識狀態常受環境的影響,甚至於也受過去經歷和遭遇的影響,雖然各人際遇不同,個別之間大有差別,但就普遍一般人的情形來說,這一節所述的「佛道」和自我意識狀態的改進,事實上都可以說是在逆水行舟。如果一個人能夠不受那些虛假的傳說的影響,能夠去除自我欺騙的心理,面對現實,自己依靠自己來作這自我改進意識狀態的工作,只要是遵循上述「原則與方向」,在那「逆水行舟」中前進,到相當程度之後,個人可以抵抗環境較大的壓力,可以相當程度化解心中的隱憂,再進一步可以心中沒有煩惱。這是現代人需要的,可以把握實現的「自強自救」的道路,這就是佛陀苦心傳述「佛道」真實面目的重現。假如真有人能夠明白這佛陀所述的「佛道」,能夠破除迷信,不受那些虛假愚昧各種說法的影響,依靠自己來自我提升,佛陀的說法和我們這「沙裡淘金」的工作就沒有白廢了。最後還要總結一句,「佛」是一個自我意識改進的過程,「佛道」只是一個「原則」問題和一個「方向」問題。如再簡單和更直接的說,「成佛之道」只是一個「離意向覺」的方向。如果對人的意識有真實的了解,如果真有真實的「內在經驗」,就會明白金剛經上「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與「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所要說的「佛道」也正是這個「離意向覺」的方向。
我們把「佛」「成佛之道」等等有關「佛」的概念最後歸結到只是一個「方向」問題,各人在這個「方向」可有不同的成就,可有不斷的進步。這個方向我們也可以用「般若波羅蜜」來說明。但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一般大眾可以理解可以實踐的,這也就是佛陀要「護衛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的目的。
.
繼續閱讀
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4)

第三章「進化」這個概念


我們採用「進化」這個名詞,既可用來討論舊有的現象和問題,也可以用來說明「再進化」這一項新的事實。這一章有兩項重點,一是在本書進入正式敘述與討論之前,對於我們所以採用「進化」這個名詞,以及與這個名詞有關的一些概念,先用這一章來作一些必要的說明(讀者也須要先看這一章,對全書才容易理解)。
另一個重點,是對「進化不夠的人」作一些說明,這一部份與全書內容都有關係,也是討論現代人的問題,必須先說明的一些背景資料,是了解現代人的重要線索。
 

一、達爾文之後


先要說明,這一章與這一本書中所談的「進化」,都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兩回事。達爾文的進化論是解說物種由來,我們是用「進化」這個名詞來討論現代人的問題與「人的進化問題」。但在另一方面,達爾文的進化論已表現出世界上所有物種(包括人類在內)時時都在進化之中,在這一章的開頭,談談達爾文之後的發展,看看達爾文的進化論與我們所要談的人的進化問題之間,是否能找到一些連接的線索。
達爾文用「物競天擇,適應者存」解釋物種的進化,他所闡述的動物競爭,求生存,以及個體與環境的關係等各方面都有後續的研究發展,尤其是在第二次大戰之後,在動物行為的觀察研究方面,不斷的有新的成果。又如近年在基因方面的研究,也都和進化知識大有關係。

二、人的進化問題


在各方面有關進化知識的研究發展中,最顯著而與人的進化問題有關,值得特別說明的有兩方面,一是動物的生存競爭,並不僅是個體的事,顯然可以看出這生存競爭在物種族群方面的運作。我從民國五十幾年(一九六幾年)開始翻釋介紹一些動物行為方面的資料,後於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出版「人性分析新論」與「成敗原理」二書時,曾分別以「動物的領土行為」與「動物對人口的控制」為二書中的一章,用以幫助說明對人性與人的行為的認識,在現在這一本書中,對於人的心理和行為,在無形中受到物種求生運作的支配和影響的情形,仍然覺有再說明的必要。
另一方面,由於達爾文的進化論,大家自然也認為人也是一直在進化之中,人也一直存在著進化的事實,但以往似乎是把人的進化問題併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中去思索與了解,並不是專門來研究討論人的進化問題。
把「人的進化問題」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獨立出來,就人的特點與人類進化的特點作專門的研究,從某些角度看,許多研究人類歷史文化的學科,以及許多研究人的學問,例如人類學、生理學、心理學等,也都可以看作是研究人的進化問題的資料。但是,如果真正要使「人的進化」這一專題獲得成果,就必須要有對人心性更深入與更明確理解的知識。

三、主動「再進化」的發明


從與動物相同的角度看,動物行為的研究與動物進化的知識,對人類也有相當的關係,例如動物為了要求種或族群的生存,一方面要求個體有求生意志與求生能力,因為個體的存在就是群體生存的基礎,但在另一方面,物種為了種的生存,又有各種控制人口的行為。從人類方面看,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求生意志和求生能力,在另一面,也同時無形存在著一套「死亡傾向」的系統,這求生與求死二者之間的消長變化,可以透露出許多人的行為的消息。又如個體受環境的影響,會產生基因變化,並因而將某些特性遺傳到下一代。這些都是人與動物共同的規律。
但在另一方面,人異於動物的特點,不僅無法列舉,並且也不容易說明白。這人之異於動物的內容和性質,自古以來已有不少的闡述,我們在此只就這節標題「主動再進化的發明」給以說明。
這所謂主動再進化,是先假定人是在進化的程式之中(人的進化是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下漸漸緩慢的進行,可以看為是「被動的」),現在在此程式之上,可以主動的使自己開啟進化的程式,所以叫做「主動再進化」。這「主動再進化」的開啟,是要經過一定正確的程式,這套程式現在已建立有說明的理論系統和實踐的具體步驟和原則(有系統的一系列的「進度」)。這套程序是經由自內改變意識狀態,從而改變氣質和體質,是自內到外整體的變化。
正因為這是整體的變化,所以這套「再進化」的程序也可以自外在觀察得到,這其中主要的一項特點,就是這本書在後面用專門一章來敘述的「開頂」,這開頂自古以來都是屬於神秘的範圍,但在我們已是相當普遍的事實(我以前寫書,凡是談到「開頂」的時候,都要附帶說明,希望有學者或學術機構或其它團體,來對這「開頂」作紀錄與研究,因為這是對人類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 因為開頂之後,頭會變大些,不少人可見到頭骨明顯的變化,再加上對內在意識狀態改變的觀察與因心性變化在外在的表現等等,可以知道這開頂之過程與腦的再次發育有密切的關係。在人腦不再發育之後,如此經過開頂的過程而開啟腦再次發育的程序,是人身心整體的變化,我們用「主動再進化」來表達這種主動重新開啟的過程。 人類腦的發育是一大特點,在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一九九五年年底出版「達爾文大震撼」(古爾德著程樹德釋)一書中,對人腦的發育情形有專門的討論,其第八章「人類的嬰兒是胚胎」說明人類在出生時,只有成熟個體的四分之一的腦容量,也說明人類要到出生六個月後,腦部發育的程度才會和黑猩猩剛出生時相當。人類所以如此「早產」,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特別大的腦袋,必須縮短懷孕期,「在腦組織只有成熟體積的四分之一大小時,就要分娩。」
該書這一章最後一段說:
我們腦子的大小可能已經到達它所能增加的上限了。大腦這個人類演化最重要的特質,終究限制了自己體積繼續生長的可能性。如果婦女的骨盆無法重新設計,而我們還想要順利生產的話,那人腦可能就必須滿足於腦子現在的大小。不過這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在未來的幾千年,努力學習如何利用我們大腦與生俱來的潛能,而這也正是我們目前尚未了解與開發的神秘之境呢!
這一段話所說的腦的大小所能增加的上限,表示出人類在進化方面所受的限制。現在我們經由這開頂的過程,使腦再次發育,使人類主動的再進化,這無論是對受惠的個人或是對人類的進化,都具有莫大的意義和價值。
這一節的標題是「主動再進化的發明」,在說明「主動再進化」之後,對「發明」二字也須要附帶作一說明,首先,人類存在有這「再進化」的可能性,才談得上有這樣的「發明」,但是,現在這「再進化」的事實,不僅是「發現」,實在應該說是「發明」,而且這「發明」的確來之不易,不僅是許多條件的會合,並且經過長期鍥而不捨的過程。這「主動再進化」絕對不是可以偶然「發現」的。這發明是基於對人完整的認識,在敘述的理論和具體實踐的程序都有完整的體系,而且與古來的各種「傳說」剛剛相反,完全是新的創造。這「主動再進化」在認知、說理與實踐程序各方面的成就與成熟,使得這「主動再進化」可以普及於大眾,使有志於「主動再進化」者獲得成就。

四、採用「進化」這個概念的原因


我們這本書,採用「進化」這個名詞來說明個人主動自我改變的過程,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也認為這是較好的方式。
首先,採用「進化」的說法,是因為有「主動再進化」的發明,如果不能夠主動再進化,採用「進化」的說法就沒有意義。現在因為可以主動再進化,就可以用「進化不夠」這一概念來看現代人遭遇到的許多問題,而用「主動再進化」來作為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事實上,在了解現代人與現代社會情況之後,不論是否採用「進化」這種說法,這「主動再進化」實在是現代人自強自救唯一的大道。
進化是一個概遍化Generalization的名詞,這個名詞並不排斥任何研究人的知識,例如不論是從心理學、生理學或文化與社會各方面來討論人的成就與人的問題,也都適用「進化」這一概念。在另一方面,無論是個人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社會問題或與人有關的其它方面的問題,都是非常的複雜,如要便於理解與討論,先就須要有個概遍化的概念,例如每一個人都不相同,甚至於有相當大的差別,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先天的,後天的,環境的等等,可能說不清楚,但這種情形,也可以抽象的說是進化情況與進化程度的不同。
「進化」這個概念,可使靜坐者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這與以往「成仙」「成佛」的傳說完全不同性質,是看得見的,可以掌握的。
「進化」提升人生的境界,也是人生追求的目標。人在一生當中,除了外在的事業與各種經歷之外,還有自我內在成就的一面,不斷的進化也就是不斷的在提升人生的境界。
讀完了這一章,讀完了這本書,對我們採用「進化」這一個概念的理由,會有較深的理解。

五、「進化不夠」的人


我在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人性分析新論」一書中,最後特有一章「意志哲學與浩然正氣」,說明「人是宇宙進化偉大的成果」,但這一節,我們從另一角度來表述一些「進化不夠」的現象。
人是一直在進化中,尤其是個別之間存在有極大的差異,但就一般情形來說,現在的人類仍然可以說是「進化不夠」。 「進化不夠」這種看法和講法,當然是因為有「主動再進化」的事實,如果我們不能夠「主動再進化」,光是叫喊現代人進化不夠,實在沒有意義。
這一節「進化不夠的人」所列舉的許多現象,幾乎可以說是對現代人概括性的說明。我們所以如此的表述,乃是根據近年來對我所說「覺人」與許多開頂覺友的觀察,知道這些「進化不夠」的現象可因「主動再進化」而得以改善,才將這些現象列入這「進化不夠」中來,在另一方面,這一節「進化不夠」的內容也是選述一些有代表性的,當然無法對這「進化不夠」的現象作較完全的說明。
1.健康程度不夠:雖然在個別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但這「健康程度不夠」仍然可以說是一般的情形。一般人對於環境的壓力和對於各種感染的抵抗力都顯然不夠。人患病之後,身體會對疾病發生作用,以求恢復健康,但這對抗疾病的過程,並不是要把病完全清除,而往往是一種「過得去就算了」的情形,使得身體無形中留存有以往患病過程的影響,許多人有慢性病。在「心」方面也是同樣情形,許多人都一直沒有清除在心理方面遺留的問題,社會上精神病患日漸增多。這種對身心方面不能徹底清理的情形,正是「健康程度不夠」的象徵。 2.空虛:我用「空虛感」這個名詞來表達一種心理狀態,表達不同的氣質和意識狀態,這個名詞很抽象,也有很大的範圍,但如有了這個「空虛感」的概念之後,這種「空虛感」存在的情形就可以從個人心理狀態和行為觀察得到。
這「空虛感」有不同的程度,個別之間有極大的差異,一個身心健康程度極高的人,這空虛感可以說是「接近零」,一個空虛感極重的人,常在恐慌苦悶中生活,情緒不穩定,沒有安全感,極端迷信,容易患精神病,免疫力與對疾病的扺抗力也較差。
這空虛感可能和遺傳有關係,但據我們的觀察和了解,和後天環境因素更有關係。如果把人的成長用樹來比喻,有些樹可能根基穩固,有的樹可能受風吹雨打而動搖了根基。人的心靈,尤其是在胎中與幼小時期更是重要,例如在胎中時,如母親的心情與情緒有大的變化,對胎兒的心靈也會有大的影響。這方面的情形,在本書其它有關地方還會談到。
人在離家求學或在進入社會工作以後,如果這空虛感程度低,就比較能夠經得起挫敗與打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較強。那許多精神病患與自殺者,經不起挫敗與打擊,多是空虛感重的人。我與熟人聊天談到對幼兒的教育時,總常表示出如何注意培育幼兒的心靈,使其減低空虛感。
因為現代社會環境帶給人極大的緊張和壓力,同時許多人原本就有較重的空虛感,因而這空虛感也正是現代人的一項特點。這空虛感也可以因內在意識狀態的改變而逐漸改善,如果在這方面沒有作好,許多心理疾病也不容易醫好。
3.矛盾:潛意識中存有矛盾,這是普遍的情形。這潛意識中的矛盾,也和前面的「空虛感」一樣,是我的說法。我從內在經驗,對於人腦非常發達但不統一的情形,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的腦發達到很容易自己欺騙自己,一個人開始認識環境,開始學習,以及以後成長的過程中,腦對事與環境的認知與思維的過程中,有能力自由選擇,可以對許多矛盾衝突的或不明白的因素或情況「視而不見」,只是選擇性的認知和思維,這可以說明人是不斷的在「自欺」中成長。聽說現在電腦也有這種過濾掉不相關因素的設計,但人腦卻更是發達,那許多經選擇掉的東西卻都存在於潛意識中。這種矛盾雖是無形的存在,但也可以看為影響人心態的一種動力,這在本書其它有關之處還會談到。
4.自欺:「自欺」「欺人」與「被欺」似乎是同一個系列中的東西,在個人心理和行為的表現中,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在此可以「自欺」來代表這一系列的心理和行為。
「自欺」可以看為「進化不夠的人」普遍存在的特點,但在個別之間有極大的程度上的差別,有不同的表現。
因為這「自欺」的特點常常是不自覺的存在,因而許多人都覺察不到,但在有了這種認識之後,再留意觀察,便容易知道這「自欺」的特性是普遍的存在。
一般人以自欺來滿足自己,附會許多不實在的東西。一般人也以自欺的方式來求解決問題。愈空虛也就愈要自欺,甚至於有些人就希望有人來騙自己。
5.其它方面的表現:我在「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那本書中,也談到一些「進化不夠的人」的心理特點,大要內容是說一切行為動機是為自己,但卻以理想或其它理由來欺騙自己,假如人性能夠進步一點,進步到知道自己的自欺和自私,而在與人發生問題時,能夠提高到對彼此都好的層面,這人際關係便大不相同。那本書也談到,在如此個人自欺的背境之下,不能希望現代的文化、思想和制度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我在其它書中,也談到「王莽這個符號」,那王莽作為被「心結」所支配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的代表。這「心結」形成可有不同的原因和情形,許多人都有這「心結」,這「心結」成為一種動力,使其精明現實,好鬥善鬥,但等到他做了皇帝之後,原先那「心結」的動力消散了,他只有壞事,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像這樣從心性心理來解釋許多政治上的表現,可以解答許多一般人無法解答的問題。由這個「符號」來看近百年來許多中外歷史上的人物,便可知道「王莽這個符號」非常管用。如果再進一步對這「心結」所產生的「動力」與對他人的「感染力」有深刻的印象和認識,便容易了解,不能期望某些有影響力的人物以理性和智慧來解決問題,因為他們的行為在有形無形中是受他們「心結」的支配。由此可見這提升人性的重要性,當「進化不夠的人」逐漸成為「再進化的人」的過程開動之後,美好的社會制度、人際關係與世界人類和樂共處,才有真實的基礎。
6.心理特點簡述:各種心理特點是說不完的,在此我們只以「空虛」「矛盾」和「自欺」三者作為代表。這種說法未見於我的其它著作中,主要用意是要以這些心理特點來解說許多現象。一般讀者如對這些心理特點有深刻明白的認識,也自然對許多現象容易了解。
這些心理特點,應該看為彼此關係密切的一個整體,例如,如果從「空虛」方面看,愈空虛就愈想要解答許多不能解答的問題,愈空虛就愈是要自欺,那「空虛」「矛盾」與「自欺」三者是「進化不夠的人」的本質,這在靜態方面就表現為以自欺方式來解答與解決問題,在動態方面,那「自欺」就是一種衝動,或一種驅迫(drive),或一種需要(want)。我在「關於再進化的簡要說明」那本小冊子的序中就已曾說:
現在社會充斥迷信詐欺與誤說,集非成是,多數人心靈空虛心理失常,因而這二者之間形成了熱烈的「供需關係」。
這一節所說的這些心理特點,可用來解釋近代社會許多現象,例如各地「新興宗教」的盛行,社會上那麼多人容易受騙,那麼多人迷信等等,並不是說些什麼就真有那麼一回事,也不是那些教主真有如何的特別,而是有那麼多心靈空虛的可憐的群眾,他(她)們內在有種驅迫的動力,他(她)們要以自我欺騙與受騙的方式來求得滿足。就此角度來看,他(她)們所接受的所信奉的,其內容、形式與說法,都不重要,都只是一種機會使他們接觸到而已。因為這只是當事人的心理與心理動力的問題,如對那些教條或功法去解說與分析都不具意義。各位讀者也只有從這心理的角度來了解,才能夠對近年社會的許多現象獲得理解。

六、本章小結


這一章提出許多新的概念,用了好些新的名詞,這都是根據新的認識。而在另一方面,這一章的許多概念也都只是簡略的說明,例如「空虛、矛盾、自欺」那些心理特點對人心理與行為的關係,如要細述,可獨立為有系統的著作。
把人的問題(例如空虛苦悶、健康不夠、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人際關係惡劣等等)統統歸結到「進化不夠」,如果不了解「主動再進化」這一事實,會覺得這是奇怪的想法和說法,但如對「主動再進化」這一事實有了認識之後,一方面可以理解現代人的問題都根源於「進化不夠」,在如此情形下,不能夠有其它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唯一解決問題的道路,就是「主動再進化」。
舉例來說,個人被外在各種因素影響,自身無能為力,好比外在吸引力大,自己吸引力小,自己動搖無力反應,現在經過「主動再進化」之後,環境情況與吸引力沒有變,但自己的吸引力增大了,環境再也動搖不了自己,自己的情況也就改變了。經過「主動再進化」之後,可以發生根本性與全面性的作用,而且這些作用持續不斷的進行,可以一直不斷的有進步。就拿前述幾項心理特點來說,空虛是生命虛弱的表現,也是苦悶悲觀的根源。潛意識中充滿矛盾,使人在學習、認知、思考、處理問題與對環境反應各方面,在效率與正確性方面無形中都大受影響。這空虛與矛盾的本質,使人以自欺方式來面對環境與問題,既無正確的看法與理解,實際上也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這些「進化不夠」的心理特點,在「主動再進化」之後就可獲得改善,一步一步的使人真正沒有煩惱,以清明的頭腦面對現實,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如此由自我的改變,絕對不是現存的任何辦法可以相比的。但事實上,也可能只有理性而不自欺的人,才容易理解這「主動再進化」的事實,那些因空虛而依靠「外力」的人,迷信而不求理解事實的人,只有在「自欺」與「被欺」的輪迴中,失去自強自救的機會。
.
繼續閱讀
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3)

第二章 某些重要的觀點和態度問題

這本書所要探討的主要內容和客觀敘述事實的表達方式,與現在流傳的功法修煉,完全不同性質。為了便於敘述,為了使讀者較易於理解,在敘述主題之前,有必要對某些重要觀點與態度問題,先作一些檢討和說明。

一、書本外的邏輯問題

從這一節的標題就可以知道,這一節不是要討論如何認知與思考的邏輯問題,而是想要說明,在思考的後面,還有許多無形存在的支配思考的東西。 例如有人生意做不好,這很可能有許多原因,有直接的,有間接的;有遠因,有近因;有看得見的,有沒有見到的;有當事人可以掌握的,有當事人無能為力的。因為本來就相當的複雜,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一般正常的情形。但在另一方面,聽說現在常見到一種現象,好些遭受挫敗的當事人,什麼原因都沒有看到,卻只看到自己辦公桌的方位不對,或者只是想到自己的流年不利與運氣不好。 由這個例子來看,當事人的認知和判斷是邏輯思維,他所以得出與事實全不相關的結論,就是有許多無形的因素在支配他的思考和看法。 如果我們以眼睛看事物來表示一個人認知和判斷的過程,那許多影響和支配看法想法的因素,就好比是一副有色和變形的眼鏡。許多人都無形中有這樣的一副眼鏡,每一個人的眼鏡各不相同,這副眼鏡變色和變形的情形也常有改變。 我們可以較粗糙的用「態度」或「心態」來表達那副支配個人看法的眼鏡。這「態度形成」卻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在本書後面,我們可能會談到「書本外的心理學」,可能在許多地方,這「書本外的邏輯問題」與「書本外的心理問題」常會碰在一起。 如果對這個「書本外的邏輯問題」有較深刻的認識,我們會發現許多人的腦中,盡裝的是些不實在的「知識」。如果能夠有這樣的認識,我們便可知道,反省是一種智慧,如果對自己的心態有反省的能力,能夠去掉那副無形的眼鏡,就可能是一生中最大的進步。一個人如果不能反省,可以說真實的人生還沒有開始。 我在以前的著作中,曾經談到「雷公打雷」這個比喻。這意思是說,告訴一個人「天上有個雷公在打雷」,他的腦中便產生一個雷公,日後這就是他的知識,他的成見,甚至於和他的自尊心也連在一起,這時候如果有人對他說,不是雷公打雷,或者,甚至於說根本就沒有雷公,他會聽不懂,甚至於會有反感。 不管有沒有雷公,這種「雷公打雷」的知識卻是非常的普遍,不僅是那些迷信的領域,即使是在好些學術方面,也都可以見到這種「雷公打雷」的影子。 由這個「雷公打雷」的比喻,可知我在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一般人非常容易接受虛偽不實的東西,卻不能夠明白真實的道理。在這本書後面,對這種情形還有更深更廣的分析。這裡要說明的,探討這些非常複雜的心理和態度問題,似乎有點離開本題,顯得有點迂腐,還可能對許多方面有所衝突,但我覺得我是該這樣做,因為現在充斥的是許多迷信和虛偽不實的傳說,為什麼會「集非成是」,這根源還是在人的心性之中,把這種情形說清楚了,使人能夠有反省自己的能力,如此方能離開虛妄,然後才能夠接納真實的東西。 這「生命自主的再進化」,對現在和未來的每一個人都大有關係,真是天大的福音,我們希望先有少數智者能夠理解,如此逐漸推廣,使這個對個人對人類最有意義的生生不息的事業能夠發展,所以這樣迂腐的來討論這「書本外的邏輯問題」,希望有機會讀到這本書的讀者,都能夠遠離虛妄,明白這本書所講的事實和道理。

二、 由「再進化」看「新舊之別」

「再進化」所以要談「新舊之別」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這自內自我改變的過程乃是經由「靜坐」的方式。
有人說「靜坐都是一樣」,也有人說「靜坐到最後都是一樣」,事實上,不少人也正是這樣的看法。
也有人強調某一種靜坐,不少人對靜坐有神秘感。
但事實上,「靜坐」二字只表示一種外形,一千個人靜坐,可能從外形看都一樣,但內在情形都不一樣。其次,因為大家都缺乏內在經驗,對靜坐過程中所見現象不能解釋,自然就容易有神秘感。這種情形須要詳加解說,使對人的意識真有認識,並明白那些被強調的現象都不具意義,對靜坐才不會有神秘感,並且,也會知道那有害的一面。
因為一般人並不了解靜坐,所以要有這樣的一節來作一些說明。
現在,先談談「舊」的方面,這「舊」如只是現時的那些傳說,還較容易說明,但這「舊」必然包括了以往中外歷史上的有關傳說,這就非常的複雜。為了便於敘述與了解,這些傳說可先加以區別:
1.歷史上真有成就的,以現在所見的情形來看,因為內在經驗缺乏交通的語言,以及人心人性與許多其它方面的問題,那些真正的成就可以說無有真的傳承,只有偶像化與被污染被利用。
2.歷史上也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
3.歷史上也有許多虛假的東西。
因為非常複雜,讀者仔細讀完這本書之後,對靜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可能有所理解。對這一節所要討論的「新舊之別」,除這一章各節談到的一些比較之外,另外專門有一章「古人和古書」來對這方面的情形作補助說明。

三、 從某些特點看舊有傳說的真象

繼續前節「新舊之別」的話題,這個話題不可能周延,只有舉述一些特點來作為這「新舊之別」的代表。
前節談到靜坐,靜坐必然會關聯到「內在經驗」和對意識的理解。我在以前的著作中,曾用「山洞」和「迷宮」的比喻,來幫助說明這意識和內在經驗,所謂「山洞」,是指古來許多對意識的描述,就像是站在那「山洞」外邊,描述或想像那「山洞」內的情形,自以為是,但卻是錯誤的。
近年來,我向初習的覺友講述意識與內在經驗時,常給他們看一種萬花筒,這種萬花筒是動態的,可以表現出像放煙火那樣的現象。想想看,我們人有上百億以上的腦細胞,又有各種複雜的作用,所以靜坐中見到任何現象都不足為奇。再就實際「內在經驗」來說,當事人就像進入了一個上下縱橫交錯的立體動態的迷宮,既容易迷失,也容易跌入陷阱,但實際的情形是,自古以來雖然充斥各種各樣的說法,卻並沒有留下對這個「迷宮」較確切的知識,自然也缺乏正確的內在經驗。
在如此背景之下,再加上好些人心人性方面的原因,以往的各種傳說,通常表現出幾項重要的特點,即「用代名詞」「強調現象」和「神秘化」。
「用代名詞」是我用的一種新的看法和說法,從「用代名詞」這一條線索,可使人容易明白許多想當然的成說,實際上卻都不具意義。我們可以先拿「禪」來做個例子,「禪」無論是作為一種修煉的目標,作為一種境界,或者作為一種方法和過程,實際上都只是一個「代名詞」。這個「代名詞」不像數學上的未知數,一方面可以各說各話,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種說法,另一方面,這個代名詞是讓聽的人各自去附會,同樣聽一種講法,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了解。
我曾經見過一個人,一面搖頭晃腦,一面說道:
「這「道」嘛,啊,「道」後面還有「玄」,「玄」後面還有「妙」。」
這就顯得很有學問。其實以往用代名詞的情形非常普遍,但一般人卻以為那些代名詞是真實的,有人說「得道了」,說「開悟了」,聽到的人就以為真有「得道」「開悟」那回事。
這「用代名詞」與「強調現象」常有「相得異彰」的作用。這「強調現象」的情形同樣普遍,例如從新聞的報導中,日本「真理教」就用各種方式使那些接受修煉的信徒「逼出」一些現象,並使現象神秘化。他們強調要見到光,要見到青光紅光,而以白光最好,於是宣佈教主的女兒見到白光,她就成為真理教的第二位,在教主因東京放毒事件被捕之後,她就成為教主。
這「見光」實在是相當普遍的說法,但實際上,見到光也是很平常的現象,有位覺友,在第二周報告他一周靜坐經過的情形時,就說到他曾經歷「金光閃閃」的景象,這在傳統的說法中,比見白光還要難得。
這「強調現象」的本身就帶有神秘性,有位覺友曾經談到她見清海無上師對信徒開示的經過:
一位信徒問:
「師父,我怎麼老是見到黑的?」
「妳的孽障太重!」
另一位問:
「師父,我怎麼身體會動?」
「妳不錯啊!妳的孽障開始消了。」
強調現象和強調神秘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推向迷信。
幾年前,有位覺友在中壢某大學住校,他夜間靜坐時,有位室友非常緊張,問他為什麼夜間要靜坐,他是跟妙天學禪的,妙天告訴他們,夜晚十一時以後靜坐,就會把鬼引來,如果夜晚真要靜坐,先要帶到野外經過一個怎麼樣的使鬼不侵的過程(大意如此,那位覺友的話我記不清了)。我初時,認為這種「活見鬼」的講法非常好笑,但那次之後,我漸漸的知道,有許多人都相信這種講法。
任何一種講法,即使只是信口開河,是錯誤的,或者故意搞迷信和詐欺,對人心理影響的情形都是非常的複雜,在這本書中,準備對這有關的心理過程作較深入的分析。在此順便再講述一個例子。
幾年前,從報上見到宋七力「分身」事件之後,我在上課時用了一句「以今例古」,這意思是說我們可以由現今所見,來幫助對古時的了解。我由新聞報導了解,最初是有人在家中見到宋七力,誘發了他搞「分身」的靈感,現在臺灣,有不少人有白天見「鬼」的經驗,見到別人「分身」的情形,我就聽過不少。在當時,有位住日本的女士來我處學靜坐,我說,見到「分身」是當事人腦的問題,講自己可以分身是詐欺。我講「以今例古」,是說現在有人見到「分身」,古時候也有人見到「分身」,現在有人利用這「分身」來騙人,古時候也有人利用這分身來騙人。
這幾項特點也只是舉例性質,但由這些特點,已可以見到舊有傳說一般的情形。

四、講事實與科學精神

談到「新舊之別」,先須要說明我們的兩大特點。
第一,我們是基於對人的了解和真實的內在經驗。
第二,我們基於這正確的理解和經驗,使習者一開始就全不作為。
這兩項特點顯示出我們從認知到實踐是一貫的完整的體系,也可以作為這幾節所討論的「新舊之別」的代表。但因為這些內容都須要作較詳細的說明,在後有關章節中再作討論,在此就不談了。
這一節的標題「講事實與科學精神」,也是我們的一大特點和「新舊之別」的重要內容。自古以來,因為缺乏這種「講事實」的作風,使所有的「功法修煉」都沒有明白的說明,一般習者更無法獲得真實的了解。
幾年前,我有次去臺北歷史博物館參觀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展,至今印象深刻,我見到陪葬物中有一種「五石散」和調製工具,這「五石散」中有對人有害的重金屬,那帝王吃得愈多,壽命就愈短,當時我就想到「服藥求長生,多為藥所誤」兩句古詩,又聯想到秦皇漢武迷信的故事。秦漢以後,更有各種「修煉」流行直到現在,許多人受不了緊張和壓力,空虛苦惱,於是有不少人以自我欺騙的方式求解決問題,甚至於也有不少人,在潛意識中希望有人來欺騙自己,於是迷信盛行,社會大眾,或是「以愚為師」,或是「認賊作父」,芸芸眾生,沉淪苦海,無由解脫。
現代社會,許多文化與制度方面的因素,加以人口密度增高,環境高度變化,使得現代人虛弱、苦惱、迷信、自欺,這本書向世人推介的「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實在是現代人自強自救唯一的途徑,「再進化」這件事,要能夠說清楚,能夠聽得明白,無論是說的人與聽的人,都須要有這種「講事實」與「科學精神」的新的觀點,都須要以「務實」來作基礎。
可能不少人沒有這「務實」的概念,也可能有不少人有「要務實」的想法,不論情形如何,「務實」絕對不是一項簡單的問題,除了認知方面的問題之外,還有「心態」方面的問題,現代人如果不能反省與覺察到自己空虛和自欺的心態,也就沒有辦法開始務實。
有了務實的態度,才能明白這「講事實」與「科學精神」是「新舊之別」的一大特點,以往用代名詞、講現象的系統,不是講事實。我不是學科學的,也從來沒有說過我創的「全程靜坐」是科學的,但在事實上,我天性務實,非常注意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現在有過靜坐經驗的人不少,如要使人從中獲益,而避免受害,就須要對這件事的實際情形和真實道理有明白的了解,這先決條件就是要有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這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內在經驗。
這本書中,對靜坐的道理將有進一步的說明,在此只舉述幾項與這科學精神有關的特點和結果。
我自一九八一年於臺北創立「中國全程靜坐研究推廣中心」以來,一面寫作,一面實際教授,對靜坐方面逐漸完成理論系統,所有進度皆建基於這一貫的道理,並於教授過程中,逐步建立對內在經驗交通傳述的語言。我尤其是特別注重負面的影響,我一九七九年在星光出版社出版的「靜坐與健康」一書,其中就有不少篇幅專門討論靜坐與各種修煉對人的傷害。在現在這本書中,更要對這方面探究較根本的道理。
前面曾用「迷宮」來比喻我們的內在經驗和意識的關係,正如帶領走迷宮的情形,我們把所有岐路和陷阱都封閉了,使在迷宮中的人直接在正道進行,不僅未見有過負面影響的情形,並且容易獲得成就。

五、 新的觀點與新的看法

這標題「新的觀點與新的看法」是指對「功法修煉」有關事項而言,在此,我們可以把「功法修煉」這四個字用來作為一個符號,這個符號代表自古以來有關的傳說,代表因各種傳說的影響而在大眾心中想當然的,或不太確定的各種法門、境界和成就,也代表與這「功法修煉」有關的新生事物。
這個符號的範圍無法明確的界定,內容無法列舉,多數人對這方面的各種說法並不太清楚,許多人沒有確定的看法,許多人對許多說法無法判斷,許多人有很深的成見而認為自己很有知識,更多的人是人云亦云。因此,這個符號所代表的好像是真實的存在,又似乎虛浮不實,這都是前面所說「用代名詞」「強調現象」和「神秘化」的結果,因而這「新的觀點和新的看法」的基點就可以由這些方面開始:
第一、用代名詞來講的東西沒有確定的含義。我在二十多年前的著作中,就談到「不要聰明到想去解釋各種說法」,事實上,不是有一種說法,就真有那麼一回事。這裡不妨舉述一項較突出的例子,談談「陰陽」和「五行」,這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前,陰陽五行的說法就很流行,董仲舒把陰陽五行和儒家思想揉合在一起,這陰陽五行在朝在野都很有勢力,在這本書中可能還有地方談到這陰陽五行,我們想說明這陰陽五行是人的概念,不是客觀上真的存在有這些東西。
第二、所有的「現象」也是不確實的,那許多對現象的解說也都不具意義。所有現象從發生到表現在外,都經過相當的過程,那發生的原因與過程中的變化,從外在是見不到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天雨則地濕」這是從小見慣了的最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是,如果我們見到「地濕」就斷定是「天下雨了」,卻有可能是錯誤的,因為除了下雨之外,還有其它原因會產生「地濕」這種現象。有關「功法修煉」方面的現象與現象產生的原因和過程非常複雜,那些信口開河的人,在這方面完全沒有最簡單的常識。
第三、對搞神秘的要警愓。中國自古以來,可以說各種各樣的騙術,都和這「神秘」的背境有直接的關係,各式各樣神秘的傳說,日久天長,深入人心,這樣的背境使得許多人常常受騙而不自知。在另一方面,中國的各種騙術,各有師承,推陳出新,曾聽江湖人士有「捆仙繩」與「羅漢捶」之說(「仙」與「羅漢」皆表示修養有成,知道各種騙術,但即使你到了「仙」與「羅漢」的地步,也可以把你「捆」起來「捶」),我在二十多年前的著作中,就曾經談到,像漢武帝那樣聰明的人,也一直被騙到死。
我在此要說明三點:
1.各種「神秘之說」與各種騙術太多太多,說不完,我在此也不想舉例。
2.我曾說「迷信」是一種病,患了那種病的人,至少要信一種迷信。這當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如果一個人心理空虛,到了希望有人來欺騙自己的程度,除了期盼有那麼自己醒悟的一天之外,任何人都愛莫能助,說再多也沒有用。
3.事實上,這社會上還有大多數人是在可能被騙與可能不被騙的中間地帶,這些人士只是無形中被許多現象所污染,但仍有明白真實道理的餘地。在此我要說明,所有有關迷信的傳說,有關「神通」與「特異功能」的各種說法,都不真實,而且這許多說法常常伴隨有詐欺的動機。

六、舉述一些較具體的例子

我在前述「靜坐與健康」那本書中,曾將英文原意指某些假科學的 Pseudo-science 那個字擴大使用,譯為「流行科學」與「江湖科學」,來說明許多假借科學之名的虛假說法。在「功法修煉」這個符號所代表的五花八門的情形,更是複雜,更容易使人產生誤解與錯覺,雖然與前節所述「神秘」與「迷信」,同樣是「難以盡述」,但因一般人更不容易理解真象,所以我專用一節來舉述一些較具體的例子,以供讀者參考,如舉一反三,對這方面的情形,就可以獲得更深一層的了解。
1.「炁」這個字
南懷瑾先生在其所著「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第十九頁說「无火之謂「氣」(南先生原字是无字下加四點,我因字典上沒有那個字,為避免排版時發生困難,改用「氣」字代替,並予說明),南先生說:「淫慾、情欲、躁動的意念都是火,沒有了這些躁火(等於中醫書上所說的相火),元氣大定(君火正位),漸漸便可引發固有生命的氣機。」
以上引述南先生「无火之謂氣」的大意。我在此所以引述南先生對氣機的說話,主要原因是因為這種說法具有代表性,「炁」這個字並不少見,可能有不少的人都把「氣」與「無」關聯在一起,認為在「無」之後就會有氣機發動。這「無之後產生氣機」與南先生「無火之後產生氣機」的想法,可能都是由「炁」這個字而來,因此,我們須要從文字本身說起,才可以讓讀者知道,這「氣」或「炁」字與「無」沒有關係,與「无火」也沒有關係(反而與「火」倒有關係)。 先要說明「无」這個字通「無」,但「无」這個字與「氣」或「炁」都沒有關係。在康熙字典的「无部」中有「无」字,音義皆通「無」。在此「无部」中另有「旡」字,音寄,表「飲食氣逆不得息」之意。在「火部」,就是這個「旡」字下加四點成為「炁」字,康熙字典對這個字的註解是「同氣,詳气部氣字註」,說明這個字與「氣」字同,並無另義。這個字與「火」有關,「氣」字亦與「火」有關,如把「氣」字下面的「米」字換成「火」字,就是「氣」字的古字。
由以上的說明,可知「炁」這個字一點也不神秘,只是與「氣」字同音義,無論是「氣」字或「炁」字,其原義與「氣機」或「無」都完全沒有關係。
2.放氣與發功
大陸上的「氣功」,聞名國際,非常熱鬧。在全盛時期,嚴新的帶功演講,曾有過十幾萬人的紀錄。據報導,嚴新在兩千里外「發功」,可影響水的分子變化。還有氣功師可放氣「修正」火箭的軌道,這些「神話」都是的確經新聞報導與渲染,大陸上也有有名的科學家說「這是科學的新發現,科學革命的先聲」,主張要「及時向世界宣告中國人的成就」,影響所及,嚴新在美國演講時,有得諾貝爾獎的學者坐飛機去趕場。直到現在,這大陸上的氣功熱還遺留有不少的影響,但這方面的情形複雜,只能用最簡單扼要的方式,讓一般讀者了解一些。在本書其它有關之處,還會談到「煉功」問題。
大陸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一九九六年三月出版張洪林著「還氣功本來面目」一書,我們從這本四百幾十頁的厚書中,知道大陸有不少人,對於諸如「特異功能」「發功」「放氣」之類的詐欺現象或一般人的誤解,做了不少的澄清的工作,我在此只抄錄該書二十一頁中有關「外氣」的幾段,這只是他們對「外氣」所做工作的一部份:
「再如,讓外氣師悄悄向附近不知道也不認識他的人發氣,則任何人都不會有一點效應產生。反之,找一個根本沒練過功,也不會發氣的人冒充外氣師,告訴人們這位冒充者是一位功夫高深的氣功大師。然後讓冒充者學著外氣師發氣的樣子裝模作樣地比劃起來,人群中會有相當數量的人產生「外氣」效應。這裡試舉我在臨床上遇到的實例。
一個例子是我分別給幾位患者做的。我告訴前來我們氣功門診求我們給予「外氣」治療的患者說,我現在很忙,沒時間給他治療。請他回家,在當天晚上八點前,在椅子上坐好,眼睛輕輕閉上,全身儘量放鬆。我則八點鐘在我家裡準時給他遙控發功。並請他第二天上午來我辦公室介紹一下他接收我功的情況。第二天他極其激動地介紹說,當晚八點,他準時收到我發給他的功。這是一股很強的熱氣流,這股氣流不僅推動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晃動起來,而且使之全身出汗,整個身體感到非常舒服,尤其是偏頭痛當時就止住了,當晚沒吃安眠藥竟睡得非常深沉…其實,那個時間我正在忙我自己的事情,根本沒有給他發功。
另一個例子更有意思。一天,我在氣功門診接待了一位女患者。她是被丈夫和女兒用輪椅推來的。患者及其家屬告訴我,她已雙踝骨折八個月,至今不能下地行走,希望我能通過外氣治療幫助她恢復行走的功能,我首先檢查她的X光片,發現骨折處對位很好,骨折早已癒合。檢查骨折處的感覺與運動功能,也都正常,不存在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受損傷的情況。通過交談,我發現這位女患者是一位性格內向、敏感、易受暗示的人。因此可以斷定,由於她本人不懂醫學,又過份顧慮自己的病變,錯誤地認為雙踝骨折是很重的病變,從而自己給自己套上一個心理枷鎖—消極心理暗示,導致骨折早已痊癒還不能行走的「心病」。基於上述分析,我決定為她進行所謂發外氣的心理暗示治療。我告訴患者:「你的病不要緊,我發氣治療後,你立刻就能行走。為了保證療效,我給你發的氣會強一些,請你能咬牙堅持忍住。」說完,我讓患者躺在床上,引導她放鬆入靜後,我將手輕輕地觸碰她的腿部,這時只見她的腿劇烈地抖動起來,並且喊起來,說腿部出現了強烈的電擊感。其實,我除了暗示以外,根本沒有半點發氣的意思。她腿部產生的電擊感,是在我暗示基礎上產生的幻覺。繼續「電擊」一會兒後,我讓患者穿鞋下地自己走。她當場就不要輪椅,不要攙扶地輕鬆地走了起來。我告訴她,從今天開始,不要再坐輪椅,並且今天就走回家去。她照辦了,一路順利走了回去…」
3.張寶勝與四度空間
前面談到大陸上那許多有心人士的工作,他們說明所有「特異功能」都是假的,也說明像發功放氣之類,都是當事人的心理作用。但是,雖然他們努力作了那麼多工作,可能也只是少數人才能理解,一般人沒有內在經驗,對許多現象無法了解,容易被各種說法唬住。
許多近乎是笑話的東西,一般人也會認為真有那麼一回事,幾年以前,有位覺友可能真相信有「特異功能」,特別帶了一本李嗣涔著的「人身極機密」來送給我,要我看看那些「特異功能」的「實驗」,像前面談到的那兩本書,也是覺友特別買來送給我的。我平時買書不少,但好些書我是不願意翻閱的,我和這位覺友正在彼此發表意見的時候,我翻到這本書一二二頁,標題是:「藥片如何穿瓶」
這一節是講大陸上國寶級人物張寶勝的表演,敘述之前,有五行提要:
三度空間的瓶子,其內部及外部在第四度空間是相通的,沒有任何障礙。
而特異功能人士具有之功能,就是能把瓶內的藥片提升進入第四度空間,移出瓶外再回到三度空間。
關於張寶勝的故事,在大陸上有不少的報導,在前面談到張洪林的那本書中對張寶勝也談得不少,已說明那「藥片穿瓶」是一種手法。事先取出若干片,將瓶封好後,交給特定的人,這人和其它一些觀眾一樣,在表演時高舉自己「剛買來的某一種藥」要求張寶勝拿去表演。
這些關於張寶勝的報導中,我有兩點印象深刻,一是天熱時表演魚肝油丸,油丸在手中黏在一起。另一是有人在報上寫文章,描述張寶勝半夜去看他,要求他明天一定要去,因為原來約好的那個夥伴因故不去了。但我對於張寶勝他們的開瓶技術一直存有疑惑,不料這疑惑卻在李嗣涔對張寶勝的敘述中,得到了解答,在李嗣涔所著一二四頁中,說明「必須有縫」,說「…過去的實驗中,容器壁上必須有一條縫、小孔或有蓋子等,實驗才能成功,而從無縫的容器中移不出其中的標的物。」
這「特異功能人士」既然能夠「把瓶內藥片提升進入第四度空間,移出瓶外再回到三度空間」,那為什麼還必須要有一條縫?這「有一條縫」就是事先開瓶遺留下的,也就是他們開瓶技術的極限,也使我對這「藥片穿瓶」一事有了更完整的了解。
以我的了解,張寶勝本人大概不會說出「四度空間」一類的話,那樣太累了,他只是說他有「特異功能」能夠把藥片從瓶中穿出來。這「四度空間」是李嗣涔先生說的,我無法想像他是否有明白的概念知道自己到底在說什麼。 如果一位數學家要求對「四度空間」作出證明,就可證明出這「四度空間」之說的虛妄。如果講到運動與速度對物體的關係,那也扯不上什麼「四度空間」。中國人說「上下四方之謂宇,往古來今之謂宙」,現代有人說「宇宙等於時間加空間」,這是很清楚明白的概念,如果因為有這樣把時間和空間連在一起表述,就說有「四度空間」,那也是概念含混不清。
為什麼在我的書中要講這「四度空間」的問題,除了要說明講「特異功能」的李嗣涔先生對張寶勝表演「藥片穿瓶」的解釋外。對這種「似是而非」的「幾度空間」之說,有必要向一般讀者澄清。 曾經有一位覺友問我「到底有幾度空間?」他曾聽人說有「八度空間」,我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想大概是有人告訴他在「修證」方面的成就,這使我聯想到「三十三天」與「十八層地獄」之說,幾十年前,我從台中一種宣傳某教的雜誌上,看到一則對讀者問題的解答,那位讀者無法解答的問題是,有經典說有「三十三天」,有經典說是「三十六層天」,他要問到底有多少層天?那刊物如何解答,我早已記不得了,但這個問題和那個「有幾度空間」有相同之處,這就是有許多人容易接受別人的說法,甚至於把這些說法當成知識。
到底有幾度空間?這「空間」也是人的概念,這「幾度空間」的概念要由數學來解釋。如果把「意識狀態」也扯上幾度空間,那是唬人騙人的說法,也是對「意識狀態」的無知。
4. 腦內革命
日本春山茂雄所著「腦內革命」一書,在日本和臺灣都曾經非常暢銷,春山茂雄因此書而一舉成名,不僅為他的醫院增添不少顧客,他更因而搞俱樂部,並推出各式各樣的商品,這似乎說明這些作為都是他有計劃的安排。在臺灣,從新聞報導中,李登輝與許水德都曾大力推薦這本書。
這本書是以專家的身份向世人推薦一些新的容易做到的健康長壽的知識,主要內容是將人腦分泌賀爾蒙分為好壞兩種,當樂觀時,腦中分泌他所謂的「腦內嗎啡」,有益於健康,反之,如果緊張憂鬱或悲觀,會產生一種叫做「副腎上腺素」的賀爾蒙,這會刺激血管收縮,升高血壓,是老化和生病的重要原因。因而,一個人只要向好的方面想,或想好事,就能維持健康。當然,這本書除了這主要內容之外,還談到「飲食」「運動」及「冥想」等方面,因為這些方面,不是我要談這本書的要點,在此就不談了。
我最先是從學醫的覺友中知道這本書有許多錯誤,後來從報紙雜誌中,知道日本醫學界大力批判這本書,有人說該書至少有一千處錯誤。我們不可能深入這本書的內容,那樣做也不是好的方式。現在這本書雖然是「事過境遷」的事了,但這本書與這件事有代表性,可作為例子來說明,現分兩點說明於後:
首先,這本書所談的內容,到現在已知是一騙局,請先看這書台譯本「前言」的第一段(書第七頁)。
氣憤,是我成為醫生的動機。我出生於京都,代代以東方醫學為業,我四歲時就開始跟從祖父學習針灸,指壓,也可能是自家人的關係,祖父不曾間斷對我的傳授;我在八歲時,就因為得承全部秘訣,而取得醫師的資歷。此後,一直在祖父那兒幫忙治療病患,而使我深深感到東方醫學對於治癒人體的不適,有所助益。
細心的讀者,從這一段就可看出這春山是在吹牛,現在我們看「新新聞」週刊五二四期二三頁的一段說明:
春山為增加自己的說服力和神秘性,還稱自己是「出身在京都代代相傳的東洋醫家,從四歲起由祖父傳授,到八歲便習得漢醫十八般武藝,以後來找祖父的患者均由春山施診」,但是事實上春山雖生在京都,但四歲便因大戰而疏散去岡山,在當地念到高中,自己的家裡並非東洋醫學的開業醫生,也沒有和祖父一起住過,根本不懂東洋醫學;他的父親是開烤內臟店(日文叫賀爾蒙燒)及賣葦草的,當然不是醫生;春山在被文春逼問時只好推說那是出版社所湊成的「履歷」,不能怪他。
這種虛造履歷的情形,已說明這本書是一騙局。除此之外,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叫人想好事,也具有代表性。十幾二十年以前,美國有位太太,創用 Creative Visualization 一詞,實際內容就是叫人躺著想好事,這種情形很容易迎合一般人的心理,因而不久即大為流行。事實上,一般人也會想好事,幾乎所有青年人都常有幻想,不少人有性幻想。
以前印度有些乞丐,一面行乞,一面想著「我是國王」,「工夫」深的,即使他在行乞的時候,他仍然覺得他是國王。像這樣自然的心理反應,並不能改善現實情況,叫人用這種幻想方式來「有益身心健康」,雖然像「腦內革命」那本書和這裡談到的Creative Visualization那樣容易流行,但終歸是虛假的東西。一般人如果真想從這種方式來改善自己的身心狀況,不妨下點工夫,知道一些精神分析的常識,如果真能見到自己一些心理上的問題,用面對現實的態度來處理,對自我改善身心狀態可能會有些好處,這比那些「自欺」的心態要好些。
七、真正改變了才是真的
這一章表述一些重要的觀點和態度問題,這方面的內容是說不完的,無形中已用了太多的篇幅,最後想從正面談談對「功法修煉」這個符號的態度與認識問題。
讀者讀完這本書之後,可以明白凡是強調祖師爺教主及搞神秘的,強調現象的,用代名詞的都是假的。讀者讀完這本書,對人的身心常識以及對人的意識有了相當的了解之後,也可能理解到「無功可煉」與「無法可修」的情形。
到底什麼才是真的,基本上,這是「知」的問題,不是「信」的問題,習者在過程中可具有自我內省的能力,有真正的內在經驗,明知自我內在改變的情形。不是說「這個咒念多少遍就如何如何」,不是什麼「徵候」與「四禪八定」之類,而是一個人真正自內改變了。
怎麼樣叫做真正自內改變了,這是一開始就在不作為不修不煉的情形下,經一系列的進度,使人逐漸自內改變意識狀態,從而改變體質與氣質,再進而開啟「再進化」的過程。這本書在有關部份,會對這方面的理論與實踐之道有相當的說明,讀者可以知道這自我自內改變過程的開啟,主要是在不作為之基礎上,因「化解」與對「干擾」的減消,使生命自然發生作用。
這自內改變的過程,是基於真實而深刻的認知與經驗,習者可以實踐。在另一方面,這自我自內改變,可以具體的自外觀察到,為了讓一般讀者能較具體了解這「自主的再進化」的過程,本書中特列「開頂」一章,因為在這自內改變與「再進化」的過程中,「開頂」是較具體可見的事實(現開頂現象相當普遍,因後有專章說明,此處對開頂不再述說)。因為這「開頂」可說是自內改變了的具體說明,因而也可以說,要開頂了才是真的。 
.
繼續閱讀
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2)

第一章 這本書講些什麼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要說明一項事實: 任何人在正確的指導之下,遵循一定的原則與「進度」,可以自內改變自己(由改變意識狀態和身心狀態,進而改變體質和氣質,以至於開啟「再進化」的過程)。

一、內容涉及許多方面

這「自主的再進化過程」,不僅是一項新的發明,並且是全新完整的體系;從事實到理論系統,以至於觀點、態度、敘述方式,皆與古來各種修煉的傳說全不相同。
這所以不同的基本原因,乃是這項「自主再進化」的過程是基於對人完整的理解和真實而深遠的內在經驗。正因為這是基於真實的認識和經驗,所以這「再進化」是看得見的事實,並且有完整的實踐的過程。也正因為這是完整的事實,不是像以往那樣的一些傳說,不是用一些並無真實意含的代名詞。要把這些事實說清楚,就必然牽涉到許多方面。
這情形非常複雜,先略作介紹,使讀者瞭解本書大概的內容和性質。但在此要先說明一點:各位有機會讀到這本書的時候,不要以任何舊有的傳說和概念來作比較,那樣就會形成誤解。並且,以這本書是敘述事實和是全新觀點的立場來說,那許多傳說都不是真實的。

二、基於對人的認識

這本書不僅要敘述「自主再進化」這一新的事實,並且還要敘述這「再進化」所以然的道理和具體實踐的過程,這就須要說明對人完整的認識。
這問題也很複雜,例如,現在有關理解人的知識,如醫學、生理學、心理學,以至於哲學或宗教方面有關人性的敘述,大體而言,都是從外在局部可見的現象,一步一步的累積知識。面對這種情形,我們須要同時注意到兩方面,一方面是對許多已證實的知識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要瞭解,這許多研究人的知識,對人還沒有完整的瞭解。
這兩方面同樣重要,就尊重與肯定現有的知識來說,我常覺得許多常識很有用處,例如現在社會許多人非常迷信,迷信形成當然有許多方面的因素,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過程,但我在思考這迷信問題的過程中,曾經想到一九○五年蘇俄生理學家巴夫洛夫(Pavlov1849-1936)用狗來作實驗的「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甚至想到更早時期,一八九五年法國黎朋(G‧Le Bon)出版的「群眾心理學」(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這些古老的常識,的確可以幫助一般人理解迷信形成的過程。
我也注意到,許多人完全不尊重常識,例如,我們並不能夠用腦用意去指揮自主神經系統,這是生理知識方面非常普及的常識。但是,如果真能夠明白並肯定這一項常識,許多功法修煉便不能成立,也可以使無數的修煉者避免受害。
再舉一個一般人不明白或不注意的例子,看看腦和呼吸的關係,在心情平靜時,呼吸就隨之平和,反之,情緒與運動也都會影響呼吸。我們不是呼吸影響心情,不是「調息」可以使人安靜下來。在一般情形下,我們感覺不到呼吸的存在,曾有許多修煉呼吸的人,使自己一直想到呼吸,相當苦惱;更有較少數的人,受到較嚴重的傷害。
更有些人,完全不管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掛名科學研究追逐一些並無實在意義的外表現象。對於這些研究說來,幾千年前,印度的「摸象」和中國的「刻舟求劍」就是科學,只不過,古老的這些科學,在態度表現上要老實些。那些瞎子是實實在在的在摸,並且是真的摸到了象,那「刻舟求劍」只是不知道那船是在動的。如果對人真有瞭解,有相當的內在經驗,就會明白那些掛名科學的研究和實驗,不僅沒有摸到象,並且也不是老老實實的在摸。在一九九六年時,北京有位年輕人張洪林出版了一本「還氣功本來面目」,在書前龔育之的序言中有一段話:
在現實中,現在冒出來一些「氣功大師」,他們那些迷信和荒誕宣傳,同歷史上那些迷信一脈相承而又帶有現代色彩,就是說,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學原理」和「科學實驗」加以包裝,因而帶有更大的蠱惑性和危害性。
由這一段話,可知這種以「科學包裝」的迷信,在臺灣和大陸都同樣存在。

三、認識完整的人

基於對人的認識來探討人的問題,來謀求解決之道,這應該是合理的想法,也應該是最基本的原則,但事實卻不然,古來就講究祖師爺、宗派、密訣和法門,不講所以然的道理,到現在也見不到這種「建基於對人認知」的態度,甚至於(如前節所引述的一些例子)見到許多違反常識的現象。
「基於對人的認知」是正確的態度,但這只是一個正確的起點,必須在對人的認識方面有真實可靠的知識,才有希望用正確的途徑來解決問題,在此,我們要提出一項新的觀念,這就是我們須要認識完整的人,這是我們這本書所要講的「自主再進化」的基礎,也是現代人自強自救求得健康和幸福的基礎。
在前節曾談到現在對人還沒有完整的認識,談到醫學心理學都是自外來瞭解人,例如現代醫學之所以發達進步,除了要求科學精神之外,在研究與實驗方面公開所有的成果,等於是全世界在合力研究發展,但到現在,醫學仍然只能在物理化學的層面來瞭解人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事實上,人是一個整體,意識與生命的層面對人的影響更深更大,我們所說「認識完整的人」,主要就是要包括這方面的知識。
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由多國政府支持,美國領導的「人類基因組計畫」宣佈他們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的草圖。這自然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成就,有人預言,因為對基因的知識,在遺傳基因研究上的突破,人類壽命有可能延長一倍,並有活到一千兩百歲的潛力。事實上,人類早就有許多遺傳方面的知識,基因只是在以往對細胞知識的基礎上對細胞核作更深一層的徹底的瞭解,基因同樣是一種現象,是生命整體和環境作用過程所表現出的現象,瞭解基因並不等於瞭解生命整體。要認識完整的人,仍然須要在意識與生命層面有正確的認知。

四、迷信和傳說

前節談到,我們須要從意識層面甚至生命層面來對人獲得完整的瞭解,但事實上,以往人類對意識和生命方面的探討和敘述,與現代醫學心理學這些知識完全不同性質,我們知道醫學心理學這些研究人的知識並沒有認識完整的人,但這些自外研究人的知識,在對人的理解方面,卻獲有相當的成就,使人獲得許多有用的知識。
自古以來,在意識和生命方面有不少的說法,但這方面的事實使我們非常驚異,我們可以說,從那許多傳說中,很難獲得真正可靠的知識。這方面的情形非常複雜,這本書在許多地方,都會直接間接談到些這方面的情形。在此要說明較重要的一點,我們有無數的腦細胞,會發生作用,會產生現象,這些現象說不完,甚至無法形容,但古來幾乎都是在描述這些現象,這並不等於瞭解意識。因從現象不能瞭解意識,可以說,我們由古來的許多傳說中,並不能獲得真正瞭解意識的知識。
我們意識所表現出的現象,就好比萬花筒表現出的現象一樣,古來許多「以現象為成就」的各種「功、法、修、煉」,不僅不實際,並且有害身心,所以這本書也必須要討論到這方面的情形。也可能會較具體的討論到某些迷信和傳說。
這本書敘述事實,說明所以然的道理,這與現實背境卻正相反,在我們正面敘述「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的時候,不僅沒有引述舊說的方便,並且處處要對許多成說給以必要的說明。在與現實背境對照之下,這真實的敘述,就好像是黑霧中的一點光亮。對讀者來說,這本書是全新的內容,全新的態度,須要從那迷信和傳說的背境中超越出來,才能直接理會。

五、認知和態度問題

對人缺乏認識,不能認識完整的人,就不可能獲得正確自強自救的道路,這也是自古以來普遍的情形。但是,這與普遍迷信的情形,卻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迷信形成有許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基本的因素是社會大眾的心理,例如當大多數人受到過大的壓力,憂慮失望,心靈空虛的時候,也就是迷信大行的時候。這心理背境與迷信的關係,現在也是大眾皆知的常識。
對於各種各樣的迷信和虛假不實的傳說,也只有在明白其所以形成的情形之後,才容易明白那些在一般人心理上很有勢力的說法是虛假的,因而,這本書不僅要說明那些對人有害的傳說是假的,並且還要進一步分析那些迷信所以流行的原因,這在本書中會有專門的討論。在此想談談態度對認知的影響,同樣的一件事或一種現象,不同態度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各種因素影響個人的心理,形成不同的態度,這態度無形中支配個人認知和行為的取向,這和迷信大有關係。這裡舉述兩個例子來補助說明。
幾年前,陳恒明帶著一批信徒,由臺灣去美國等候上帝的降臨,他們常聚集觀看天空,當有人發現天上的雲出現類似「8」或「八」的圖形時,大家就異常興奮,因為「八」與「爸」同音,爸就是父,就是天父上帝的象徵。這想法有點奇怪,但對當事人來說,這樣的邏輯推理,可說是順理成章,事實上,他們平時對一般日常事務的思考,和其它人並無明顯的不同。
再如年前在臺灣發生的「隔空抓藥」的新聞,據報導那是「學術機構」邀請大陸特異功能的人士來台作研究,但在表演「隔空抓藥」時,被旁觀的魔術師指稱是魔術手法,繼而司法單位追究是否有醫療行為,終於成為熱門新聞。像這樣「隔空抓藥」的「特異功能」,換在六七十年前,連小孩子都不會相信,但現在卻可能有不少人會相信真有「特異功能」那回事。現代人比以前的人更容易迷信。

六、本章小結

這本書所要敘述的主題「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是講事實,這事實是基於真實的內在經驗和對人完整的瞭解。正因為這「再進化」是基於生命自主的「化解」,不是修煉與任何功法,因而我們發現,古來缺乏對「意識和生命」的真實知識。在意識方面,幾乎都是在走我所說的「萬花筒」的方向,都是在描述這個「超級萬花筒」的現象,運用一些讓人去附會的代名詞,就算是「境界」和「成就」。
這情形不僅說明那許多傳說的不實在,尤其是對人身心有害,而一般人卻先入為主,認為那些傳說和迷信是可以使人「得道」或「得救」的門徑。因此,這本書除了正面敘述那「再進化」的有關說明之外,也要對古來的許多傳說有所說明。
近年來的許多流行,甚至於在許多地區都盛行新興宗教,須要說明一般人的心理背境,並且瞭解態度與認知之間的關係,方能理解何以有那麼多人去信的原因,因此這本書又要涉及對一般心理的說明。
現代人壓力大,心理空虛,常常從報紙上看到好些名人向「大師」請求開示的報導,我覺得在這本書中談談人生態度與人生觀有關的問題,甚至於根據內在經驗,回過頭來談談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和信仰問題,似乎也有必要。
由這一章的敘述,可知這本書的內容鋪張得非常的複雜,也可以知道這是一本非常難寫的書,我常有一種感覺,在上課時要解答任何有關的問題,只要是有具體的題目,我都可以說得清楚明白,但要寫這樣的書,因內容複雜,彼此關聯,常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但是,就整體而言,這是敘述真實的事實和道理,全書的內容是一貫的,只是在表達方面不容易安排適當的次序,因為所有的內容和概念,有許多都是全新的,這些新事物新概念,不一定表達得很清楚,除了這一章前面建議讀者不以舊說來比較之外,再建議讀者不妨對本書多讀兩遍。
有了這樣的一本書作基礎,可以再寫兩本小冊子,一本是對「再進化」這件事直接簡略的說明,也兼作對這本書的引介;另一本是我多年來想寫而未寫的「覺友之書」,這是繼這本書之後在「內在經驗」與有關「實踐之道」的理論方面作進一步的說明,用來給覺友作輔導,因一般讀者看不懂,不對外發行。

 

 

.
繼續閱讀
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1)

目 錄

第一章 這本書講些什麼
    一、內容涉及多方面
    二、基於對人的認識
    三、認識完整的人
    四、迷信和傳說
    五、認知和態度問題
    六、本章小結
 
第二章 某些重要的觀點和態度問題
    一、書本外的邏輯問題
    二、由「再進化」看「新舊之別」
    三、從某些特點看舊有傳說的真象
    四、講事實與科學精神
    五、新的觀點與新的看法
    六、舉述一些較具體的例子
    七、真正改變了才是真的
 
第三章 「進化」這個概念
    一、達爾文之後
    二、人的進化問題
    三、主動「再進化」的發明
    四、採用「進化」這個概念的原因
    五、「進化不夠」的人
    六、本章小結
 
第四章 古人和古書
    一、對「古人和古書」的理解
    二、孔子
    三、釋迦牟尼
    四、老子
    五、尾語.
繼續閱讀
養生之「道」與「法」

文 席長安
整理 郭麗卿


這篇「養生之道與法」是席長安老師原載於2003年政治作戰學校一期畢業五十週年專集。我整理出來重刊,向更多的人介紹,與各位習靜坐的友好分享。

一、主旨

「善養生者,修道而保法,故能壽健自主。」
在此借用道法二字,並套用「修道而保法」的語氣,目的在便於表明本文的主旨。
請先看此處「道」「法」二字的用意:
「道」者「理」也,在此指認知方面某些基本道理與基本認識;
「法」者「則」也,在此指實踐方面某些基本原則與注意事項。
知而後行,知行兼顧,遵循正確方向與原則,由是日漸有成,日久自能「壽健自主」。

二、認識完整的人

最重要的「基本認識」在於對「人」的了解。人是一個整體,我們的生命在不同層面表現出不同的形式,意識是生命外在的表現,內在的意識狀態與外在的心理生理也交互影響。
在此我想先引述一則報導,目的在說明內在的意識狀態與身心健康有關係。
今(九十一)年十月十二日,中國時報九版有一篇重陽節前對吳梅嶺先生的特訪,吳先生今年六月已滿一百零六歲,去年曾開「吳梅嶺一0五歲畫展」。報上說「梅嶺師表示,他的保健之道在於心中沒有雜念,吃睡適當」。這短短的兩句話,是我所見所有壽者自述中講得最具體最簡明的。
知道有這個「內在」的存在,對人的認識便可以說「大有進步」,例如現代醫學進步快速,但對人的了解與對疾病的治療只是及於物理化學的層面。再看其他研究人的知識,例如生理學、心理學以及哲學、宗教方面對人的敘述,也都是由外在局部可見的現象累積知識,都未能及於整體的人。

三、個人生存在環境、人群之中

「基本認識」之二,就是要在前述對人理解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了解人與環境、人群的關係。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只能就探索壽健問題的立場擇要概述。
一般正常的人皆具有生存意志與求生能力,個人之所以有衰老和死亡,這原因是在「環境」方面。因為地球的空間與資源有限,生存競爭對個體形成壓力與多方面的影響。另一方面物種為了種的生存,除有「控制人口」的設計與運作之外,每一個個人也都具有「求死傾向」(這與生存意志求生能力互為消長,常常是一體之二面)。假如人沒有這「求死傾向」,或可以消解,人就可能一直成長而不會衰老。

四、「腦─意念系統」是「對外求生」系統

物種要求個體生存與要求個體死亡,都是為了種的延續,這「基本認識」之三,就是在統觀個體與環境的動態關係中,去發現與掌握那些如何可以壽健自主的道理。因為個人是在環境人群中求生存,每一個個人也都可以看為是一個「複合的人」,這也就是說,那整體的人統合了兩個系統,即「對外求生系統」與「生命運作系統」(或名「維生運作系統」)。
「對外求生系統」相當於我所說的「意念系統」,這個系統主宰人的思想情緒動作和行為,包括了心理學、精神病學所含蓋的全部內容,包括了「心猿意馬」「用意」「用念」這些詞句中的「意念」,也包括了以往某些修行人士要降伏的「心」。這「對外求生」與「內在維生」兩個統統之間有交通,也有影響,因而,自古以來,誤認為可以用那「對外求生」的腦去指揮自主神經系統,誤認為可以用自己外在可見可用的「意」「念」去指揮更內在更深層的意識。

五、問題在對維生運作的「干擾」

這「對外求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的腦,我們的意念系統,原是用來對外的,如要用這個系統去修去煉,這條路走不通,要「降伏其心」也走不通。在此,我要用「干擾」這一概念,總括前面那些「基本認識」與「如何壽健自主」的道理來表達其間動態的關係。
「干擾」這個概念包括各種形式的對生命力的負面影響,為了便於說明,可先認為身心健康問題是由於對那「內在維生系統」產生「干擾」,這生命力好像彈簧,在各個層面受到阻壓,壓力一減低,這生命力便能發揮出來。現再以「失眠」這個例子,來說明這動態複雜的情形。

六、「失眠」這個例子

不能入睡,失眠了,現在一般的看法,是有事或其他原因使腦受到影響,但事實上,正如國王的衣食住行也須要別人來照顧的情形一樣,腦的營養供應,以及其他的需要也是依靠那個內在維生系統來維護。腦只管對外,睡眠作息的運作,也是那個系統在管。「失眠」是因為腦對那個系統不斷的在干擾,影響了那個系統的工作。如果在不能入睡之時,只要腦本身什麼不做(減低對生命運作的干擾),便容易自然入睡。

七、自主壽健之門在「減低干擾」

講了那麼多的「基本認識」,現在可以進入具體的「法」(實踐的原則)的階段了。這個結論很簡單,就是不要用那個對外求生系統去干擾內在維生系統,例如煉功、修法門等,除了在現象中打轉之外,只是產生干擾,日久有害無益。而前面引述吳先生的「心中沒有雜念」,可能一般人都無法做到。但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減低干擾」著手,我在此建議兩點:一是各人環境不同,如果從環境中感受到壓力或隱憂,而又不能改變那環境時,那就要培養自己的「耐性」,以至做到心不煩。另一是這「耐性」可以由「習閑」著手,平素無事之時,習於安閑自在,不需消遣,仍不會覺得無聊,日久可以自然安靜愉悅。

八、一天好一點

培養「耐性」與「習閑」,使生命力在「減低干擾」中成長。人不是說多少歲該老或多少歲要死,衰老和死亡都有原因,都由長期「積漸」而成,乃是「一天壞一點」的結果。所有的「保健之道」都該落實到「一天好一點」,例如檢討自己的生活,反省自己的心態,這「一天好一點」可以從許多方面著手,但在另一方面,從改進意識狀態舒發生機,直接使生命力「一天好一點」,對身心健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的效果,並可持續成長。

九、人可以再次發育

我教「靜坐」二十多年,習者中有不少人經歷了「開頂」的過程。開頂之後,頭會大些,頭骨會變形,太陽穴平滿是共同的現象,再加上心身其他方面的許多現象,可以說明這是腦在再次發育(我正在寫「生命自主的化解與再進化」一書),這開頂與任何「功、法」修、煉」無關,只是以一系列的「進度」,使「減低干擾」到相當程度之後,生命自然自內開展更深的作用,「開頂」就是這過程表現在外具體可見的現象,與所有其他的傳說無關。
個人生存在環境、人群之中,只要做到對那個內在維生系統(生命力)沒有干擾和負面的影響,「求死傾向」就不會發動,就會經由「一天好一點」開啟再次發育的過程,由對生命的自信感受到生命的永恆。這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平坦的大路。
.
繼續閱讀